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十五世紀初始,大明皇朝業已覆滅蒙元,再經靖難之役,確定了永樂皇帝朱棣的絕對權力。作為世界強國的明初政府,在國富民強並擁有先進航海及造船技術的堅實基礎上,這位成祖文皇帝具備一種受命於天、復興華夏道統的強烈使命感。遷都北京始建紫禁城,編纂中國古代類書之冠的《永樂大典》,差遣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成為永樂年間的三件大事,其時中華文明的影響延續至今。中外文明的交融,賦予了永宣時期青花瓷以獨特的風格,具有了更深層的文化內涵。如同吳仁敬、辛安潮曾在《中國陶瓷史》中的評論:「明人對於瓷業,無論在意匠上,形式上,其技術均漸臻至完成之頂點。而永樂以降,因波斯、阿拉伯藝術之東漸,與我國原有之藝術相融和,於瓷業上,更發生一種異樣之精彩。」其中的「異樣之精彩」,便是伊斯蘭文化的異域風韻,使青花瓷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產生了動人的藝術魅力。
永樂一朝窯事興盛,上承宋元,中澤宣成,下啟康乾,為有明一代官窯瓷器藝術之典範,開創之功甚偉,集古今之菁華,融中外之風格,雋品迭出,其中青花一項,尤為精絕,色澤深翠,式樣精妙,明代文人品評甚高,謂之「發古未有之名品」「其價幾與宋器埒矣」,備受後世推崇,本件「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即為永樂御窯之無上雋品。
8131
明永樂 青花輪花綬帶耳葫蘆扁瓶
H 25 cm.
備註:
1.哥本哈根工業美術館(Kunst Industri Musee, Kobenhavn)舊藏,1950年,58號;
2.瑞典藏家卡爾·肯普(Karl Kempe)舊藏,No.1068
以「大明•格古」專場幾件精美的明代初期青花器為例,其中明永樂時期的【青花輪花綬帶耳葫蘆扁瓶】便帶有明顯的異域色彩。其為瑞典藏家卡爾•肯普(Karl Kempe)舊藏,造型仿自西亞阿拉伯銅器,又稱為「抱月瓶」。此件器形體端莊雋秀,胎體潔白細膩,青花採用上等蘇麻離青料,發色幽豔,紋飾清新雅致,瀟灑自然,充分展現出永樂青花瓷典雅秀美的藝術風韻。本品腹兩面所繪輪花紋,採幾何構圖,其形式化及抽象性於中國之圖像意義中較為罕見,皆富中東色彩。雅致新奇之花卉元素更巧妙地為原本拘謹的圖案增添幾分柔美。此扁瓶器形,流行於永宣時期,為二朝獨有。
8130
明永樂 青花壽桃小碗
【明永樂 青花壽桃紋小碗】造型靈巧清秀,不但繼承了前朝器形,還吸收了大量外來的元素,是永樂一朝創新的器形之一。此碗存世珍罕,代表了永樂御窯制瓷方面登峰造極的藝術成就。永樂青花以其精細的胎釉,青色的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冠絕當世,一般無款識,只有極少數有年款。
8132
明永樂 青花花卉阿拉伯文無擋尊D 17.8 cm. H 17 cm.
備註:德國科隆私人藏家收藏
此【明永樂 青花花卉阿拉伯文無擋尊】為德國科隆私人藏家收藏。尊上下折沿,器身如筒,口底相通,通體以青花繪花卉紋和圓形開光的阿拉伯文字;所用青料蘇麻離青,呈色深藍,浸入胎骨。無擋尊應為支撐置放器物的盤座,是永樂時期景德鎮官窯吸收西亞地區器物造型藝術,燒制的充滿了異國情調的瓷器精品,反映出當時中外文化交流的成就。國內公私收藏中,此種永樂青花阿拉伯文無擋尊於我國館藏中僅見三例,為北京故宮博物院、天津博物館及河北省民俗博物館;國外者見於大英博物館之所藏。
8129
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卉紋折沿盤
D 41 cm.
備註:臺灣資深藏家收藏
永宣青花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青花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其官窯使用的獨特西亞鈷料「蘇麻離青」可謂功不可沒。此【青花纏枝花卉紋折沿盤】即體現了永樂時期對蘇麻離青料燒造青花器的極高掌控力,永樂青花瓷器造型圓潤,不但繼承了前朝器形,還吸收了大量外來的元素, 代表了永樂御窯制瓷方面登峰造極的藝術成就。永樂青花以其精細的胎釉,青色的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冠絕當世,一般無款識,只有極少數有年款。
8134
明宣德 黃地青花菊花海浪折枝花果盤
「大明宣德年制」款
D 32 cm.
備註:法國重要私人藏家舊藏
永樂之後,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採取了寬鬆治國和息兵養民的政策.明初社會經濟經洪武、建文、永樂三朝的恢復發展,到仁宗、宣宗兩朝,社會經濟出現了「仁宣之治」的繁榮之景。其中,黃地青花創燒自宣德御窯,可謂開啟後世低溫色地裝飾御瓷之先河,影響深遠,於雍乾御窯亦為名品。本場之【黃地青花內菊花海浪外折枝花果盤】可謂宣窯黃地青花之佼佼者,原為法國重要藏家私藏。全器紋樣以青花為飾,盤心繪折枝菊花,盤心外一周繪海浪紋,盤外壁繪折枝花果三多紋飾,所繪紋飾筆觸靈動,瑞果豐碩誘人,花朵風姿綽約。紋飾布局考究,構圖雖繁,但密而不亂。青花紋飾之外皆敷設黃釉,色澤勻淨明亮,極見精準細緻,猶如青花紋飾鑲嵌其中。青花蒼雅渾厚,黃釉明亮嬌嫩。底部露胎無釉,口沿外側內書「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查閱公私收藏,明代黃地青花品種以青花繪製牡丹、梔子花者為多數,且市場流通較廣。菊花紋飾者似為僅見,異常珍罕。綜觀本品紋飾描工精巧,題材罕見,外壁紋飾將長壽、多子多孫、富貴的祝願於一器,佳器難得。
8135
明宣德 青花纏枝蓮大碗
「大明宣德年制」款
D 28 cm.
出版:
1.《Yuan and early Ming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No.22, Eskenazi. London, June 1994;
2.《A Dealer's Hand: The Chinese Art World Through The Eyes of Giuseppe Eskenazi》, London, 2012;
3.《御賞拾珍——元明清官窯瓷器珍藏》,2015年05月,頁28
展覽:「御賞拾珍——元明清官窯瓷器珍藏」,2015年05月
備註:
1.倫敦蘇富比,1978.12.12,Lot379;
2.Eskenazi舊藏;
3.美國重要私人藏家舊藏
而【青花纏枝蓮大碗】則為宣德一朝新出樣式,其造型端莊敦實,胎體厚重堅緻,口沿平切,稜角明顯;亦僅見灑藍釉暗刻龍紋缽和青花雲龍紋缽,皆以厚胎平口著稱。本品所書「大明宣德年制」楷體橫款,樸拙蒼健,古意盎然,絕非庸手所為。據考證宣德一朝御瓷款識的粉本應出自當時大書法家沈度之手,沈度的書法深得聖意鍾愛,宣德皇帝常以之為師,沈氏對明初宮廷文化生活影響頗大。
8133
明宣德 青花芍藥錐拱暗花碗
「大明宣德年制」款
D 20.2 cm.
備註:紐約佳士得,2006.03.29,Lot442
宣德御窯中以見暗花者為貴,如本場之【青花芍藥錐拱暗花碗】,碗內壁暗刻花卉紋,與主題紋飾相呼應,若隱若現。帶暗花工藝者在宣德御用盤、碗一類器物中極少出現,不及永樂時期。歷史上出現在拍場中的幾件宣德青花御窯器,可見暗花工藝者極為鮮有。本品之鬥笠形碗,館藏與市場流通幾例多數為暗刻花者,但相比宣德它者形制、紋飾御窯,此類品種亦為出類拔萃之例。
8137
明正統 青花梵文攜琴訪友圖大罐
H 37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