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香囊"麼乜"回歸公眾視線

2020-12-16 廣西新聞網

2011年11月13日 08:23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作者:黃勻 編輯:吳婷婷

漂亮的「麼乜」。見習記者 黃勻攝

韋晶在上海世博會上展示"麼乜"。

廣西新聞網見習記者 黃勻

  相比已經被人熟知的靖西繡球,百色市的民間工藝品「麼乜」(讀音me miē)卻鮮為人知。有一個20來歲的壯族小夥子,無意中接觸到這個已經消失了一段時間的工藝品後,花了3年的時間來挖掘「麼乜」文化,讓「麼乜」回到人們的視線中。如今,他還在為「麼乜」的保護和傳承而努力。

  凝聚著美好祝福的「麼乜」

  11月10日,在壯族小夥韋晶的家裡,記者看到了幾十個大小不一、五顏六色的「麼乜」,形狀如一個小人伸開四肢抱住一個圓珠,散發著艾草味。韋晶說,「麼乜」是百色壯族流傳久遠的一種吉祥飾物,造型是勇士擁抱龍珠,寓意是守護太陽、擁抱希望,填充物有艾草等中藥材料,有一定保健作用。

  相傳「麼乜」是紀念一個為了保護太陽火種而犧牲的壯族青年,原是百色市觀音堂的僧人製作,在端午節時免費向市民發放,祝福佩戴的人平安吉祥。但觀音堂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被拆毀,隨後「麼乜」也在百色人的生活中淡去。

  「很高興現在它又回來了。」2006年在桂林祝聖寺出家的和尚釋乾心師父說,「麼乜」回到人們的視線後,已不僅是端午節時才會出現的飾品,一些市民在平時都會去買來佩戴或者贈送親友,「因為它寄託著美好的祝福」。

  很多「麼乜」的製作者都說,韋晶現在是最了解「麼乜」的人之一,「麼乜」這兩個字,是他翻閱相關書籍,並根據百色文化譯出來的,已經得到政府部門的肯定。此前,百色文化部門曾將它譯為「姆咩」。

相關焦點

  • 壯族香囊「麼乜」:寓意守護和希望
    一位百色小夥子將其力推向上海世博會等大型展會  壯族香囊「麼乜」回歸公眾視線  本報見習記者 黃勻  相比已經被人熟知的靖西繡球,百色市的民間工藝品「麼乜」(讀音me miē)卻鮮為人知。有一個20來歲的壯族小夥子,無意中接觸到這個已經消失了一段時間的工藝品後,花了3年的時間來挖掘「麼乜」文化,讓「麼乜」回到人們的視線中。
  • 別具一格卻又充滿童趣的香囊,貓頭鷹香囊!
    香囊中的別具一格香囊,在古代,被稱作愛情信物!在現代,仍舊被不少人拿來作禮物贈送!傳統印象中的香囊,自然是古風感滿滿,而又優雅淑女的;比如綠竹香囊,仙鶴香囊,或是鴛鴦香囊……可這一款,卻是別具一格,似乎擁有著另一份風味,它就是貓頭鷹香囊!
  • 疫情來臨,中藥香囊有啥用?
    其實中藥香囊源自中醫裡的「衣冠療法」,民間曾有「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佩戴香囊,雖是一種民俗,但也是一種預防疫病的方法。 那麼,該如何使用香囊?它有什麼禁忌嗎?當我們買不到中藥香囊時,可以如何自製香囊呢?
  • 文化尋蹤|小香囊大智慧
    《歲時廣記》記載,佩戴香囊是端午最初的習俗之一。此時,天氣始熱,毒蟲盛行,佩帶含有藥草的香囊,既可以驅毒蟲散濁氣,又可以香體飾人,可謂一舉兩得。古人在香囊製作上,也是別具匠心。按照製作材質,香囊可分為兩類:一種是由紗、羅、錦、鍛等織物縫製的軟質小袋,一種是以金銀、玉、翠等硬材質製作的小盒樣式,看似不打眼,卻含香持久,技藝精湛。
  • 東方諾亞方舟《渡河公》照亮上林壯族
    華夏經緯網7月24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一對笑容可掬又帶點憨態的金童玉女,兩雙手合抱著一個碩大的南瓜,廣西上林縣獨有的工藝品《渡河公》,近來已經成為代表壯族的吉祥物。傳說中,《渡河公》是從上古洪荒之中倖存下來的人類始祖,在端午節時包入艾草保平安。
  • 西安孤獨症兒童自製中藥香囊迎端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張麗姝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黃博)6月23日下午,西安20名孤獨症兒童在家長、醫生和護士的引導下,在西安中醫腦病醫院體驗親手製作中藥香囊,在情景式教學中了解端午節習俗。放香料、塞棉花、綁香囊,這些看似簡單的步驟,對於存在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和刻板行為等特徵的孤獨症兒童來說,卻有一定的難度。為了調動孩子們的興趣和注意力,醫生首先引導孩子用鼻子聞香料,用手和臉感受棉花的柔軟,再將每一個步驟都分解成簡短、清晰的指令,鼓勵孩子們親手完成香囊的製作。
  • 戴香囊 品文化 護安康
    小小香囊跨越千年端午節「戴個香草包,不怕五蟲害」,香囊早已融入百姓生活。國醫大師周仲瑛推薦大眾佩戴香囊,以發揮「化濁解毒」的預防功效。小小香囊,跨越千年。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嚴利依介紹,「香囊」,亦稱「佩帷」「容臭」「香袋兒」「荷包」等,內裝多種氣味濃烈芳香的中草藥細末。香囊是古人生活用品之一。
  • 醫生開出「端午處方」 特殊兒童親手製作中藥香囊
    6月23日下午,在西安中醫腦病醫院腦病十科的走廊,20名孤獨症兒童在家長、醫生和護士的引導下親手製作中藥香囊,在情景式教學中體驗端午節習俗。放香料、塞棉花、綁香囊,這些看似簡單的步驟,對於存在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和刻板行為等特徵的孤獨症兒童來說有一定的難度。
  • 和動物寶寶一起佩香囊過端午
    文/羊城晚報記者嚴藝文 實習生 屠欣怡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孩子們為動物寶寶制香囊,共度端午啦!活動當天,動物園工作人員和15組親子家庭一起動手幫小熊貓、金錢豹、黑熊和金絲猴這幾種中國本土動物製作香囊,進行氣味丰容。此次活動也採用線上直播的形式,讓未能入園的家庭也能了解到製作香囊的妙趣。上午9點15分,孩子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狐猴館為動物寶寶製作香囊。
  • 《DNF》幸運香囊怎麼獲得 幸運香囊屬性介紹
    導 讀 今天 九遊和大家講解《DNF》幸運香囊介紹《DNF》體驗服已經更新了六月初的相關活動,是周年慶預熱,這些活動中有著許多之前不曾出現的稀奇古怪的道具材料。
  • 自古以來香囊的用途
    暖意香囊據載《舊唐書 楊貴妃傳》,在朝廷因安史之亂逃避四川的途中,唐玄宗無奈賜死楊貴妃,匆匆掩埋。回宮後唐玄宗令改葬楊貴妃,只見屍體已經腐爛但隨葬的銀香球仍完好,於是唐玄宗拿回宮中日日以物託情。垂垂老矣的玄宗睹物思人,當年驪山的歌舞歡樂宛在,伊人空空,只留下眼前的香囊。他把香囊裝入衣袖,不禁老淚縱橫。
  • 端午佩香囊,深圳中醫專家教你如何製作香囊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 通訊員 劉暢 劉曉韻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習俗各地有所不同,吃粽子、塗雄黃、尋艾草、掛菖蒲、佩香囊、洗藥浴、賽龍舟等。25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中醫科學科帶頭人、科主任秦鑑向市民分享製作小香囊的「秘方」,讓市民在家也能製作一個防蚊防疫還好聞的小香囊。香囊有驅蟲、除穢、防病的功能據介紹,「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中藥香囊源自中醫裡的「衣冠療法」、「服氣療法」。中藥香囊有驅蟲、除穢、防病的功能功效。
  • 《DNF》2018端午香囊售賣時間 端午香囊獎勵介紹
    導 讀 dnf端午香囊裡有什麼?dnf2018端午香囊能開出什麼?
  • 《奇蹟暖暖》艾葉香囊怎麼得 奇蹟暖暖艾葉香囊作用介紹
    導 讀 奇蹟暖暖手遊在端午節期間掉落艾葉香囊道具。奇蹟暖暖艾葉香囊怎麼得?艾葉香囊有什麼用?
  • 驅蚊香囊免費送!還有專家現場義診
    (江西省中醫院定製驅蚊香囊)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等,用精美絲線布包,內裝中藥香料製成。端午節小孩佩戴香囊是傳統習俗。既有避邪驅瘟之意,也有點綴裝飾之用,當然,更有藥用之功。中藥香囊根據功效需要配以相關中藥,清香四溢,通過燻聞到達調理治病的目的。如今,香囊越來越受到市民追捧喜愛,成為一種十分流行的工藝禮品,不少人通過香囊傳情,表達愛意。
  • 騰格爾淡出公眾視線原因是什麼 女兒嘎吉爾去世是怎麼回事
    ­  上周著名歌手騰格爾加盟《歌手2018》,許久未在公眾面前露面的騰格爾一曲《天堂》空降第二名,再次引起網友熱議。­  騰格爾女兒嘎吉爾去世是怎麼回事?­  2004年12月24日,騰格爾的第一個孩子呱呱墜地,但不幸的是,年僅3歲的嘎吉爾在2007年就被查出患有「病毒感染引發急性脊髓炎」,下半身漸漸癱瘓。
  • 端午帶香囊,3分鐘教會你自製香囊,比買的更「香」!
    其實端午節佩戴香囊是有很多好處的:1、端午節過後天氣逐漸炎熱,蚊蟲也逐漸變多,而香囊則可以起到驅蟲的作用,佩戴於身可以防蚊蟲叮咬。2、傳統的香囊是由多種中藥材香料製作而成,而這些中藥有一定的殺菌消毒的作用,用古人的話就是說,香囊可以防瘟疫。3、香囊本身帶有一種中藥的芳香之味,佩戴於身不僅可以使人一身充滿芬芳之味,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醒神、怡情的作用。
  • 12星座專屬「古風香囊」獅子座刺繡香囊,天秤座清新淡雅別具一格
    白羊座的專屬香囊是古風流蘇荷包香囊。2、金牛座金牛座的人做事不急不躁,是一個慢熱型的人。他們不喜歡過多的變動,是一個老實本分的人。不善於言辭的金牛座,只會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金牛座的專屬香囊是一個棕色的香囊。
  • 夏季自製驅蚊香囊
    「抓幾味草藥碾磨成粉,裝在香囊袋子裡,隨身攜帶,也可以在房間裡和家門口多放幾個,香味優雅,既可淨化空氣,又可雅逸身心,免除蚊蟲叮咬。」入夏以來,網絡上不少養生達人都曬出自製的驅蚊香囊,樣子嬌小,古色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