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五唯」,兩部委發布高校職稱改革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

2020-12-10 教育信息速報

中新網7月24日電 據人社部網站消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日前起草了《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指導意見》擬提出,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等傾向。不簡單把論文、專利、承擔項目、獲獎情況、出國(出境)學習經歷等作為限制性條件。

《指導意見》擬提出,嚴把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考核。把好思想政治關,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完善思想政治與師德師風考核辦法,健全評價標準、體系及考核方案,提高考核評價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要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等傾向。不簡單把論文、專利、承擔項目、獲獎情況、出國(出境)學習經歷等作為限制性條件。逐步規範學術論文指標,論文發表數量、論文引用榜單等僅作為評價參考,不以SCI(科學引文索引)等論文相關指標作為前置條件和判斷的直接依據。對國內和國外期刊發表論文要同等對待,鼓勵更多成果在具有影響力的國內期刊發表。

同時,不得簡單規定獲得科研項目的數量和經費規模等條件。不得將人才榮譽性稱號作為職稱評定的限制性條件,職稱申報材料不得設置填寫人才「帽子」稱號欄目,取消入選人才計劃與職稱評定直接掛鈎的做法。

《指導意見》擬提出,推行代表性成果評價。結合學科特點,探索項目報告、研究報告、技術報告、工程方案、教案、著作、論文等多種成果形式。注重標誌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影響,突出評價成果質量、原創價值和對社會發展的實際貢獻。注重質量評價,防止簡單量化、重數量輕質量,建立並實施有利於教師潛心研究和創新的評價制度。

此外,《指導意見》擬提出,建立重點人才綠色通道。引導教師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注重工作實績,其工作成果不簡單以發表論文、獲得獎項等進行比較評價。對取得重大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突破、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在經濟社會各項事業中做出重大貢獻的教師以及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等,在嚴把程序的前提下,可制定較為靈活的評價標準,暢通人才發展通道。

同時,要完善信用和懲處機制。建立申報教師、評審專家及相關人員誠信承諾和誠信信息共享機制。申報教師職稱評審中存在弄虛作假、學術不端的,按國家和學校相關規定處理。因弄虛作假、學術不端等通過評審聘任的教師,撤銷其評審聘任結果。建立完善評審專家的誠信記錄、利益衝突迴避、動態調整、責任追究等制度,嚴格規範專家評審行為。對違反評審紀律的評審專家、黨政領導和其他責任人員,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指導意見》擬提出,優化思想政治工作評審,其中包括規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評審體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職稱評審納入單列計劃、單設標準、單獨評審體系,高級崗位比例不低於學校平均水平。

此外,要強化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教師的基本職責,把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計入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兼職教師的工作量。晉升高一級職稱的青年教師,須有至少一年擔任輔導員或班主任等相關工作經歷並考核合格等內容。

公眾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1.登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網站(網址://www.mohrss.gov.cn),進入首頁左側的「政策法規」,在「徵求意見」欄目裡提出意見。

2.發送電子郵件至zjszhichengchu@163.com或baozhangchu@moe.edu.cn。

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0年8月7日

【來源:中新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兩部門發布高校教師職稱改革意見稿:克服唯學歷、唯論文傾向
    兩部門發布高校教師職稱改革意見稿:克服唯學歷、唯論文傾向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發布《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
  • 護理職稱改革方案出爐!國家兩部委發布徵求意見稿
    近日,人社部官網下發最新通知,由人社部和國家衛健委共同研究起草的《關於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正式發布,重點改革以往評審標準過於強調論文、實踐導向性不強、重視臨床不夠等問題,其中多項改革涉及到護理職稱,意義重大。
  • 會計人員職稱制度改革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於徵求對《關於深化會計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人社廳函〔2018〕24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財政廳(局),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人事部門,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幹部局
  • 「破五唯」!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指導意見來了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和《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進一步完善教師評價機制,激勵廣大高校教師教書育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加快教育現代化,現就深化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 高校職稱改革「破五唯」:我要說不
    7月24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聯合下發《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旨在為探索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探路。了,之前就有各種版本、國家不同部委局下發的「破四唯」,這次更厲害了,「破五唯」,即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的傾向。
  • 「高校職稱改革指導意見」來了!評職稱不再折騰了?
    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起草了一份與高校老師利益與前途「密切相關」的文件,那就是《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同時,公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高校教師職稱改革徵求意見:克服唯學歷、論文等傾向
    據人社部網站消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日前起草了《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指導意見》擬提出,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等傾向。不簡單把論文、專利、承擔項目、獲獎情況、出國(出境)學習經歷等作為限制性條件。
  • 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徵求意見 近五年我國高校教師規模增加16.76...
    中商情報網訊:7月27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明確,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等傾向。
  • 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
    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高等學校教師(以下簡稱高校教師)是我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推動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力量。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進一步完善教師評價機制,激勵廣大高校教師教書育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加快教育現代化,現就深化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 這份關於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徵求意見稿,有3大亮點,值得點讚
    日前,《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發布。細讀這份徵求意見稿,發現三大亮點,與大家分享並探討。一、創新崗位類別。高校教師現有的崗位類別,一般有教學類和科研類。指導意見認為,高校可根據自身發展實際,設置新的崗位類別。這個改革,實為高校去行政化埋下伏筆。高校教師的職業發展路徑,除了教學教研,還有教育行政、後勤服務及其他。
  • 高校教師職稱改革意見來了:克服「五唯」,不得填寫人才帽子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日前起草了《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以下為意見稿全文: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高等學校教師(以下簡稱高校教師)是我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推動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力量。
  • 高校教師職稱改革徵求意見:思想政治師德表現將作為評審首要條件
    據教育部網站27日公布的消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了《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目前正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等傾向。
  • 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徵求意見:師德表現將作為評審首要條件
    教育部網站7月27日消息,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推進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了《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公眾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 「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終於發布啦
    教育部發布了「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該意見明確指出,師德 表現將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克服「五唯」傾向,即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唯「帽子」、唯項目。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破除「五唯」,不以論文為前置條件,是很多改革的「亮點」,同時也是輿論所關注的重點。
  • 西工大出臺職稱評審新辦法!破「五唯」我們是認真的~
    2020年學校職稱評審工作如何開展?趕快隨小編一起看過來!1.黨和國家對深化高校人才評價體制機制改革提出了怎樣的要求?修訂新的職稱文件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人才觀的應有之義。今年1-3月兩次通過郵件的方式發送徵求意見稿,得到意見和建議300餘條,並經由校學術委員會、校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多次審議,修改完善後提請校長辦公會審定通過。
  • 教育部和人社部發布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徵求意見:不以SCI論文做...
    7月27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的《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不得將人才榮譽性稱號作為職稱評定的限制性條件,職稱申報材料不得設置填寫人才「帽子」稱號欄目,取消入選人才計劃與職稱評定直接掛鈎的做法。此外,《徵求意見稿》要求,推行代表性成果評價。結合學科特點,探索項目報告、研究報告、技術報告、工程方案、教案、著作、論文等多種成果形式。注重標誌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影響,突出評價成果質量、原創價值和對社會發展的實際貢獻。
  • 破五唯背景下,高校教師職稱到底該怎麼評?
    從去年以來,國家密集發布各種意見,包括專利、項目、論文的認定和權重等等,目標直指科技人才評價的「五唯」傾向。此後,不管是在項目、獎勵還是各類人才稱號申報工作中,都開始進行改革。可以說,破五唯,已經是大勢所趨。而7月底,兩部委又發布了高校職稱改革指導意見,正式把破五唯的關口移到了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上來了。
  • 高校教師職稱重大改革改革!8方面20條師資改革指導意見發布!
    發布會上,人社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劉冬梅副司長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進行了解讀,一起來看!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和《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進一步完善教師評價機制,激勵廣大高校教師教書育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加快教育現代化,現就深化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 高校職稱評審改革即將新啟程,四個方面需關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了《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7月27日在教育部網站上發布,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是繼教育部、科技部破除唯SCI指標和唯論文之後的又一項重要的指導意見,而且直指最為具體詬病的高校教師職稱制度,科技與人才評價」破四唯」走向深入。
  • 【主編講堂】高校職稱評審改革即將新啟程,四個方面需關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了《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7月27日在教育部網站上發布,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是繼教育部、科技部破除唯SCI指標和唯論文之後的又一項重要的指導意見,而且直指最為具體詬病的高校教師職稱制度,科技與人才評價」破四唯」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