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和始遷祖研究:祭公謀父是吾喻氏始祖

2020-12-16 喻氏宗親

2020南昌·喻氏族史研討會 論文

始祖和始遷祖研究

祭公謀父是吾喻氏始祖

NO.11

追溯吾喻氏之根脈,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們中華民族是個大家庭。有56個民族,吾喻氏有民族13個,可謂是一個多民族姓氏,是這個大家庭中主要成員之一。其實吾喻氏雖人口不多。卻是個古老的姓氏,從周穆王賜姓算起。距今至少有3000年的歷史。根深蒂固,源遠而流長。按宋版本《百家姓》排在第36位,按當今人口排列247位,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

關於喻姓始祖,眾說紛紜,說法不一。各地譜序,各不盡同,各執一詞,比較混亂。不像孔孟家乘傳百代而一脈相承。始終不亂。而吾喻氏始祖有多種說法。

如:有黃帝醫官喻跗為始祖之說;

有周朝祭公謀父為始祖之說;

有鄭公族改姓為始祖之說;

有漢和帝諭猛改諭為喻始祖之說;

有東晉諭歸改諭為喻始祖之說;

有南梁俞藥改俞為喻始祖之說。

鑑於此。始祖多而亂,不統一。一個姓氏沒有主幹是不可能的。一個沒有主幹的氏族是錯誤的不合情理的。我想為此作一簡短的論述,提請大家討論,釐清脈絡,拋磚引玉,取得共識,很有必要。

一個姓氏,始祖不突出,等於沒有主幹,顯得蒼白無力,勢必影響該宗族的聲譽。沒有主幹必然沒力量來支撐這個龐大殿堂,不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說明吾喻氏文獻存在錯誤和不足,舉例說明:

一、黃帝醫官喻跗(原俞附)確有其人,很多官方文典都有記載,《中華漢語大詞典》有詳細記載。是因為在宋代(在南宋建炎1127)出了一位進士叫俞樗,博學多才,出口成章,謂其所不知,皇帝賜姓為喻,後人誤為喻樗是喻跗的後代,以訛傳訛。其實、喻樗者,就是喻汝勵之子。不存在皇帝賜喻。所以,喻跗不能作為喻氏始祖。可排除。

二、號稱800年的周朝第37世祖周宣王亡後,周宣王姬靜封庶弟姬友改立鄭國,鄭武公接管周業。吾喻氏在周穆王時已賜祭公謀公為喻姓,開枝散葉,比鄭桓公早150年,吾喻氏在鄭國庇護下來,(約公元前806年)當時鄭國有五十大姓,都是周朝的後代,喻氏被列27姓。後人不了解此情況,誤認為鄭公族為我喻氏始祖,可排除。

三、漢和帝時蒼梧太守諭猛,也是鄭公族後裔之一。(公元89年)距今2000年,諭猛改諭為喻,開枝散葉,我們公認他是漢代始祖。

四、東晉諭歸也是鄭公族後裔之一,改諭為喻,距今1700年,不能成喻氏始祖,可排除。

五、南朝梁武帝賜雲旗將軍改俞為喻,距今1563年時間更晚,不能成為喻氏始祖。可排除。

我們採取了「排除法」,以上五位老祖都不能成為喻氏始祖。唯一能成為喻氏始祖就是那位德高望重、懿德喻民的祭公謀公。

其理由是:

一、據安徽旌德《仕川喻氏宗譜》,宋紹熙叔奇公(喻良能)序:「吾喻氏系出姬姓祭公謀父為周穆王卿士,王嘉公能以德喻民,賜姓喻氏,食邑江夏郡,祭公謀父之子相如公、其孫子芳公世居焉。」今武漢市喻家山、喻家湖遺址尚存。

二、據浙江桐廬《硯石喻氏宗譜》,上從黃帝。下延第66代喻良能及浙江桐廬、義烏的開山老祖喻啟元分技開葉,內容基本上是相同無異。「王嘉公能以德喻民,賜姓喻氏,食邑江夏」。與仕川譜基本相同。

三、2007年4月,河南新縣職業高中喻光超宗親給我寄來《喻氏世仁堂》族譜原序,由湖南郴州明代國人作序,從黃帝到周宣王第三十七的資料與我在仕川、浙江桐廬喻譜,上古部分是統一的。周宣王姬靜封庶弟姬友於鹹林曰鄭。凡五十姓皆鄭武公之後,而喻姓列27姓。

祭公謀父為周卿士畿內諸侯,從昭王南徵,與王同舟溺水於漢水。祭公謀父克篤前烈,作祁以上穆王(昭王之子)伐犬戎。以其能,宣上德,達下情,舉遣逸,喻德政,賜姓曰喻。謀父之子相如公食採江夏郡(今武昌喻家山)後因以喻氏為焉。據說祭公是武王四弟第五子。祭公去世後,其子相如公仍從父職,王娶於房,曰房後,太子滿代位,是謂穆王。從此賜祭公謀父為喻姓。

四、四川《喻氏世仁堂九祖四大派紀略》「自姜源履武,后稷明農,高圛立長,以續帝姬,傳周元聖制禮作樂,為王卿士,司侯祭國司馬,謀父賦詩祁招,諫伐犬戎,穆王賜喻姓始彰。

我看過有百種本族譜宗譜、家譜,以上幾部比完整、齊全,沒有斷層,如世界喻氏宗親總會編繪的《喻氏源流圖考》祭公謀父表為喻氏始祖,還有郴州序、榮昌序、巴中序等等,都敘述得很清楚。

目前,吾氏宗譜,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以及全國各省館、檔案館都有珍藏,日本、美國也有珍藏。近年來,左潮已過,中華喻氏族史研究會、世界喻氏宗親總會。還有喻幾凡教授,南京喻學才教授都有不同數量的收藏,我個人也收藏幾十種版本,各種喻氏譜諜和資料。全國至少有600多套,我閱讀了大約百十種,我作了一個粗略的統計,大約有70%的譜諜認同祭公謀父為吾喻氏始祖,有30%左右認同喻跗、鄭公族、喻猛、喻歸、喻藥為始祖。我認為,喻猛、喻歸、喻藥幾位是當之無愧漢代、晉代及南梁的始祖。這是勿庸置疑的。但不能成為喻姓始祖。

我認為安微旌德仕川譜,浙江桐廬譜,河南新縣喻氏世仁堂譜,還有四川喻氏仁世堂九祖之派譜等數譜,互相印證、時序相當、內容翔實,是一部舉世無雙的最為完善、最為系統、最為可信的版本,雖然風格迥異,事件較為契合,從各個角度論述、肯定了祭公謀父的地位和功績。這些是不可多得的歷史史料,是吾個氏傳承之寶,雖然沒有多少官方資料佐證,但畢竟是吾喻氏幾千年來上百代人傳承下來的,並非空穴來風。

一、祭公謀父何許人也?

祭國是周朝初建的封畿的諸侯小國之一。祭公(一作稷公)為周卿士,周公第五個兒子受封祭國作今河南有中牟縣附近祭村(音宰),在未被賜姓以前,雖隨國姓祭,但仍是黃帝的後裔。據《禮文王世子》載:指周穆王四弟,後封大司馬「入則有保,出則有師,是以教喻而德成也。」地位非常顯赫。又《學記》載:」可謂善矣」!真乃是有德而成喻,有喻感穆王。正如宋紹熙年間叔奇公所序」吾喻氏系出姬姓,祭麼謀父為周穆王卿士,王嘉公能以德喻民,賜姓喻氏,食邑江夏。」其子相如公,子承父襲,老臣當國,因以能宣上德,達下情,舉遣逸,喻德化民,被賜為喻氏。

二、周穆王為何賜姓喻氏

周穆王,姓姬,名滿,昭王三子,他即位的時候,周朝開始衰落。他父親昭王,就是為人們的仇視,在他南巡的時候,當地人給他造了一隻橡膠粘合的船,祭公也隨同前往,當船行至漢水中船解體被淹死

穆王即位後,一心想重振朝綱,就令大臣伯燛(jiong )告戒百官管理好國政。當時周朝西邊有個部落叫犬戎,那時候已經成了周朝荒服區域,周穆王為了振奮國威,決心派兵西徵犬戎。可是當他厲兵秣馬之時,祭公卻站出來加以勸阻,因祭公是兩朝重臣元老,祭公就在穆王面前苦苦勸諫,陳述理由有三:①作為天子要以德喻人,而不能炫耀武力,去發動戰爭;②五服是先王的定製,處理要服和荒服民族問題要慎重,不可違背體制。③犬戎已經建立了敦厚的風尚,遵守禮制,不能動兵。儘管祭公苦口婆心相勸,穆王固執已見。堅持出兵,勞師動眾,戰果不佳,反而失去了邊遠部族的民心,使得荒服部族不來朝見天子了。

三、穆王為何賜姓喻氏?

祭公進諫穆王的故事,《國語》、《左傳》開篇都有刊載。他還作詩《祁招》勸阻穆王週遊天下,有關他在治國理政的談話,都被記錄在西周典籍《逸周書》裡,篇名叫《祭公解》等。儘管他的勸諫沒有被採納,但他為國為民諫勸黃帝的忠貞愛國情懷為穆王所感動,更為世人所感動,他不僅是一個聖明的政治家、思想家,而且是一個治國安邦,遠見卓識的戰略家,穆王為之感動,而賜姓喻氏。

四、喻字之美說不盡

喻者,五行從水。它喻教、喻曉、喻化、喻喻正如我詩:「天生我祖,江夏著郡,帝賜吾姓,水德納音,祭公謀父,以德喻民;皇恩浩蕩,福蔭無盡」。水,給人們無窮無盡的福音,做人要像水一樣滋潤人民,感化人民,取義存仁。

喻者,在我國各種版本的詞典、字海裡用的頻率最多,穆王賜喻是懿德而成也。祭公謀父是以自己的言行和功德而成,其意義博大而深遠,深而不可測也。

吾喻姓原是周穆王賜姓,祭麼謀父是吾喻氏始祖,吾喻氏家族,可謂帝王血統,公卿後裔。

無論是從時間久遠,功高如山,忠精報國,德高望重,像一顆千年古樹,庇蔭天下,護佑吾喻氏子族後代健康發展。我建議:今後關於始祖的提法應統一,勿要隨便亂提,以免引起混亂,應向孔孟家乘一樣千年不變,經久不衰。

為弘揚吾氏傳統,承繼前人遺志,以此來喚醒後輩,不忘祖宗,不忘前賢,牢記功澤,作到思久遠而不偏,家傳後而不忘,以史為鑑,以志為鏡,逐步提高修譜質量及文化內涵。為此要匯天下喻氏之譜,聯結四海喻氏族人,從源到流,從支到本,辨其昭穆,正本清源,朗如列眉,皎如日月,努力完成吾喻氏始祖認定和統一重要創舉,為後人提供一些重要稽典,實為榮幸。

感謝喻正其、喻崇華、喻學才、喻權堅宗親及全國族人的大力支持,預祝南昌會議成功。

詩曰:

中華喻氏源流長,昭穆遺風著文章。

祭公謀父為始祖,蒼梧太宇賢德揚。

遞嬗伐閱蜚聲冀,神州處處有姬昌。

千技萬葉歸一統,千年畫卷書中藏。

請本族專家學者斧正

安徽省巢湖市

2020年10月16日

相關焦點

  • 喻氏遷徙簡述
    2020南昌·喻氏族史研討會 論文源流研究喻氏源流史探討NO.9喻氏遷徙簡述此時王室面臨諸多問題,這可以從鄭桓公和周史官柏的一段對話可以看出來。桓公雲「王室治多邪」,提出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發展方案,此方案為開拓進取方案。周史官栢提雒東方案,是為周保留一砥柱,也給鄭、祭聯合輔佐周王室提供了基礎,史記《正義》括地誌云:故祭城在鄭州管城縣東北十五裡,鄭大夫祭仲邑也。釋例雲,祭城在河南,上有敖侖,周公後裔封地也。這和族譜記載扶風堂號相符。(最初祠堂號是以祠堂所在地命名)。
  • 說家譜:蕭氏6種始祖的所指及其內在關係
    ,最多只能算是某種歷史偶然姓,就象蕭紅、蕭軍姓蕭,實際上是要和「紅軍一樣」。三、「宗系始祖」事實上是從「我」開始而上追溯至可以明確知道的最初世系的祖先。這一點,從目前的許多斷線譜即不知道最初的祖先從何而來,只知道我是某某公之後。比如,許多一菊公後人,就只知道是「九公之後」,因而一菊公就成了該支蕭氏的宗系祖先。
  • 淺析林氏始祖
    然而,考慮到每個人手頭掌握的資料來源和視角的不同,我們特發布此文供廣大讀者瀏覽,我們也希望藉此機會吸引更多的林氏源流研究者和愛好者參與研究、探討,期待更多讀者能分享你們的文獻資料和研究成果!這不是一個終點,這或許更是一個起點,一個藉助歷史文獻資料探討祖源的新起點。
  • 孔子——孔氏家族的始祖
    孔子——孔氏家族的始祖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許多顯赫一時的豪門大戶,但是,只有孔氏家族能夠歷經兩千五百餘年,譜系井然,世受封爵,享盡封建特權,至今而不衰。孔氏家族,是由同一始祖孔子逐代繁衍下來而形成的龐大家族,向有「天下第一家」之稱。中國歷代封建王朝都以尊崇孔子和宣揚儒學作為維護其統治的思想基礎,在封賜抬高孔子的同時,對孔子的子孫也大加優待,使孔氏家族長盛不衰,成為中國古代封建家族制的典型代表。
  • 2020海峽兩岸共祭人文始祖伏羲典禮在新北市舉行
    新華社臺北6月22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2020(庚子)年海峽兩岸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22日在臺灣新北市舉行。這是兩岸連續第七年跨海同步共祭伏羲。當日大陸公祭伏羲大典在甘肅省天水市伏羲廣場舉行。
  • 海峽兩岸將首次「同時異地」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
    10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在蘭州召開2014(甲午)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二十五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新聞發布會。  甘肅天水是伏羲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發祥地,公祭伏羲由來已久,相沿成習。公祭伏羲典禮於2005年升格由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至今已成功舉辦了24屆。
  • 告祭中華始祖 祈福海峽兩岸--炎帝陵祭祖大典隆重舉行
    隨後,海協會副會長李亞飛,湖南省省長助理袁建堯,湖南省臺辦主任馮波,臺灣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常務顧問、東莞臺商子弟學校董事長葉宏燈,臺灣中華世紀書畫協會理事長郭善德,中共株洲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毛騰飛等依次向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敬獻花籃。敬獻花籃禮畢,全體參祭人員向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三鞠躬,表達對始祖炎帝的無限追思,祈願和諧盛世、百業興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 廣州這村的「吊鴨節」,因始祖是「養鴨」高手,遊客:愛屋及烏
    每一座祠堂,都記載著始遷祖的由來,家族艱苦創業的歷程,展示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風貌,具有豐富的人文底蘊,給後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東西。珊珊三丫頭一路參觀,每走一間都做了標記,見下面的手繪圖。塱頭古村有八座祠堂,按照輩分的先後分別是黃氏祖祠、雲涯公祠、景徽公祠、漁隱公祠、留耕公祠、鄉賢櫟坡公祠、友蘭公祠、興湘公祠等公祠,為了弄清楚來龍去脈,珊珊三丫頭做了一個草圖,幫助大家了解輩分。除黃氏祖祠是紀念開村的始祖黃仁明之外,其他公祠都是各房主要人物的名稱。
  • 己亥年全球華人恭祭中華始祖母華胥氏大典在華胥鎮隆重舉行
    4日7日上午,己亥年全球華人恭祭中華始祖母華胥氏大典在世界四大文明古都的西安藍田縣華胥鎮隆重舉行。來自美國、加拿大、紐西蘭、羅馬尼亞等國家的海外僑領,以及香港、臺灣代表團,以及多個姓氏宗親的代表與社會各界代表組成十個方陣齊聚華胥陵,獻上心香一柱,紀念中華民族的始祖母華胥氏,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
  • 廉江市河唇鎮東村劉姓始祖廷金公源流的聲明
    ,良垌鎮以及遂溪縣的遂城鎮,城月鎮,楊柑鎮,湛江市麻章區的湖光農場,以及廣西陸川縣的良田鎮,博白縣的文地鎮等地的村莊和農林場,共三十多處,還有散居在廉江城,遂溪縣城,雷州城,雷州紀家鎮,湛江市區,陽江,廣州,佛山,深圳,廣西合浦,湖南長沙,香港,澳洲等地,但是,我們廷金公究竟是從哪個具體地方遷徒而來,其父母是誰?
  • 文球才是江右文氏始祖
    只能是文球公的十三世後裔子孫。        所以,文球是江右文氏當之無愧的始祖。     二   江右文氏族譜記載——文球為始祖        事實上,各地族譜對始祖文球作了明確的說明。據《天禎公世系》譜載:「球公,宋景定(1260)時,舊譜以球公為一世祖」,《吉水張渡重修譜序》載:「粵稽吾宗,自球公由成都官江右,傳至十一世生玉英,玉霄公。
  • 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氏
    大約在8000年前,先人們在淮河流域已經開始了從事原始農業、家畜飼養,以及進行漁獵和採集,同時出現了使用單個符號記事和在陶器上刻畫的漢字雛形。這一時期,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母系氏族部落也開始先後過渡到父系氏族社會。這就是古書上多次提到的伏羲氏時代。
  • 峭公故裡邵武市珍藏族譜資料摘錄
    ,餘父博訪抄輯舊譜,有峭山公新修家乘,以受於子餘思焉,何不知祖澤博訪仝宗家譜,南陸公受姓始祖,歇公產新羅,劉公居陽夏,習儀公作家譜,惟淡公入閩,此宜執禮先河後海,正慎終追遠也。……由峭公遞十七傳始遷祖均美公,自明洪武八年肇基……  2、興慶黃氏初修譜序(二)  皇清嘉慶甲子歲季春月吉旦  裔孫國官、國任、正瓊、天貴、正朗百拜撰  吾族黃氏自膺公以上逖矣莫稽,公以下近者有徵至峭公生二十一子命從竹粟分徙異 地……均美公自洪武八年遷居興慶而來歷今十有餘世……從淵公祀其源流斷以膺公為始祖以均美公為興慶本支之始祖。
  • 你知道楊姓的始祖是誰嗎?
    那麼,對於楊姓的朋友,你們知道楊姓的始祖和起源嗎?一首先,至2015年2月,楊姓總人口約有4270萬,是中國人口第6大姓,排在李姓、王姓、張姓、劉姓、陳姓之後。就楊姓的起源來說,一般認為楊姓起源自姬姓,源於周武王孫,叔虞次子,晉侯燮父之弟。晉武公(叔虞十一世孫)時,封次子於楊,稱楊侯,是為楊姓人的得姓始祖。
  • 庚寅年公祭黃帝典禮陝西舉行 萬人祭拜始祖
    中國網4月5日訊 今日上午9時50分,庚寅(2010)年清明公祭黃帝典禮在陝西省黃陵縣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烏雲其木格,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中華海外聯誼會會長杜青林等領導,各省市、自治區、海內外華人代表和港澳臺同胞代表等共一萬餘人參加典禮,祭奠初祖軒轅黃帝。每年的清明節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是廣大華人集體尋根的盛會。
  • 讀《劉氏族譜》,談中國的姓氏及宗族認同和家風、家學的傳承
    氏是姓的支系,是姓族的分支標記,氏是源於同一父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庶子)的開氏始祖的符號標誌,是大氏族、部落、部落聯盟的稱呼。打個比方:堯姓伊祁,封於陶地和唐地,他的兒子分嫡子、庶子(正妻生的是嫡子,其他妻生的是庶子)。嫡長子丹朱繼承姓即伊祁,並繼承堯的領地,其他的多個兒子則以封邑為氏:即陶地的伊祁陶氏、唐地的伊祁唐氏。後來,伊祁唐氏其中的一支被封在劉聚故又稱伊祁劉氏。
  • 火德公後裔--平南李氏開族始祖明鬥公
    明鬥公:字希似,號子清,諱鈺皇,生於1381年,是三郎的第四子(三郎生子日鬥、月鬥、光鬥、明鬥)【火德公--三二郎--百十七郎--三郎--明鬥】,南宋期間由粵北南雄縣珠璣巷遷到廣西潯州府藤縣赤水,後遷居平南,再由平南轉回藤縣三十九都龍頭村。現安葬於平南李練寨腳嶺。
  • 中華人文始祖伏羲的歷史意義與價值
    處於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的時期,舊石器向新石器過渡的時代。伏羲部族在成紀(今天水)產生發展壯大後,為了使本部族有更大的生活空間,使生產進一步發展,伏羲及他們的繼承者,帶領一部分先民不斷地探尋、遷徙,足跡遍布黃河流域、淮河平原、四川盆地、華東地區和雲貴高原。
  • 文投研學遊|走進中華始祖堂 探訪中華文明精神標識
    「陵廟堂」一體化的研學課程,針對小學生、中學生設計不同的研學課程和研學活動,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在參觀中華始祖堂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能親自觸摸文化,感受中華文明的魅力。,毛澤東撰寫的《祭黃帝陵文》發出了全民抗戰、抵禦日寇的號召;新中國成立後掀起了祭祀黃帝、促進民族復興的熱潮。
  • 魔獸世界:被嫌棄的始祖龜的一生,你為什麼討厭始祖龜?
    始祖龜求知者是魔獸世界8.0新增的一個聲望種族,他們拖著厚重的龜殼慢悠悠地奔走在贊達拉和庫爾提拉斯,跟各個種族做生意,當然,除了娜迦。按照烏龜種族的一般設定,這樣的種族通常應該是忠厚善良惹人喜愛的,然而始祖龜卻在一個版本之內搞得天怒人怨,聯盟部落紛紛嫌棄,這也算是獨一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