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呱呱墜地,媽媽滿心歡喜又疲憊不堪。好像走完了最辛苦的一段旅程,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但是,這個時候媽媽千萬別忘了一個重要的事情——母乳餵養的努力才剛剛開始。要知道,有些事不是每個寶寶天生就會的,媽媽可以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幫助寶寶更早更順利地喝上第一口珍貴的母乳初乳。
現代生活節奏緊張,飲食豐富,衣服的布料成分也越來越複雜多樣,這些都給媽媽的乳腺帶來了堵塞的風險。當然,不是每根乳腺管都要完全通暢才能實現母乳餵養的。因為乳腺此處不通,母乳還可以更改原定線路從別的腺管流出來。但是,要知道,如果多處腺管不通暢,媽媽堵奶的風險就大大增加了!
含乳姿勢不對的話,寶寶吸吮更加費力,媽媽也容易受傷產生乳頭皸裂,從而增加得乳腺炎的風險。
正確的含乳姿勢是:
新媽媽往往擔心的是下奶遲,奶量少。殊不知,絕大部分媽媽只要方法正確,都會有足夠的母乳餵飽寶寶,而媽媽如果攝入過多的營養和進行過度的乳房按摩刺激,很可能導致奶量過多,寶寶完全吃不光,媽媽吸奶不及時甚至常常引發嚴重堵奶從而導致乳腺炎。
母乳的產量一般遵循按需定產的原則,也就是排空多少奶,就會再產多少奶。因此,如果寶寶的母乳吃不夠,就要多排空母乳,幫助刺激多產奶;如果寶寶的母乳太多了吃不完,就不要吸奶太勤和吸得太空,適當留一點奶不吸出,下次就不會產出這麼多的母乳了——這也是回奶的方法之一。
分娩後初次哺乳宜「三早」:
分娩過後,就會將寶寶帶到媽媽身邊,保持母子肌膚相親。使母親在經過較長時間的待產、分娩後心理上得到安慰,也使初生的寶寶在皮膚接觸時很快表現安靜,此項措施不僅促進母嬰情感上的緊密聯繫,也使新生兒的吸吮能力儘早形成。
在分娩後的頭一個小時內,大多數新生兒對哺乳或愛撫都很感興趣,利用這段時間啟動母乳餵養是在合適不過的了。儘早地吸吮乳汁,這樣會給寶寶留下一個很強的記憶,在以後就可以很好地進行吸吮。由於儘早地讓嬰兒吸吮了乳頭,可使母親內產生更多的催產素和泌乳素,前者增強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後者刺激乳腺泡,可提早乳房充盈。
早吸吮的好處:
1、能刺激母親垂體前葉分泌催產素,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
2、早吸吮可刺激母親催乳反射。催乳反射的儘快形成,有助於早下奶及乳汁分泌。
3、讓嬰兒吸到營養和免疫價值最高的初乳,增強嬰兒抗病能力。
4、母親體溫適合保溫需要,有利於母嬰早期皮膚接觸和早吸吮,促使母乳餵養成功。
嬰兒早開奶可得到初乳,早得到第一次免疫。乳腺初次生成的乳汁稱為初乳,是一種發黃的或清澈的糖漿樣液體。初乳富含蛋白質和抗體,可以保護新生的小寶寶避免感染,還能幫助排出體內的胎糞、清潔腸道。
最後,祝願所有的新媽媽們,都能順利地讓寶寶喝上第一口母乳哦!
更多育兒知識請參考《懂兒方知如何愛——貝貝媽媽育兒經》人民衛生出版社
微信公眾號ID:defzrh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懂兒方知如何愛"育兒科普團隊溫馨提示家長:
懂才是愛-When parents know, children g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