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想上班,上班族想自由,什麼才是最幸福的職業?看看是誰

2020-12-10 鄉土鄉人

很多城裡人覺得農村人很幸福,整天自由自在的,想幹什麼就去幹什麼,屬於自由職業,而城裡的上班族從周一到周五,每天都要按時去上班,遲到還要受處罰。同樣農村人又覺得城裡人只是每天上下班,不用下地幹活也不用曬太陽,還有養老金。在彼此的羨慕中,大家覺得哪種職業最幸福呢?

先來說說城裡的上班族的缺點,他們日復一日地去上班,每個月領著固定的工資,可以說從第一天上班開始,幾乎就能看到六十歲以後的樣子,如果靠工資去買房子的話,好像這一輩子也只能還完房子的貸款一樣,每天的生活一成不變,就好像年紀輕輕就開始等著退休一樣。

當然上班族也有上班族的好處,首先上班族下班以後可以真正的無憂無慮,什麼都不用想,每個星期還能休息兩天,要知道這種休息才是真正的休息,因為他能看到明天,能知道星期一繼續去上班就可以了。因此上班族最大的好處就是心裡沒有壓力,整天重複著昨天的事就可以了。一直等到60歲退休後,每個月領著退休金,無憂無慮直到最後。可以說一輩子沒有什麼壓力。

農村人雖然表面看似自由自在,其實在他們心裡沒有休息過一天,即便是下雨不能下地幹活,心裡也在想著種完這點地,趕緊去找個活賺點外快,可以說農村人每天都在想著去哪兒打工賺錢,表面看似自由,實則心裡永遠沒有自由。

如果非要找一個最幸福的職業,個人感覺還是在農村教學的老師,或許很多人都奇怪,為什麼是農村教學的老師呢?

第一:農村老師的收入高而且穩定

如今農村的老師工資都不低,就算是一個偏遠山區,老師的工資不比城裡上班族的工資低,除了正常的工資之外,老師還可以辦一些課外輔導班賺外快,要知道農村的家長雖然在自己身上很節約,但在孩子教育上,都是很捨得花錢的。

第二:農村老師的假期多

老師除了每星期可以休息兩天之外,正常的節假日都可以休息,更重要的是老師還有寒假和暑假,這兩個假期加起來就能達到三四個月時間,就算三個月多點,每年的星期六和星期天差不多有一百天左右,寒假和暑假又有一百天,也就是說老師每年的假期就能達到兩百天,這兩百天時間幹什麼都可以。

第三:農村老師輕鬆

在農村當老師,除去每年200天的假期之外,平時也是很輕鬆的。前段時間在中條山裡一個小山村就發現一個很小的學校,是一個村裡的小學,學校裡共有一個校長和兩個老師,卻只有三個學生,三個老師教三個學生,想像一下就知道有多輕鬆了。

第四:農村老師的退休金高

村裡有一位退休女老師,她以前也是在農村教小學的,退休後每個月能拿到三千多的退休金,要知道這在山區農村可是很不錯的收入,並且她還有自己的土地,沒事的時候還能和農民一樣去種地。

所以說在農村小學裡當老師,才是最幸福的職業,既可以在放假期間像農民一樣去種地,又可以像上班族一樣去教書,因此農村小學裡的老師才應該是最幸福的人。大家覺得什麼職業最幸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上班族不想上班,一心想擺地攤,賣點什麼好呢?
    作為一隻社畜本畜,每天下班時都會止不住想,如果我不是個上班族,而是有自己的一份事業該多好。如今天天朝九晚五的,再怎麼升職加薪,也就是個高級打工仔。我要創業!我要當老闆!我要自由!走近看看,不對,小哥的笑容裡好像藏著些許尷尬,原來一位剛跳完廣場舞的大媽正在把汗涔涔的胖腳丫往他攤上的小白鞋裡拱呢!
  • 夜讀 聽說你不想上班 想成為自由職業者
    潛臺詞是:我想過自由的生活,有點錢,夠日常支出就好;有點閒,能慢下來,享受過程的美好;有趣,能認識更多朋友。相當一部分人會說:「我很想辭職,不想被老闆罵,不想擠高峰期的地鐵,不想周末加班還沒有加班費,不想一年只有7天假期想請假出去旅遊的時候還要看別人的臉色,但我不知道辭職以後幹什麼?」「我很想自己做點什麼,但想了好幾年,也沒有勇氣真的放棄現在的生活。」因為我已經自由職業了一年,總有人詢問感覺如何或怎麼維生,所以決定寫一寫這一年來的感受。自由職業者,首先要職業,然後才自由。
  • 江南農村廟會,「黃金」3天瓜分幾十萬,地攤人最幸福的時光
    每年開戲前一個月,大多數地方會把唱戲周邊的場地租給擺攤人,都是長期合作,到時間交錢畫好位置即可。每個地方每年承包人都會不一樣,收攤位費價錢卻差不多,具體也要看擺設什麼樣的地攤,佔地多少來出價。要想在廟會賺取更多的錢,擺攤人都有一定的講究,才能賺取更多的錢。比如今年唱完了,明年具體時間問清楚,{如下雨會拖延}還有接到通知時,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
  • 華聰:你是想月入3500還是想財富自由
    有的可能已經實現了被動收入,買車買房,財務自由了,一般的花錢不需要怎麼考慮就能拿出來。說到這裡你會發現,成年人開始面對生活壓力的時候,「錢」成了每個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只要是去上班就有收入,壓力較小,完成該完成的工作就可以了,沒有其他的瑣事。
  • 最幸福的婚姻,也有過100次想離婚的念頭
    網上一直流傳過這樣一句話:「即使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有1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想法。」一直堅持不婚主義的好友小芳終於要結婚了,偶然有一天她發給我這段話,問我是不是真的?我笑著說:「你是不是有婚前恐懼症了。」小芳小時候因為父母離異,嘗過了人情冷暖,也見過了婚姻給家庭帶來的不幸。
  • 在家辦公為什麼比上班還累?最想做的事是「去上班」
    3疫情之後,最想做的事是「去上班」有些人苦於在家辦公,更多人苦於無法辦公。一些來信者寫到,春節以來長時間的不工作,讓失去了 「兩點一線」的自己,感到了茫然和迷失。在新浪微博「疫情之後最想做什麼」的話題上,看到最多的回覆是「想去上班」。無論是急切等待覆工的,還是受不了在家辦公的,大多數人還是希望儘快結束這段特殊時期的工作模式,回歸日常工作的正軌。作為這次疫情中的應急辦工模式,遠程辦公能否成為未來辦公的新模式呢?
  • 女生不需要學歷的職業不上班就月入上萬,那些自由職業者是如何賺錢的?
    對於我而言,分享的越多,得到就越多,如果你是一個有想法的人,懷揣夢想而有激情,那請聯繫我,相信不會讓你失望。 原標題:一個月賺幾萬, 不用上班這些自由職業者如何賺錢? 有很多M?機會 為了賺錢但是另外呢?除了兼職工作,確實有職業 誰賺錢而且自由。
  • 採訪了47個不上班的人後,我想與你聊聊自由職業
    可能大家都經歷過這樣一種狀態,所以在我工作最後一家公司的時候我就開始思考,我工作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曾經我以為我工作的意義跟大多數人一樣,在一家公司裡面通過自己努力不斷的升職加薪,然後慢慢混到管理崗位,直到從裡面退休,這可能也是大多數人的職業生涯規劃。
  • 農村近幾年很有前途的3種職業,比大城市賺錢多,而且自由沒人管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逃離了大城市,回到了農村發展。一來是因為城市裡競爭壓力太大,不堪重負;二來則是因為農村發展得越來越好,機會越來越多。 你可能以為回到農村的都是中年危機的那群人,其實不然。很多年輕人也紛紛回歸農村老家,而且發展得還不錯。
  • 下班後沒事做,想發展第二職業,應該怎麼做?
    刷刷微信、刷刷微博、看看笑話、看看視頻,在「沒事做」中時間就過去了。當然這裡的「沒事做」,更多的意思是沒有第二職業,利用空餘的時間去奮鬥。上班的人,似乎都忘記了一件事情——學習。現在的社會,太浮躁!想做第二職業,那麼就先把自己定位清楚!如果你覺得你下班沒事做,就壞了,說明你的思維還沒有調整過來,還是底層社會人員的思維。我的觀點是「把興趣變成自己的收入來源,無論是否是第二職業」,也許這才是正道。
  • 上班打瞌睡怎麼提神?想睡覺怎麼辦?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休息的不好,上班就開始打瞌睡。特別是做網際網路工作的人,盯著一個網頁看很快就想要睡覺了,因為小編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為大家講解下上班打瞌睡怎麼提神?想睡覺怎麼辦?【去洗把臉】洗臉也可以很好地擺脫瞌睡,冷水刺激到皮膚後能夠把人從瞌睡裡拉回來。
  • 不想打工、不想上班?哪些職業高薪又自由呢?
    於是你想讓他們知道,自由職業者不是保守觀念中的「不務正業」,年輕、獨立、專業、高薪才是他們的標籤。 其實簡而言之,自由職業者就是出賣自己特殊技能的人。 只是這種特殊技能不需要通過"公司、工廠、工作室"這樣的組織平臺展現,所以本質上就是自己僱傭自己。
  • 自由職業者:並不自由
    後來一位27歲的條友發來私信說,想創業、想成為自由職業者。問我好不好? 還是那個問題,部分想自己做事的人,根本沒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跟計劃,連自己能做什麼都不知道。跟他聊了很久。所以今天來講講自由職業者。
  • 你那麼喜歡帶孩子,是不是想偷懶不上班呀?
    在不少人的心目當中,全職太太都屬於好吃懶做的類型,她們拿孩子當擋箭牌,以此來換取安逸的生活,而這種想法本身就武斷,並且極為不友好。大家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但卻從來沒有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想過這件事情,比如很多人覺得現在有很多職場女性存在,她們也結婚生子當了母親,但是卻依舊上班。
  • 林宥嘉想自由歌詞含義 或許只有你懂得我是什麼歌?《想自由》歌詞...
    抖音或許只有你懂得我是什麼歌?最近這首歌在抖音上十分的火爆,還不是很了解這首歌的歌名叫什麼的小夥伴們,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或許只有你懂得我歌曲介紹  林宥嘉 - 想自由歌詞  想自由林宥嘉YogaLin  詞:姚若龍  曲:鄭楠  每個人都缺乏什麼
  • 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都討厭上班?不是想偷懶,而是身陷職業倦怠
    ,沒有自由,沒有喜樂?但事實上,上班本來就是一件很日常的事情。有的人能從中找到樂趣,有的人卻始終覺得這種生活很不堪。有位網友就表達了自己這樣一種厭倦上班的想法。在他看來,上班甚至讓他的生存變得無比痛苦。他因為上班這一件事情,幾乎否定了所有的快樂,也因為有很多人以上班為日常,並且在工作之後能保持自己的休閒心態而崩潰。
  •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他們上班!香港上班族用行動證明示威者搞事徒勞!
    7日,香港新聞網港澳欄目首頁一篇題為「沒有什麼能夠阻擋香港上班族上班的腳步」的文章,復盤了8月5日當天,香港市民對示威者的「無聲抗議」。香港新聞網在文章中直言:「示威者搞事是徒勞的,上班一族用行動證明,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他們上班的腳步!去上班,是對騷亂香港秩序行為的無聲抗議!」
  • 誰不是一邊夢想財務自由,一邊活在枷鎖之中啊
    冬天,清晨6點,當刺耳的鬧鐘劃破美夢,你裹緊了棉被,腦海裡湧出的第一個念頭,是不是「不想上班」?上班=不自由,這似乎是我們上班族的一種普遍心態。一個朋友的網上簽名就是——我能不能不上班?還有一個朋友的口頭禪是:「工作虐我千萬遍,我待工作如初戀。」乍一聽好像很敬業,再一聽,就是深深的無力感。專業調研顯示,有70%以上的中國人有職業倦怠感,也就是說,大多數的職場人都不快樂。
  • 斜槓青年|上班族想做副業,做什麼專業好?
    如今的年輕人,越來越不滿足於本職工作所帶來的收入,也想體會一下主業之外的樂趣。於是,大家紛紛選擇做一名斜槓青年。有的人白天是一名房產銷售,利用休息時間學習健身,晚上就成為了一名健身教練;有的人白天是一名商場導購,休息時是網絡上的美妝博主……他們變換成不同的身份,利用不同的職業技能來賺錢,很多人副業的收入甚至超過了主業。
  • 天天不想上班想辭職?3招教你化解職業倦怠症,邁入職場爆發期
    早上鬧鐘響起,意識朦朧中想到要上班,而且今天才星期二,離周休還有三天,一股牴觸情緒油然而生。辦公室的門被大力推開,眾人嚇一跳,小陳把手上的材料重重一放,身子也重重坐下,腦海裡那個要辭職的念頭又一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