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的關鍵,是彼此分享內心的脆弱|「沉迷學習」

2021-03-02 派特宇宙


你會因為了解一個人經歷過的脆弱瞬間而感到和ta更親近嗎?


你會因為有意無意和一個人分享了自己曾經的脆弱瞬間而想要越發親近ta嗎?


或者說

你會因為和內心裡的自己共同探索了一個關於自身的秘密而無比喜悅和滿足嗎?



Amazon新鮮出爐的科幻腦洞喜劇「上載新生Upload」裡,在一家幫助將死之人」上傳「到虛擬天上人間的科技公司工作的女主Nora,因為工作需要,接手了男主Nathan的「死後上傳」服務。


在全面了解了男主的生平後為其創建了他在新世界裡的「人設」,兩人雖身處不同次元,但伴隨著相處,還是不可避免「按照套路」的相愛了。



美劇「Upload」中父女間的談話


Nora在和父親聊起這個「假約會對象」Nathan和現實生活中炮友以上戀人未滿的「準約會對象」Byron時,父親察覺到了諾拉對於兩個男生的不同態度,就問她是不是因為工作關係預習過了Nathan的記憶而對他感到親近所以喜歡他。Nora若有所思。



分享脆弱



心理學家Arthur Aron曾提出一套讓陌生人間迅速產生親密感的方法論:其中主要部分是36個問題,分為三組,一組比一組靠近內心。

Arthur的中心觀點是分享彼此的脆弱性可以拉近兩人內心的距離。

結合「上載新生Upload」的劇情,Nora了解Nathan二十幾年的人生歷程,除去那些光鮮輝煌的高光時刻,更重要的是Nora知道Nathan內心柔軟、脆弱的部分,這或許是她愛上對方的原因。




「One key pattern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close relationship among peers is sustained, escalating, reciprocal, personal self-disclosure.」


「同伴之間發展親密關係的關鍵模式在於持續、逐步升級、相互且個人化的袒露自我。」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學習一下這套問題,強烈建議看的時候先問問自己,然後找個時間拉自己的「準」另一半或者任何一個你想要建立更進一步關係的人來回答一遍這些問題。

小編已經倒了一杯酒「茶」準備開始問自己了, 你呢?


1. 如果可以在世界上所有人中任意選擇,你想邀請誰共進晚餐?

2. 你想成名嗎?想以什麼方式成名?

3. 打電話之前你會先排練一下要說什麼嗎,為什麼?

4. 對你來說,「完美」的一天是什麼樣的?

5. 你上次自己唱起歌來是在什麼時候,給別人唱呢?

6. 如果你能活到90歲,同時可以一直保持30歲時的心智或身體,你會選擇保持哪種呢,心智還是身體?

7. 你是否曾經秘密地預感到自己會以怎樣的方式死去?

8. 說出三件你和你的伴侶看上去相同的特徵。

9. 人生中的什麼東西最令你感激?

10. 如果你能改變被撫養成人過程中的一件事,會是哪一件。

11. 花四分鐘時間,儘可能詳細告訴伴侶你的人生經歷。

12. 如果你明天一覺醒來就能擁有某種才能或能力,你希望那會是什麼能力呢?



1. 如果有一個水晶球可以告訴你關於自己、人生,未來乃至任何事情的真相,你會想知道嗎?

2. 有沒有什麼事是你一直夢想去做而沒有去做的,為什麼沒有做?

3. 你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是什麼?

4. 在一段友誼之中你最珍視的是什麼?

5. 你最寶貴的記憶是什麼?

6. 你最糟糕的記憶是什麼?

7. 假如你知道自己在一年內就會突然死去,你會改變現在的生活方式嗎?為什麼?

8. 友誼對於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9. 愛與情感在你生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10. 和你的伴侶輪流說出心目中對方的一個好品質,每人說五條。

11. 你的家人之間關係是否親密而溫暖,你覺得自己的童年比其他人更快樂嗎?

12. 你和母親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1. 每人用「我們」造三個句子,並含有實際情況,比如「我們倆在屋子裡,感覺……」

2. 補完這個句子:「我希望和某人在一起,分享……」

3. 如果你想和對方成為親近的朋友,請告訴對方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是他或她需要知道的。

4. 告訴對方你喜歡他或她身上的什麼東西,要非常誠實,說些你不會對萍水之交說的東西。

5. 和對方分享生命中那些尷尬的時刻。

6. 你上次在別人面前哭是什麼時候?自己哭呢?

7. 告訴對方,你已經喜歡上了他或她身上的什麼品質。

8. 你覺得什麼東西是嚴肅到不能開玩笑的,假如有的話。

9. 如果你今晚就將死去,而且沒有機會同任何人聯絡,你會因為之前沒有對別人說什麼話而感到遺憾,你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對他們說這些話呢?

10. 假設你擁有的全部東西都在你的房子裡,現在房子著了火,救出家人和寵物之後,你還有機會安全地衝進去最後一次,取出最後一件東西,你會拿什麼,為什麼?

11. 你的家人中,誰去世了會令你最難過,為什麼?

12. 說出一件你的個人問題,問對方如果遇到此事要如何解決。另外,也要讓對方如實告訴你,在他或她眼中,你對於這個問題的感受是怎樣的。

你可能會感興趣的 · 實驗設計


該實驗是在一門心理學大課堂中進行的,實驗對象是選修了這門課的學生,總共50對。實驗人員根據學生們提前提填好的問卷對其進行兩兩配對,他們在此之前並不認識。實驗過程是45分鐘,根據問題設置分為三個部分,每個部分15分鐘,一個人將問題念出來,兩個人依次講出自己的回答。三個部分的問題都完成後,他們被帶去獨立的房間進行「交流後調查」postinteraction questionnaire,這個問卷通過引入IOS(Inclusion of Other in Self) 和 SCI(Subjective Closeness Index) 將實驗對象與被配對同伴的親密程度進一步量化。對比與單純進行45分鐘隨機對話的情況,根據模型計算出的關係親密值提高了25%。

小編bb兩句


看來聊比不聊好,聊什麼怎麼聊更重要。在經營一段關係方面,彼此保持好奇心始終是法寶。)
你或許會覺得這個清單太長,那是因為創作者為了滿足不同人的不同偏好而設置了這樣一個多角度、全面的問題庫,大家按需選用哦。Sending Virtual Love




1. Daniel Jones, 「The 36 Questions That Lead to Love」, New York Times

2. Aron, Arthur, et al. "The experimental generation of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A procedure and some preliminary finding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3.4 (1997): 363-377.

3. Berscheid, Ellen, Mark Snyder, and Allen M. Omoto. "The Relationship Closeness Inventory: Assessing the closenes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5 (1989): 792.

相關焦點

  • 親密關係~14~分享脆弱
    可是,承認自己需要對方,這就是彼此產生聯結的開始。這確實意味著某種程度的失控,因為你不知道別人會怎麼反應。而這種失控,又強化了人對關係的怕。我們在前面的課程裡學習過,對愛的渴望,讓人想靠近親密關係,而對被拋棄的恐懼,又讓人想遠離親密關係。當親密關係中的一方對關係感覺到安全的時候,對愛的渴望讓人想要向對方敞開心扉,尋求聯結。
  • 馬家輝談兩性:「技藝」是關鍵
    馬家輝:愛情不是病毒,沒辦法「確診」,所以,沒有「真正」。愛情是「心裡相信,嘴裡承認」,然後用心體驗。經不起所謂考驗的愛情不見得是假的,長久維持下來的的亦有可能只是責任而非所謂真正的愛情。別浪費生命了,小朋友,愛情是用來享受的,不是用來考驗和辨偽的。
  • 在親密關係裡,你要先學習失望
    在親密關係裡,你要先學習失望有人說婚姻的真相就是:無論和誰結婚,都會後悔。 雖然扎心,但是真實。 我們的後臺就收到過很多「後悔」和這個人在一起的留言: 結婚6年,越來越沒話說了,而且一言不合就吵架。我真的是厭倦了這段婚姻,但是又狠不下心離開,畢竟還有孩子。疫情期間和婆婆一起住了2個月,我才發現兩代人之間的相處真的好難。
  • 「我很愛你,卻越相處越累」影響親密關係的九種問題
    但是在內心深處,我們或許只是不想承認自己的不足,或擔心對方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而感到失望。 但是,正因為此,抱怨才可能是具有建設性的——兩個人越親密,越了解對方,才越可能指出對方身上存在的問題。 當一個人抱怨時,本身也包含著請求和需要的情緒。他不是為了貶低、打壓對方,而是希望對方注意到問題並改進。
  • 「不想失去你,更不想輸給你」親密關係裡的權力遊戲
    如果讓你妥協,你的內心總是無法釋懷。你會想要在以後「贏」回來,或試圖用不滿足對方需求的方式去懲罰他。比如,因為對方不同意你的旅遊地點,你在第二天拒絕他出去用餐的要求。如果伴侶對你說「不」,你總是懷疑對方的拒絕並非是為了你們倆好,而是因為對你有惡意。你認為對方不同意你的看法是為了贏過你、打壓你。平時,你總是試圖證明自己比對方更優秀、動機更好。
  • 究竟什麼是「開放關係」,它是出軌的幌子嗎?
    在一段親密關係裡,參與的各方坦誠布公地分享自己的感受及想法,傾聽對方的提議,共同協商對策。說白了,「亂搞」不是開放關係的目的,「民主」才是。他將這種親密關係稱為「浪漫愛」(Romantic love)。在18世紀之前的世界上各個國家中,女性的社會地位相對男性較低下,在家、在社會都是父系社會的附屬品,沒有要求「一對一浪漫愛」的能力。
  • 吾日三省吾身,要「省」什麼?
    《論語》中曾子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三省吾身」就是一種對己心的觀望,一種不再自欺的誠實。內省不需要被時間強制地進行,一個人的內省是無時無刻的。內省也不應隨時代的變遷失去其最終要義,反而是現代的我們需要不斷地思索內心最初的需求。
  • 從愛情三模型裡看待親密關係:摧毀婚姻的劊子手竟是——拒絕分享
    很多人是不是會順勢說出那句話:「「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就是我們非常愛對方,於是對彼此就有了承諾,然後就走進了婚姻裡。「承諾」承諾是一個契約。以前的生活環境,讓老一輩的人認為離婚是逼不得已的,結婚了最好就是過一輩子,不能輕易離婚,不然這一輩子都有汙點,老一輩的人更多的是靠契約來約束一段關係的穩定。而現在呢?
  • 案例分享 | 我的男友是「聖杯騎士」
    關係牌陣:女生「寶劍九」,男生「權杖五」,現狀「皇帝」,未來「聖杯騎士」,建議「寶劍公主」。你們看這組牌,從「皇帝」變「聖杯騎士」,會怎麼發展呢?男生是不是一個很霸道的人?(學生反饋:男生不霸道,性格很柔軟。)如果男生性格柔軟,那「皇帝」就是比較怪異的地方了。
  • 變態「三角戀」?世界知識、大腦和計算是AGI的新「三駕馬車」
    智能來自「偏見」?人腦中有一個歸納偏見的世界模型人類大腦是如何學習的?研究表明,「有效的學習和有效的泛化來自於歸納偏見,而構建人工智慧是一種尋找正確的歸納偏見的練習,這種歸納偏見使快速學習成為可能,同時又足夠通用」。人類和動物的大腦就有很多「偏見」,每個大腦都在進化和優化,以靈活的方式解決它遇到的問題。
  • 如何面對「恐男症」?
    這些東西未必真能傷害自己,但是你在內心中的想像讓你覺得它可以傷害你,這種想像就是恐懼的本源,而想像最終發展為條件反射,恐懼也就變成所謂的「恐懼症」。但是面對不同類型的恐懼,人類有兩種不同的態度。如果不是那種必須解決的恐懼,比如毛毛蟲、蛇、屋頂的吊扇,與其浪費時間、精力去克服,不如避開就好了,也沒啥大不了的。
  • 【高校•看點】「異性戀霸權」是什麼?
    例如,我們常常會說臺灣就是在美國的文化霸權之下,因為美國政府沒有規定我們要學習美式英文,但是臺灣人還是一直要學美式英文;在臺灣內部也是一樣,譬如居住在高雄和屏東的人可能不知道彼此的地方發生了什麼事,可是大家透過大眾傳播媒體的新聞報導卻都知道臺北市發生什麼事,臺北市長今天又出席了什麼活動,這也是一種「臺北霸權」的展現。
  • 「喪偶式育兒」的背後 可能是你把老公當作家庭的「局外人」
    夫妻間的親密關係,因為這層不理解產生隔閡。妻子對丈夫越來越失望,各種家庭瑣事和孩子教育問題所引發的矛盾,更是讓妻子對丈夫心生怨恨。長此以往,夫妻之間矛盾的溝壑越來越深,雙方疏於溝通,而妻子也已無力再處理夫妻之間的問題。丈夫會越來越像家庭中的「局外人」,更多時候,他只是家庭中「提款機」的角色。
  • 讓她覺得「感覺對了」,不難
    有趣的是,如今「你變了」這三個字似乎已經成了男人變壞的代名詞。於是,女人給男人下了一個定理,男人都是善變的。不知道為什麼,男女兩個群體總是習慣站在對立面。其實,如非不婚主義、同性群體,結局總歸是與對方群體中的一員結婚。似山一般的生活壓力已經讓人很累了,找個親密的人,互相傾訴心事,商量對策,散步吹風,親吻擁抱,甚至doi,使靈魂得以解放,該有多美好。
  • :這3個建立親密關係的關鍵階段,一個都不能少!
    」。我明明……」,或是抱怨道「你別鬧了……」至於結果是什麼,相信你已經猜到了雖然,你可以學會很多表達情緒,和經營關係的技巧,但是,你如果約會的不是那個「正確」的人,那麼,你任何的學習對她來說,其實都是在「對牛彈琴」。
  • 心理學解釋「吸引力法則」
    接近性效應第一個影響吸引力的是「接近性效應 (propinquity effect)」,指的是兩個人之間要產生良好的關係,就必須具備物理上的「接近」;或是說,兩人所在的位置越接近,彼此的關係就容易越好。
  • 過來人曝「這個」才是決定關鍵
    內心想搬出去享受甜蜜的兩人生活,卻因為財務考量而與公婆同住?或是公婆與你的意見分歧,但老公簡直是「豬隊友」,無法扮演好婆媳間的溝通橋梁?到底婚後的居住問題,該怎麼決定才合理呢?看看過來人的分享~~(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如果與公婆同住,第一大考驗是「生活習慣
  • 這6種「擁抱方式」,看出你們的親密指數
    過去我們曾分析過,兩人的牽手所代表的背後含意,而這次,小編整理出了最常見的6種擁抱方式,別小看這看起來沒什麼的親密舉動,他抱你的方式,可是能看出男生對這段感情的真實看法呀!」,光是想到他這樣抱你,都情不自禁心跳加速了吧!
  • 「親密之旅」親子營(寧夏銀川)親子陪伴+風光旅行+學習成長,這個夏天一網打盡!
    在世界各地,該培訓在華語家庭中廣受讚譽,注重於自我成長和親密關係(夫妻、親子)中的溝通和技巧。學員能通過學習,了解自己、伴侶和孩子,在日常相處中達到和諧和雙贏。著作有「窗外依然 有藍天」、「愛就是彼此珍惜」及「活在愛中的秘訣」等等。黃博士在新浪博客上有關婚姻心理教育之文章點擊量超過3百萬次(http://blog.sina.com.cn/doctorof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