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揚與責備》讀書分享之六:朋友之間的評判

2020-09-04 奔跑中的燕子

我們是如何成為彼此的朋友呢?彼此有著同樣的價值觀,愛好或者是僅僅喜歡對方身上的某個優點,無論是什麼原因,一定是有吸引你的地方,讓你靠近她/他,而成為彼此的朋友,同樣對方也是認可你,支持你,兩個人在一起能夠被互相滿足

我家閨女很喜歡上幼兒園,因為有很多朋友一起玩,還有老師安排的各種各樣的遊戲,下課後,也是和一群朋友野,但問她的好朋友是誰,她會說A,B是我最好的朋友 ,問她為什麼,她會說:因為他們總是在我困難和傷心的時候會安慰我,幫助我, 而且平時也總是會誇獎我,那個經常誇獎她的女孩,我也認識,她不僅誇獎我家閨女,其他小朋友,她也是很大方地去誇獎他們,所以這個小朋友很受小朋友和家長們的喜愛,認為她是一個非常和善友好的孩子。所以,被朋友認可、得到朋友的幫助支持是她能夠從友誼中獲得的一種滿足,因為她認為朋友永遠不會傷害她。

所以,有一次她哭得很傷心,因為她的朋友突然不理她了,而去選擇和另外一個女孩子玩,她甚至發狠話說:我再也不想見到他們了,他們不再是我的好朋友了,邊說邊流眼淚。過了一會,她冷靜了下來,又去找她的兩個好朋友,問他們為什麼不願意和她玩,然後問他們是不是真的不願意和她玩,得知是大姐姐不讓他們和我家閨女玩,有強制要求他們,而其中一個女孩子又曾經和這位大姐姐是好朋友。這時候的閨女沒有想過朋友之間也會有背叛或不忠誠(可能用詞有些嚴重,但成人世界卻是這樣的)。我聽完後,就讓閨女先暫時冷靜下來,讓她的朋友自己做選擇,因為我們已經表達了想法,也表達了她的感受,也主動去和他們溝通了,已經做到了我們該做的事情,接下來朋友也是需要他們做選擇和努力的時候,朋友之情不可勉強.雖然閨女還是有些難過,並且還在第二天問我,如果我的好朋友沒有來找我怎麼辦,並且下課後還會遠遠地張望好朋友在哪,在我的建議下,暫時選擇和其他好朋友一起玩。所以沒過幾天,她的兩個好朋友又主動來找她了。

朋友之間的友誼會讓我們開心也會讓我們有傷心難過的時候,當他們對我們的評判是正面積極的時候,我們會認為他們理解我,當評判是負面消極的時候,朋友就像一面鏡子,我們會認為他們背叛了我們並且試圖去 修補心中的那個不完整。其實不論是朋友之間。愛人之間,同事之間,親人之間的關係都是一樣,苦樂參半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地修改自己心中那種評判表,學會如何才能贏得讚揚,避免責備。包括了解忠誠的意義、友誼的理念和可接受的性別表達方式,即什麼是合格的男性/女性朋友。

所以,當第二次發生好朋友突然不理她的時候,她毅然選擇暫時的分開,而且主動和我溝通關於這件事情,沒有先前那麼地傷心難過了。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真正的自己會得到欣賞,但是我們也慢慢地發現暴露自己也是有風險的,明天我們就這個話題來聊一聊,大家有曾經這樣的經歷可以留言和我們分享

相關焦點

  • 《讚揚與責備》:貫穿一生的評判
    人與人的交流,總是避免不了各種各樣的評判。這些評判可能是讚揚,也可能是責備,既可能是我們對他人的讚揚或者責備,也可能是他人對我們的讚揚或者責備。這樣讚揚或者責備的過程幾乎貫穿了我們的一生。也許有人會說,我不在乎別人怎麼評價我,我只在乎我如何評價我自己。但其實「我評價我自己」的準則,也可能來自於他人對我對評判。
  • 《讚揚與責備》:幸福婚姻的必修課
    她從評判的角度告訴了我們:人與人之間充盈著讚揚與責備。讚揚可能比食物更滋補。而責備會傷害和羞辱我們,剝奪我們的尊嚴、驕傲和快樂。它從人類評判的起源說起,科學而嚴謹的闡述了讚揚與責備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結合作者的研究,給我們展示了嬰兒時期的評判、青少年時期的評判、自我評判、家庭評判、朋友之間的評判、伴侶之間的評判、工作中的評判和評判面臨的新挑戰。
  • 《讚揚與責備》:真實地讚揚,正面地責備,化解父母孩子溝通難題
    在和朋友相處時,你會評價說;你也太會體諒人了吧。那麼這張評判表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呢?在豆瓣8.4分,心理學家特麗·阿普特的《讚揚與責備:劍橋大學的溝通課》中,我找到了答案。這本書從家庭、婚姻、社交、工作等各個方面闡述這張評判表是如何運作以及如何影響我們思想和行為。
  • 《讚揚與責備》:恰當地讚揚,巧妙地責備,才能讓感情繼續升溫
    、情侶之間的矛盾、親子之間的不和、同事之間的糾紛,多數都是來源於錯誤的相處方式,而協調一段關係最重要的兩個變量就是讚揚與責備。》這本書中,作者從人類評判的起源入手,通過一系列心理學實驗和研究,探討了讚揚與責備在親子、夫妻、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重要性。
  • 了解讚揚與責備的3個要點:避免誇獎把人惹毛,責備把事搞糟
    這本書就是:《讚揚與責備——劍橋大學的溝通課》。在書中,作者從原生家庭、伴侶、朋友、同事以及社交網絡等不同的人際場景出發,詳細闡述了讚揚與責備在溝通中的效用。讚揚與責備是評判的兩面,它們就像硬幣的兩面一樣不可分割。因為再親密的兩個人也不可能事事都一致:當你不符合對方的期望,引起失望時,自然得不到讚揚,反而會招致責備。再說,從熱戀進入婚姻的兩個人,通常都會從「讚揚>責備」慢慢轉向「責備>讚揚」。
  • 人人都要學習的兩個通用技能:如何讚揚別人,如何面對責備
    別小看,這是你一生都要用心做的事情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充滿了讚揚與責備,我們對這兩種方式感受很深,也很直接。讚揚往往帶來高興和愉悅,責備則正好相反,帶來不安、恐懼、憤怒等負面的情緒。「要多讚美別人。」正如卡耐基《人性的弱點》一書所提到的那樣,一般來說,幾乎沒人不喜歡讚美,也幾乎沒人喜歡被責備,趨利避害,這是人的天性和本能。讚揚和責備從何而來?為什麼人們強烈追求讚揚而躲避責備,但是很多時候並不在乎和吝嗇對他人的責備?讚揚和責備在社會交往和人際關係中有什麼作用?如何正確運用讚揚和責備?
  • 《讚揚與責備》:掌握這3大技巧,助你化解伴侶溝通難題
    在《讚揚與責備:劍橋大學溝通課》一書中,作者特麗·阿普特認為,人類有讚揚和責備兩套評判系統。她用30年的研究成果揭示:讚揚不僅能表達喜愛,還可能會涉及利用與諷刺;責備不僅與不滿有關,還可能隱含著歧視與推脫責任。只有充分了解讚揚與責備機制是如何在親子、夫妻、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之間運作的,才能幫助我們實現良性有效的溝通。
  • 掌握這個讚揚與責備的魔法比例,婚姻更幸福
    相信有很多人都跟我老公一樣,沒有意識到最親密的夫妻關係中,彼此之間的評判帶來的影響有多大。生活中的評判包括兩種:一種是讚揚,一種是責備。千萬別小看這兩點,一句話能讓人跳,一句話能讓人笑。兩個人關係好不好,一張巧嘴功勞不小。俗話說「哄死人不償命」,誰不想一輩子活在讚美裡?
  • 《讚揚與責備》,揭秘人際關係的交流密碼
    如果你想成就一個人,那就讚美他,如果你想毀掉一個人,那就責備他。看似是很簡單的道理,但卻往往是人們認知的盲點。我們在努力地批判,想要維持親密關係,卻努力地虛假誇讚,和一些泛泛之交。親密關係之間的交流密碼,到底是什麼?讚揚與責備的秘密,當你看了這本書後,相信會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 維持親密關係的一個變量:讚揚與責備
    《讚揚與責備》這本書中提出,讚揚如何被延續,責備如何被控制,是婚姻成功與否的重要變量。《讚揚與責備》這本書是劍橋大學的溝通課,從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日常關係入手,講述了溝通的心理學知識,其實,最重要的,就是每個人內心的價值評價表。
  • 好書至少讀一點——《讚揚與責備》
    今天分享特麗•阿普特的《讚揚與責備》。檢驗一個笑容是否真心實意不是看嘴唇,而是看眼睛周圍的肌肉:它們只會為真心的笑容泛起皺紋。直視對方雙眼是一個強烈而親暱的行為,因為我們的眼神能傳達那麼多信息。 我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的確不假。我們很多時候不願意直視別人的眼睛,覺得太有進攻性,還有不少教材告訴大家聊天不要看眼睛,看嘴和鼻子三角區,這樣能聊天聊下去。
  • 家中被盜18萬,夫妻鬧離婚:遇事不責備,是婚姻長久的秘訣
    最終他發現:能夠維持婚姻長久的因素,不是情侶之間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也不是性吸引力,而是更懂得多讚揚,少責備。老話常說,婚姻沒有幸與不幸之分,只有磨得好和磨不好的之分。千萬不要將責備籠統化對方做錯事情的時候,我們總會說出可怕誇大的預言。針對同一件事,兩種不同的語言評判。 「我當初真是瞎了眼,以後老了,沒人管你。」「你啊,今天又忘記晾衣服,看你明天咋辦哦。」前者的責備十分可怕,後者的責備很實際,也不會引起心理不適。
  • 讀書分享 精華解讀《非暴力溝通 第十三章 表達感激》
    按標題所示,本章中除了正確的表達感激以外,還有就是對於讚揚的闡述,但無論是感激還是讚揚,看起來都是正面的積極表達,為什麼還需要詳細分析呢?首先是讚揚,為什麼讚揚別人也會造成隔閡?因為動機問題,很多時候,我們的讚揚缺少對自己感受的表達,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一樣的位置。我們對於他人的讚揚,尤其當溝通雙發有職位差異時,這種讚揚更容易被當作某種操縱行為。很多成功學演講培訓中,都對讚揚員工這一行為大加讚賞,包括老師對學生的表揚,試想,沒有自我感受的讚揚,就像「你最近工作很有成效,繼續努力!」或者「這幾天上課挺認真的,繼續保持啊!」
  • 女婿和丈母娘之間的相處,遵循六個「原則」,讓他們成為親人
    正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務事是最難說明白的,每個人在家庭當中都應該正確處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例如女婿在和丈母娘相處的時候,要想彼此成為新人,就應該遵循六個原則:1,女婿和丈母娘要善待對方,在生活當中女婿要孝順自己的丈母娘,丈母娘也要心疼自己的女婿,女婿和丈母娘才能夠成為親人;2,女婿和丈母娘要換位思考,在生活當中女婿和丈母娘都不要提出太過分的要求
  • 好的婚姻關係,從不責備開始
    可貴之處就在於, 夫妻雙方能變得越來越「和」,而這一過程,離不開彼此尊重和理解。 尊重與理解他人,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基本修養。 朋友看到孩子已經出血,她說,當時自己的眼淚就流了出來,對孩子的擔心、對自己的自責夾在一起, 無比難過。 最重要的是,聽到先生的責備和抱怨,幾年來獨自帶孩子的各種委屈感和無力感都湧了上來。她感覺自己沒有任何價值感, 也重新思考婚姻的意義是什麼,甚至想乾脆離婚算了。
  • 世界讀書日:分享十句與書籍有關的句子,讀書因讀而美
    老師告訴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很多名人和先知也是這樣教導我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對一個人視野的拓寬、思想的進步以及文化的提升,都起到很重要和關鍵的作用。眾所周知,我國並不是人均閱讀量最高的一個國家,甚至這個數字很低很低。
  • 尼採:精神匱乏之人的道德評判與譴責
    當一群內心極度扭曲、精神極度匱乏的人向任何一個正常之人發起不正義、不道德的口誅筆伐時,正常人的生活就會被打破、心靈就會受到巨大的損傷。令如今精神匱乏之人實在太多了,他們活躍在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稍有令他們不滿意之處就大加譴責,網絡上四處橫行的」噴子「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對於精神匱乏之人,他們心中存在著另一樣的標準。
  • 有一種好的關係,叫遇事不責備
    前段時間,一位朋友在微信上向我吐苦水,說結婚才幾年,就感覺已經走到了盡頭。聊天之中,才知道讓她對婚姻感到失望的原因不是什麼大是大非,而是日常生活中對方總喜歡責備她。平時只要她有點做的不到位,就會被借題發揮說她什麼都做不好,只要犯一點小錯,對方都不依不饒的數落半天。這樣無止盡的責備和不滿,已經耗盡了她對婚姻的憧憬和再繼續走下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