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怡心理
人的一生充滿了親情、愛情、友情、人情四大情。無論缺少哪一種,都將是你人生的缺憾,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四情」充分呈現了你人生的廣度和深度。
親情是血濃於水的溫度;愛情讓你生死相隨,甘之若飴,為之苦,為之甜;友情卻是親情和愛情之外充分的填補,至於人情,有濃有淡、有近有遠。
有些事你不想跟親人說,有些事不能跟愛人說,跟誰說呢?這時候朋友就出場了。
朋友是久旱的甘霖;朋友是雪中送的炭;朋友是你心裡覺得冷時溫的那一壺酒,讓你暖到心窩裡……
朋友,不僅講自我,還講角色。
朋友是喜歡著你的「喜歡」,嫌惡著你的「嫌惡」,應該著你的「應該」。你認可ta的喜好(欲望),也接受ta不喜歡的嫌惡(自我),你會寵ta的自我,但應該做的事(角色),也絕不會手軟。ta有時候時候寵著你,喜歡著你的喜歡(自我);有時候會罵你,應該著你的應該(角色)。自我=欲望+嫌惡,概括起來其實就是想不想,要不要,喜不喜歡。
真正的朋友其實是自我與角色的「兼而有之」,你會喜歡ta的自我,也會喜歡ta的角色,同樣ta對你也是如此。所以說你是喜歡著ta的喜歡,嫌惡著ta的嫌惡。你們之間是同頻共振的感覺,所以才會相互吸引,才會走得近,也走得遠,彼此之間才會涉及的那麼廣,那麼深,這便是你的閨密、你的紅顏知己、以及你的藍顏知己。
有時候,你會利用你的好帶動ta的好;有時候,ta會利用ta的好帶動你的好,你們會一起走向更好。這便是你喜歡著ta的喜歡。
有時候,你很了解ta的不喜歡(嫌惡),會跟ta一起,小小的捉弄一下那個ta不喜歡的人,或者一起數落、擱置、ta不喜歡的事,這便是嫌惡著ta的嫌惡。
都說一個人至少要有一個要好的異性朋友,2至3個患難之交,深以為然。一個沒有密友的人是寂寞的,也是人生的一大缺憾。失去了有淚一起流;有苦一起嘗;有痛一起疼;有歌一起唱;有樂一起享……的滋味,人生便少了很多滋味,減了幾分精彩,添了幾分遺憾。
我經常接到的一些個案,負面情緒積累的原因,一個是因為缺乏調整情緒的能力;另一個便是沒有朋友。我經常會問ta們,「你有好朋友嗎?可以深度聊天的那種?」回答總是乾脆而決絕,「沒有」,「一個也沒有嗎?」「沒有」。這些回答瞬間讓我語噎。
交朋友的確是一種能力,ta們因為缺乏能力才會導致心理問題,所以這些人的一個共同特點便是沒有朋友,準確地說,應該是沒有至交好友,快樂沒人分享,苦痛沒人分擔,沒有出口釋放負向情緒。所以,朋友還是你的情緒「垃圾桶」,能夠幫你「收納」負向情緒。
有時候,朋友是你心中的航向。你眼裡看著ta的優秀,心中想著ta的標準,腳步——不自覺地向ta靠近。某時某刻,你突然驚覺,原來你已經被「潛移默化」了。因為優秀,你不自覺地喜歡ta、欣賞ta,不知不覺中,ta已成為你心中的航向。
以上所說都是正向的朋友,還有一種是負向的朋友,比如「酒肉朋友」、「損友」……相信大家都不喜歡,我也不喜歡,所以此處略去無數字……。希望大家的身邊圍繞的都是正向的朋友,希望我們可以有能力遠離那些負向的朋友。
願有情終成友情!
——怡心理
2020.12.30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發其他平臺,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