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深親情散文:金婚之謎

2020-08-28 遠深閒話

父母一生相守,婚姻持續了六十年,按現代流行說法,稱為金婚當之無愧。可是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根本算不上一樁美滿的婚姻,因為日常生活中的父母,簡直是前世的冤家、現世的仇人。我曾經很奇怪,這樣的婚姻也能相守一生。

遠深親情散文|金婚之謎|《追憶父親的一生》之二十四

01

從沒見過父母之間舉案齊眉卿卿我我,相反,爭吵在他們之間倒是家常便飯,誇張一點說,他們的日子都是在爭吵中度過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成為爭吵的導火索。

他們最近的一場爭吵,起因於父親在鄉下老家小住一段後,摘了些新鮮的蔬菜送回城裡。剛走進院子,遇到多日不見的母親坐在門口擇菜。一場毫無預料的爭吵又開始了。與往常一樣,爭吵由母親挑起。

母親:你拿這些東西有什麼用?

父親:這麼新鮮的蔬菜沒有用?

母親:我剛買回一大堆。你有菜拿來連個電話也不曉得打?

父親:你總有道理!

母親:我講錯你了?你這點菜值不值你來回的車票錢?

父親:我要你幫我出車票錢了嗎?

母親:我幫你出車票錢?我又不吃你的菜!

父親:我種的菜要你吃?!

說罷,父親氣衝衝地把蔬菜丟在廚房裡,鑽進自己的房間,關上門放影碟機。母親緊跟著走進廚房,整理那兩籃子她剛剛聲稱不吃的蔬菜,繼續嘮嘮叨叨數落父親,儘管父親已經聽不見,也沒有別的聽眾了。

這樣無釐頭的爭吵,每天都在發生,雖然起因不一樣,但版本大同小異。通常,爭吵總是母親挑起,父親為自己辯解;母親升高嗓門,父親據理力爭;母親上綱上線,父親偃旗息鼓;母親窮追猛打,父親退避三舍。

遠深親情散文|金婚之謎|《追憶父親的一生》之二十四

02

有打不開的死結嗎?沒有,今天一陣暴風驟雨,明天又會風平浪靜。有尖銳的矛盾嗎?沒有,吵著吵著,話題就漂移十萬八千裡,恐怕連他們自己也忘了因為什麼吵起來,然後又要吵成什麼樣。以前年少,看他們吵得不可開交,我會很著急,想勸又不敢勸,強勢的母親總是令我們望而生畏。

時間長了,便不再著急,因為發現幾個規律。第一,父母吵架從來不影響幹活。母親總是一邊吵一邊哭還一邊不停地幹,而父親哪怕剛從外面幹活回家,若是與母親發生爭吵,一轉身又跑出去幹活。吵架還能吵出生產力。

第二,父母吵架從來不動手。吵了幾十年,母親沒有在父親臉上抓過一把,父親更沒有在母親身上動過一指頭。吵是吵,但有底線:君子動口不動手。

第三,吵得再兇也不說分手。姑爺要是跟姑姑吵架,姑姑動不動就揚言不跟姑爺過,而且說到做到,在火塘邊立三塊磚頭,架個鼎鍋,自己做飯自己吃。總要鬧上好幾天,然後在親朋好友調解下才重新合好。而父母吵架,最後都是內部解決,難得有隔夜的仇恨,根本不需要外部幹預;吵得再兇也只限於吵,似乎雙方有默契,誰都不能提分開。這項基本原則六十年不曾動搖。

03

父母進城八年後我的新居落成,住進寬敞明亮的新房,一家人歡歡喜喜。然而誰也不曾想到,房子大了也有副作用:房間多了,同居一室數十年的父母,竟然分房而住。一開始我還以為只是鬧鬧彆扭,可是這一分開就再也沒有合攏的一天了。

為了彌補這個過失,在設計老家的新宅時,我特意在一樓只設一間臥室,臥室很大,能安放兩張床,希望年邁的父母即使不在一張床上睡,至少也在一間屋裡住,彼此有個照應。想法雖好,結果卻出人意料。老家有了新宅,父親回鄉更勤,而且長住,而母親對此卻無法理解,不時地冷嘲熱諷。直到父親去世,母親也沒有陪父親在老家的新房住過一晚。

遠深親情散文|金婚之謎|《追憶父親的一生》之二十四

04

一對冤家對頭,歷經六十年,吵而不散,鬧而關係彌堅,聯結他們之間的究竟是什麼呢?

1957年,母親從宜山之腰的二塘,順著纖纖小溪,嫁到宜山腳下溪源,也許她以為隨著溪流的壯大和水壩的攔蓄,婆家不會像娘家一樣常年乾旱。但她跨入朱家門檻,親眼目睹實情,貧窮讓她如此失望,以致於即刻悔婚。母親最後跟父親走到一起,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隨之而來她所經歷的的一場又一場磨難與艱辛:五八大躍進,父親面臨雙腿截肢的厄運,六零大饑荒奪走了外公和奶奶的生命,六二麻疹流行又是怎樣捲走了我的大哥。然後,便是夫妻聚少離多的日子。父親為生計遠赴瑤山做工,母親帶著四個孩子在家苦熬度日,忍受社會底層的傾軋,遭受過兩次抄家的恐懼。這些傷痛、可怕的記憶,無時無刻不在提醒她,生活是如此的艱辛,容不得一點閃失——一點閃失都有可能導致大廈將傾。而父親就是庇護這個家的大樹,母親需要履行一個園丁的職責,不僅給他澆水、修枝,保證它枝繁葉茂,而且要像啄木鳥一樣時刻盯著,啄掉它身上的每一條蛀蟲。她要求父親每一件事都要做得完美無缺,哪怕無關緊要的瑕疵她都無法容忍,總要以一種近乎刻板且刻不容緩的方式指出,而不管父親是何感受。即使時代改變、生活處境改善,那些可怕的日子一去不返,但她已習慣了時刻盯緊看牢,無法再放鬆那繃緊的神經。

遠深親情散文|金婚之謎|《追憶父親的一生》之二十四

05

母親並非只是單純苛求父親,她苛求自己更多。在父親遠離家鄉的那段漫長的日子裡,母親把自己當作男人:她下地勞動,要跟男人掙的工分一樣多;上山砍柴,要跟男人挑的擔子一樣重。而作為女人,母親對自已要求更嚴:她一手帶大四個孩子,不讓一個失學;她養的母豬比別人家的壯,下的崽比別人家的多;她熬夜給家人做的鞋子比村裡所有女人做的都好看。她樣樣都不甘落人之後。

父親妒忍受不了母親的挑剔,所以爭吵總是難免。但只要冷靜下來,父親心裡明白,母親的挑剔從來不是吹毛求疵,也不是無事生非,而是為這個家好,為了把日子過踏實。所以爭鬥發生後,面對咄咄逼人的母親,他只能退卻,只能逃避,而絕不會訴諸武力。長年在外漂泊,父親養成了獨立生活的能力,衣可以自己洗,飯菜能夠自己做。晚年獨居老家,種菜、栽花、養狗,抽菸、喝酒、品茶,他知足常樂,日子過得充實而有滋味。所以,面對母親的強勢,他&34;

06

也許正是父親的忍讓和包容,讓母親一輩子有恃無恐。其實,母親進城生活以後,隨著環境的改變和生活條件的改善,慢慢變得溫和從容,對兒孫慈祥,對親友客氣,對陌生人友好;唯獨與父親相處,仍保留著小女人般的任性,一如既往地不講道理。也許她料定父親不會拿她怎樣,在別處受了委屈不開心了,遇到什麼事想不開心情不好了,都可以拿父親來出氣。父親就算受不了,也不過吵幾句。

天長日久,爭吵成為夫妻之間一種交流形式、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別樣的生活儀式。既然不習慣卿卿我我,那就沒事找事鬥鬥嘴,吵幾句。要是久不爭吵,怕是不妙吧。是的,在特定的情況下,這種無休止的爭吵就會停止。那是在這個家遭遇劫難,面臨威脅時,所有的恩怨都會放下,誰也不會忘記對這個家的責任。

遠深親情散文|金婚之謎|《追憶父親的一生》之二十四

07

母親不僅盯著父親,也盯著她的孩子。即使是在兩歲的哥哥死於麻疹之後母親才有了我,我也沒有感受到書本上描寫的來自慈母的寵愛。母親對自己的孩子格外嚴厲,稍不如意,輕則一頓訓斥,重則家法伺候,以致於我們兄弟姐妹四人成年後,腦海裡還有不少負面的印記。每人都有那麼一兩次挨打受罵的經歷記憶猶新,偶爾在一起閒聊,會相互調侃,感覺我們都是在母親的打罵中長大成人的。而我遺傳了母親的暴脾氣,孩子小時候不聽話,我也會祭出&34;的家訓。

在我們的成長階段,父親與我們聚少離多,他擔負的是養家餬口的責任,把養育子女的職責留給了母親。相比母親的嚴厲,父親更溫和、更寬容。在內心深處,我覺得父親更親。一旦父母發生衝突,我總是本能地向著父親。看到父親晚年獨居老家孤單的身影,私下裡,我也會憋不住對母親的怨言。而所有這些,我從來沒有想過對母親是否公平。

直到有一天偶爾讀到一篇文章,《接受父母的不完美,是一種教養》。瞬間,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如果沒有母親當年嚴格的監護,父親也許吃不下那一百付中藥,他那兩條就有可能被截掉,即使勉強保住,也不會康復得那麼完美;如果沒有母親當年的嚴厲抵制,父親也許會像他的髮小頑皮哥一樣,沉溺在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常,而不會遠走他鄉,為全家謀求更好的生活;如果沒有母親當年對我們嚴苛管教,也許我們三兄弟像村裡的同齡人一樣,跳不出那個貧窮的村莊。

遠深親情散文|金婚之謎|《追憶父親的一生》之二十四

08

上一輩人的感情,我們這一代人無法理解,就像我們這一代人許多觀念下一代人無法接受一樣。我沒法知道,父母之間維繫了六十的婚姻,是靠了感情還是責任;或者說,感情多一點,還是責任的比重更大。對婚姻來說,當今世界更注重感情了,婚姻法把夫妻之間是否有感情作為婚姻有無必要維持的準則。但對於家庭來說,感情重要還是責任重要,相信每個人的感受不同,認識也不一樣。我常常在想,如果不是父母在種種不如意中,依然相攜前行,在長期的磕磕絆絆中,始終沒有放棄對家庭的責任,我和我的弟妹今天又該是一種怎樣的人生?

有一對吵吵鬧鬧的父母,我們的生活也許不夠完美,但已足夠幸運。


歡迎進入今日頭條,關注「遠深閒話」

閱讀《追憶父親的一生》系列親情散文

相關焦點

  • 遠深親情散文:發小
    遠深親情散文|父親和他的髮小|《追憶父親的一生》之十六遠深親情散文|父親和他的髮小|《追憶父親的一生》之十六遠深親情散文|父親和他的髮小|《追憶父親的一生》之十六遠深親情散文|父親和他的髮小|《追憶父親的一生》之十六
  • 遠深親情散文:日子
    遠深親情散文|日子|《追憶父親的一生》之二十二忙碌了一周,便有些渴望周末。周末到了,美美地睡個懶覺。遠深親情散文|日子|《追憶父親的一生》之二十二無所事事的周末,不如回老家去看看吧。上次回去是什麼時候?忘了。
  • 遠深親情散文:宿願
    遠深親情散文|父親的宿願|《追憶父親的一生》之二十01葉落歸根的心情,說起來誰都理解,但父親晚年時不時提起遠深親情散文|父親的宿願|《追憶父親的一生》之二十03就在小弟出生那年,有一天,父親提了一捆削好的木樁
  • 遠深親情散文:舅老爺升堂
    遠深親情散文|舅老爺「升堂」|《追憶父親的一生》之十八01姑姑回娘家搬兵不是因為姑爺欺負她。遠深親情散文|舅老爺「升堂」|《追憶父親的一生》之十八02姑姑第一次回娘家告狀的經歷就讓人唏噓不已遠深親情散文|舅老爺「升堂」|《追憶父親的一生》之十八03婆媳矛盾是一個無解的難題,或者說是一種難治的病
  • 感恩我們的金婚
    到了50年,稱為金婚,視為寶貴。滿足金婚的條件,必須有兩個:一是兩人都要活得長,二是中途不能換人。夫妻要攜手前行,一起走進50年。擁有金婚的夫妻是幸福的。我們夫婦於1968年2月22日登記結婚,掐指一算,今年正好50年。感謝上帝,讓我們活到了如今,活到了金婚紀念日這一個極為美好的日子。
  • 金山百對金婚夫婦集體秀恩愛
    百對夫婦金婚慶典10月25日,在重陽佳節,「今生相伴 盒你同行——2020年石化街道百對夫婦金婚慶典」在金山區會議中心隆重舉行,石化街道百對金婚夫婦並肩攜手,共同見證金婚的溫情祝福。「我最親愛的父親、母親,原諒女兒在疫情最嚴重的期間沒有陪在你們身邊,知道你們最記掛的就是我的安全」,今年除夕夜,金山區首批援鄂醫療隊隊長周海英還沒吃完年夜飯就匆匆踏上支援武漢的徵程,在現場,她向父母深情告白:「謝謝你們成為我在這個世界上最堅實的依靠,我愛你們,雖然這句微不足道的話遠夠不著你們幾十年如一日的付出
  • 金婚慶典Ⅰ見證初心的圓滿,傳承幸福與溫度
    金色浪漫對於金婚夫婦而言,婚禮不僅是一段相濡以沫的見證,更是一場不離不棄的白首之約,同時也象徵著家族幸福的傳承。50年,歷經滄桑,走過風雨,一同走上這金婚的殿堂。,頒發金婚證書。活動現場,金婚夫婦的兒女、孫子輩全體起立,向長輩鞠躬敬禮,祝他們節日快樂,隨後攙扶老人落座。
  • 婚姻劇回歸和諧 從《中國式離婚》到《金婚》
    競報訊 電視劇《金婚》正在熱播當中,它也成為近年來一部大熱螢屏的婚姻題材電視劇。從《牽手》到《中國式離婚》,再到《金婚》,三部婚姻劇十年視角的轉換,恰好影射了中國人婚姻觀的十年變遷。《金婚》受到觀眾的喜愛,反映的是中國人對親情的回歸   《牽手》平均收視率9.20%,最大值為10.97%,曾維持很長一段時間央視一套收視紀錄,但當時也有很強烈的批評聲音。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株洲這些金婚夫婦的平凡與浪漫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金婚夫婦的平凡與浪漫株洲日報記者 溫琳 通訊員/劉梓煊核心閱讀農曆九月初九,在這個浪漫的節日裡,蘆淞區盛康•國際頤養苑舉行了重陽節金婚慶典活動,36對金婚夫婦身穿紅色唐裝走紅毯,許願綁紅絲帶、領婚書,拍攝金婚照,歡慶重陽節。數十載風雨同舟,記者採訪了其中6對金婚夫婦,半個世紀的同甘共苦與喜樂相依,半個世紀的相濡以沫、風雨同行,就是他們經過歲月沉澱下來的浪漫與幸福。
  • 金婚送什麼禮物?結婚周年祝福語
    什麼是金婚  金婚是歐洲風俗的結婚紀念日的叫法,指的是結婚50周年的紀念日,是人生中第二個重大的結婚紀念日,寓意情如金堅,愛情歷久彌新。  金婚送什麼禮物  婚姻能夠到達金婚的,表明已經上了一定的年紀的。為金婚的老人祝福,首先可以選擇大辦宴席,邀請家族中的所有成員共同為老人們慶祝。  其次,可以選擇一些具有美好象徵意義的禮物,如送百合花、馬蹄蓮等,寓意百年好合、永結同心,吉祥如意。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20對金婚老人共慶七夕佳節
    執子之手在七夕來臨之際,8月24日上午,由環翠區微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辦、汪疃鎮祝家英村村委會協辦的金婚夫妻慶祝活動在臨港區汪疃鎮祝家英村村委舉辦,來自該村的20對金婚夫妻在此吃蛋糕、聽呂劇、分享彼此的愛情點滴,共同攜手紀念曾經走過的50餘年風雨光陰。
  • 28對金婚老人集體補辦中式婚禮
    8月22日,28對金婚老人在河南洛陽老君山補辦了一場中式婚禮,彌補當初結婚時因為條件限制,沒能舉辦一個像樣婚禮的遺憾,他們五十年相濡以沫,風雨同舟,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中新視頻截圖 儀式開始,28對金婚老人執繡球入場,經過夫妻對拜、挑蓋頭、執手相望、後輩獻花敬茶等議程完成當天的金婚慶典。
  • 28對金婚老人集體補辦中式婚禮
    8月22日,28對金婚老人在河南洛陽老君山補辦了一場中式婚禮,彌補當初結婚時因為條件限制,沒能舉辦一個像樣婚禮的遺憾,他們五十年相濡以沫,風雨同舟,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結婚已51年的徐洪剛夫婦,妻子介紹當時結婚丈夫什麼都沒有給她買,就連丈夫結婚當天穿的衣服都是借的。
  • 冬日升暖陽,「最美金婚銀婚夫妻」今日放榜
    「德孝文化」流傳數千年經久不衰,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為了表達對廣大老年人對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感激之情,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錦繡瀟湘文化創意產業園聯合四有公益服務中心於2020年12月12日舉行了長沙首屆中華愛情詩歌月閉幕活動暨中華情侶節金婚銀婚紀念慶典,99對金婚銀婚夫妻牽手走過象徵著喜慶、幸福的紅地毯,湖南日報、瀟湘晨報
  • 親情散文:大姑
    二爺是個老光棍兒,離大姑家不遠,小巷子拐個彎就到了,平時二爺有個頭疼腦熱的不是叫父親就是叫大姑,二爺的被子和冬天的棉衣都是母親和大姑幫忙拆洗的,不為別的,都是想暖著二爺悽涼的心,侄女也是女,侄媳也是媳,更何況二爺對我們一家也很好。
  • 傷來自親情最深的人
    突然有些感慨,我在大眾的生活中看到了一種現象,傷來自親情最深的人。 母愛,是這世上最偉大的愛。她的寵愛可以讓你放縱自己的情緒。肆無忌憚的發洩自己的情緒,忽略了那是母愛,卻又是來自親情最深的傷。 人確實挺可憐,在外無時無刻不在偽裝自己。在家確脫下這層外衣,傷著最深愛自己人,還把這當做是理所當然。 夫妻之前的愛,也是無私的,但又是兩極分化的。
  • 情感之謎…
    她們說,男人會在愛情的甜蜜期過後,變得越來越淡了,而女人則會陷進愛情之中,反而愛的越來越深,所以,最後應該是女人受傷最深,男人則不以為然......。我想,這個答案可能沒有女人們想像的那麼複雜,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你遇到的這個男人,對你本就沒有那麼深的感情,其中也不乏參雜的情感騙子,這些騙子為了什麼,不用我說,女人們肯定懂(我的文章從來和感情騙子無關),言歸正傳,至於為什麼男人開始那麼濃烈,到得到之後會越來越淡,我下面來具體分析一下男人,女人的心理,看看我分析的是否準確,希望能幫助所有在困惑中的女人,減少不必要的誤解
  • 《謎男方法》讀書感悟
    但無妨,有個人能給你們提供撩妹的乾貨,手把手地教你撩妹,這就是《謎男方法》的作者謎男。這本書看過兩遍,這兩天又快速的看了一遍,深以為想找女朋友,這一本書,嗯~遠遠不夠不過這本書或許真的是某些人的救星,另外洗洗腦也是挺不錯的呢!
  • 金婚五十年
    《金婚》 老 徐年輕兩口子磨合剛開始柴米油鹽貴下班沒準時中年兩口子一心幹實事丈夫當老闆妻子管公司老年兩口子摩擦一輩子瑣碎愛鬥嘴同舟渡生死金婚年五十恩怨都消失兒孫滿堂福續緣再來世
  • 《龍牌之謎》巔峰對決 施瓦辛格喊話成龍我等你很久了
    成龍施瓦辛格巔峰對決在世界範圍內的動作明星中,成龍和施瓦辛格是兩座繞不過去的高峰,從影將近50年的兩位頂級動作明星將在8月16日上映的電影《龍牌之謎》中帶來一場巔峰對決。而就在8月16日上映的《龍牌之謎》中,成龍和施瓦辛格將上演這場影迷們翹首以盼了15年的終極對決。連施瓦辛格都因這場對決而精神振奮,喊話成龍:「這一天我已經等了很久了。」預告片中,成龍扮演的白魔法師被囚禁在倫敦塔監獄中,身負鐵鏈的他雖然喪失了部分行動自由,但武力值依然不減,閃轉騰挪之間一招一式都彰顯著大師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