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易幫女兒帶娃」,一位姥姥的忠告揭開了多少老年生活的痛

2020-11-17 重慶海之聲袁家崗店12


等你老了,你會選擇和兒女同住,幫他們照看孩子嗎?

這個問題如果放在以前,很多老人一定會選擇是,畢竟這是傳統的相處方式,一直以來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

但時代的變遷,讓很多事物發生了改變,這個問題放到現在,或許有些老人就不會這麼想了,他們會多一份考慮,多一份選擇。

一位姥姥的忠告:別輕易幫女兒帶娃,否則晚年生活很辛苦

陳女士是一位高管人員,她平時的生活非常忙碌,雖然孩子已經3歲,但她卻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因此孩子一般是由姥姥來照顧。

周姥姥去年退休了,本以為能和老伴共享晚年生活,平時跳跳廣場舞,沒事出去旅旅遊,過好自己的後半生。

但沒想到女兒需要自己幫忙帶娃,害怕保姆對孩子不好,面對女兒的請求,周姥姥雖然有些不願意,但畢竟是自己的女兒,怎麼可能不心疼?

於是她搬進了女兒家,全心全意地照顧起孫子,從每天早晨到晚上,周姥姥基本上是一刻不停地在忙碌,女兒女婿孫子的飲食起居,都是由她來完成。

在剛幫女兒帶娃的第一年裡,孩子們總是心存感激,經常帶他們老兩口出去遊玩,吃一些以前沒見過的食品。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把這當成了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家務活和孩子的事情都交給了她。

周姥姥這才發現,原來自己成了女兒的「免費保姆」,可是人家保姆還能掙工資,自己卻經常「倒貼」,本來自己每個月就不到3000元退休費,給孫子和家裡買東西就得花1000多,將來自己養老的費用可能都不夠了。

面對此情此景,周姥姥每逢和人聊天,都會忠告他人:「別輕易幫女兒帶娃,費盡心思不說,還總倒貼,到最後,自己的晚年生活也會很辛苦。

老人帶娃會影響自己的晚年生活?聽聽晚輩和老一輩的爭論

一位身為女兒的網友面對這個問題直言:自己家的孩子也是姥姥帶娃,但有兩個原則,一是一定要給母親零花錢,不能讓她貼補,必須給她足夠的錢去養老;二是晚上不讓孩子和姥姥睡,畢竟早晨已經很辛苦了,晚上需要休息了。

一位姥爺網友說,自己付出得也很多,但是有回報,畢竟孫子還是和自己親,可如果能夠重新選擇,還是願意過屬於自己的生活

其實晚輩和老一輩的爭論也很好地揭開了多少老年生活的痛,他們從催婚到催生,再到帶娃,似乎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將一生獻給了自己的兒女,他們放心不下,也離開不了,即使嫌累,也願意為孩子們付出更多。那如何平衡父母帶娃的「傷痛」?

讓老人幫忙帶娃,最傷人的是「不談錢、不談養老」

曾經看到一個消息,講的是夫妻倆讓老人帶娃是否要給錢,甚至爭吵到離婚的地步,網友們的評論也是「兵分兩路」,各說各話。

我認為老人帶娃還是要給錢的,畢竟老人帶娃並不是「蹭住」,而是犧牲了自己幸福的晚年生活和自由,為了幫助兒女所作出的選擇。

雖然他們中很多人都是自願的,但付出就應該得到回報,更何況帶娃是一件耗費體力和精力的事情,那種無形的壓力和責任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理解。所以,子女支付給老人一定的費用本就是理所當然。

不僅要談錢,還要談父母的養老問題。他們將自己的晚年生活奉獻給了兒女,那等他們老了該怎麼辦?是否也應該為他們養老,為他們提供一份活下去的保障?

談錢、談養老在很多老人心中似乎是一件「難以啟齒」的話題,但其實不然,這是一份尊重和平等,如果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報,那晚年生活的痛又有誰來撫平

作為子女,一定要主動和老人談論金錢和生活,如果需要父母幫忙帶娃,那就要提前講清楚每月需要支付的金額,和父母年邁之後的養老問題,讓他們的晚年有份保障。

相關焦點

  • 姥姥給退休老人忠告:「最好別幫女兒帶娃」,三個原因很「扎心」
    而心疼女兒和外孫的姥姥,在自己閒暇之餘,就會幫自己的女兒照顧孩子。原本這樣的母女組合會一定程度上減少矛盾的出現,但是很多姥姥在幫女兒費心費力的帶孩子之後,卻十分的後悔:如果再有一次機會,我肯定不會幫助女兒帶娃,因為這根本就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 姥姥幫女兒帶外孫,女兒要不要給姥姥錢呢?
    分享下身邊的故事,作為一個女兒我也在想這個問題,如果我媽給我帶孩子的話,我每個月還要給她錢,是不是顯的生分,像請的阿姨一樣,如果不給錢,那媽媽年紀大了還要帶外孫,那本不是她本分的事情,她還能願意做,肯定是她心疼我才願意去付出的,不給我媽錢,覺得會不太孝順,只讓父母為我付出,我卻不會回報!
  • 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帶娃,有什麼不同?過來人坦言選錯了
    所以,她任勞任怨幫兒子帶大兩個孩子,但在她幫兒子帶二胎時,女兒的婆婆突然得了重病,不能再帶孩子。我姨看到女兒一個人帶娃太辛苦,就跟兒子兒媳商量,讓孩子姥姥來幫忙帶一段,她去幫幫女兒。但兒媳一聽,強烈反對,說:「奶奶帶孫子天經地義,你帶外孫就別指望我們養老。」結果,她沒去幫成女兒,還天天被兒媳說偏心。兒子兒媳不僅不給她生活費,還在買房之後一家四口搬走,剩下我姨一個人在老家。
  • 帶了3年外孫,女兒一句話讓做姥姥的寒了心: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人老了本應該是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但是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除了工作還要孩子父母,所以,很多雖然年老退休但仍然身強力壯的父母就會幫孩子帶帶孩子,減輕些壓力,自己也好享受兒孫繞膝的幸福。馬奶奶年輕時候晚婚晚育,在她28歲的時候才生下了女兒阿鳳,女兒上學工作再到結婚生子,馬奶奶已經60出頭了。阿鳳的婆婆是後婆婆,身體也不怎麼好,照顧孩子總是不方便,所以馬奶奶就犧牲了自己的晚年遊玩休閒的生活,成為小區裡帶娃大軍中的一員。
  • 老人帶娃:看不慣又離不開!多少家庭之痛!
      最近,同事的媽媽回了老家,一直有人幫著帶娃的生活突然亂了節奏,家裡、工作兩頭的事讓她有點焦頭爛額老人幫著帶娃,在中國,這樣的現象應該是比較常見的。如果有老人說要自己偷著樂,不願意幫著帶孩子,多少還會被道德綁架說這個老人有點「自私」。
  • 58歲退休姥姥的哭訴:幫女兒帶了3年孩子,我進退兩難
    昨天下班回家,走到樓下,看到王姥姥在哭泣。原來,她外孫女發燒了一天,剛被女兒送去醫院,她想跟著去,被女兒攔下,覺得她去了添亂。可她在家也坐不住,就守在樓下等,希望能第一時間看到孩子平安。王姥姥是3年前來這裡的,她今年58歲,老家在哈爾濱,是一名小學老師。
  • 一位65歲姥姥的哭訴:帶外孫3年,一個巴掌讓我看清了生活真相
    生活中流傳著一句順口溜:「媽媽生,姥姥養,奶奶定時來觀賞。」這句話很好地反映了很多帶孩子的現狀,在我們小區裡,那些帶孩子的老人中,大部分是姥姥,還有幾個是保姆,只有少數幾個是奶奶。,她總是想,女兒工作不容易,用錢地方多,當媽的能幫一點是一點。
  • 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帶娃有何不同?差別很大,選錯晚年多「遭罪」
    兒媳認為:奶奶帶孫子是天經地義,姥姥帶外孫女則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帶娃這幾年,兩位老人不僅沒得到一分錢的補助,而且還要看兒子和兒媳的臉色生活,每天還要忍受兒子兒媳的挑三揀四。兒女雙全,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帶娃有何不同
  • 「幫兒子和幫女兒帶娃,心情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真是這樣嗎?
    只不過,小孩子的任務是上學,而老人的任務就是幫子女帶娃。而當帶娃成為一種「任務」時,就難免讓人心生抱怨。鄰居喬阿姨,退休這幾年什麼事都沒幹,就光顧著給兒子和女兒帶娃了。她說:「幫兒子和幫女兒帶娃,心情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給兒子帶娃,帶的是自己的孫子,特別有幹勁兒,出錢出力的。而給女兒帶娃,就像是替別人養花,養好了人家連盆一起端走,自己想看看都難了。」
  • 放棄退休生活,選擇幫女兒帶娃,孩子的話讓人傷透了心
    劉媽媽做這個決定其實也是挺無奈的,自己老伴去世的早,自己帶女兒當爹又當媽挺不容易,眼看著女兒長大了結婚了,自己也退休了,可女兒的婆婆身體有病不能帶小孩,而自己的女兒又有工作,要是辭職在家,那可就真成家庭婦女了。
  • 10歲男孩中秋給姥姥姥爺打電話淚崩:有多少人都是姥姥帶大的
    文章指出,姥姥逐漸成為城市帶娃的"主力軍",種種原因讓姥姥帶娃越來越多,奶奶帶娃越來越少。現在看到女兒剛當媽媽,很多的事情都不懂,不會照顧小孩子。爸爸媽媽心疼自己的閨女,害怕她受累,同時更擔心女兒跟婆婆處不好關係,怕她受委屈,所以就會主動提出幫女兒帶孩子。
  • 姥姥帶娃?爺爺奶奶都在幹嘛?中國現象讓人看了眼圈紅紅的
    撰稿:鏡子| 插畫:kit | 審核:靜好每個夏天,小區的花園裡都會著幾個帶娃的老人。不問還好,一問,多數都是姥姥帶外孫子,或者姥姥外孫女。一個「外」字,拉遠了祖孫之間的距離。,我不幫他,她就得丟了工作回家帶孩子,你說現在這孩子回家能幹啥啊 真不上班了,一點價值都沒有了。
  • 當媽的人:分娩之痛,養娃帶娃,生活不易,統統敵不過涼薄的人心
    新婚,女人放棄了工作,也漸漸放棄了過去的精緻;生娃那天,女人明白了命不是自己的,分娩十級之痛,讓她脫胎換骨;當媽之後,養娃、帶娃,讓女人變得粗糙,易怒,沒品味;只因為給了男人一次機會,便敞開了讓對方傷害自己的大門。經歷的所有卻常常換來一句:「你都是當媽的人了」......
  • 「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幫女兒帶娃」老人說的話讓人心酸又扎心
    疑惑:小姨不是給表妹帶娃去了嗎?怎麼突然有空來我家住了?後來,才聽我小姨說,她給女兒帶了半年娃,就待不下去了,說什麼也要回來。而且,小姨還頗為傷感地說道:「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幫女兒帶娃。」聽一個60多歲的老人說這樣的話,真是讓人心酸又扎心。不過,仔細聽她說完原因,我也就理解了。
  • 姥姥帶娃成主流,沒了婆媳矛盾卻引出更多問題,親生的也不好使
    所以比起讓婆婆來帶娃,媽媽們更希望讓姥姥們來幫忙帶娃。姥姥來帶娃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婆媳矛盾,但是也帶來了更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就算是自己的親生女兒,也會發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摩擦。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姥姥帶娃的利弊,以及父母應該如何輔助老人帶孩子吧。姥姥幫忙帶孩子不僅解決了婆媳矛盾,還有這些好處1.
  • 你後悔幫女兒帶娃嗎?老母親的話,道出1800萬「隨遷老人」的心酸
    現在的人們已不像以前,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想要供養孩子,就要父母雙方都去工作,帶孩子的事情只能交給家裡的老人,不管是男方父母還是女方父母,都有可能因為心疼孩子而幫著帶孫,有時候甚至為了帶孩子,還主動遷去子女住的城市。
  • 經常幫兒女帶娃的老人,將來會是什麼樣?3種結局令人難過
    很多老人為了緩解子女的壓力,都會心甘情願的幫子女帶寶寶,但是有時他們的付出卻未必都能得到子女的理解,甚至連結局也會大不相同。李阿姨在退休後和老伴兩人過著愜意的晚年生活,但是自從兩年前女兒懷孕生了寶寶之後,他們的生活就改變了。因為女兒和女婿工作都很忙,找保姆他們又不放心,所以便主動承擔起帶孩子的重任。
  • 帶了3年外孫,換來女兒一巴掌,老人坦言:再閒也不會給女兒帶娃
    現在的很多家長生了孩子以後,都會把帶孩子的重擔交給自己的媽媽,姥姥帶孩子有很多的好處,不會像婆婆帶孩子一樣,婆媳之間帶娃理念不合就會發生爭吵,導致婆媳關係激化到很惡劣的地步。
  • 姥姥問外孫:天天來我家蹭飯,害臊不?聽到回答的老人倍感心酸
    因此很多孩子都是由姥姥姥爺帶大的,但是孩子會真的感謝他們嗎?姥姥問外孫:天天來我家蹭飯,害臊不?「情分」,不幫你帶是「本分」1)父母只有養育子女的義務從法律上來講,父母有養育子女的義務,但沒有幫子女帶孩子的義務,所以,老人本身可以拒絕兒女帶娃的要求,去過屬於自己的生活。
  • 帶了4年外孫,女兒的一句話讓老人寒心,再疼閨女也別去幫她帶娃
    文丨小影(文章原創 ,轉載請註明,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李奶奶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本以為退休之後的生活是輕鬆自在,沒想到一退休先是幫兒子看孫子,好不容易等到孫子上小學。喝到熱水的孩子一下就哭了起來,李奶奶的女兒聽到孩子的哭聲後,一下就衝了過來,得知原因後一把就被李奶奶推開開,並質問道:你幹什麼?連藥都不會衝嗎?孩子燙傷了怎麼辦?李奶奶聽到女兒的話心一下子就涼了,帶了4年外孫,女兒輕飄飄的的一句話輕易地就讓老人寒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