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童:生活也包括沉默

2020-09-09 漢語言文學中文系


文 / 蘇童

許多年以前在一個朋友間的聚會上,我聽見一位女孩這樣評價我的一個寡言少語的朋友,他懂得沉默。女孩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睛裡熠熠發亮,你可以從那種眼神中輕易地發現她對沉默的欣賞和褒獎,對於一個青年男子來說,那是一個多大的暗示,男人們總是格外重視來自異性的種種暗示。並以此來鑑別自己的行為。我亦如此,我一直自認為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從那次聚會開始,我似乎不再為自己的性格自卑,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自由地順從了自己的意願,能不說話則不說話,能少說話則少說話。在沉默中我一次次地觀察別人,發現了許多饒舌的人,詞不達意的人,熱情過度的人,發現了許多語言泛濫熱衷於舌頭運動的人。這些發現使我慶幸,我慶幸自己是個沉默的人,我情願不說話,絕不亂說話,情願少說話,也不願說錯話。

言多必失,這是中國的古訓,也是我童年經歷留下的一個深刻的印象。許多年前當我還是小學生時,看見老師在操場上狠狠地踩一隻皮球,因為心疼那隻皮球,我像老婦人一樣大叫起來,你是神經病啊,好好的皮球,為什麼要把它踩癟?那位老師勃然大怒,他一把抓住我的手往辦公室裡領,邊走邊說,反了你了,你敢罵老師是神經病?我在辦公室裡罰站的時候後悔不迭,但後悔已經沒用了,我並不認為老師是個神經病,但是那三個字已經像水一樣潑出去了,它們已經無法收回,我只能暗自發誓,以後就是有人把世界上所有的皮球踩癟,我也不去管他了。

在許多場合我像葛朗臺清點匣子裡的金幣一樣清點嘴裡的語言,讓很多人領教了沉默的厲害,事實上很少有人把沉默視為魅力,更多的人面對沉默的人感覺到的是無禮或無聊,有時一個沉默的人去訪問另一個性喜沉默的朋友,其場面會像一部三十年代的默片電影。坦率地說,我本人就經常與性格相仿的朋友在家裡上演這種默片。等到對方告辭,兩個人的臉上不約而同地掠過一種解脫的表情,一個下午或者晚上互相都覺得是在浪費時間。

但是時間和生活會改變一個人,這些年來我不由自主地體驗著自身的變化,這種變化也許始於家庭生活的開始,也許始於幾個「多嘴多舌」的朋友的影響,反正我現在開始大量地說話了,大量說話起初是出於需要,妻子需要與我討論家事國事和其他有用無用的許多事,女兒需要我給她講許多胡編亂造的神話故事,需要我給她解釋街上廣告和店牌的含義,幾個談鋒銳利海闊天空的朋友說話時也需要我配合,我總不能無動於衷, 光是在一邊張著嘴嘿嘿地傻笑,光是點頭稱是,我總得發表一點自己的見解。

漸漸地需要變成了習慣,不管是誰與我交談,我總是爭取比對方多說一些話,奇怪的是我在不停地說話中竟然獲得了某種快樂,這快樂從前是與我無緣的,這快樂的感覺有點朦朧,有點像擰開水龍頭後水噴湧而出的快樂,也有點像鐵樹開花聾啞人歌唱的快樂,話說多了有時會鬧出笑話,有個朋友話多,有一次他問別人,明天禮拜幾?別人告訴他,明天禮拜天,那朋友又問,禮拜天是星期幾?在場的人一時都茫然無措,這是一個真實的笑話,但不知為什麼,我一直認為那位朋友很可愛,話多至此,便是說話的人和大家的快樂了,即使是一個最沉默的人也會被這種快樂所感染,發出一聲含蓄的笑聲。

學會說話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學會生活,我記得幾年前一位遠方的客人來訪,我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與他交談,客人臨別時對我說,你很健談,我先是驚訝,然後便是一種喜悅了。這種喜悅酷似一隻雛鳥剛剛學會飛翔的喜悅,是的,是鳥就必須飛翔,是一個健康的人就必須說話,這就是生活。

生活當然不僅是說話,生活也包括沉默,有時我會懷著悵然之情回顧我的沉默的少年和青年時代,我會思考許多人之所以沉默的原因。我想,有些人沉默是因為不想說話,有些人沉默是因為不善於說話,有些人沉默是因為不懂得說話。沉默的人以沉默對待生活,但沉默是一把鎖,總會有一把鑰匙來打開這把鎖,這也是生活。

相關焦點

  • 蘇童:沉默的人以沉默對待生活
    女孩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睛裡熠熠發亮,你可以從那種眼神中輕易地發現她對沉默的欣賞和褒獎,對於一個青年男子來說,那是一個多大的暗示,男人們總是格外重視來自異性的種種暗示。並以此來鑑別自己的行為。我亦如此,我一直自認為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從那次聚會開始,我似乎不再為自己的性格自卑,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自由地順從了自己的意願,能不說話則不說話,能少說話則少說話。
  • 蘇童:沉默的人
    文 / 蘇童女孩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睛裡熠熠生輝,你可以從那種眼神中輕易地發現她對沉默的欣賞和褒獎。對一個青年男子來說,那是一種多強烈的暗示,男人總是格外重視來自異性的種種暗示,並以此來鑑別自己的行為。我亦如此。我一直自認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從那次聚會開始,我似乎不再為自己的性格自卑,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自由地順從了自己的意願,能不說話則不說話,能少說話則少說話。
  • 蘇童:我從來不敢誇耀童年的幸福
    文 / 蘇童多少年來,父母親靠80多元收入支撐一個六口之家,可以想像那樣的生活多麼艱辛。我母親現在已長眠於九泉之下。現在想起來,她拎著一隻籃子去工廠上班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籃子裡有飯盒和布鞋底,飯盒裡有時裝著家裡吃剩的飯和蔬菜。而那些鞋底是預備給我們兄弟姐妹做棉鞋的,她心靈手巧卻沒有時間,必須利用工餘休息時絮好所有的鞋底。
  • 愛情源於生活,生活不只有愛情
    讓我們一起從生活中尋找答案。 1 作家蘇童在《蒼老的愛情》中說:有時候,愛情是一種致命的疾病。書中主人翁,女主亡故那日,老人也無疾而終。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婚姻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合在一起的。愛情是生命,還是生活?生活中也不乏一見鍾情,相見恨晚而不顧生命而冒險的例子。
  • 一個人應該如何生活,生活中包括著什麼?
    我最喜歡思考的不是人生,而是生活。我不注重一生人裡,要取得多少成就,要涉足多少個領域。我注重每一天裡應該怎麼過日子,在生活裡包括了工作、吃飯、睡眠、業務興趣愛好。我思考應該怎麼將工作做好,既定下長遠的大目標,也定下短期容易實現的小目標。經常達成這些小目標,可以享受到這些小成功帶來的快樂。
  • 保持沉默,就是一種生活態度
    生活,對誰而言,都是不易的。累的時候,就閉上眼睛深呼吸,懂得勞逸結合,才能做好事業。在一切變好之前,你必須擁有良好心態,去面對一切,才能讓人生優雅轉身。這個世界,不可能每個人都懂你,也沒有義務都圍著你。當有人誤會你,或不懂你,不需要爭辯。選擇沉默,不是認慫,而是以無言的方式,表達一種態度。我就是我,何必解釋?
  • 不在沉默中爆發 就在沉默中滅亡
    但是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少之又少。更多的人,是有一定的才華的人,可是他們口頭所講述出來的,能力卻遠遠達不到。空頭支票,誰都會開,但不是誰都能開,更不是誰都能將其變現。而然,一旦你有些許表現出來質疑他能力的時候,擺譜、脾氣、架子,比誰都大。何必呢。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便是如此罷。
  • 兩性關係裡的生活現狀—沉默式情侶
    《匆匆那年》裡的男女主角,本以為離開緊張的高中生活後可以自由戀愛了,沒想到陳尋辜負了方茴,讓人惋惜。其實,他們的感情從一開始就有問題,剛開始陳尋就不相信方茴,另外兩人性格差異大:一個陽光活潑,充滿自信;另一個沉默少語,還自卑。
  • 沉默的秋天
    年歲漸長,愈是喜歡簡單的東西,愈會變得較為沉默。年輕時總渴望向外面的世界吐露心聲;總感覺想要與他們親如手足,總想要投入他們的懷抱,總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可,總希望得到他們的接納,也想要洞察他們的心跡,也想要他們的生命就像河水匯入大海一樣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
  • 伸出愛的手,共同克服「婚後沉默症」
    很多人都明白,婚姻生活的平淡並不可怕。但平淡並不代表默默無言,倘若在沉默中埋下隱患,就極可能危及婚姻的根本。和冷戰不同,婚後沉默症並不是某一段時間內夫妻交流的言語過少,而是一方或雙方在長時間內出現「冷場」。這種冷場也不一定只在男性身上發生,女性同樣有可能發生婚後沉默的現象。
  • 今天,我想沉默
    小時候,我最怕幹活,因為,會很累大概是13歲左右吧,我家建新房子,新房子的地方距離老寨步行需要半個小時,那時候是放暑假,我父母親和哥姐都去幫忙,我在家負責做飯送飯餵豬建房子的師傅每天早上6點多鐘在我家吃完早餐就開始去幹活,我家人都去,我就在家餵豬,餵完豬就到村裡的小溪洗一家人的衣服(包括2個師傅的,他們是別村的,就住我們家,免得每天來回浪費時間)因為師傅們起得早吃得早
  • 有時候看似是積累的東西,其實只是沉默成本
    生活中一定要仔細分辨什麼是沉默成本、什麼是積累。沉沒成本是經濟界最棘手的難題之一,處理不好很容易導致兩種誤區:1、害怕走向沒有效益產出的「沉澱成本」而不敢投入。2、對「沉沒成本」過分眷戀,繼續原來的錯誤,造成更大的虧損。生活中的沉沒成本包括付出的金錢、時間、精力、感情等等。
  • 夫妻生活中,遇事總是沉默的男人,無非是因為這個
    夫妻之間需要溝通,需要交流,但是當兩人之間爆發矛盾的時候,男人往往會更加的沉默,其實並不是因為男人不想解決問題,而是女人的喋喋不休讓他們很難再控制局面,以至於沉默形成了習慣。沒有沉默,一切交流都將無法進行。」人們把他的理論總結為「古德曼定律」,也稱作「沉默定律」。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女人總愛嘮叨,剛開始男人或許會樂於接受,但是時間一久,他們也會感到心煩。
  • 會表達,也要會沉默
    如果不及時下決定,不及時治療就一定會危及生命,還好後面手術成功,化療也順利,那兩個月裡在醫院遇到其他和我聊天的病人會不由自主的的把這個事包括細節描述一遍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學會表達,學會與人溝通,同時,也需學會沉默,沉默不一定是金,但恰到好處的沉默卻是一種處事不驚的淡然
  • 沉默而不尷尬的相處才是婚姻生活的必修課
    最常見的婚姻產生矛盾就應該是男人嫌女人吵鬧,女人嫌男人沉默了吧。不得不說男女之間的差異還是非常大的。即使到了現代社會,男人有淚不輕彈依舊是男人們的標準,因此蔡徐坤之類的小鮮肉雖然被很多年輕人所追捧。但是依舊是全網黑的典範,男人自小的教育和自身成長的環境就在於報喜不報憂,不能輕言放棄,不能想家人抱怨,或許說沒有意識到可以讓妻子來分擔,也有心理的責任不讓家裡人擔心,因此疲憊的男人回家變的很沉默。
  • ♬ 命運好幽默,讓愛的人都沉默
    包括這句,我也同樣記不起。只是當它重新出現在我眼前的時候,我就沉默了。 因為,把眼淚藏在心裡的人,把笑靨如花置於表面的人,更是習慣於沉默。 我並不是淚腺很發達的人,但沉默的時候卻很多。許是一個人待著的時候多了,便變成如此。
  • 沉默的日子
    ,生活也沒有多少大風大浪,很多時候生活就是平平淡淡。但是,平淡的生活絕不是很多人想要的,他們想要從平淡的生活找到不平凡。這一天天沉默的日子呀,無限次重複。沉默的生活生活,要從平淡走向不平凡,而不是從平淡走向平庸。
  • 男人的沉默有2種,一種是逃避,另一種是「心機」
    文/知了昨天與大家分享了男人冷暴力的原因與應對方法,應網友要求,今天說一說冷暴力前奏「男人的沉默」。生活中,你會發現平時和男人情啊、愛啊、興趣啊什麼的,溝通起來很輕鬆,氛圍也很好,但是一旦在你想和他進行重要又深入的溝通時,他往往會以沉默來應對。
  • 《沉默的一代人》——一篇關於生活情感與理智的自述(一)
    因為我一直也是個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沉淪的過來人,所以聽到有人也同樣受過傷痛!他的痛苦比我還悽慘的話,我內心總有些些許安慰,並且還有些許想發笑的快感!如同一個失去戀人的單身男女,看到人家老婆跟別人跑了,在內心上一樣有同病相憐的快感!
  • 強大,從沉默開始
    然而,沉默不是不懂,反而正是因為懂得,才學會了閉嘴。一如魯迅所說,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微信公號:國學生活】沉默,是一個人強大的開始。林清玄說,凡是心靈具足的人,都是善於沉默的。沉默,是心靈富足、心有風景。沉默,不是妥協,而是一種姿態,用嘴說話不如用事實說話。沉默,不是忍辱,而是一種態度,淡泊明志,淺笑安然。沉默,不是軟弱,而是一種力量,淺水喧譁,靜水深流。當你越來越沉默,應該是你越來越成熟了,與其與人爭辯,不如懂我的不必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