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慫恿歌女向高僧表白,高僧回敬一首詩,短短28字卻驚豔了千年

2021-01-13 廣西仲哥

中學時,我們曾學過一篇《核舟記》,雕刻的是蘇軾、黃庭堅、佛印遊赤壁的場景。

黃庭堅我們都知道,是蘇軾的大弟子,也是他一生的摯友。

而佛印是北宋高僧,與蘇軾私交甚密。

至今坊間還流傳著很多關於兩人的趣事。

有一次蘇軾進廟找佛印,剛進門就見到一個小沙彌,起了逗弄之心,道「禿驢何在」。

這個小沙彌也是機智,道「東坡吃草」。

堂堂大文豪,卻被小沙彌噎得說不出話,也是有趣。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雖然經常被反調侃,但是蘇軾好玩的本性卻一直不變。

他在徐州任職時,另一好友道潛特意從杭州去拜訪他。

道潛也是北宋著名的詩僧,寫文作詩不在話下。

蘇軾的弟子陳師道曾盛讚他「釋門之表,士林之秀,而詩苑之英也」。

得知道潛要來,蘇軾便設下酒宴以招待好友。

酒宴上,蘇軾玩心大起,慫恿一位歌女向道潛表白,大獻殷勤。

面對歌女的示愛,道潛卻是面不改色,淡定地吟出一首詩,而這首詩也成了千古名作。

此詩名為《口佔絕句》,全文如下:

寄語東山窈窕娘,好將幽夢惱襄王。

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

詩歌開頭兩句反用「襄王有意,神女無心」的典故,拒絕歌女的表白。

這個典故出自宋玉的《神女賦》,寫的是楚襄王苦苦追求巫山神女的典故。

在文中,宋玉極盡言語誇讚神女的美貌,「上古既無,世所未見」。

而這樣聖潔的神女自是只可遠觀,神聖不可侵犯,但楚襄王卻不信邪,用盡百般手段,也無法令神女動心。

後來「襄王有夢,神女無心」便成了單相思的代名詞。

這裡道潛以「窈窕」二字點出歌女的身份,又指出她以幽夢來煩襄王,一個「惱」字突出了他的不耐煩。

原本是襄王糾纏神女,他卻反其道而行,既道出歌女的糾纏,又表明自己的無意。

一語雙關,也算是巧妙。

如果說前兩句還只是委婉的拒絕,那麼後兩句就是表明自己一心向佛的堅定決心了。

他道自己潛心修佛,心無旁騖,就像那沾了泥的柳絮,不可能隨著春風的吹拂而上下飛舞。

柳絮因風起,在古人的眼中,柳絮雖美,但有時也是輕浮的代名詞,代表男女情愛,

而道潛這裡說的又不是一般的柳絮,而是沾了泥的柳絮,這樣的泥絮無法隨風飄轉,就像道潛不會因為歌女的表白而動凡心。

春風飄絮本是常見的現象,詩人卻以此來表現自己禪心之堅定,也是算是匠心獨運了。

整首詩寫得很是委婉風趣,尤其是最後兩句,連蘇軾讀後也讚不絕口。

他也曾寫過關於柳絮的詩詞,「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幽怨纏綿也是千古名作。

但他寫的是常見的柳絮,他也曾想過以落泥的柳絮入詩,沒想到還未付諸行動,卻被道潛搶了先。

本是一場玩笑,最後卻成就了一首千古名作,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

蘇東坡就是這樣一位千古一遇的集大成者,人品、才華、能力、態度,都值得我們景仰和學習。

這本《蘇軾詞傳》以蘇軾一生生活過的城市為線索,將蘇軾如水、如火的一生展現在讀者面前。蘇軾的一生可謂是歷經風雨痴心不改,人生經歷百折千回。

這本書收錄了蘇軾一生的詩詞,用詞表面嬉笑,輕鬆,細品則唱出人生悲歡離合,歲月滄桑的厚重之聲,無形間直擊人心。

裡面還有《辛棄疾傳》,對後人來說,辛稼軒最為人所知的是他的詩詞,但大多數人卻不關心稼軒的真實形象。雖然稼軒詞「別立一宗」,但不應當把辛稼軒只當成一個詞人看待,他文才武略兼而有之,是一個具有多方面才智的英雄人物。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裡面有大量精美的插圖,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讓你在了解詩詞之外,走進這些文人的生活,閒暇時讀一讀,領悟人生。

活動期間,整整6本書,6位古中國偉大的詩人,他們或男或女,僅需要88元,就是一頓飯錢就能讓你體會到詩詞的力量!

大人看的同時,孩子跟著一起看,從小接受詩詞文化的薰陶!

想感受詩詞之美的朋友,可以直接點擊下圖購買:

相關焦點

  • 蘇軾開玩笑,讓歌女對高僧表白,高僧出口成章,令人拍手叫絕
    在學生時代,相信很多人都學習過一篇文章,寫了蘇軾黃庭堅等人坐著船在赤壁遊玩的情形。黃庭堅是蘇軾的大徒弟,同時也是蘇軾非常好的朋友。而僧人佛印也是宋朝時非常厲害的高僧,和蘇軾的交情非常的親密。民間還有非常多的兩個人之間發生的有趣的事情。有一次蘇軾跑到寺廟裡面去找佛印,剛進去的時候碰見了一個小和尚,想要逗逗這個小和尚,就問他「禿驢在什麼地方?」
  • 蘇軾玩的興起,竟慫恿歌女向和尚表白,和尚回復頗有意味
    我們都知道大文豪蘇軾是個愛玩、愛吃的人。他除了給我們留下很多名篇外,還給我們留下了「東坡肉」。還有好些趣事。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他曾經是找好友佛印時,想逗逗人家門口的小沙彌,對人家說:「吐露何在」。被小沙彌懟道:「東坡吃草」。堂堂大文豪就被一個小和尚懟的啞口無言。
  • 蘇軾用歌女試探道潛心性,對方毫不慌亂,作下名詩流傳千古
    比如他曾經有一次行至於潛處,想要去拜訪高僧慧覺和尚。來到人家的住處綠筠軒之時,看到周圍種著許多竹翠,頓時喜歡上了那裡的環境。於是,立即提筆作下一首詩來感嘆慧覺以竹子點綴住處的高雅情操,覺得任何環境要是缺少了竹子,不免就會沾染世俗之氣。還有一次,蘇軾在杭州任職通判之時,剛巧就審理過一樁因情而起的兇殺訴訟案。
  • 蘇軾這首詩短短28個字,卻寫盡人生感悟,開篇2句就驚豔了時光
    蘇軾,是宋朝的大文豪,也是唐宋詩詞文壇上唯一能跟李白抗衡的詩人。蘇軾一生作詩頗多,其詩風時而悠揚豪邁,時而溫情婉轉,每次品讀都讓我們心馳神往。蘇軾的一生始終在奔波,從黃州到儋州,再到惠州,一路輾轉蹉跎了歲月,驀然回首,人生已經過了四十載。
  • 好友80歲時納18歲小妾,蘇軾寫了一首詩調侃,不想竟流傳千年
    好友80歲時納18歲小妾,蘇軾寫了一首詩調侃,不想竟流傳千年蘇軾一生豪放不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一句體更是現了他經歷苦難之後飽經憂患,嘗遍了酸甜苦辣、人情冷暖之後,豁達、樂觀的心境。
  • 高僧:人生最大的福報並非名利,而是這四個字,少有人想得到
    辭職那天,他特別開心地找到我,說自己在辭職之前有跟一位高僧交流過,高僧給他提了一些意見,他覺得高僧說的東西都很有智慧,聽得我也很想見見這位朋友口中的「高僧」。只聽見高僧說:「人生最大的福報並非名利,而是『清靜無為』這四個字。」為了解釋清靜無為,高僧還順帶說了一首詩:「富嫌千口猶伶仃,貧恨身存似紲刑。何事莊生齊物了,一聲青磬萬緣醒。」請容我慢慢來分析這四句話的意思。
  • 和尚在小溪邊閒逛,於月光下寫了首禪詩,短短28字美得令人陶醉
    在古詩中有一種分類很特別,這些詩很多看起來都是明如白話,但是細細品讀卻又會發現其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它們就是禪詩。如果說上一首禪詩是讓人學會去發現和感受這個世界的溫柔這首禪詩的作者是北宋高僧釋曇穎。某天夜裡他在小溪邊散步,月光柔柔地灑下,他見此風景在月光下寫了這首禪詩,雖只有短短28個字卻美得令人陶醉。
  • 羅隱寫「祖龍」的一首詩,只有短短28字,卻說出了農民的心聲
    【臨其詩境】統治者們似乎搞錯了一個重點。一個是君,一個是民,兩者的關係並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互依存,「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以真心待民,讓他們「幼有所養,老有所終」,誰閒的沒事會想到造反呢?但有些東西是刻在人性中的,統治者們很少想到君民關係,他們只在乎如何維系統治,如何控制子民。大多數人都得出了相同的答案,思想控制。
  • 王后同丈夫出席慶會,貴妃替泰王緬懷高僧,隨行僕從跪趴在地!
    當地時間12月28日,泰國貴妃詩妮娜身著黑色套裝出現在曼谷甘蒙坤寧寺,緬懷6天圓寂的高僧龍婆威黎陽。據報導,高僧龍婆威黎陽生前是曼谷甘蒙坤寺的住持。他出家80年,壽終正寢。在點燃祈福蠟燭後,貴妃詩妮娜拜倒在地,表達了她對高僧的崇敬。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蘇軾作為我國宋代的大文豪,憑藉其出眾的才華,年少時就已經出名。在進京趕考時,一篇應試策論,更加是徵服了那時候的考官歐陽修,令他不住的讚嘆道:「有蘇軾這樣厲害人物,我這個文壇領袖的位子要早早讓出來才好啊!」不但是在詩詞上頗有造詣,蘇軾能夠說是1個文學上的全才。
  • 高僧的點撥:真正有定力的人,往往這三個方面沉得住氣
    關於這個問題,昔日一位高僧老友與我洽談時,他就告訴過我答案。高僧說過傳聞,有一次蘇東坡突發靈感,寫了一首詩「他寫了這首詩之後,越看越覺得詩中的意境很美,於是派弟子將詩句送給好友佛印禪師,讓他鑑賞一下。然而出乎蘇子意料的是,禪師看完詩後並沒有做太多評價,反而在詩的結尾處寫下了「放屁」兩個字。
  • 香港1名高僧被指已結婚破戒[圖]
    圖片說明:內地僧人悟空出示一紙結婚證書的副本,指控一名香港高僧懷疑違反戒律結婚。  東方網4月12日消息:據香港《明報》報導,一名內地僧人近日來港,聲稱在香港一間佛寺擔任住持的高僧,兩年前與一名女子在香港註冊結婚,並出示從入境處取得的結婚證書副本作證。
  • 納蘭容若寫給朋友的1首絕交詩,開頭7字驚豔世人,卻被誤讀了千年
    納蘭容若寫給朋友的1首絕交詩,開頭7字驚豔世人,卻被誤讀了千年納蘭容若,清初第一詞人。今天我們來看看納蘭容若最經典的一首詩詞——《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這首詞的創作背景是詞人模仿古樂府的決絕詞。不過這首《木蘭花令》,卻被誤讀了千年,常被人們當做愛情詩來讀,其實是作者寫給朋友的1首絕交詩,開頭7字驚豔世人,流傳千古。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初次相遇的時刻,人們之間的一切情感交往都是美好的,快樂的,所有的時光都是高光時刻。
  • 蘇軾結婚時隨手寫下一首洞房詩,短短8句話卻成千古絕唱,真肉麻
    蘇軾結婚時隨手寫下一首洞房詩,短短8句話卻成千古絕唱,真肉麻著名文壇青年蘇軾才華橫溢。他一出道,就用一道應試策略論徵服了文學領袖歐陽修,讓他感嘆:「如果有蘇軾這樣厲害的人物,我還是早點將這個文壇領袖的位子讓出來才好啊!」書法方面,他是北宋「蘇黃米蔡」四首之一。在繪畫上,他創造了「士人畫」,這是後來「文人畫」的鼻祖。
  • 蘇軾有一首最精妙的詩,全詩無一孤獨字眼,卻成為孤獨的最高境界
    讀過蘇軾詩詞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曠達灑脫的"樂天派"詞人。他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還常常蘊含哲理,具有宋詩的典型風格。公元1057年,20歲的蘇軾進京趕考。主考官是大文豪歐陽修,參加考試的學生有蘇軾、蘇轍,還有張載、程顥、程頤、曾鞏、曾布、呂惠卿、章惇、王韶。這一屆科考,因此被稱為"千年科舉第一榜"。
  • 蘇軾被人陷害後,笑著寫下一首詩,其中一句竟成千古名句!
    蘇東坡差點兒被人謀害,他笑著寫下一首詩,變成千年至今罵人的經典至今還廣為流傳著許多大家廣為人知的文人墨客罵,例如孔老夫子的那句「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可以說,古時候有很多經典的文人墨客罵,世人讀起來也是令人汗顏。這種文人墨客罵人的話語,既生動又形象,真是讓人「耳目一新」。例如宋代的大文豪蘇東坡,他在得知好友張先娶了一個妙齡少女後,說張先是「一樹梨花壓海棠」。
  • 蘇軾在兒子滿月時寫下一首詩,罵遍滿朝權貴,沒文化還聽不出來
    這種以洗兒為主題,傳達對新生兒美好期許的詩歌,就叫「洗兒詩」。元豐六年(1083)九月二十七日,在被貶到黃州的第三年,蘇軾的侍妾朝云為他生下一子,小名乾兒。蘇軾很高興,便在孩子滿月舉行「洗兒禮」的時候,寫下了一首《洗兒詩》(又叫《洗兒戲作》)。可讓所有人驚訝不已的是,這首《洗兒詩》可謂是對此前所有「洗兒詩」的顛覆。
  • 蘇軾風雨中寫下一首詞,短短幾句道盡人生沉浮,林語堂讚不絕口
    是什麼讓國學大師林語堂如此盛讚蘇軾呢?正是源自蘇軾的一首詞《定風波》。《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高僧說:交往中,想把對方變「自己人」,稱呼改一字就夠了
    生活中有些人說話總是喜歡帶「我」字,他們時常用的句式就是「我怎麼樣......」、「我是什麼什麼......」、「我認為......」等等。他們十句話裡有八句會出現這些帶「我」的句子。聽得多了,難免引起人反感,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個人心裡只有他自己,會不自覺地跟他劃清界限。
  • 唐詩中有名的「鬼詩」,才子半夜聽陌生女子念出,開篇5字驚豔了
    因為詩詞數量浩大,所以詩集中的奇詩、怪詩、無名詩本就不少,大家也都見怪不怪。但有一首詩還是成功地吸引了筆者的注意,這就是唐詩中有名的「鬼詩」《題玉泉溪》。這首詩最早出自《樹萱錄》中,據說當時的情形是這樣的:番禺一位姓鄭的才子在湘中遊玩,晚上宿在旅店內,半夜聽到一個陌生女子念出了這首詩,他欲上前看仔細但轉眼人就不見了,於是他便將這首詩記錄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