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沒有救世主,你才是自己的神 | 催眠故事匯

2020-09-14 歐醬說

很多時候,人們為什麼喜歡聽故事,是因為,從故事中,人們可以得到對自己的啟發。


而催眠有時候,就跟講故事一樣。


每一次回溯過去所浮現出來的故事,不管時間多麼久遠,劇情如何,都會給當下的被催眠者,連同催眠師,帶來啟迪與覺察。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來自於我的一次被催眠體驗。


雖然一切看上去是那麼地不可思議,但是當我進入到故事中的情節時,淚水控制不住地噴湧而出,仿佛有一種感覺帶領著我,漸漸地去一探究竟。


後來,我大體知道了發生了什麼。


事實上,潛意識讓你知道一個故事,並不僅僅只是讓你知道而已。它希望你能從中學到經驗,在今後更好地生活下去。


所以,我希望這個故事也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在古代,有位駐守邊疆的將軍,對皇帝和國家十分忠誠,一心只想抵抗侵略,保家衛國。


可是,皇帝給他的兵力並不多,一方面他嚴格訓練士兵,另一方面,他只能祈求上天保佑。


有一天,打探消息的士兵回來匯報,敵人的大隊人馬正在浩浩蕩蕩地逼近,數量已經遠遠地超過了他們的兵力好幾倍,並且還有很多先進的武器。


而皇帝派來的援兵估計7天以後才能到。


可是他們等不了7天了。


真要打起來,恐怕是雞蛋碰石頭。


謀士勸將軍,要不先全員撤退,放棄一座城,待與大後方的兵力會合以後,再反攻。


將軍狠狠地訓斥了謀士。


作為軍人,身上背負著保家衛國的重任,仗來了就要打,哪怕拼盡最後一口氣,也不能當臨陣逃脫的懦夫,背叛皇帝和百姓。


於是將軍登上城樓,看到遠處密密麻麻的敵軍逐漸地靠近,告誡下屬一定要嚴防死守。士兵們一個個站的直直地,瞪大眼睛盯著遠處,不敢放過一隻蒼蠅。


後來,將軍來到了一個殿堂。


那裡面供奉著玉皇大帝、佛菩薩還有武將軍的神像。


他像以往一樣,拿起三炷香,虔誠地奉上,希望各路神仙保佑他和士兵們,能夠打贏這場仗。


照例磕了三個響頭。


「敵人來到城下了!」


有士兵來報。


該來的總會來。


這位將軍摸了摸腰上的刀,大義凜然地走上城樓。


「你們已經被包圍了。現在投降,還能保住一條活命!」敵軍大喊著。


「你們的皇帝沒把你們放在眼裡,我們這裡正好需要你們這樣的勇士,你來我們這裡有享不完的榮華富貴美女珍饈,快開城門吧!省的我們動手!」


將軍氣的咬緊牙關, 和一個侵略的蠻夷,還講什麼道理?「戰士們,守住這座城!」


說罷,一支支飛箭上下開弓,密密麻麻地在空中穿梭著。


沒想到的是,敵人的箭頭上有毒,城牆上的戰士相繼中箭,不省人事。


有個小戰士,跟了將軍很多年。他把將軍當做師傅一樣地尊重,揮舞著刀抵擋住箭雨,拉著將軍向後撤退。將軍不肯逃走,可是很快城門就被攻破了!


大量的敵人如水洩般攻進來,到處搜索,要抓住將軍。


小戰士快抵擋不住了,大喊了一句「將軍,快走啊!」中箭身亡。


將軍悲憤不已,一路廝殺跑到了那間供奉神靈的殿堂。


一座座神仙雕像仍然慈眉善目地看著他,但是此刻對他來說那簡直太虛偽了。


將軍氣憤地拿起刀朝著各個神像亂砍,發洩著心中的憤怒與悲痛,


「上天啊!我視你們為神,但是你們起到了什麼作用?敵人攻進來了,我的士兵們全都死了。你們不是能保佑天下蒼生的嗎?為何要讓我的部隊面臨滅頂之災?為什麼?你們這些虛偽的木頭人,我再也不信你們!」


正在將軍又氣又惱地衝著神像大喊時,敵軍找到了他,密密麻麻地把門口團團地圍住。從裡面走出來一個頭目,再次提出了對將軍的欣賞,勸說他投降。


然而,將軍怒髮衝冠,「士可殺不可辱!我不會背叛我的國家和皇上」說罷,拿刀自刎。


倒地之時,雙眼仍然看著門口天子的方向。


這位將軍的一生,終了。


那次催眠,潛意識通過這個故事,給我帶來了很多提醒。後來,當我再次回想起這個故事時,不知不覺地,又多了很多新的領悟。


1. 逃避永遠不會解決問題


自殺是一種逃避的行為。如果認為這是自己的錯,而讓自己以死謝罪,那就大錯特錯,因為自己的死,無法換回其他逝去的英靈,而如果活著,則有可能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彌補,可能去幫助到這些英靈的家屬,甚至扭轉局勢,收復失地。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活著總是可以做些什麼,但是死了,什麼也做不了了。以死謝罪,就是極大的逃避。


另外,逃避並不代表事情沒有發生。該面對的早晚要面對。


以前我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多麼習慣於逃避。


遇到不高興的事情,不高興的人,可以假裝沒有發生,假裝不認識,可以拖延,可以放棄。但是,心裡仍然會像有個鉛球墜著一樣,時不時地提醒著自己那些不願意面對的事情。


在這個催眠之前沒多久的時候,我正在經歷著重新審視自己在生命中試圖逃避的事項。


我開始去看到,自己在那種逃避背後的不安、恐懼、不夠好、自卑、失望、無助等各種複雜的情感。


當我選擇去承認逃避背後的這些情感時,不同的感覺出現了。


我開始覺得,自己和他人並沒有像當初認為的那麼不好,對自己的關懷,開始增加了。


這個催眠讓我進一步認識到,逃避永遠不會解決問題。不管經歷了什麼,都不要逃避。


2. 不需要替別人的命運負責


因為聽從將軍的命令,大量士兵犧牲戰死。將軍陷入深深地自責中,認為這都是自己的錯。從而讓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與壓力。


即使超越時空,這種認為自己必須要為所有人負責的信念,讓人深感沉重與壓力。殊不知,這是無形中背負的過去之壓力,而非今生的設定。


可以停下來了。畢竟,別人的生死,真的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而自己,真的不需要也不能替別人的生命負責。


人們互相之間形成互動和關係,只是彼此成就的一段功課,而非永恆不變的命運。每個人從關係中,學到了彼此要學的內容,這就足夠了。當時機到了,離開的帷幕拉下,自然有人知道該如何離開。別人的離去不是將軍所能掌控的,唯有自己。


作為活在21世紀的我來說,曾經的我一直覺得,自己需要為別人負責,要為很多人負責。


殊不知,這種需要負責的背後,其實有隱約的不安,害怕自己再次對別人的命運造成不公之事,害怕別人再次因為自己而受傷害。


所以,過去很多年來我一直活在一種嚴格的控制中。試圖掌控屬於自己的一切,掌控自己和別人飲食,節奏,健康,唯恐失去秩序,讓大家受到傷害。但是,這樣仍然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了莫大的緊張與傷害,並非我願意看到的。


後來,我終於開始理解最大的愛就是放手的含義,也學著去允許。


允許別人自由地選擇想體驗的,允許自己自由地選擇想要體驗的,讓別人自由,給自己自由,才是最大的關懷。


3. 要正確地看待別人的生死


那些選擇戰死的將士們,在上沙場之前,就已經做好了面對最壞的準備。最後以這種方式結束人生,他們履行了自己的職責,這是他們的選擇。


將軍無法為所有人的命運負責,也無法決定所有人的生死。


即使結果是自己不願意看到的,但是尊重別人的選擇,哪怕是讓自己無法接受的結果,仍然是將軍要學習的功課。


但是,絕對不能將此背負成自己的責任,讓自己始終無法前行。


如果知道自己拼死保護的將軍,如此沉重地活著,想必那些將士們,也不會開心。如果讓自己始終活在內疚之中,這樣並沒有活出逝者的希望與祝福。


與其在內疚與自責中沉溺,不如看看在今後的餘生中,對於其他人,自己可以做些什麼,可以避免出現像對逝者這般的愧疚與自責。


如果藉助這個機會,把握好當下的人,當下的生活,想必這是逝者給與生者最後的禮物與祝福。


4. 外面沒有救世主,你才是自己的神


將軍知道這是一場艱難的戰鬥,曾經特意到神堂祈求保佑與平安,但是,最終的結果卻令人失望。將軍對神像木偶從此失去了信任。


也許這個慘痛的教訓,讓將軍從此看清了一個現實:


外面沒有神仙,與其花費精力與心思,將希望寄托在一個看不到的神上面,不如好好地準備,發揮出自己的力量,來扭轉現實。真正的神,並不在外面,只有自己的心中。


曾經有段時間,我對外界的各種療愈方法和課程倍感好奇,也體驗了不少。但是,漸漸地我發現,有一些方法只是一時間填補了我想要被療愈的空洞,卻讓我失去了對自己內在的掌控力,越來越脆弱。一味地依賴外界的力量,根本無法持久地站立。


而這次催眠,至少讓我認清了一點,那就是,通過不斷地認識自己,從內在恢復力量,才是自我拯救的王道。那個能夠幫助自己的神,就是自己。


只有自己,才能把自己帶出困境,也只有自己,才有力量把自己從低谷中拉出來。那個祈求神能做到的一切,其實自己的內心,就存在著這樣的力量。


當你願意面對自己的時候,願意面對內在的感受與經歷時,那種自我關懷的力量,就會出現。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發揮出這股力量,不知道自己就是自己的神。


可以試試這樣做:


把自己設定成神的位置,帶著這樣的能力和高度來看待眼下困惑的自己,神會說什麼?想必那將會是個不同的答案。


一千個觀眾,一千個哈姆雷特。


同樣一個故事,如果換做你是裡面的主人公,你又會作何感想呢?


原創:歐醬 內在成長探索者 & 催眠師 用我踩過的坑,照亮你前行的路

本文系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遙遠的救世主》遇見最好的自己,不要成為「丁元英」
    丁元英存在不存在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成為一個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普通人,如何平凡而平庸的活著,如何活出自己的精氣神,如何讓周圍環境因為自己的存在而潛移默化受到影響。文化就是你相、我相、眾生相。那麼影視作品《天道》書籍《遙遠的救世主》都是為了啟迪我們的智慧,陶冶情操,甚至讓我們自覺自悟,能夠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和真相。
  • 催眠不是讓你睡著,而是讓你醒來!(二)
    催眠不是讓你睡著,而是讓你醒來!(二)催眠是什麼? 如何理解催眠?很多人生不了孩子,於是去找送子觀音。事實上,不是觀音讓自己懷孕了,而是自己進行了一個催眠治療,內在的衝突沒有了,自己原諒了自己,所以懷孕了。催眠大師艾裡克森有一個案例。
  • 催眠:催眠讓他們看到內心深處的自己
    所以很多人在催眠時進入到自己的內心深處,感受到和看到一些情景經常會令自己很詫異。以下三位來訪的催眠故事,體現了這一點。小林來找我催眠,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情緒很不好,已經失眠了好幾天,感覺自己要崩潰了,他希望通過催眠能讓他的情緒好一些。
  • 你相信催眠嗎?只有相信,才有催眠
    你是否在電影鏡頭裡看過這樣的畫面:催眠師拿著一塊懷表,在你眼前一晃,你便為他所控制,指示你做任何事。此後在生活中,你似乎也會害怕遇到這樣一個有著掌控你思想意識的人,對你為所欲為或讓你胡作非為。催眠師好像擁有某種超能力,可以控制別人的意識和行為。
  • 催眠大師反被催眠,深藏的隱秘被剖開:這才是他自殘的真相
    幾番探問,徐瑞寧始終覺得她沒有說出真相。於是他開始對任小妍運用催眠療法。同樣是一名優秀的心理諮詢師,在清醒催眠領域非常專業。當顧潔出現在徐瑞寧面前的那一刻,徐瑞寧已經進入顧潔的催眠。而顧潔又被徐瑞寧連同那不敢面對的傷痛一起封存在記憶深處。所以在清醒與催眠轉換間,他一直沒有認出她。
  • 催眠:催眠專家教你學催眠
    我建議你至少反覆對自己暗示二十一次,暗示完畢後,你就可以睜開眼睛,感覺到整個人神清氣爽,容光煥發。在一天當中,你可以多次這樣自我催眠,它前後可能只花五分鐘而已,所以你隨時都可以操作。尤其是睡覺前,更是自我催眠的最佳時機,你就按照這個程序進行,反覆暗示二十一次「每天,在各方面,我都越來越好!」
  • 吉利根博士生生不息催眠的魔力(一) 催眠療愈中遇見未知的自己
    文 ▏梵音梵音之聲我會繼續把深深觸動我心的催眠療愈故事(經過本人同意)分享給大家,敬請關注。當我邀請她作一次深呼吸,探索為什麼沒有達成目標,讓一個關於年齡的數字出來的時候,她說41,此時被先生發現外遇。第二次發問,她說6和8。我問她這個年齡段發生了什麼事?很弱小帶著強烈哭腔的聲音從遠處傳來:我眼睜睜看著爸爸被警察戴上手銬抓走了,後來才知道他是右派。
  • 《遙遠的救世主》3句名言,若能悟懂,少走彎路
    這就是大道至簡的道理,《天道》根據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小說的創作用了四年多的時間,豆豆和張前也用了近二年的時間改編了劇本。很多人說豆豆的寫作有一個固定模式,就是以「資本」為紐帶,以「禪悟」為核心,以「愛情」為點綴的敘事模式。我們就來講講書中的名言。1、隨緣惜緣不攀緣這是肖亞文在想請朋友吃飯結果被攪局的時候,講的一個故事裡,說的一句話。
  • 催眠:在催眠中她們收穫了不一樣的自己
    只有她一個人在家,她發現自己就沒有了做任何事情的動力,老公或媽媽在家時,她就動力十足,很積極地去做各種事情。她不明白這是為什麼?希望我能幫她找出原因。我:你很多事情都是為了別人而做,但是為自己而做的卻很少。你應該嘗試著去更多的關注自己。自身的價值並非由別人去評判的,應該由你自己。
  • 被催眠的諮詢日記,催眠師有點像「築夢師」
    產生:長期環境暗示的效果(師長的過分叮囑之類的) 問題發展:日趨嚴重,因為暗示沒有間斷,演化成了看見工作就「全神戒備」的壞習慣,緊張導致思維效率下降。後來在不斷自我暗示放鬆下取得了一些較小進展,但仍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 你被清醒催眠了嗎?
    一天我的學員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以下是她倆的對話;(以下簡稱我的學員為A她朋友為B)B:喂,你在哪呢?A:我在家啊。B:哦,你趕緊的,有個事情非常緊急,你趕緊過來來,這件事情只有你能處理,其他人都不行。速度哈。A:啊,這麼急,什麼事啊。B:見面再說吧,趕緊過來哈。
  • 美國催眠大師艾瑞克森是如何治療一位「耶穌」的?
    比如,在地鐵上,靜靜地看著那些人在玩手機,就會覺得你和他們是有距離的,你是觀察者,他們是被觀察對象。你會感到特別淡定,有時一股強烈的喜悅感籠罩全身。不過,有時候,我們是同步體會到迴光返照和背景意識的,或者說,有的時候也很難分得清迴光返照和背景意識的區別。畢竟,它們都是覺悟體驗的兩個方面。問:我特別羨慕那些總是很淡定的人。
  • 療愈自己,才有療愈他人的力量:催眠之後每天都開心做自己
    來訪者是一位三十歲左右的姑娘,她整個人給我的感覺,就像是開心果,非常純粹,是天使的能量,能給人帶來喜悅的力量,找我做催眠,更多的,是想要深入探索自己,了解自己。催眠中了解到,她的身體沒有大問題,更主要的是讓她了解自己。並且,潛意識說到的話,她都有在實際生活中踐行!
  • 催眠:三位出現不尋常催眠狀態的來訪
    在催眠時,他們的聲音沒有讓我感覺到是進入了催眠狀態,但是她們卻看到了他們都覺得不可思議的場景。在我還在用心地繼續引導時,她卻跟我說,你不要說話,好了我會跟你說的(我自己也作過前世回溯,其實我也不喜歡在我回溯的時候,有人在旁邊說話,但是有些人卻需要,因為在處於前世時,她會迷茫接下來要做什麼。)安靜了大概有半個小時,她跟我說好了,你喚醒我吧。
  • 創業舉步維艱,誰是你的救世主?
    尼採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上帝,如果有,我怎能忍受自己不是上帝呢!」你自己就是上帝,除此之外,都是幻想。就是農民在等救世主,丁元英用市場經濟的觀念告訴農民,從來就沒有救世主,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只能靠自己!所以,轉變了觀念的農民,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不上,跟不上生產方式的發展,那就是等死。
  • 誰都不能成為你的救世主,除了你自己
    很多女人在踏進婚姻這座城的時候,就不再是自己。在《婚姻故事》這部電影裡女主角妮可說:我只是妻子,我不是「我」。為了一個男人付出了自己的所有,卻在最後被全世界的人當作一個笑話。譚詠麟的妻子想必用盡全身力氣,才有勇氣繼續面對生活。無獨有偶著名導演爾冬陞,也是公開表示要做丁克族,最後半路下車的人。傷害女人尤其是傷害一個,一心一意為了他的女人。得來的幸福,確定能握的住嗎?無疑這兩件事情裡的妻子都是受到傷害的人,而誰也都不能保證從始至終都遠離傷害。
  • 催眠就是讓你醒來!
    比如說你炒股,今天做對賺錢了,你很開心,這是因為滿足了你原來的期待。如果你今天做得不對甚至虧錢了,假設你只有一個自我,你會覺得沒關係,不過就是虧了錢而已。但是其實你真正的痛苦,不是來自於這些物質,而是還有另外不同的一個原來你想要得到滿足的東西沒有被得到滿足,比如你的自我認知的認同感、你的自信心的滿足,「你想證明自己是正確的」這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 催眠:告訴你前世回溯中的真真假假
    催眠在進行前世回溯時,有時會出現假性回溯。什麼是假性回溯呢?就是被催眠者沒有進入催眠狀態,所描述出來的催眠情景是自己因當下某件對她個人衝擊較大的事情所影響而想像出來的。在前世回溯中,假性回溯出現的概率有多大呢?就我目前作的前世回溯中,概率大概在20%左右。接下來,跟大家講講,曾經兩位來訪出現的兩次假性回溯故事吧。
  • 人在落魄時,如果還相信這個世界有救世主,那一定是你自己!
    我不知道自己以後的人生還有沒有希望,但是我還在堅持,我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自己,不能倒下,不能向命運屈服,為了自己的孩子,也為了這個家!我以為上天終有一天會眷顧自己,後來,直到自己窮的身無分文的時候,我才明白,靠買彩票救不了自己,只會讓自己窮上加窮,越陷越深!
  • 私募奇才與神女的愛情故事:拯救的不光是世人,還有他們的靈魂
    《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電視劇《天道》文/或或無心圖/網絡神就是道,道就是規律,規律如來,容不得你思議。按規律辦事兒的人,就是神。然而,看過《遙遠的救世主》,你或許會改變對「救世主」三個字的認知,重新思考究竟什麼才是「救世主」。在《遙遠的救世主》這部長篇小說中,男主角丁元英似乎是一個神一樣的存在。他是一家德國私募公司的商業怪才。因為中國私募業剛剛起步,還不成熟,於是他先是利用中國金融市場的滯後性,大肆幫助外國人掠奪中國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