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塑造了當代女性對男性必須「高富帥」的審美觀念?

2020-09-22 第一批判


在現代社會,女性的審美在網絡和媒體的渲染下,眼光居然出奇的統一,建立了以「高、富、帥」為導向審美準則,並以此作為擇偶的標準。偶像劇裡高富帥成為了男主的標配,成為了眾多女性觀眾意淫的對象。

不得不說,以「高富帥」為審美的參考標準已經成為了一種流行文化,成為一種女性考量每一個男性不可或缺的依據,並且男女之間的關係變得更物質化,分分合合也變成一種社會新常態。

此處並非要批判這種女性對男性要求「高富帥」的審美觀念,並不是要斥責現代女性很物質,因為現代男性對女性也有類似的要求如「白富美」這樣的。當然「高富帥」和「白富美」這兩個審美標準看起來相似,實際上有本質區別。

本次主要針對這種現代女性審美觀念的考察,現代女性必然會有一個較為統一的標準,無論這種標準是什麼,哪怕是「矮醜挫」這也無關將要,反正總的有一個標準。

我想問的是「是誰定義了現代女性對男性必須「高富帥」的審美觀念?」,也就是導致這種審美的原因。但是請記住一點「一件事情的原因並不等同於是一件事情的本質,原因與本質是有區別的,可以說是兩個徹底不同的東西,不能用原因來代替本質」。可以說對於一個現象,你能找到其原因,你就深入了一層,你能找到本質,那你就徹底到達了問題的終點。

為了解釋原因與本質的區別,我舉一個例子,假如你在街上看到了一個特別漂亮美女,你的注意力完全被她吸引,從而導致你不小心撞到上了電線桿。在這個事情裡如果說要找你撞到電線桿的原因,特別簡單,你可以回答說因為你的注意力都放在看美女上了,導致你沒有看到前面的路從而撞到了電線桿上面。

當然你也可以說得更詳細一點,再往前倒退一點,把美女為什麼出現在你周邊的原因也加入進來,再加入原因的原因,以此類推,以至無窮。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無限長的因果鏈條,乃至一個無限交織的因果網絡。但是你不能說你因為你想到了這些原因,你就發現了 這件事情的本質,你就發現了一個由於世界的普遍必然性而導致的一個結果。

其實沒有一個獨立事件的本質,不是說有一個事件就有一個本質與之對應,從任何事件找「本質」這個東西都會被帶到世界的本質這個這個唯一的燈塔,也就是說世界上只存在只有一個本質,那就是世界的本質。單獨對一個事件要做出所謂本質的解釋都是不可能的,因為那就是要把世界的本質說出,而如今我們未能世界的本質的真正把握(或許根本不可能實現這個願望)。

再來解釋一下本質與本體的區別,本質不是本體的一種屬性,也不是說本質就是本體自身。對於本質與本體的關係,你可以想像一下肉體與靈魂的關係,本體就好比肉體,本質就好比本體的靈魂,它藏在本體裡面,由本體構成,但是卻不是本體。

那麼就知道對於女性審美這個問題,我就不能說我找到了什麼關於其本質的回答,當然你可以用一種不恰當或者錯誤的說法,說我找到了一個近似本質的東西。但是,對不起,本質就是本質,不是本質的就不是本質,所謂近似本質的東西只是我們一種牽強的語詞誤用罷了,一種掉進了傳統形上學(本體論)的圈套,這種錯誤是現代語言哲學不能允許的。

所以說我們只能找到這個現代女性審美的一些原因(當然,完整的無窮的原因是不現實的),現在,有了前面的鋪墊,正式子開始進入解謎之旅。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一開始女性對男性的審美並不是所謂的「高富帥」(其實稍微動動腦子不用查歷史資料能就知道,如果自古以來就是這樣,也不會成為一種現代流行語,大部分普通男性也不會對此有不滿情緒),原始部落女性對男性的要求是強壯和健康和懂得分享勞動成果。

到了產生城市文明的階段,帝王和權貴們佔據世俗的話語權,可想而知,作為男性附庸的女性一定是以上層男性的形象為導向的,並受其支配,被圈進在後宮深宅裡面。至於普通百姓家,兒女婚事一般由父母包辦,以父母的審美觀念為主,那麼就談不上女性自身的審美。

在古代,如果說女性婚嫁後,如果不能徹底貫徹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婦德觀念,而是別有想法,鍾意於其他男子,與之偷情,那麼這個時候,女性就有了自己的審美觀念,因為那個時候婦女的審美觀念是不能到處交流的,女性只會偷偷地把它藏在內心,用實際行為作出說明。

如果說古代開明一點的時期,可以允許男女自由戀愛,那麼還是會現代這種以「高富帥」為基礎要建立在堅實物質的基礎上才能獲得幸福的愛情追求嗎?當然,那個時候提倡男耕女織的田園生活,對富這個要素是沒有特別強烈的要求的,男人夠帥夠貼心能幹活就足夠了。還要多說一句,由於古達生產力低下,雖然很尊重讀書人,但是由於讀書人數量太少,不適合作為普遍的擇偶標準。

這還只是小農社會的女性審美,到了現代,尤其是經歷了大規模的城市化和網絡化之後,現代的女性顯然會與前人不同,產生了以「高富帥」為導向的審美,希望自己的愛情能在高富帥人群中發生和完成,由此過上羨煞旁人的幸福生活。

顯然以高富帥為標準的女性審美說穿了就是要以物質為基礎的愛情,也就是一種沒有物質就沒有愛情,就沒有幸福的人生觀念。這種要求物質和愛情相統一的觀念確實這一二十年才徹底流行的東西。畢竟,在幾十年前,物質本不豐富,何談什麼以物質為基礎的愛情。那麼就可以跳過物質,直接搞愛情。

但是物質充裕之後,人們已經享受到或者直接感受到別人因為物質帶來的快感,已經拿起的東西是萬難放下的。也可以就像說彩禮隨著房價一起增長一樣,每一位女性都在升值,都在漲價,或者企圖漲價。或者說經濟在增長,婚戀成本也就隨之增長,在這樣的環境下誰也不肯降價,導致誰降誰吃虧。


再加上女性權利意識覺醒,現代期望和男性平權,自然希望很和男性有同質的審美權利,就像男性要求「白富美」一樣。(但實際上,男性對女性的富看的並沒有女性對男性的富看的一樣重要)。但是女性畢竟佔著供過於求的市場優勢,自然不會輕易降低要求,乃至期望不斷抬價。

如果說經濟因為某種原因而破裂,又倒退回類似古代的水平。那么女性的價值會猛跌,有錢的人過於的少,就像古代一樣,是不可能形成現在這種類似每個女性都有這樣美好泡沫的普遍現象。(如印度大部分女性是沒有資格對男性有過多要求的)

還有一個原因是資本對一切層面的攪亂,包括女性的審美觀念,資本希望人們變得簡單、膚淺和庸俗。女性的擇偶要求變得越明白、統一和物質,資本就更好奴役人類,不管是女性還是男性。

當然或許會有更多的原因,但就目前提到的來看,女性對男性「高富帥」的審美未必是由女性本身所能決定,並不是所謂女性真正獨立的自我意識,還在標榜外物而不是自身價值。

相關焦點

  • 是什麼確立了當代男性對女性必須「白富美」的審美觀念?
    在討論了當代女性對男性必須「高富帥」的審美觀念後,今天即是為了趁熱打鐵也是保證言論上的男女平等。來看一下是什麼確立了當代男性對女性必須「白富美」的審美觀念?「白富美」和「高富帥」本來是網絡上的流行梗,但現在被越多人使用,哪怕在線下場合。那麼六個字真的能夠概括當代男性和女性的審美觀和擇偶觀嗎?
  • 社會鼓勵女性獨立自主,卻違背了傳統的男性審美
    女性變強和男性審美,乍一看兩者好像沒啥關聯,但昨天看了微博熱搜,又覺得好像有那麼點聯繫。所以今天也想跟你們聊一聊這個話題。,卻沒有鼓勵男性也可以依賴女性,導致男性的審美還是停留在原地,喜歡會撒嬌、柔弱一點的女生,也導致了出現「女生太強勢會出虧」這種默認態度。
  • 拿什麼來拯救當代女性的愛情觀?答案:舒婷的《致橡樹》
    就像我們「孝順」「彩禮」「男孩要有出息」「女孩要賢惠」「門當戶對」等等這樣的觀念,它是否正確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旦這種觀念形成,人們就以為那是天經地義的——因為絕大部分人是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的,即便有,也很難做到特立獨行。就像現在,「買房才能結婚」「要嫁一個寵自己的人」這些觀念,很多人不會覺得有什麼毛病,甚至覺得「啊,本來就該這樣啊,不然呢?」
  • 大唐女性的審美:玩膩了「庸脂俗粉」,追求的是自由的灑脫
    與歷代女性不同的是,唐代女性有著更多的話語權和選擇權,因此她們大多都思想開放,在審美方面很少人云亦云。可以說,對個性美的追求在整個唐朝社會中蔚然成風。唐代女性獨特的社會地位體現在「宮闈政治」中,即女性可以從政。這一點打破了我們對中國古代「後宮不得幹政」傳統觀念,唐朝女性不僅可以從政,而且湧現出了一批傑出的女政治家。
  • 一位適婚男性的自白:「不會找月入3000以下的女性結婚」句句在理
    我們不能說人人都很物質,但又不得不承認這個社會每個人都很現實,男性說女性現實,女性說男性現實。一位適婚男性在對自己另一半的選擇上,提出了這樣的一個硬性要求:「我不會找一個月入3000以下的女性結婚,因為我也想以後生活能夠輕鬆一些。不想以後的生活重擔都壓在我自己一個人身上。」
  • 當代女性結婚:鳳冠霞帔今猶在,為何不見當年守宮砂?
    談到這裡很多沒有結婚的男性們有話說了:當代對未婚男性是否有太多的不公平?為何鳳冠霞蕊今猶在,為何不見當年守宮砂?說到這裡,很多網友有可能不太明白什麼是鳳冠霞披;什麼是守宮砂,下邊我給你大家來介紹一下。1.鳳冠霞是什麼?
  • 在婚姻中,自然美與氣質美的結合,是婚戀審美的理想境界
    在舊有的婚戀審美意識中,男性對女性的審美,多是外在審美和功能技術審美,激起的是一種佔有和使用的專制心理。這種審美的特徵是婀娜柔弱和文靜秀麗這一類的外在形態。這是把女性作為一種性愛涉,,縣而體現出的審美趣味。河娜柔弱可供男性隨意把玩,文靜,是可賞心悅目而又少有反抗和反抗力量。
  • 女生有話要說,戀愛中,男性對女性的3大誤解
    「男人的腦子裡一天到晚在想什麼?」等等,這樣的不了解,讓彼此之間有一個人得產生妥協,時間長了,總有一方會感到受委屈,對兩人的關係長久並不利。那麼,女性關心的是男性的什麼呢?女性們關心的是,男人的整體感,和對自己是否有自信。無論高矮胖瘦,在女性眼中,有自信的男人,更有魅力。
  • 婚外情與婚外性,為什么女性越來越比男性看得開?
    關於婚姻總有兩個話題無法繞開,一個是情感,一個是性不管是情還是性,在現實生活中會發現往往女性比男性還要主動,還要看得開一些特別是婚外情和婚外性,現在的女性越來越比男性看得更開一些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裡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女性普遍的性滿足感比男性差。
  • 結婚率下降、離婚率上升,中國人的婚姻觀念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人說離婚率上升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是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和社會觀念的變化;也有人說社會寬容度的提高,離婚不再是什麼千夫所指的事情,這也讓千千萬萬的人從出軌,家暴的魔窟中掙脫出來。導致離婚率上升的原因還有未婚先孕的多了,再加上離婚成本的降低,結婚變得不像以前那麼慎重,閃婚閃離。
  • 現在該放棄關於"簡單的女性幸福"的陳規定型觀念了
    關於女性幸福的根深蒂固的陳規定型觀念,不僅阻礙女性感到幸福,限制,強迫實現不了自己的目標,強迫過不了自己的生活,還貶低了女性的個性,破壞了內心的和諧。很少有人會想:為什麼沒有"單純的男性幸福"的可持續組合,而這裡是"單純的女性幸福----只是可愛的在身邊",有嗎?
  • 為什麼男性在選擇愛情對象時,總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
    調查表明,男性在選擇愛情對象時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男性,其傳統意識更濃厚。在徵婚廣告中,也不難看到這樣的例子:「某男,32 歲,研究生學歷……覓32 歲以下,本科生學歷,溫柔秀麗的女子……」對於女性來說,這種傳統的作用在於選擇那些社會地位、經濟實力等各方面都比自己強的男性。
  • 當代女性最稀缺的一個能力是什麼?
    前段時間,網絡上出現過這樣的話題:當代女性最稀缺的一個能力是什麼?其中一個回答讓我深有感觸——愛自己的能力。不得不承認,社會的發展給了女性新的機會,使更多的女性能夠與男性一樣,在社會工作中大顯身手。但不能否認的是,在絕大多數的家庭中,女性為家庭生活付出的精力要比男性多得多。很多人也都在考慮與衡量,現代職業女性究竟能不能兼顧好家庭與工作。但在這之前,小編想問問你:暫且放下家庭和工作,你有沒有照顧好自己?
  • 當代男性生存現狀:加班、熬夜、彩禮、房貸、還被撈女PUA
    對於當代男性來說,他們也同樣遭受著各種壓力,而無法向世人訴說,他們也需要被人理解。 誠然作為弱勢群體的女性,在被世人越來越多的關注的同時,男性這個角色也被更多的人討論。我們欣慰於女性能夠更加平等和獨立,也對男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 女性婚戀觀念變化|社會溺愛中的女性中心思想,導致著情愛之劫
    愛情到底是什麼?愛情到底有什麼特性?愛情是不是相互捆綁?要怎麼去選擇自己心儀的另一半?我作為一名男性,並且屬於「蜀黍」級別的年紀,走過了轟轟烈烈的徵程,回頭看著一些懵懂少女們,憧憬著美好,陪伴著醜惡。在我看來,青春少女的愛情觀很簡單,只要一點點的關心加一點點的勇氣,就能俘獲芳心。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校園情侶中,有女友的男孩大部分都不是安分學生。
  • 女性表白成功率高達97% 近九成男性喜歡女性表白
    近日,一家相親網站以「拒絕表白」為主題對全國超8000萬會員進行了抽樣調查,調查顯示,近九成男性歡迎女性主動表白,而「你是個好人」成為最流行拒絕表白用語,近七成女性不願當「小三」。超六成男性無法容忍女方在感情史上撒謊,而近五成女性無法容忍男性在財產上撒謊。  專家表示,面對喜歡的人,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表明心意,不過,表白是個技術活,方式很重要。
  • 當代年輕男性的自卑。想愛卻又不敢愛,只有在原地等待。
    當代年輕一代是獨生子女的一代,從小備受寵愛和讚美。家長都和寶物一樣把孩子捧在手心。現在男女比例比較失去平衡,中國男性‍♂️比中國女性多三千多萬。這就意味著會有非常多的男性要打光棍,這是非常恐怖的,很多男性眾生無法好好的體驗兩性關係。這對男性來說是很殘酷的。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原地等待的話,你不光棍誰光棍啊!
  • 為什麼當代越來越多的女性不想結婚了
    這是如今當下社會的一個普遍問題,目前比較統一的一個說法是這樣的「如果我不能找到一個讓我生活過的更好的男生,那我更願意選擇單身」,這是造就目前大多女性不想結婚的根本原因,那為什麼當代的女性會有這樣的想法,導致大家不想結婚,而多年以前,卻沒有這麼明顯呢?
  • 社會學解析:男性接納非處女,意味著男女地位逐漸實現真的平等?
    過去很多男性都會有「處女情結」,但是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男性會接納「非處女」呢?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是社會越來越開放,多元化的價值觀念深入人心,營造了開放的社會環境。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文化對人的價值觀念具有塑造作用。經濟越是發達,對思想文化的解放就會越大,性文化也隨之而開放。
  • 社會學解析:男性接納非處女,意味著男女地位逐漸實現真的平等
    第一方面,是社會越來越開放,多元化的價值觀念深入人心,營造了開放的社會環境。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文化對人的價值觀念具有塑造作用。經濟越是發達,對思想文化的解放就會越大,性文化也隨之而開放。就像中國一位很有名的記者所說的,「一個女人的貞操不是在陰道裡。」所以,人們越來越看重的是人本身,而不是是否是處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