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有的朋友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寫東西如同小學生一樣,寫出來的都是流水帳,感覺自己詞彙量非常小。
如何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常常不知道無法在需要的時候喚醒腦內的記憶。其實表達能力不足,主要是因為思維能力不行的緣故。
我們的大腦處理信息有兩個規律,一個是太多的信息記不住,另一個則是喜歡有規律的信息。
所以常常,有的人口若懸河,雖然每個字大家都聽得懂,但是聽眾依然不能理解對方想表達什麼。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現象出現呢?
主要還是和思維能力有關,是因為思維沒有結構。每個人思考問題的時候,腦子裡都會有許許多多的想法湧現,但是其實這些想法卻都是雜亂無章的。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語言則是人思維的傳聲筒。如何讓自己的思維變得全面有序呢?這就需要結構化思維了。什麼是結構化思維呢?
就是把自己腦中的思想,能夠做到分門別類地整理好。把自己的想法和思維,組成一個結構分明的整體,方便自己理解、儲存、使用,這就是「結構化思維」。
如何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除此之外,表達能力裡面最重要的一個關鍵點是能夠吸引對方的興趣。《鬼谷子》中曾經寫,如何打動不同類型的聽眾。
「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高;與貧者言,依於利;與賤者言,依于謙」。由此可見,語言藝術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
如何吸引聽眾的興趣呢?最主要的其實還是在於,自己說話時的條理清晰、有理有據,並且能夠讓人不會誤解自己想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要知道,人類的本質就是複讀機,但是我們要做的,就是避免做一個「複讀機」。
講不同的內容一定會用到不同的表達方式,但是對於如何能夠熟練掌握這項技能,並且運用呢?這就要靠人的結構思考力了。
如何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呢?首先是應該把自己的結論表達出來,然後開始由結論展開自己的理論依據。
並且在展開自己的每個分論點的時候,應該分門別類,儘量減少每個論點的穿插。並且其中的邏輯順序應該是層層遞進的,這樣才更加容易被人記住。
大多數人想要追求的,其實就是希望自己所表達的內容能夠引起別人的共鳴,表達出來的內容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同。
所以許多人說話時,常常舉例「我」或「我的朋友」、「我的家人」……諸如此類的說法。為什麼要這樣呢?
如何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就是因為,這樣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給人產生代入感。邏輯思維的清晰,有助於幫助自己更好地找到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的中心、問題的關鍵。
讓自己的話有重點,自己的信息有規律,便於對方的接受。如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溝通和交流也不是每個人生來就具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