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在我最難時不幫忙,也不帶孫女,兒媳婦可以拒絕照顧婆婆嗎?

2020-09-12 靜靜喝糖水

前言;

都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所謂的十年看婆,是指兒媳婦剛嫁到婆家時,前十年能看出婆婆對兒媳的態度。而十年看媳,則是婆婆年紀大的後十年,可能需要人照顧,這時候是最能體現兒媳婦對婆婆的態度。

俗話說得好,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婆媳婆媳,婆在前媳在後,婆婆沒有做好的榜樣,媳婦又如何能夠做得好呢。所以,如果想要有個好的兒媳,婆婆得先做好榜樣。


1

婆婆李大姐和孫婷是一對婆媳,但是在李大姐的心裡是瞧不起孫婷這個兒媳婦的,覺得兒媳婦配不上自己在國家單位工作的兒子。

然而,李大姐不知道的是,孫婷的工資收入是老公的2倍,老公心疼孫婷嫁進來被母親瞧不起。於是在一次的爭吵中說出了孫婷的工資收入,本以為母親會對孫婷好點的。


卻不想,母親知道孫婷的工資比兒子高以後,就一直想讓兒媳婦辭掉工作,在家裡做全職家庭主婦,懷孕生子。孫婷不願意,李大姐就到處去說孫婷不孝順婆婆,也沒有責任心。

每天辛苦工作回去,都吵吵鬧鬧不得安心的家,最後逼得孫婷和老公不得已選擇搬出去住了。這下更加不得了了,李大姐到女兒和親戚家到處說孫婷不但不想生孩子,還把她的兒子也拐走了。

最後的結果就是,兒子不捨得媳婦受委屈,孫婷也不願意每天都活在水深火熱中。於是就和老公商量說辭掉了工作,回家休養身體要孩子,並且還搬回了家裡住。

這一場婆媳的無聲對抗,最後是婆婆李大姐獲勝。


2

孫婷的忍讓讓他們的生活平靜了一段時間,直到孫婷懷上了孩子。而這時一直嚷嚷著要孫子的李大姐,在孫婷懷孕時並沒有多照顧她,而是繼續讓她做家務活,還嫌棄孫婷做的飯難吃。

看到這樣的母親,兒子多次勸說也改變不了什麼。於是便和孫婷默默地看房子,他們準備在縣城裡用公積金買房。孫婷臨產時,婆婆不但沒有搭把手,還直接說要去女兒家待一段時間,所以孫婷的生產和坐月子,都是讓母親過來照顧的。


看到母親如此對待孫婷,兒子這次連勸說都沒有了,他既沒有強制要求母親回家,也不打電話告知母親家裡的情況。李大姐還是從小姑子的口中才知道孫婷的第一胎生了個女兒。

李大姐知道是孫女後,更加瞧不起孫婷了,還等到孫婷出了月子之後,才慢悠悠地回來。李大姐回來後,兒子表示想讓母親幫忙帶一段時間孫女,讓孫婷去上班,好減輕一下生活壓力,畢竟他們現在買了房。


但是這個建議卻遭到了李大姐的拒絕,李大姐還說她是不會照顧孫女的,她好不容易養大兒子了,是到了享清福的時候。兒子已經對母親徹底地死心了,也就不再開口讓李大姐幫忙了。

身為兒子最後也沒有強迫李大姐幫忙帶孩子,只是在縣城的新房子可以入住時,安排好一切,帶著妻女住了進去。而李大姐在家裡逢人就說,她的兒媳婦不想把孩子給她帶。

很多時候,無聲的拒絕是最傷人的,李大姐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把自己和兒子兒媳婦的距離推得更遠了。

3

沒過多久,李大姐在買菜時不小心摔倒了,孫婷只是回來醫院伺候了幾次。後來出院時,也並沒有說要搬回來照顧李大姐,最後是小姑子看不過眼了,指責孫婷沒有良心。


這一次的孫婷沒有忍,她強硬地反駁小姑子:「在我有難時,沒有人拉我一把,那時候我不斷告訴自己,別人沒有義務來幫助我,同理,我也沒有義務幫助別人。就連法律都有規定,兒媳婦是沒有贍養婆婆的義務的,贍養婆婆是子女的義務,而婆婆的子女是你和我老公。」

孫婷的這一番話,讓小姑子無話可說,她也是做人兒媳婦的,當時李大姐是怎麼對待孫婷的,小姑子是看得最清楚的一個。

未經他人苦,莫勸人大度,世上的一切都是有因果循環的。孫婷在最難的時候,沒有享受過婆婆的關心和伺候,婆婆也沒有幫忙帶孩子,孫婷心裡一直都有股氣,現在她也不願意忍了。若婆婆在她有難時幫助過她,相信她也會對婆婆很好的。

所以,在婆婆有難時,她拒絕了伺候婆婆,老公要照顧那是老公的事情,身為兒媳婦,她是沒有義務的,幫忙是情分,不幫忙是本分。


結語:

都說人都會有困難的時候,兒媳婦有難的時候,婆婆適當地搭把手;那麼當婆婆有難時,兒媳婦自然也會在身邊幫忙著。其實婆媳之間哪有什麼深仇大恨,都是真心換真心。

相關焦點

  • 如果婆婆不帶孫子,兒媳婦應該給婆婆養老嗎?
    這幾天經常看到有網友提問:如果婆婆不帶孫子,兒媳婦應該給婆婆養老嗎?現在的婆媳問題已經演變成一個社會問題,就這個問題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婆婆與兒媳婦在20多年之前都是陌生人,你們之間的關係就僅靠你兒子,她的老公來維繫,沒有血緣親情,你也沒有生她養她,不就是靠她在困難的時候,你能在經濟上,行動上給予幫助嗎?
  • 婆婆不幫忙帶孩子,是本分,媳婦不孝敬婆婆,是犯罪?
    前幾天的婆媳文章裡,有很多人評論和私信我義正言辭的說:婆婆幫忙帶孩子是她對我們的情分,不帶則是本分。不應該把帶孩子的事情強加給婆婆,孩子是我們自己的,有本事生,就要有本事養。閨蜜對婆婆百般好,覺得老人幫忙照顧孩子不容易,一個人住在租住屋裡也夠通情達理。於是吃穿用度都儘量給婆婆最好。事情是從兒子一次意外摔傷開始的,不管誰帶娃都不可能沒有磕碰,閨蜜理所當然的安慰著婆婆,說沒事,小孩磕一磕還結實。結果呢,隔三差五,兒子就磕傷了,有時候是眼角,有時候是膝蓋,有時候是手。有劃傷,有碰傷......
  • 婆婆不幫忙帶孩子你不恨她?兒媳婦的一句話讓婆婆感動
    爺爺奶奶帶孩子成了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就連我身邊同事找對象都堅決不想找兄弟兩個的,原因很簡單,就怕到時候沒人幫忙帶孩子,自己應付不來。還有一些當媳婦的,如果爺爺奶奶沒有幫忙帶孩子,她會把她的恨意轉移到孩子身上,告訴他爺爺奶奶不疼你,甚至是阻止老人來看孩子。
  • 婆婆不願意幫忙帶孩子,誰之責?
    這麼親孫輩,看著孫輩慢慢長大,還能享受天倫之樂,為什麼會不願意幫忙帶呢?第一,婆媳不和。婆媳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一個千古難題,根源在兒子身上。從兒子開始談戀愛開始,婆婆便會生出一種兒子被搶走的感覺,對兒媳婦可以說有一種天生的敵意,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兒媳婦在所難免。兒子和媳婦的結合不但是兩個人的結合,也是兩個家庭家教和家風的衝突和融合。
  • 不幫忙帶孩子的婆婆,老了以後都是怎樣的, 3個婆婆說出了心裡話
    關於老人是否應該幫忙帶孩子的話題在現在已經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如果老人不幫忙帶,那就只能自己帶,自己帶孩子也就意味著不能上班工作。現在生活壓力這麼大,很多年輕人都會把孩子交給老人帶,這樣也可以專心工作掙錢。可有些婆婆就是不給兒媳帶孩子,那她們老了以後都是怎麼生活呢?
  • 婆婆幫忙帶孫子,需要給「帶孫費」嗎?聽聽兒媳婦怎麼說
    導語:很多婆婆到了晚年,也沒有輕鬆日子過,因為她們生的是兒子,兒子娶了老婆後,婆婆往往要幫兒媳婦帶孫子,婆婆幫忙帶孫子,兒媳婦是感激還是反感呢?她們認為需要給婆婆帶孫費嗎?曾女士:我生了一個兒子,生完兒子修完產假後,我就去上班了,白天是我婆婆幫忙帶孫子。
  • 婆婆不照顧兒媳婦和老公要贍養婆婆是必然矛盾的嗎?
    前兩天,我在一個論壇上回復了一個帖子,遭受了攻擊。帖子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說是A女士懷孕了,想讓婆婆過來幫忙照顧,可是婆婆推三阻四,就是不想來,現在A女士還有不久就生了,婆婆還是沒有要過來的意思,讓老公跟婆婆商量,生完後她幫忙帶孩子,她也是各種推脫,為此A女士對婆婆恨之入骨,想她現在不來照顧,以後她不行了,她也別想他們去照顧她。
  • 為了不帶孫女婆婆故意給兒媳找麻煩,兒媳怒言:別怪我不給你養老
    如果婆婆不肯幫我們帶孩子,等婆婆老了我們是否可以選擇不給她養老呢?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朋友小麗也是遇到了拒不給帶娃的婆婆,並且為了實現自己不帶孫女的願望,婆婆竟然故意給兒媳婦找麻煩,製造矛盾。小麗婚後在婆婆的催生令和幫帶孩子的承諾中,早早生了孩子。然而婆婆卻提出了,把孩子放在老家,她給帶,來城裡,她沒有自由,不能打麻將、跳舞。
  • 婆婆:是該帶孫女,還是帶外孫女?
    為了照顧外孫女,而不顧孫女,這樣真的好嗎? 手心手背都是肉,這能理解,但最起碼,要有個先來後到吧? 而且小姑子又不是沒有公婆幫忙帶,只是可能跟婆婆相處,沒有跟自己媽媽相處那麼自在。 看著媽媽辛苦,小慧就商量老公,能否讓婆婆來幫忙帶娃。 畢竟,婆婆在家也沒什麼事情做,偶爾打點零工,過來帶帶孫女也好。
  • 56歲婆婆的心事:不幫忙帶娃,兒媳不高興,幫忙帶娃,兒媳不滿意
    我不願去打擾兒子兒媳,想等著兒子兒媳親自開口,結果他們沒有開過口,一直到兒媳快生了,兒子才問我身體吃不吃得消,能不能過去幫忙帶孩子?我去問了醫生的意見,醫生不建議我去帶孩子,說太累了,容易犯病,我不想告訴兒子兒媳我的身體狀況,免得他們多心。孫女出生的那個暑假,我和老伴去了兒子的城市,一來想看看孫女,二來想看看他們的打算,結果碰了一鼻子灰。
  • 婆婆幫忙帶孫子,兒媳婦該給「帶孫費」嗎?聽過來人怎麼說
    01我是85後,也是兒媳婦,我對於婆婆帶孫子,始終堅持一個觀點:婆婆沒有義務幫我帶孩子,但如果婆婆願意幫我搭把手,我是十分感激的。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父母生活在一座小城,兩個兒子分別在不同的大城市工作成家。大兒媳懷孕以後就把婆婆叫了去照顧,直到孩子快兩歲又被懷孕的二兒媳叫去。
  • 婆婆幫忙帶孫子,幫的是兒媳還是兒子?
    導讀:婆婆幫忙帶孫子,幫的是兒媳還是兒子?很多人都想錯了!網友二:如果男人女人工資差不多的話,而且必須其中一個辭職帶娃,最好讓男人辭職,因為他帶娃跟他媽發生爭吵,怎麼吵也不會記仇,而且婆婆們心疼她們兒子,就會主動幫忙了,這跟丈母娘帶娃一個道理,都心疼自己的孩子。
  • 婆婆願意給兒媳婦帶孩子嗎?3位婆婆說出了心裡話
    那麼,婆婆會給自己的兒媳婦帶孫子嗎?這3位婆婆就說出了心裡話。我兒媳婦也是一個不願意帶孩子的人,我的這兩個孫子,都是我一手帶大的,出了月子就把孩子放回了家裡,不管我有沒有精力帶孩子,都要我帶。我兒媳婦也是一個遠嫁的人,家裡離我們家可以說是有幾千公裡,我在很多事情上面都比較理解她。可她這個人從來就沒有理解過我,對我從來都是大呼小叫的,我兒子也是一個怕老婆的人,什麼事情都要聽他老婆的,我真的是有苦說不出。
  • 47歲兒媳婦傾訴:我每月拿著3000元照顧婆婆,心裡卻不情願
    文|伊 葉 之 秋一般人都不願意伺候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家,有時就算是親生兒女也未必願意伺候,就算僱請保姆伺候費用通常也不低。如今作為兒媳婦的林女士,她老公有3兄弟姐妹,婆婆患老年痴呆後,小叔子情願每月出2000元贍養費也不情願照顧老人家,下面一起看看他們家的案例。
  • 老人到底應不應該幫忙帶孩子?這個婆婆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裡話
    而且,自己的退休金基本都花在家裡的日常開銷中,沒攢下多少錢,偶爾想起來心裡確實有點不舒服。但真要向兒子提出來「不帶孫子了」,卻又說不出口,畢竟兒子兒媳婦都有自己的工作,不幫忙說不過去。現在就期盼著孫女快點上幼兒園,然後放手讓小兩口自己帶孩子,自己能夠和老伴去跳個廣場舞,攢下點退休金趁著胳膊腿還好使的時候出去旅個遊。
  • 公婆幫忙帶孫子,該不該給「帶孫費」,三位兒媳婦說出了答案
    ,很難,所以從來不說什麼,把兒媳婦和孫子都照顧得非常好,慢慢的兒媳婦能下床了,但是還有諸多的不方便,都是老人貼心地照顧著兒子的一家。楊姐小兩口這才反應過來,兩人商量決定,每個月給婆婆2000的「帶孫費」,當天晚上楊姐小兩口就跟婆婆說了這個決定。婆婆當時是拒絕的,在小兩口一再勸說下,婆婆答應了小兩口的決定。此後,婆婆對楊姐非常細緻入微地問候和照顧,而且每天面對著小兩口都是開心地笑,對孫子更是寵愛得不行。
  • 「婆婆不帶孩子,以後該不該贍養她?」這是我見過最合理的解釋
    婆婆當時說的話,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我現在沒法脫身吶,你兩個弟弟的孩子我都要幫忙帶,他們離不開我,我又還有菜地要打理,實在帶不過來,你乾脆叫你媽媽幫忙帶。」說實話,當時聽完後,我心裡挺不是滋味的,平常該孝敬他們的一點沒少過,坐月子我看她忙不過來,也是叫我親媽過來照顧的,現在需要她幫忙的時候,就各種推脫。
  • 婆婆該不該幫忙帶孩子?
    首先,我們先來看下婆婆不願幫忙帶孩子的家庭後來都怎樣了呢?一般有幾種結果:1、老死不相往來;2、離婚,妻離子散;3、表面客套,貌合神離,沒有親情;4.老人最後孤獨終老,沒有福氣享天倫之樂! 婆婆不願幫忙帶孩子的確是比較冷漠無情的做法,但以下幾種情況除外:1.婆婆身體有比較嚴重疾病,包括傳染病和精神疾病等不適宜帶孩子的情況可以理解;2.婆婆年事已高(八九十歲);3.婆婆還年輕還可以出去工作有比較穩定收入,可以為家庭分擔的;4.婆婆兒子多孫子多,沒辦法家家都照顧到的;5.兒媳婦嫌棄不讓帶孩子(極少數)。 法律上,婆婆沒有帶孩子的義務,兒媳也沒有贍養婆婆的義務!
  • 為何有越來越多的婆婆寧願賺錢給兒媳婦,也不願在家帶孩子?
    因為我的大孫女就是我帶的,那時候兒媳婦出去工作,大孫女吃喝拉撒睡都是我來負責,說實話帶孩子,一點也不輕鬆,但那時候累也是喜歡的。 直到有一次我孫女半夜發高燒,我兒媳婦一路上,不停的抱怨我沒有照顧好孫女,讓孫女發燒受罪了。
  • 兒媳婦的真心話:「這3種婆婆我不會給她養老,寧可結束婚姻」
    第一種最常見,叫做養兒防老。我們把兒女撫養長大,兒女負責給我們養老。第二種是自己存錢養老。這種方法最近幾年一直被倡導,因為養老防老的思想觀念越來越不靠譜了。第三種就是花錢請人幫忙養老,比如請保姆、住養老院。還有一種新型養老模式,叫做搭伴養老,比如幾個老人在一起居住彼此照應,或者喪偶老人再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