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流浪地球,還有這些優秀科幻災難片!片荒必備!

2021-01-11 追劇小隊

截至目前,《流浪地球》票房已經突破40億,暫列中國影史第二,一舉超越了去年的春節檔黑馬《紅海行動》。目前,除中國內地以外的流媒體播放權,Netflix網飛買下了流浪地球的版權,並計劃將影片翻譯成28種語言,面向全球範圍播出,具體時間待定!

今天就為大家帶來和《流浪地球》一樣優秀的科幻災難大片!希望國產電影正視不足,努力提高,加油!

1.《星際穿越》

豆瓣:9.2分

與《流浪地球》不同的是,《星際穿越》是將地球遺棄,去尋找新的星球定居。在這部電影之前,沒有一部電影如此的貼近浩瀚星空,是一部當之無愧的科幻神作。「愛」成為影片中超越是空的唯一存在;實力推薦!

2.《火星救援》

豆瓣:8.4分

被譽為太空版的《魯賓遜漂流記》,雖然沒有《星際穿越》那麼多浩瀚宇宙的畫面,但導演卻能把火星比作為一個宇宙來拍攝。

看似喜劇的外表下卻是好萊塢科幻大片的元素!並沒有煽情的感情戲,詳細講述了人類在火星上生存的艱難!

3.《2012》

豆瓣:7.8分

記得當年,大街小巷都在盛傳著2012世界末日的瑪雅預言,這場滅頂之災成為了當年最熱門的話題。那年小編還在上初中,老師和同學們一邊上課一邊倒計時

這部電影也是應景而生,被譽為科幻災難片的經典,影片最後的諾亞方舟設在青藏高原,十分優秀了!

4.《世界末日》

豆瓣:7.7分

90年代科幻電影的代表作!經典的末日電影,巨大的隕石向地球襲來,人類計劃鑽洞貫穿至隕石的地心,放入核彈將其引爆,劇情與《流浪地球》非常類似!不得不說,當年的大本和布魯斯簡直帥爆!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之後,科幻電影除了《三體》還有這些等待著上映!
    事實上,就目前的市場來看,科幻電影後續仍有強大的儲備內容。 郭帆導演的《流浪地球2》正在籌備中;田曉鵬挑起了《三體》大梁;和郭帆合作過《李獻計歷險記》的導演李陽也帶來了新作《從21世紀安全撤離》;以及陳思誠導演新作《外太空的莫扎特》,這些作品無一例外都是科幻題材。
  • 《流浪地球》之後,科幻電影除了《三體》還有這些等待著上映
    事實上,就目前的市場來看,科幻電影後續仍有強大的儲備內容。 郭帆導演的《流浪地球2》正在籌備中;田曉鵬挑起了《三體》大梁;和郭帆合作過《李獻計歷險記》的導演李陽也帶來了新作《從21世紀安全撤離》;以及陳思誠導演新作《外太空的莫扎特》,這些作品無一例外都是科幻題材。
  • 科幻熱片《流浪地球》小析
    有人說,《流浪地球》一經上映便圈粉無數,贏得社會廣泛好評,其原因除了其高超的拍攝技巧、檔期選擇的恰當等因素外,它的影片價值觀的表達更是滿足了觀眾的心理需求。繼而在國內甚至是國外掀起了一波波中國科幻熱的討論。《流浪地球》作為中國首部3D科幻電影在國內外同步上映,開創了中國硬科幻電影的新紀元。該影片受到國內外媒體的一致好評。其中,《紐約時報》稱其標誌著中國電影工業躍入太空時代,是中國電影工業黎明的新開端[1]。還有外媒感嘆:「終於不再是只有美國人拯救地球了。」
  • 《流浪地球》給中國科幻電影起了一個好頭
    《流浪地球》足夠優秀,優秀到票房很可能突破50億元。至於能否取代《戰狼2》的老大地位,那要看接下來的《阿麗塔》和《馴龍高手3》是否給力,現在看還是有希望的。《流浪地球》優點很多,比如構思、特效、音響效果,還有吳京和達叔的演技。《流浪地球》缺點也很多,比如劇情、細節、男女主角,還有主題的不明確。
  • 《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抬頭,我們離美國科幻還有多遠?
    在這個假期裡,除了大年三十早上的《復聯4》預告,最讓院長激動的應該算是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了。如果換作是好萊塢導演拍同樣的故事,人類肯定會放棄地球移居到別的地方來躲避災難。在未來浩瀚的宇宙和既定的科學事實下,能夠真正觸動觀眾內心的故事,才是一部好的科幻電影,而《流浪地球》確實做到了。
  • 《流浪地球》和《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除了都有地球,還有什麼共同點—— 或科幻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科幻電影沒法找出這樣的公式。你根本說不清楚《流浪地球》和《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除了都有地球,敘事結構上還有什麼共同點。要是再加上《Her》和《星球大戰之曼達洛人》呢?加上《星際穿越》和《阿凡達》和《彗星來的那一夜》呢?它們到底有什麼共同點,使得它們都被我們稱為「科幻」?是基於科學的設定嗎?《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有什麼科學依據?
  • 聊聊流浪地球和科幻小說
    從初一到今天,朋友圈裡最大的熱點就是電影《流浪地球》。朋友們也分成三派。一派說「流浪地球拍得好極了」,好派;一派說「好個屁」,屁派;還有一派不說好壞,但也有自己的明確觀點——看個大片,過節開心開心 ,你們吵來吵去真是招人煩,算是逍遙派。還是領袖說得好啊:朋友圈無派,千奇百怪。
  • 《流浪地球》:開啟國產科幻電影元年
    防護服在最初概念階段就設定分為民用和軍用兩種,最為直觀的就是民用的要「軟」,軍用的要「硬」,北京421工作室(現為Studio MDI)按照郭帆導演與郜昂帶領的美術組定下的「重工業質感」及寫實的設計基調,專門為《流浪地球》設計並製作了5套軍用外骨骼裝甲,15套頭盔及背包,還有19套軟質防護服,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特殊道具製作。
  • 為什麼說《流浪地球》不能標誌著中國科幻元年的到來
    從這種敘事方式的廣泛流行和對《流浪地球》的跨時代意義的讚美中,我們得以窺見中國科幻是如何在高歌猛進的產業化進程中徘徊的。《流浪地球》是災難片而不是科幻片《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述因為太陽即將擴張並發生爆炸,人類必須用推進器帶著地球逃離家園、前往比鄰星的故事。
  • 為什麼說《流浪地球》不能標誌著中國科幻元年的到來?
    《流浪地球》是災難片而不是科幻片《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述因為太陽即將擴張並發生爆炸,人類必須用推進器帶著地球逃離家園、前往比鄰星的故事。電影大幅度改編了原作的情節,將原作中描繪地球通過木星引力加速離開的幾個自然段進行大幅度擴寫成片。
  • ​韓國人離《流浪地球》還有多遠?
    這是《流浪地球》之後,亞洲又一部太空科幻題材的電影,難免被拿來做比較。除此之外,在整個故事裡,除了各國語言之外,沒有體現任何民族性的內容。反觀《流浪地球》,中國人在拯救人類的工作中扮演了領導的角色,有一些人將這樣的情節定義為自嗨。《流浪地球》的主線故事中,主角團可以是任何種族,只是在結尾處,編劇對各民族的一些特徵進行了區分。
  • 《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驕傲
    春節期間火遍各大影院和朋友圈的《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個太陽即將毀滅,人類為了自救,把地球從太陽身邊偷走的故事。
  • 斬獲國內外17項獎項,國產之光《流浪地球》,中國真正的科幻電影
    《流浪地球》的套路其實就是很普通的災難片套路而《流浪地球》作為劉老師難得的中篇小說,自然是受到了不少的關注,畢竟在《流浪地球》之前,中國影史上還真沒出現過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片。因此,從《流浪地球》宣布開拍,到上映,在這段時間中,一直受到原著粉絲、主演粉絲以及各大媒體人的關注。
  • 地球流浪之後,中國科幻電影走向何方?
    有人說,《流浪地球》能火,是電影設定的由中國人拯救地球的故事立意好,它擺脫了幾十年來,凡地球有難,歐美人出頭做英雄的理所當然。其次是帶著地球去流浪的偉大、浪漫創舉,滿足了中國人的科幻自豪心結,綜合種種因素,成就了它的高票房。
  • 《流浪地球》的背後,是那本陪伴你學生時代成長的《科幻世界》
    精良的製作,當然吹爆的還有優秀的劇本。電影原著源於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一劉慈欣同名小說。我覺得《流浪地球》也是如此,不是科幻迷不懂太陽啊宇宙啊也沒什麼,單單從中國人的家文化出發,這部「災難片」在春節檔上映也很適合。因為看著熒幕上地球去流浪,牽起身旁家人的手,這一刻就是中國人的團圓!
  • 《流浪地球》IMDb評分狂跌,科幻出海還未成熟
    Netflix在全球有超過1.39億訂閱用戶,而又正好沒有進入大陸市場,《流浪地球》Netflix上線後IMDb評分斷崖下跌,可見在許多外國觀眾眼中《流浪地球》並不存在光環,也離他們心目中的科幻神作相差甚遠。但這種反饋其實早就在《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的預料之中。
  • 深觀察|從《流浪地球》看科幻電影的「硬核」在哪
    《流浪地球》劇照《流浪地球》上映後,好評和差評形成尖銳對立。無論是從科技角度,還是價值觀,抑或是專業編導,以及演員的表演和人設,都陷入了褒貶不一的評論混戰。本文無意介入這些爭議,僅談論科幻作品(小說、電影)的存在意義或者科幻作品刷存在感的理由。
  • 《流浪地球》:國產科幻電影的新紀元
    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正式與觀眾見面,首映當日就突破了2億元的票房大關,同時豆瓣評分飆升至8.3分,最終以46.55億的票房躍升為國產電影票房第二(僅次於《戰狼2》)。許多影評人和觀眾將《流浪地球》的上映稱作是中國科幻片元年的開啟,同時也將《流浪地球》稱為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改編自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述了2075年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必須通過「流浪地球」計劃逃離太陽系另尋家園的故事。所謂「硬科幻」是指運用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等硬科學為基礎,通過嚴格且專業的計算和推演,描寫新技術和宇宙探索為人類命運與未來帶來改變的科幻作品。
  • 影評丨《流浪地球》國產科幻裡程碑
    長此以來,國內的科幻電影市場幾乎全部被國外電影霸佔,直到《流浪地球》讓觀眾看到了國產科幻作品的曙光。由此可見,為《流浪地球》的拍攝,可謂是煞費苦心。2019年2月5日,《流浪地球》國內上映,本就寄予厚望的它,一經上映就爆紅網絡。從放映到排片結束,《流浪地球》國內獲得46.55億的優秀票房。觀眾口碑飆升,豆瓣評分7.9作為國產科幻片已經非常高。《流浪地球》也因此被稱為國產科幻劇的裡程碑創作,2019年也被稱為中國科幻元年。
  • 《流浪地球》——中國首部現象級硬科幻電影誕生!
    毫無疑問,區別於過往的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是一部基於「硬科技」的「硬科幻」電影,而且與美國科幻電影奉行的個人英雄主義不同,是一部極具中國風格的作品。 很多人會覺得影片中為地球裝上發動機的想法太過於科幻,離現實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