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詩正行書《雪事十詠》題畫詩欣賞

2020-12-22 騰訊網

梁詩正行書《雪事十詠》,雍正乙卯清和月,寶親王長春居士著,梁詩正謹書。來源:《孫祜雪景故事冊》故宮博物院藏。

東郭履雪

蘇卿齧雪

袁安臥雪

赤腳嚼雪

謝庭詠雪

王恭涉雪

謝莊點雪

孫康映雪

陶谷烹雪

程門立雪

相關焦點

  • 梁詩正的行書,瀟灑飄逸,試問:這般精緻,當今誰人能寫出?
    梁詩正,雍正年間的探花,「清四大家」之一梁同書的父親,乾隆最欣賞的御用書法家,詩人,書法家,寫了一手錦繡文章。古人的文人,往往是全才,梁詩正也是如此,詩、文、書也是樣樣精通,由於他一生都在跟隨皇帝左右,沒有太多展示自己的機會,所以在書法史的名氣並不大!
  • 這兩位無名書家的行書,遠勝大學士梁詩正
    清 張照 行書我們既然上面提到了張照對比梁詩正,不妨也就順便一談梁詩正的書法。梁詩正 行書跋《快雪時晴帖》梁詩正 行書另外,我們再推薦一位清代朝臣孫爾準,其書法相比梁詩正的行書也在筆法上多了一些變化,個人更喜孫爾準的字。一起來看看:
  • 清朝書法「書法奇才」梁詩正,行書被譽為第一,勝過當今許多書家
    《梁詩正書法集》一般來說,練習書法大多都會從這五種書體中選擇,即是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等,而在這五種書體中練習楷書、行書者居多,尤其是行書,兼具楷書的實用性與草書的藝術性,《梁詩正書法集》說起行書的練習,就不得不提一下「書聖」王羲之了,王羲之以行書著稱,其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其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 清朝最美行書,啟功正是學的他
    他就是清朝大名鼎鼎的書法家—梁詩正。 梁詩正,字養仲,號薌林,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探花,官至東閣大學士,卒諡文莊。書法初學柳公權,繼參趙孟頫、文徵明,晚師顏真卿、李邕。在王羲之《時雪快晴帖》後面有一幅跋作十分精彩,正是梁詩正行書跋作。
  • 十首題畫詩:題畫詩得之不易,欲工尤難,貴在詩傳畫外意
    來欣賞十首題畫詩,感受一下詩人眼中的畫卷有著怎樣與眾不同的美吧。1、《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蘇軾 〔宋代〕其一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這是一首讚美巖竹的題畫詩,也是一首詠物詩。本詩的語言簡易明快,卻又執著有力,具體生動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惡劣環境下,長在危難中,而又自由自在、堅定樂觀的性格,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質。
  • 最美行書之一,氣質清雅、骨骼秀挺,啟功都借鑑,卻被評為館閣體
    的確,啟功老師的書法作品中,不管是楷書還是行書、草書,都流露出一股「清雅」之氣,大字、小字皆是眉目清秀、筆筆分明,不會出現糾纏、含糊之像,不管是懂書法的還是書法門外漢都能欣賞啟功老師的書法。其實啟功老師在創造「啟功體」時,可以說是借鑑了萬千名家,集眾家之所長,成一家之書風。
  • 把行書寫到極致,能有多好看?看看乾隆大秘書的書法,就知道了
    而對於行書書法作品,大家最為熟知的應該就是東晉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了,此書遒媚飄逸,字字精妙,點畫猶如舞蹈,也難怪後世人稱其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在王羲之之後呢,歷朝歷代也有不少的行書大家湧現,如王獻之、米芾、顏真卿、歐陽詢、蘇東坡等等,這些人都曾寫出了流芳百世的行書作品。
  • 300多年前的行書精品,這字美得如痴如醉,被譽為「清朝最美」
    這所謂的館閣體,在清朝洪亮吉《江北詩話》一書中有過記載:「今楷書之勻圓豐滿者,謂之館閣體,類皆千手雷同。」也就是說,這樣的字體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可這樣的字體卻被讀書人捧為「金飯碗」。梁詩正是雍正八年的探花郎,後來成為了乾隆皇帝的貼身大秘,乾隆皇帝外出遊玩時所作的詩詞,都由梁詩正負責抄錄,一些國史策論也都由梁詩正負責編纂,乾隆皇帝對他可謂是器重至極。
  • 啟功行書原來是取法於此,不愧是清朝第一行書,被乾隆視為珍寶
    《梁詩正書法集》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位清朝時期的行書大家——梁詩正,其字點畫清晰、辨識度高,非常適合初學者臨摹、學習。《梁詩正書法集》對比王羲之的行書和梁詩正的行書,你未必能全部認清王羲之的字,但是梁詩正的字你必定能全部認清。
  • 41歲的梁詩正行書作品鑑賞,至今近三百年過去,書法依舊獨領風騷
    行書與草書的共同特點及行筆創作用墨簡述:行書有一個與草書共同的特點,即它可根據章法的需要和某字的特徵,隨時調整它的字形和筆畫形態。這就是行書可收可放的特性。離方遁圓:楷書方多圓少,折筆處多為方,即如趙孟的圓轉為主的書寫也時露方意,這無疑是需要也使字增加了一定的力度。由於行書收筆不再回鋒作頓,而多是將筆鋒提出,所以形成了點畫的附鉤和挑趯,即上筆終了時順勢帶下,而下筆自然承上,使點畫之間雖斷似連,筆斷意連,產生了明顯的顧盼呼應關係。
  • 杜甫 題畫詩合集
    序言 詩歌與繪畫屬於兩種不同門類的藝術,前者依託於文字,後者依託於圖像,當然關於詩與畫的異同,前人從不同的角度多有闡述,其中葉燮看法較為妥帖,曾寫道:「畫者天地無聲之詩,詩者天地無色之畫。
  • 小行書慢慢寫,這感覺真好
    梁詩正詩骨蒼秀,《詩話》稱讚梁公詩:「莊雅雍容,自然合節,情文相生之妙…以穩愜勝。」梁公文風有多穩健?借其書法通感,更為直觀。很多人認為行書是「急就」,其實不然,無論是技法上,還是就心境而言,高質量的行書作品,是慢生活的悠然呈現。如你所見,梁公善書,小行書尤為雋秀,清人吳修在《昭代尺牘小傳》予以高度讚賞。
  • 清代最美行書,這字寫得超凡脫俗,少有人能做到
    梁詩正書法集其中梁詩正的行書為最好,他用筆圓轉、筆勢流暢、縱橫曲折,溫潤秀雅,把行書寫的超凡脫俗,行中帶有楷意,字字流美動人,這樣文人書風,在今天的書壇,很少有人能做到!梁詩正書法集梁詩正的書法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他在繼承和發展的前人書法基礎上,削繁就簡,變古為今,其用筆不含渾,不故弄玄虛,起筆、運筆、收筆的筆路十分清楚,把行書的藝術性和實用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 這位雍正八年探花郎,是乾隆皇帝老師,筆下行書精妙入神
    這個人叫做梁詩正,是雍正八年的探花郎,曾經入宮擔任過皇子的老師,也就是乾隆皇帝的老師。他的書法在乾隆年間頗有一些名氣,曾經在大殿上潑墨揮毫,讓乾隆親自下殿拽紙,給他當書童,可見這梁詩正當真是有幾分本事的,恰如當年李太白「貴妃研墨力士脫靴」一般。
  • 清朝300年中的極品行書,如此好看的字,現如今不多見了
    自古行書大家輩出,比如說王羲之、王獻之、歐陽詢、顏真卿、蘇軾、趙孟等人。他們為我國文化寶庫提供無數行書大作,滋潤後世萬千。到現在,熱愛行書者也是繁多,那麼我們若想寫好一手行書,該如何入手呢?那麼我們該如何打好行書的基礎呢?這裡為大家推薦一位行書大師,雖然書法名氣不及王羲之,但是書法功底深厚,其行書被譽為「清朝第一行書」,是乾隆皇帝的老師,梁同書的父親,此人便是——梁詩正。
  • 古代題畫詩鑑賞系列之一(作者:陸虹)
    眾禽事紛爭,野雁獨閒潔。徐行意自得,俯仰若有節。我衰寄江湖,老伴雜鵝鴨。作詩問陳子,曉景畫苕霅。依依聚圓沙,稍稍動斜月。先鳴獨鼓翅,吹亂蘆花雪。陳直躬,是宋畫雁名家陳偕之子,世其家學,善畫蘆雁。讀東坡題詩,可以想見其畫。「野雁見人時,未起意先改。」乍看起來,似從閒處落筆,寫野雁驚人,一去杳杳。作者在寫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畫了無瓜葛。
  • 和「雪」有關的書法名作
    提起來關於「雪」的書法,大家首想想起來的肯定是大名鼎鼎的「三希堂三貼」之首的晉王羲之《快雪時晴貼》。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快雪時晴帖》只是一封4行28字的書札,內容為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的問候。不少人認為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僅次於他所書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又一件行書代表作。
  • 學行書這一本帖就夠了
    》快雪堂法帖全集       陸粲《事茗辯》趙孟頫《感興詩》   蔡襄行書《山堂詩帖》範成大《急下帖》   王羲之《卿女帖》宋克《唐宋詩卷》   米芾《天馬賦》祝枝山《雲江記》   唐伯虎《集賢賓》唐人寫經《轉輪王聖經》王澍《唐王右丞江皋會遇圖》王鐸行草尺牘      懷素《食魚帖
  • 全國大範圍降雪,一起來看歷史那些關於雪的精彩書法!
    自古以來,雪都是文人墨客筆下描繪的對象,書法家們亦通過筆走龍蛇,表達在雪天裡的喜怒哀樂。今天小編整理了歷代書法家關於「雪」的作品,供君欣賞。1、東晉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趙孟頫、劉賡、護都沓兒、劉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吳廷、梁詩正等人的跋語中都表示讚嘆。2、東漢 曹操 《袞雪》
  • 陳毅元帥行書詩詞、信札欣賞,專家:字如其詩、充滿浪漫和豪情
    1955年,陳毅行書詩另外,陳毅元帥的某些書法作品又寫得輕快逸美,非常有米芾行書的感覺,特別是其側鋒側尖筆畫,幾乎與米芾行書有著同源而成的相似之處。好了,接下來同課代表一起欣賞陳毅元帥的行書作品——陳毅元帥12幅行書手札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