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杏,從小聽老人家這樣並提,以為只是一樣食材,長大了才知原來是兩樣。外形確實是相近的,放在一起還是看得出端倪。南杏較大顆,左右對稱,北杏呈心臟形略扁,左右不對稱。至於我們平日當零食磕的所謂美國大杏仁,其實根本不是杏仁,正確來講是扁桃仁,lost in translation,多年來都混淆一談。
江獻珠女士說南北杏最恰當的比例是南杏十份、北杏一份,而她的首徒大師姐卻堅持兩份南杏就要配一份北杏,這樣才香——即使如此,一碗杏仁茶也不過是7.5克的北杏,不超安全標準。中環名人坊的主理人富哥認為,北杏今不如昔,往年南北杏七三分足矣,如今卻要去到六與四之比,杏香才充足。
南北杏永遠是菜餚裡的配角,一唱一和的二人組。然而在這時節裡,南方雖不見草木蕭疏,亦無樹樹秋色,卻也抵不住口乾舌燥。此時,怎能不掛念南北杏?
杏汁麻餈
麻餈,也就是芝麻糯米餈。外層口感細軟輕彈,粵語的「煙韌」是最貼切的形容詞,加入少量澄面,令麻餈糰子身挺。一咬開,杏汁軟軟地流出來,因為加了牛油,細滑無比,如羽衣輕掃舌面。(出品:文華廳)
杏汁鱈魚
用姜蔥水及鹽將鱈魚浸過夜,取出後控幹水分,放入烤箱焗烤15分鐘。慢煮杏汁,不需加分其自然會呈半凝固狀,澆上鱈魚塊作醬汁,味道清雅宜人,杏汁是巧妙的烘託。灑在表層的是炸過的西杏片,並非南北杏。
出品:文華廳
地址:香港中環幹諾道中5號香港文華東方酒店25樓
電話:852-28254003
杏汁白肺湯
這是一道老菜,據「特級校對」陳夢因說,最早來自廣州西關的文園大酒家。如今文園不知何處去,杏汁白肺湯在廣州也不算太常見了。好在香港還有幾間高級粵菜餐廳,固定供應。這道菜頗費工夫,打杏汁不消說,洗豬肺就足夠麻煩。要從豬肺的肺喉處灌清水,將肺裡的血水清出來,如是者數次。洗乾淨後,再將豬肺以白鑊煎至微黃,以上湯清燉,傾入杏汁再燉。香醇清潤的一味湯品,極適合秋冬飲用。
出品:名人坊
地址:香港中環九如坊3號中環蘭桂坊酒店1樓
電話:852-36500066
蛋白杏仁茶
杏仁茶當然沒有茶,叫茶而不叫羹,據說是由於比羹稀薄,喝時不用湯匙,如同飲茶。其實因為有蛋白,還是要藉助湯匙。做杏仁茶與打杏汁有所不同,若加米來打就是杏仁茶,不加米就是杏汁。因為要加入蛋白,火候要控制得好,否則蛋白會結塊。 (出品:怡東軒)
櫻花杏汁卷
用的是龍皇杏,比一般南杏大一倍多,價格也是兩倍以上。與一般生磨不同,先約略炒香,令其香味更突出,加水磨至細碎,要隔兩次渣才更細滑。磨好的杏汁與糯米粉、粘米粉混合加水,蒸熟後待其冷卻後再捲起來,工序頗多。值得一贊黃師傅的細妙心思,為免杏汁卷白禿禿的顯得寡淡,他在表層放置一朵小小的食用櫻花,瞬間點睛了。
出品:怡東軒
地址:香港銅鑼灣告士打道281號怡東酒店2樓
電話:852-28376790
摩囉炒飯
摩囉指的是印度,香港人叫印度兵為「摩囉差」,中上環還有條摩囉街,那摩囉炒飯顧名思義就是印度炒飯咯。端上桌來,一陣咖喱香。提子乾、麵包脆粒與南北杏片的加入,為這個炒飯增加多重口感與滋味,異域風情也更濃厚。
杏片百花球
百花是蝦膠的雅稱,將蝦肉用刀背剁成茸加油鹽酒攪至起膠,裡面加了少許肥豬肉粒,帶點脂香。裹上杏片炸得金黃,外層是酥脆的像杏仁脆餅,咬開是略帶粉紅的蝦膠,鮮香可口。
出品:國福樓
地址: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3號皇悅酒店地庫
電話:852-28612060
如果喜歡此文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歡迎向朋友推薦橄欖餐廳評論微信帳號
歡迎大家查看我們往期的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