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策助電影產業升級 陳國星:拍好看的電影贏得觀眾

2021-01-08 人民網

  據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  (記者璩靜、楊榮榮)全國影院票房收入從2002年的不足10億元增長至2013年的217.7億元,同期影院銀幕數從不足2000塊攀升到2萬餘塊……經過10餘年的探索,我國電影事業發展迅速。

  不久前,多部委首次聯合出臺了支持電影發展的8項經濟政策。8日,全國電影工作座談會又將在京開幕。如何藉此契機,全面提升電影創作的思想藝術質量,進一步推動中國電影事業邁上新臺階?廣大電影工作者拭目以待!

  創作百花齊放、量質齊升,電影事業迎來新發展

  盤點去年電影市場表現,票房數字尤為引人注目:2013年全國電影票房突破200億元,國產票房份額達59%。國產電影迅速提高的不僅僅是票房成績,還有整體質量。《張思德》《梅蘭芳》《周恩來的四個晝夜》等以較高的藝術水準獲得觀眾和業界一致認可。此外,《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失戀33天》等影片時尚風趣、實現了與年輕觀眾的有效對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等影片按照電影工業模式製作,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電影品牌。

  回顧過去,中國電影發展歷程並非一片坦途。「上世紀90年代有段時間電影市場非常低迷,全年票房不到9億,全國存活的電影院線大概只有2000多塊銀幕。那時,業內最常說的話就是——我們如何走出低谷。」導演尹力回憶說。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毛羽介紹,當時中央非常重視,曾就電影發展專門出臺了6項經濟政策,對電影業走出困境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電影頻道、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就是那個時候誕生的。「當時的扶持電影發展的政策保證了國產電影在院線的放映比例,鼓勵了各類資本建設院線和投資電影的積極性,推動了全產業鏈發展。」毛羽說。

  如今,歷盡滄桑的中國電影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多部委形成政策合力,措施涵蓋產業鏈各個環節

  電影事業要爬坡過坎,國家就要制定著眼長遠、結合實際的戰略。6月19日,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出臺了《關於支持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從財政補貼、金融支持、土地政策等8個方面支持電影產業發展。這些政策包括:電影發行企業發行收入5年內免徵增值稅;鼓勵金融機構推出適合電影產業需求特點的信貸產品和服務;實行影院建設的差別化用地政策……業界振奮:政策必將進一步解放電影生產力,為電影繁榮發展帶來新一輪增長動力。

  縱觀8項經濟政策,可以說是配合電影產業升級需求而生,全方面地加大了對電影業的支持力度。

  「在好萊塢,很多美國銀行對中小電影企業甚至是獨立製片人都有專門的貸款產品,我們目前雖然有一些創新案例,但差距還很大。」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馬賤陽處長說,政策已經釋放信號,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利用信貸、股權、債券、保險等多種渠道支持電影產業發展。

  影院建設方面,商業設施裡的影院怎麼建,對老舊電影院改造有什麼樣的政策?種種疑問,也都能在政策中找到答案。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表示,這些措施不僅涵蓋產業鏈各環節,還有兩大突破——第一次細化了促進電影創作生產的資金規模和支持影片數量,第一次對金融支持電影產業發展、影院建設土地政策做了詳細規定。

  歸根到底,電影產業還是內容產業。如何創作出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的影片?如何積極展現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基因並讓觀眾喜歡?這些,都是當代電影人最應該思考的問題。尹力說:「中國電影要在競爭中獲得地位,必須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電影概念,講好中國自己的故事,構築我們自己的體系,重塑我們電影的靈魂。」導演陳國星認為,只有拍出好看的電影去贏得觀眾,做強做大本土市場,才能使國產電影在全面開放的市場裡立於不敗。

  《 人民日報 》( 2014年07月08日 12 版)

相關焦點

  • 陳國星:做誠實的電影是一種生活態度
    當人們幾乎要給陳導冠上喜劇導演的頭銜時,陳國星卻忽然來了個180度轉身,投入主流影片《孔繁森》《橫空出世》等重大題材的拍攝。問他為什麼在獨具一格的喜劇片勢頭正勁時戛然止步,「總是拍喜劇片,小製作、家庭化,導演無法發揮真正的才能,電影這種全方位的視聽藝術也無法物盡其用,重大題材影片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導演大有可為。」陳國星導演給出這樣的回答。
  • 尊重心中的感動——專訪電影《鄧小平在黃山》導演陳國星
    劇組除了在白天緊張拍攝之外,晚上也儘量抓緊拍攝室內戲和夜場戲,演員和工作人員都非常辛苦。在拍攝的間隙,景區有關方面採訪了導演陳國星。實際拍攝遠超構想 採訪陳國星正好是一場戲結束的休息時間,他對剛剛拍完的一個鏡頭比較滿意,用喇叭鼓勵著大家:「剛才演員演得非常好,很棒!」
  • 金爵電影論壇:推動產業升級 邁向電影強國
    日前,金爵電影論壇公布今年的論壇日程,作為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重要組成部分,金爵電影論壇將於6月16日—21日舉行,含10場論壇,以及4場「電影學堂」活動。一直以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電影論壇都是電影人了解產業動態的最佳途徑。每年,電影節都堅持以提升創作質量、推動行業發展為核心,從政策扶持、電影創作、文化傳播、受眾分析、產業格局等角度,邀請資深從業者展開討論。
  • 1994年,方舒為了小10歲的屠洪剛拋棄陳國星,陳國星怎麼樣了?
    1995年,陳國星憑藉《孔繁森》獲得了當年金雞獎的特別獎。這個獎項對於陳國星來說具意義深刻,陳國星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專心致志地拍攝這部電影。而這部電影除了是對自己多年的導演生涯的一種肯定外,同時也給了陳國星重生的力量。
  • 何培英: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政策扶持和法律規制研究
    電影產業模式類型的不同並不象徵著孰好孰壞,或孰優孰劣,但不同的主導型的發展手段也象徵著國家對電影產業發展方向的不用,只是在根據自身國情發展出的目前較為完善的發展方式,並隨著國際競爭和電影環境的變化,不斷完善和均衡各個利益主體,促進國家整個影視產業發展。
  • 1994年,方舒為了小10歲的屠洪剛拋棄陳國星,陳國星怎麼樣了?
    這個獎項對於陳國星來說具意義深刻,陳國星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專心致志地拍攝這部電影。而這部電影除了是對自己多年的導演生涯的一種肯定外,同時也給了陳國星重生的力量。在這的前一年中,他剛剛才經歷前妻婚後出軌並且和她離婚的悲傷事件。1994年,方舒為了小10歲的屠洪剛拋棄陳國星。
  • 實驗性電影如何贏得普通觀眾
    原標題:《鳥人》獲奧斯卡多項大獎觀眾褒貶不一   實驗性電影如何贏得普通觀眾(圖)   《鳥人》倍受奧斯卡評委青睞,但也有一些中外觀眾反饋片子「看不懂」「不好看」,故事和影像都比較灰暗  《鳥人》獲獎引發的爭議:  正方:長鏡頭突破好萊塢傳統模式   反方:形式過度炫技表演過度用力  《鳥人》講述了一名過氣演員如何挽救其事業的故事
  • 「免稅」政策產生「蝴蝶效應」 海南電影產業迎新機遇
    今年,疫情下的電影業無奈地走進了難熬的冬季,但是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各項支持政策逐步落地,吸引了大批電影業企業和人才的關注,為海南發展電影產業提供了廣闊天地和美好未來。  「免稅」政策產生「蝴蝶效應」  今年6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正式公布,自貿港在稅收政策和吸引人才方面優勢明顯,隨著「零關稅」、低稅率等政策紅利逐漸釋放,給海南電影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 相關部委擬出臺政策紓困電影產業
    原標題:相關部委擬出臺政策紓困電影產業 專家稱影響力度視具體財稅政策而定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4月3日,國家電影局官網發布消息稱,為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在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關懷和親自推動下,國家電影局協調財政部、發改委、稅務總局等部門
  • 耳東影業賦能,助力南京電影產業邁向新徵程
    "跨界"與"融合"的發展時代,耳東影業一向善於集合優秀資源,盡己所能,為觀眾及社會帶來文化的受益。就在2020年的7月30日,南京影視文化公共服務中心在江寧區正式揭牌成立,南京耳東電影產業園也宣布啟動,這預示著耳東影業與南京方面更多探索的深入開啟。
  • 黑色「南方」與「產業升級」的中國文藝電影
    偶爾致敬或可成神來之筆,若全片太多致敬則不易形成自身風格,何況工作人員與其他當代國片重合及影像風格高度趨同:《南方》攝影師董勁松拍過刁亦男所有電影,也是畢贛《地球最後的夜晚》(2018)攝影;燈光師黃志明為多部重要的王家衛電影布光,也與賈樟柯合作了《山河故人》(2015)、《江湖兒女》(2018);美術師劉強與刁亦男、賈樟柯、畢贛長期合作。
  • 5G技術對電影產業是一把雙刃劍,但對觀眾而言,絕對是福音
    會議討論了5G時代電影產業的發展和轉型,電影公司的領軍人物、專家和學者分享了他們對未來趨勢的看法。這並不是第一次5G在電影論壇上受到關注。那麼,為什麼5G技術對該行業如此重要呢?電影理論家和歷史學家David Bordwell認為,電影藝術是創造力、技術和商業的結合。與其他形式的藝術不同,電影更依賴於技術。
  • 張昭:文娛產業再升級,用文化品牌的方式做電影
    樂創文娛董事長、CEO張昭發表了題為「講好中國故事,驅動文娛產業再升級」的主題演講。增長降速背後是行業升級電影票房增長降速,文化部和旅遊部合併,迪斯尼收購福克斯獲得了中國政府的無條件批准,今年文娛產業發生了很多事情,這些事情對市場走向有深遠影響,那麼,未來十年中國的電影產業會怎麼走,方向在哪?這是很多人關注的問題。
  • 國家電影智庫發布中國電影產業指數
    這是目前國內發布的首個電影產業指數,也是國際上唯一的電影產業指數。六年來,電影產業指數體系不斷豐富發展,底層邏輯和指數框架日益完善。近年來,中國電影產業不斷突破,尤其是最近票房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希望指數能夠在中國電影產業轉型升級中發揮引導作用。
  • 電影好看不好看 觀眾腦電波說了算
    本報訊(記者 肖揚)電影的命運要靠賭?電影的口碑難有量化標準?其實並不是。前日,「千人同測《記憶碎片》暨電影觀眾大時代」系列活動在北京電影學院舉行,「電影測評神器」新鮮亮相。觀眾們戴上特殊設備,在觀看懸疑推理電影《記憶碎片》時接受腦電波的採集,由此可以輸出「專注度」和「放鬆度」參數,從而通過大數據分析影片的觀影體驗、特色情節點等內容,並給出營銷發行的策略建議。
  • 新時期下電影產業發展之路何去何從?他這樣說→
    如何拍出一部好的影片?新時期下電影產業發展之路何去何從?12月6日,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海南自貿港電影促進高峰論壇舉行,中國電影集團副董事長、中國電影股份公司總經理傅若清以《我和我的祖國》創作為例,分析當前電影創作和發展方向,引起行業人士共鳴。「電影要拍得好看,絕對不能光有事件沒有人物,光有歷史沒有溫度,要尊重觀眾,尊重市場搞好創作。」
  • 與陳國星愛情長跑十年後,方舒為何轉身嫁給了屠洪剛?
    她在水花導演執導拍攝的電影《烈火中永生》裡面扮演&34;,電影的播出讓方舒受到了許多觀眾的歡迎。當時的方舒只有7歲,剛剛上學的方舒儼然成了班裡的小明星。同學們對這個拍過戲的同學十分好奇,個個都想和她交朋友。有了關注就會有壓力,方舒對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她一邊拍戲,一邊還保持著優異的成績,是個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 與陳國星愛情長跑十年後,方舒為何轉身嫁給了屠洪剛?
    她在水花導演執導拍攝的電影《烈火中永生》裡面扮演''小蘿蔔頭'',電影的播出讓方舒受到了許多觀眾的歡迎。當時的方舒只有7歲,剛剛上學的方舒儼然成了班裡的小明星。同學們對這個拍過戲的同學十分好奇,個個都想和她交朋友。有了關注就會有壓力,方舒對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她一邊拍戲,一邊還保持著優異的成績,是個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 臺灣新電影毀了臺灣的電影產業?
    電影《悲情城市》劇照有了小獅子的魔法加持,《悲情城市》在臺灣本土罕見地收穫了一億元的高票房。而且輔導金對於在國際影展中得獎的影片還會給予不同額度的獎金支持。這樣,又有獎盃,既有錢拿,而且似乎觀眾也買帳。那麼何樂而不為?於是很多後輩都開始仿效這些新電影的前輩們,拍出了很多觀眾覺得悶,看不懂的文藝片,而且開始更多地迎合西方評審而不顧主流觀眾。
  • 電影產業受衝擊,青龍獎延期,影帝拍電視劇
    進入冬季後,世界各國新冠疫情都迎來了高峰,歐美地區每天都是上萬人確診,東亞地區雖然好點,但韓國目前的疫情並不樂觀,單日確診人數已經快接近600人了,娛樂圈已經有多位明星確診,多部影視劇停拍或延期拍攝,很多頒獎活動也都選擇停辦或者延期,就算辦也簡化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