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凱爾特神話的前世今生
很多人都玩過暴雪的經典網遊《魔獸世界》,裡面的角色"德魯伊"Dryad是隊伍裡的萬金油。德魯伊可以打輔助配合、治療恢復隊友的血槽,可以化身熊去衝鋒陷陣、豹盜竊物品、海獅遊過水域。隊伍裡缺什麼技能,德魯伊就好像一把多功能的瑞士軍刀,補上隊伍的短板缺失。
"德魯伊"Dryad一次源自希臘語的Druid,中文翻譯也叫德魯伊。歷史上的德魯伊(Druid,下同)是凱爾特人的神職人員。他們除了精通佔卜,還是醫生、教師、法官以及君主的顧問,簡直是社會階層裡精英中的精英。普通人想成為德魯伊,得經歷二十年之久的漫長修行,如果不能背誦冗長的詩篇,就會被淘汰。
德魯伊把他們掌握的神秘主義知識創建德魯伊教,就像印度的婆羅門之於婆羅門教。宗教與神話很多時候是孿生兄弟,德魯伊是講故事的人(Storytellers),它們把凱爾特人流傳的故事傳說,整理構建成為神話,但沒有把神話記錄成文字。他們作為神話塑造的主體,更喜歡口口相傳,因為他們認為知識的傳授只能局限於精挑細選的學生,保證的知識壟斷,維護"學閥"的利益;另一方面通過口授是記憶的訓練,因為及格的德魯伊必須保持驚人且長久的記憶力。
凱爾特人是古代中歐、西歐由共同語言文化凝聚起來的族群,並不等同於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凱爾特人一度雄踞現在法國的高盧地區,與古羅馬文明針鋒相對,公元前4世紀凱爾特人還攻陷洗劫了古羅馬城。在400年後,在凱撒的帶領下羅馬人打敗世仇凱爾特人,一雪前恥。經過兩年前的民族遷徙與融合,現在的凱爾特人主要包括愛爾蘭人、威爾斯人、蘇格蘭人、布列塔尼亞人...並且居住在對應的地區。
公元四世紀,基督教開始在凱爾特人群體之間傳播,在接下來的幾百年裡,他們漸漸皈依基督。德魯伊這一精英團體隨之衰微,神話故事的傳承由基督教士收集彙編。目前現存的凱爾特神話文獻,主要來自8世紀到14世紀,愛爾蘭和威爾斯的教士之手。
來自英國的考古學家米蘭達教授,她的著作《凱爾特神話》生動地為大家介紹了,神話裡的神鬼妖怪、魔法巫師德魯伊、英雄傳說、動物精靈...是一本有趣的凱爾特神話小百科。米蘭達教授研究凱爾特文化多年,經驗豐富,她還著有《凱爾特神話與傳奇詞典》、《探索德魯伊世界》。
凱爾特神話與希臘神話、北歐神話合稱歐洲三大神話,但是知名度與衍生作品都比後者要少,多半是因為凱爾特神話稍顯零散,大部分都未能完整地保存下來,故事文本還受到基督教的"摻雜"。儘管如此,瑕不掩瑜的凱爾特神話不乏引人入勝、令人神往的故事。
2.統治神話世界的神族
凱爾特神話缺少重要的創世神話,或許是故事遺憾地沒有流傳下來。
凱爾特神話的其中一條主線是達南神族。達南神族有著傾城的美貌、脫塵的姿態,他們熱愛詩詞、音樂。達努女神是達南神族的始祖,類似於希臘神話的蓋亞。託爾金的《指環王》除了參考北歐神話之外, 他的靈感很大一部分來自凱爾特神話。《魔戒》美麗尊貴的精靈族就是參考了達南神族。
達南神族來自遙遠的未知之地,徵服殖民了英倫三島。其中達南神族的主神大約有13位,多以女性為主。
他們的眾神之主叫達格達,類似希臘神話的宙斯,曾經是愛爾蘭的國王、掌管豐饒與繁榮的善神。他是愛爾蘭的守護者,一手握魔法坩堝,可以提供無限量的食物,另一手緊握可以致命的大棍棒。"胡蘿蔔加大棒",大概是古代部落的嚴父形象。達格達與多位女神發生過關係,一夫多妻的搭配可以反映愛爾蘭邁入了父系社會。值得一提的是,我在網上搜索了不少達格達的配圖,發現形象都跟驚人的美貌不沾邊。《凱爾特神話》寫到,這是神話受到基督教影響,主神被描繪成荒謬可笑、嗜酒成性的老頭兒。
達格達跟水神的妻子河神博安出軌,誕下了一個男孩奧恩古斯。他是凱爾特神話的愛神,如同希臘神話的丘比特。神話不會缺少掌管愛情的神祇、因為從古到今的不少年輕人都為情所困。奧恩古斯專門貼心去守護情路坎坷的戀人。
凱爾特神話也有浪漫的愛情故事。身為愛神的奧恩古斯,也情非得已墮入愛河。他在睡夢中邂逅一位姣好的女孩,可惜夢境裡這段相遇是沒有結果的。夢寐後的愛神,立刻打聽夢中女孩的身份下落。女孩叫凱雅,她也是達南神族的一員,每當年底世俗世界與靈界之間的大門打開,凱雅就會化身天鵝。凱雅的父親拒絕了奧恩古斯的求婚,作為愛神奧恩古斯如果情場失意那多面子啊。他等待到年底,凱雅化為天鵝之時,也跟著變身一頭天鵝,兩人好像鴛鴦相伴翱翔,一邊吟唱催眠的咒語使得其他人沉睡,奧恩古斯帶著凱雅飛到母親大人的宮殿,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在世界諸多神話故事,不乏男的不告而娶、女的不辭而別,男女一起私奔然後過上美滿生活的情節。上古時代,男女的結合沒有媒妁之言、父親之命,有的人從中看到了自由戀愛的浪漫,有的人看到了文明的蒙昧落後。
凱爾特人神話,也有諸神的黃昏。達南神族始祖達努,有一位強大的對手埃立烏,入侵英倫三島的凱爾特人與埃立烏結盟,聯手打敗了達南神族。達南神族失去了島嶼的統治權,只有逃遁到地下世界仙丘。愛爾蘭從此人神隔絕,埃立烏成為凱爾特人愛爾蘭的王權象徵。就像《魔戒》的精靈族在故事結束,全部西行到阿門洲。這段神話故事是達南神族的落幕,也是凱爾特人在愛爾蘭的民族起源傳說。也就是說,凱爾特人不是達南神族的後裔,而是徵服者。
3.神話因悲情的英雄而雋永
凱爾特人是一個尚武彪悍、崇拜強者的族群。他們喜歡舉辦宴會,宴會的主食是大塊的豬肉。酒是必不可少的助興飲品,被倒進一個公用的酒杯,大家不管衛生,我在酒杯上啜一口染上唾液,然後送給別人再喝一口。主食豬肉則先放在大鍋煮熟,最大最好的一塊必定盛給大家最佩服最崇拜的那位英雄,大家雙手抓住肉塊,張口啃食,用"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形容再合適不過了。宴會不拘禮儀,但在羅馬人、希臘人眼中,凱爾特人因此屬於蠻夷。
人類要追隨強者、依附強者的本性,人類需要英雄,於是創造英雄。在神話故事永遠不會沒有英雄的一席之位,他們一般是半人半神、擁有超能力、克服重重困難,能凡人之所不能,激發人們的追慕崇拜。神話故事有很多偉大的英雄,希臘神話的赫拉克勒斯、埃涅阿斯、阿克琉斯,北歐神話的齊格德、齊格弗裡德、貝奧武夫...凱爾特神話最著名的英雄是庫呼蘭(Cuchulainn)。
庫呼蘭的父親可能是工匠之神、戰神魯格。童年的庫呼蘭們已經鋒芒畢露,了說單槍匹馬就擊敗了國王的五十人少年團。人們奉上的十五副武器,他輕易就用力一捏就折斷,或者用強大的臂力震的粉碎。到了青年階段,庫呼蘭長出了一幅讓人豔羨的美貌,三色頭髮、七瞳眼睛、七手指、七交趾。雖然擁有真命天子的奇人異相,但不能掩蓋他是男一號帥哥的事實。
庫呼蘭的庫在愛爾蘭語是狗的意思,用現在的話說,他是一名狗粉。他誤殺了一位鐵匠的獵犬,庫呼蘭不是喜歡濫殺之人,他向鐵匠表達內疚與懺悔,起誓永不吃狗肉,並且代替獵犬以生命守衛鐵匠的生命財產。庫呼蘭的誓言,正義凜然,卻為日後的死亡埋下了伏筆。
北歐神話有兵種叫狂戰士(Berserker),他們發狂起來沒有戰力翻倍,使維京人一度戰無不勝。在凱爾特神話,庫呼蘭卻是唯一可以狂性大發的戰士。這是他之所以是英雄的技能。雖然戰鬥力強的溢出,可以輕鬆秒殺敵國康納赫特的士兵。但問題是,發狂狀態的庫呼蘭意識是不清醒的,沒有辦法分清敵我,很多時候誤傷友軍。有一次同伴把庫呼蘭拋進冰水大鍋,他們結束狂暴狀態清醒過來。
呼庫蘭的一生身經百戰,遇到過無數神祇,有的助他度過危機,有的給他帶來考驗。他是母國阿爾斯特英雄,是敵國媚芙女王的眼中釘,想除之後快。人類不能打敗他,可是神靈的詛咒可以!呼庫蘭遇到一位美女表達傾慕,她送上金錢與畜生。但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庫呼蘭斬釘截鐵地拒絕。那位女人對屈尊地人類示愛,求而不得,因愛成恨,她展示自己的身份是死亡與戰爭女神摩莉甘!摩莉甘化身動物,跟呼庫蘭發起戰鬥,庫呼蘭以半人半神之軀抵擋神祇的攻擊逃過一劫。但摩莉甘的仇恨沒有化解,她詛咒這位被視為國士的英雄,要他橫死沙場。
神話的英雄為戰爭而生,為戰爭而死。庫呼蘭在一場戰役裡受了致命傷,腹背受敵,他把自己綁在柱子上,摩莉甘化身烏鴉降落在他的肩膀上,向敵人昭示阿爾斯特的英雄將要死去去,各位可以放心上前收人頭了!呼庫蘭之死,根說還有因為他沒遵守不吃狗肉的諾言,他一次參加盛宴款待,這次客人端上狗肉。呼庫蘭面對客人的熱情不好意思推薦,啖食了面前的狗肉,那時候他的命運就已經註定。
跟希臘神話相似,人類的英雄總是躲不過諸神的抓弄,庫呼蘭的戰死是一場黑色幽默的命運悲劇。
20世紀偉大詩人葉芝,他的詩歌很多靈感都來源自凱爾特神話。《烏辛漫遊記》、《凱爾特的薄暮》、《庫胡林之死》都與凱爾特神話有關係。葉芝多次強調,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建立在古老的愛爾蘭文學,在漫長的一生,它們啟發了葉芝的想像力。神話激發了葉芝的靈感源泉,使得葉芝完成使命,喚醒了愛爾蘭人的民族情感。
愛爾蘭的卡朗圖厄爾山、威爾斯的薩倫伯格海灘、布列塔尼亞的卡納克巨石陣,現今依然流傳著凱爾特人的神話,時過境遷,凱爾特人不再盤踞整個中西歐,但凱爾特神話已經融入了他們的血液,神話故事依然絢麗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