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歷史博物館觀感

2021-12-23 熟年人生

收錄於話題 #旅行漫記 222個內容

在港期間的一個下午,抽空參觀了位於尖沙咀漆鹹道南的香港歷史博物館。

乘地鐵在佐敦站出來,拐過幾個街腳,然後上天橋,便見有一群灰色的不起眼的,約四層多高的建築群。

這就是與香港科學館睦鄰的香港歷史博物館。1975年創立,原位於九龍公園內,1998年才遷到此地。館中部分藏品來自1962年成立的大會堂博物美術館。

正是暑假期間。館內見有幾撥小學生在家長或學校老師的帶領下,前來參觀。

  據資料介紹:香港歷史博物館以香港自然歷史和人文歷史為基本陳列,重點展示了香港6000年的發展歷程。陳列分三部分:介紹香港的自然環境;以出土文物、古代石刻及古窯址等實物反映了香港地區的人類活動,展示了香港從一個小漁村發展為大都市的過程。

我主要是走進「香港故事」的展覽區域,佔地7000平方米,共有8個展區,通過逾4000件展品、750塊文字說明、多個立體造景及多媒體劇場,配以聲光電的特殊效果,給觀眾直觀的穿越歷史的深刻感受。

  香港的自然生態環境。

該區域主要分「地貌與氣候」及「動植物」兩大部分。

步入展館迎面是一個地球儀,讓參觀者了解中國大陸及香港的位置。

向前行是一條由假石境砌而成的時光隧道,巖壁是從野外巖石倒模而成,幾可亂真。此區藉著巖石及化石標本、闡釋香港四億年來所經歷的地質年代及各時期的地貌。展區內的影院播映一套總結香港地質演變的影片,還加插特別的熔巖效果,令人有如置身於洪荒宇宙中的感覺。

從狹窄的時光隧道出來,觀眾眼前一亮,映入眼帘的是一個高逾18米的樹林,裡面放置了多種鳥類、爬行類及哺乳類動物標本,配以雀鳥的啼聲和動物的吼叫聲,使人彷佛置身於大自然中。這個生態系統的縮影介紹香港六千年前的動植物及各種動物與周邊自然環境的相互關係。

史前時期的香港

考古數據顯示,香港早在距今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經有人類在此活動。先民多棲息於海邊的沙丘之上。該展區除陳列了香港地區出土的史前時期石器、陶器和青銅器等文物外,還搭建了一個長達42米的沙灘場景,展現生火煮食、搭蓋房屋及打制石器飾物等活動,讓觀眾透過栩栩如生的場景去體驗數千年前先民的生活,又可形象地說明部分陳列文物的實際用途。

沙灘的盡頭還可以看到複製的大浪灣摩崖石刻。香港境內共發現了八塊這類石刻,相信是先民圖騰社會宗教的遺蹟。

歷代發展:從漢至清朝

史前時期,活動在嶺南一帶的是越族。秦漢以後,中原漢族陸續移入嶺南地,並帶來較先進的文化和技術。隨著唐代大庾嶺的開鑋及宋代珠江三角洲的逐步開墾,移民大增,嶺南地區逐漸發展起來。可見,香港地區與珠江三角洲的發展是同步的。新界的鄧族就是在宋代定居香港。明清兩代、陸續有更多姓族遷居本區,香港的社會經濟取得一定的發展。

該展區主要通過香港的文物,細述香港從秦漢至清代的發展。展出的重點文物包括來自大嶼山李府的「食邑稅山」界石及佛頭洲的「德懷交趾國貢賦遙通」碑。

香港的民俗

這個展區介紹香港及華南地區四個主要族群多採多姿的生活習俗。遊人可以登上一艘原大的複製漁船參觀,了解水上人浮家泛宅的生活、信仰和習俗。曬鹽早已在香港絕跡,但透過搭建鹽田的場景、參觀者可以認識福佬人的傳統曬鹽技術。不由得想到上海浦東南匯一帶的早年鹽場歷史。

展場中央矗立著三座傅統建築物,介紹本地人的傳統婚嫁儀式及元宵點燈習俗。另一角則介紹客家人的農耕生活,村屋內簡樸的陳設,充分反映客家人艱苦儉樸的生活。民俗展區最醒目的部分是:一個仿長洲太平清蘸蓋搭的場景,包括包山、戲棚、飄色、舞獅和道壇等,色彩繽紛,熱鬧紛呈。民俗影院內播放的影片「吾土吾情」,讓參觀者對香港本土民間俗有更深入的認知。

鴉片戰爭及香港的割讓

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中國割讓香港於英國,是香港歷史的分水嶺。這個展區不但介紹了鴉片戰爭的緣起、經過和影響,還倒敘了新航路的發現、葡人經營澳門、廣州十三行貿易、早年中英關係,以及割讓九龍及租借新界的來龍去脈。

此外,場內還展示了極具歷史意義的律勞卑紀念石柱及原豎立於水坑口的噴泉圓拱。為營造戰爭的氣氛,展區內重建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清兵抗英的防衛碉堡一虎門炮臺。炮臺內的影院放映一套闡述中西關係發展及第一次鴉片戰爭始末的短片,讓觀眾明白割讓香港的前因後果。

展區內有一尊虎門禁菸林則徐的雕塑,偉岸肅穆。

香港開埠及早年發展

步人這個展區、參觀者一定會被眼前的景物所震懾。迎面是一幢三層高巍峨古典的歐式建築物,對面是一個海港的場景。當中還停泊著一艘古老的西式遊艇。其背後是一幅一放大了的九龍舊照片。

建築物後方是一條仿古街道。兩邊分布著茶莊、裁縫店、當押店、雜貨店、茶樓、郵局、銀行、商行等。還有古色古番香的誠濟堂藥及一輛雙層電車等。電車車廂內有遊客在內休息。

拾階而上。還可了解香港於政制、法制、民生及教育等方面的發展、及國父孫中山先生在香港的革命事跡,了解香港在中國近代史上所扮演的角色。

日佔時期

  展館設計成一個防空洞,以營造戰爭的氣氛。1941年12月25日,經過18天的艱苦抵抗,香港總督楊慕琦向日軍投降,香港陷入了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歲月。展區內,有一塊從未公開展覽過的珍貴文物——淪陷時期懸掛於中環滙豐銀行門前的「香港佔領地總督部」木製牌匾。

       現代都市及香港回歸

  前半部通過多媒體節目及互動展品,介紹香港在房屋、工業、金融及貿易等各方面的飛躍發展。展館內可以看到仿1960年代的涼茶鋪、士多、理髮檔、電影院,以及工展會會場,並藉此了解戰後香港的社會經濟情況及普及文化的發展。後半部通過文物、紀念品及重要文獻等,介紹由中英談判,聯合聲明籤署到回歸大典的整個過程。展覽以一個介紹戰後中港關係的多媒體大型節目作為總結。

  上述8大展區,每個展區內都有大小不等的影片放映室,有長達10多分鐘的相關歷史短片介紹。

據介紹,香港歷史博物館除了位於漆鹹道南的主館外,還有三間分館,分別位於筲箕灣的香港海防博物館、深水的李鄭屋漢墓博物館,以及位於柴灣的羅屋民俗館。這隻有等待以後有機會再去參觀。

香港歷史博物館匆匆一瞥。但在如此香港局勢不穩定的情況下,參觀的心情又是另一番感受。不知香港現在的年輕人,尤其是香港回歸以來的22歲左右的年輕人,有多少前來參觀過。

                       2019年8月19日

相關焦點

  • 在香港的日子——參觀香港歷史博物館(一)
    感謝趙豐老師、感謝張西美老師、感謝donnar的推薦,讓我認識了Li Brenda博士,認識了Anita Tsang,還認識了鄭E……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漆鹹道南100號的香港歷史博物館總樓面面積17,500平方米,是一座綜合性的現代化博物館大樓,其外型、色調與毗鄰的科學館互相協調,形成一個博物館組合。
  • 跟著斯嘉麗逛博物館 第一季 香港文化之旅 香港歷史博物館(上篇)
    曾經在慕課搜到有關博物館教學的課程,很遺憾未能有時間參與互動,加入「磁場」社群後被「愛上博物館」近千人的同好所感染,在多年帶娃走馬觀花,蜻蜓點水般穿梭於各地有關自然,歷史,藝術,民俗等的公立博物館,美術館,創意園區後,計劃按圖索驥,搜羅能夠激發孩子好奇心和創造力,培養審美情趣和人文情懷的展覽,和孩子共同成長。
  • 「漢武盛世」展亮相香港歷史博物館
  • 鹿媽帶你玩轉」香港太空館+香港歷史博物館「
    鹿媽以親身經歷,推薦去香港親子遊!前兩天鹿媽跑了趟香港,看了一遍香港的太空館、博物館、科技館等,今天繼續給大家推薦一條極富教育意義的短途線路:「香港太空館+香港歷史博物館」科教一日遊。目前太空館仍在維修閉館,但裡面的天象館繼續放映球幕電影、3D科技電影,尤其是《機器智友》值得推薦,不妨帶孩子一看。
  • 香港歷史博物館——一個跨越四億年的香港故事展館
    香港歷史博物館傾力製作了一個跨越四億年的香港故事展館香港歷史博物館是一個高還原的博物館,步進博物館,就被巨大的地球和一個半圓形的石門震住了,只見半圓門上寫著:「四億年前」,讓我們一起穿梭於這個跨越四億年的歷史文化之旅吧!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雲開放
    (香港西九文化區供圖)作為香港最受關注的文化地標之一,位於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建設進度幾何,有哪些亮點和特色?跟隨著施工建設者手中的鏡頭,觀眾可以過足眼癮,一探究竟。中國建築國際集團近日在其承建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辦「建證幸福」雲開放日,該項目的建設者在其社交平臺利用鏡頭帶領觀眾走進「香港故宮」,深入了解這座傳統文化與現代風格結合的香港新地標建設情況。
  • 香港歷史博物館4大看點,你可能沒見過
    — 電影片場裡看歷史 —香港歷史博物館就是這樣了,外表普普通通,進入館內,好像進入了哪個拍攝片場。 遠古時代,給你一片海灘,雖然比較小。 ▲播放香港的歷史完全能讓人融入的還有一比一的雙層巴士、真的可以看電影的上世紀小劇場,說到巴士,小孩子會比較喜歡上躥下跳,這是他們在博物館的娛樂項目。
  • 美國國家陸軍博物館設計—介紹美國軍隊歷史的國立博物館
    美國國家陸軍博物館將成為世界首個介紹美國軍隊歷史的國立博物館,為人們講述美國陸軍如何從起初的殖民地軍隊發展為當今全世界最強大的陸軍部隊。 美國陸軍國家博物館於2020年11月11日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虛擬開幕儀式。
  • 懲罰的歷史-訪香港懲教署博物館(下)
    懲罰的歷史-訪香港懲教署博物館張筱葉看完「死氣沉沉」,再來看看「生機勃勃」。
  • 「9.3」小長假帶你提升逼格 走進香港歷史博物館
    到過歷史博物館,您會驚嘆,香港歷史在4億年前已經展開!
  • 香港博物館 小巧而多元
    香港是一個善於保留記憶的城市,與記錄歷史不同時段和不同色彩一樣,香港博物館也是多彩多姿。  在這座小小的城市裡,僅由特區政府管理的公共博物館就有近20座,如果加上機構乃至私人創辦的博物館如香港醫學博物館、警隊博物館、人類民俗博物館等,香港的博物館就有50多座。
  • 香港留學|來這些香港博物館,了解香港當地文化
    你以為香港的歷史只有從漁港發展為繁華大都會的歷程?不不不!見過香港歷史博物館後,你會發現,原來香港的歷史早從四億年前就已經開始了!
  • 很值得陪孩子去的香港博物館
    在今年5月14-15日有「國際博物館日」活動,香港還將有42間博物館將免費開放。本文重點介紹以下7個博物館。1. 香港文化博物館最划算之一就是香港文化博物館!它是香港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中國傳統四合院的布局,12個特色展廳,介紹香港新界6000年歷史變遷、精妙的廣東戲曲藝術、嶺南派國畫大師作品等。
  • 香港歷史漫步:逛百年街市,鐵路博物館和老建築,體味市井大埔
    大埔看似是一個發展滯後小城,卻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獨特歷史和市井不喧鬧的生活底蘊。也是這種特質,使得大埔稍微區別於香港其他地區。這篇文章,就和你分享,如何在小半天時間,發掘一個深藏美食又低調閒適的不一樣香港?
  • 兒時玩具你還記得多少,香港歷史博物館展「玩具傳奇」
    ,這裡生產的玩具質優價廉,吸引國際品牌來港尋找工廠從事生產;亦有本地廠商憑藉無比實力建立品牌,產品進佔海外市場,將香港玩具帶到世界的殿堂。這個地方原本名不經傳,產地標記寫著「香港製造」的玩具甚至會被退回,不過隨著香港玩具逐漸建立信譽,「香港製造」反而變成質素的保證。當香港為世界各地的孩子生產玩具,本地孩子接觸的玩具則來自世界各地。這裡有完全開放的市場,玩具各式各樣,不同門類的玩具在此留下了歷史軌跡,是完整展現玩具製造及潮流嬗變的絕佳舞臺。
  • 去香港不去這些博物館實在虧!
    其實在香港,除了買買買之外,你還可以去形形色色的博物館逛逛。無論你是歷史愛好者、文藝青年還是帶娃一起出遊的潮媽潮爸,總能找到適合你的。 如果你想了解最全面的香港歷史,想看到香港作品展覽,那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文化博物館會很適合你。一個是通過展品向遊客展示香港的歷史變遷,一個是致力於展示香港本土藝術家和創意者的作品,在其中你能感受到濃濃的香港味。
  • 中建香港成功中標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工程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坐落於香港西九龍文化區,緊鄰維多利亞港,是故宮博物院在內地以外地區,首個以「故宮」名義興建的場館。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的重點文化項目,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從立項開始就受到了中央政府以及香港各界的廣泛關注,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訪問香港時,更是見證了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故宮博物院籤署合作協議的歷史時刻。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香港視角演繹故宮文化
    南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西眺大嶼,南望港島,上寬下窄,中西合璧……西九龍文化區緊鄰維港,故宮文化博物館2022年預計啟幕,將故宮文化繼往開來,承先啟後。由北及南,穿越半個中國;從古至今,橫跨歷史長河;傳統中華文化與香港都市文明碰撞、交融、輝映。
  • 明年,香港將迎來故宮文化博物館!
    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坐落於香港西九龍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效果圖   2007年,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0周年,香港特區政府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合辦了「國之重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展」,受到香港市民的熱烈歡迎。
  • 2017年不能不看的香港博物館特展
    2017年3月2日-5月15日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玩具傳奇」展覽(門票10港幣)主辦機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玩具協會和香港玩具廠商會合辦這個地方原本名不經傳,產地標記寫著「香港製造」的玩具甚至會被退回,不過隨著香港玩具逐漸建立信譽,「香港製造」反而變成質素的保證。當香港為世界各地的孩子生產玩具,本地孩子接觸的玩具則來自世界各地。這裡有完全開放的市場,玩具各式各樣,不同門類的玩具在此留下了歷史軌跡,是完整展現玩具製造及潮流嬗變的絕佳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