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完整的「斷舍離」法則,別讓過剩的物品毀了你的生活

2020-12-22 歷史知心人

越長大越會發現知行合一的可貴。

瀏覽了許多好的風景,還有那麼多人千姿百態的不同生活方式之後,我突然要意識到,我不可能擁有也不可能嘗試太多東西。

選擇太多,怎麼辦?曾有人說,選擇最好的,因為你值得最好的,是的。斷舍離就是一條通向最好的路徑。

簡單來說斷就是斷開,舍就是割捨放棄,離就是離開。難點在於,怎麼斷舍離?首先認識到,擁有,更多的是指外在的物質,成為,更多是指個性與內在品質。什麼東西才是屬於你的?

好問題。除了自己,再無其他。我們會有種種的追求。你追求什麼?你渴望實現它嗎?你的能力配得起你的欲望嗎?

在一定程度上,簡單,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看到本質,看到底,看到最根本的東西。有時候,太繁雜,反而忘記了自己出發的最初目的,或者阻擋了終點。

人生,其實沒有高下,只有不同。仔細一琢磨,的確,我們可以有優質的人生。高品質的人生,是什麼?

我們會面對人生的選擇。總體而言,有兩條路,一天是努力衝努力拼,站在階級頂層,另一種是接受自己的不渴望不追求,穩穩地在金字塔腳下生活著。

《斷舍離》一本書名看上去很有中古古典韻味的書籍,其實是畢業於日本早稻大學的山下英子所寫。

《斷舍離》和山下英子

山下英子出生於東京,是點福利時概念「斷舍離」思想的創始人,《斷舍離》這本書在中國如此暢銷,實屬她的意料之外。

山西愛樣子小時候是個聰慧的女生,考上了日本排名前五的早稻田大學,在大學期間,山下英子開始了通過瑜伽修行,放下自己心中的執念,致力於修行哲學中的「斷行,舍行,離行。」後自己利用空閒時間,將這些整理出來,成為了斷舍離思想。

山下英子一開始推行宣傳自己思想是用「雜物管理諮詢師」的身份,從2000年開始,她就在日本各地進行演講,而日本當時就出現了全民斷舍離思想熱潮。

01斷舍離的定義

斷舍離簡而言之,就是通過收拾物品來反思和整理自己內心,讓人生更舒適的行為技術。

斷=斷絕想要進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東西。

舍=捨棄家裡到處泛濫的破爛兒。

通過不斷重複斷和舍,最後會到達這樣的狀態: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於遊刃有餘的自在的空間。

我們在購買東西時,總會思考這東西很好,很划算,甚至會在打折時大量囤貨。

慢慢地家裡堆積如山的雜物,每次整理時覺得很頭疼,覺得房間空間不夠了,東西哪樣都捨不得扔,頭腦裡迴蕩著「這東西還能用」「那東西可能未來要用」,諸如此類。

今天講的斷舍離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切換主角」,把「這東西還能不能用」換成「我現在要不要用」,以「我」為主角,時間軸為「現在」,將現在不需要的東西全部扔掉,學會「斷」。

斷舍離是一種不需要收拾的收拾法,當你身邊所有不必需的物品都扔掉時,你自然而然會有一種神清氣爽的舒適感,留下的都是我們必需的東西,這樣的「斷舍離」不需要收拾就自然保持了好的心情。

02斷舍離的機制

斷舍離的機制是選擇和當下的自己相稱的東西,購物時三思而後行,只添置必需的物品,捨棄當下不必需的物品或者贈送他人,縮小自己喜好的範圍。不斷循環直至達到「離」,一種脫離執念,了解自己、愛上自己的狀態。

通過篩選物品帶來的自我察覺。通過以自我為核心,去審核物品是否為我當下所必需,從而進一步認清自己,判斷出準確的自我形象。

這裡作者舉了個例子,一個名貴的杯子和一個普通的杯子,很多人可能捨不得用,束之高閣。其實這裡也揭示了你的潛意識覺得那樣名貴的杯子可能「你」配不上,通過篩選物品察覺到自我認知,也許會想著我也可以用,當你允許自己用更高級的東西那刻起,會促使現在的自己更努力發揮自己的潛能。

斷舍離的任務就是,取回以往所有被浪費掉的這一切。在你面對雜物冗餘的住所開始收拾時,你會發現那麼多的破爛兒和垃圾一直浪費著你的空間,甚至浪費了你的時間和管理維護的能量和金錢。

斷舍離的精髓就是讓你先診斷出物品從你身上掠去了多少能量,然後通過篩選物品的行動,實現自我完善。

03「斷舍離」的由來

讓作者突然萌發起「斷」的念頭是因為一次瑜伽斷食,一個簡單的想法,除去精神上的執念暫時做不到,可以先從身邊的比如衣櫃開始「斷」,從而為契機,打開了真正意義上的「斷舍離」的大門,通過篩選物品的同時,提升自我形象,漸漸地也開始讓周圍人更看重你,改變了人際關係。

意識的轉變也有個過程。

從最初階段的「舍」,會讓你正視迷茫,該不該扔,扔的時候又心生憐憫,不停的與這種覺得可惜的想法做鬥爭,反覆堅持「舍」就會越來越快判斷必需品的速度。

接著到了果斷判斷和下狠心的階段,這時判斷物品必需與否的速度加快,甚至下狠心時覺得痛快。直到身邊僅剩適量的必需物品。

這時候,你的「倉庫」終於成為了「住所」,真正的收納術,應該從「住所」開始。

在學會「斷舍離」之前的我們,和很多人一樣為了冗餘的物品而心煩,換句話說自己是物品的奴隸,只有物品在「斷舍離」下減少到自己能夠控制的量,才能成為物品的主人掌控它,進而追求更高的目標,和物品做好朋友,讓身邊的物品物盡其用,發揮它百分百的功效直到用完。這是斷舍離的最終階段。

其實物品生產出來都是有使用價值的,只不過很多時候因為自己判斷失誤。可能貪便宜或者一時衝動而買下來,導致家裡的物品冗餘繁多。一切錯誤都是因為自己的感應能力出了錯誤。

斷舍離正是一種磨礪內在感應能力的技術,通過扔掉家裡的垃圾。磨礪你的內在智慧。通過斷舍離,判斷物品的真正價值,讓社會上的物品都能物得其所。

斷舍離最重要的概念是「活在當下」。要從「擁有」的觀念中擺脫出來。因為繁華終會落盡,只有活在當下,我們才能感受到幸福。

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建議大家都去踐行一下斷舍離。因為它會在不經意之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驚喜。全書兩冊,只要79元一件衣服的錢。

《斷舍離》文中講述了斷絕不必要的欲望,捨去多餘的負累,脫離對外物的執念。

《人生三境》講述了低的下頭,沉得住氣,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看的透人心,想得開事。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極簡生活斷舍離:想要過上輕鬆生活,這5件物品千萬不要再留下
    有時候明明想要整理一下,釋放一下自己的生活空間,結果什麼都捨不得扔,家裡還是那麼擁擠。這樣的生活場景是不是很熟悉,這就是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普遍存在的生活方式。2009年,日本雜物整理師山下英子出版《斷舍離》一書,瞬間在全球範圍內掀起熱潮。
  • 先從斷舍離開始吧
    當「斷舍離」成為流行概念時,人們越來越感受到了由於「物質過剩」和「生活節奏過快」而造成的負擔,開始嚮往精簡的生活方式。「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仔細想想每件事都是這樣的,收納也不例外。3、它還適合你嗎?大家可能以為日本人生來瀟灑,把「斷舍離」當做日常。但現實是,他們也會和我們一樣——斷不了、捨不得、離不開。物品被賦予了太多的意義,丟棄它好像就連同那份回憶一起失去了,這種心態很多人都會有。
  • 《斷舍離》:你的空間愈是空空蕩蕩,你的人生愈是嗡嗡作響
    如果你是其中一類,那這時我們就要注重空間而不是物品本身了,因為很多物品其實都是當初你被各種消費型社會的廣告、促銷而進行的即興衝動消費,買回來根本沒用。你覺得不能扔東西也是上個時代的價值觀的影響,現代的生活方式和物品產出數量已今非昔比了。
  • 舊文分享|斷舍離100件物品
    記得在社群中分享時,書寫每一件物品的告別理由,我逐漸看到了藏在物品之後的焦慮、擔憂、快樂的情緒。直播結束後,我感覺非常疲憊,不斷地流眼淚和流鼻涕,全身有一種疏通感。通過斷舍離的過程,我將不適用的捨棄,將真正喜歡的物品放在眼前,這是我看見自己、愛自己的方式之一。也因此,我逐漸走上了一條通往靈性覺知的道路,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 零庫存管理的物品斷舍離法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收拾的時候見到最多無用的東西是購物袋和一次性筷子等。在整理物品時,最好的方式是「這個東西需要嗎?適合嗎?舒服嗎?「從重要程度的維度上,一個物品是因為有價值而對你有用,而不是因為它便宜、打折或有贈品;從時間的維度上,過去有用的不代表現在有用 ;未來也許有用的,其實也並不一定是未來有用的。斷舍離的原理就是:以自己為主角,而不是物品;以現在考慮什麼最適合自己,而不是過去或者未來的未來。
  • 別讓「腐爛」的交際圈毀了你,學會「斷舍離」,你的人生會更寬闊
    與人相處,是一門學問在我們的生活中,建立人脈關係是一件較為平常的事,不管是在學習中還是在事業中,我們都需要人際關係,它並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人心叵測,付出與收入也許不能相互平衡,唯一能做的便是學會「斷舍離」。
  • 從整理收納到斷舍離,兩次認知的轉變,幫你找尋家的模樣
    最誇張的是,為了容納更多的物品,我定製了頂天立地的衣櫃和物品櫃。現在看上去,真的是無比笨拙又佔空間。可想而知,那裡面塞滿了東西,儘管疊放整齊,關門大吉,不過是眼不見、心不煩而已。它們神一樣的存在,卻僅僅被低效地利用。就像《斷舍離》一書中所形容,那仿佛就是一座永遠不被皇帝臨幸的冷宮。
  • 斷舍離:只選擇與當下自己有關的物品,簡單生活
    十多年來,我就在這樣的環境裡生活,完全磨滅了自己對整理、收納的熱情。剛結婚的時候,還寄望著能改變他們,能把老舊的物件丟掉,添置點新的、淺色系的家具。可是卻失望了,老公說,你管那麼多,有你住的就行了。然後有了孩子,東西更多,孩子長大了,小時候的玩具也不捨得丟。一間臥室,也是起居室,也是書房,也是工作間。有的時候,感覺好崩潰啊。
  • 汪涵梁朝偉陳道明陳數:學會「斷舍離」,才是人生最頂級的自律
    ,而這樣的困擾連看似生活無憂的明星也逃不過:汪涵曾在多個場合表示:「我的夫人不是全天下最美的女人,但她是讓我覺得最舒服最幸福的女人。」斷舍離不僅是一種整理術,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種獨特的思考法則,甚至是一種心靈修行術。
  • 斷舍離:看了這份清單,我丟掉了家中50%的物品,生活卻更精緻了
    「斷舍離」這個概念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扔掉家中不需要、不喜歡、無意義的物品,從而清理自己的心靈。不過也許很多人都想嘗試一下斷舍離的生活,卻不知要從何做起,這裡就給大家提供了一份清單,照著上面扔,可能會丟掉你家中一半的物品,不過相信扔完以後,你一定會心情舒暢起來的,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精緻。
  • 找回簡單生活的方式——斷舍離
    (我們為每篇文章都精選了好的歌曲,不妨來感受一下) 翻開《斷舍離》這本書的第一頁,以為是關於介紹家庭物品收納方法的書籍。無法真正切斷對物品的執念,把「不需要、不合適、不舒服」的物品摒除在外,我們的身體、精神就要綁在這些身外之物上,負重越來越大,根本喘不過氣。 讀了這本書之後,在收拾物品或購買慾望很強烈的時候,我會採用斷舍離的方法,首先問自己「這是不是我最需要,也最合適我,最讓我舒服的東西呢?」如果不是,那它就不是我的菜。
  • 生活雜亂無章?試試斷舍離,簡直不要太自在
    也許,是時候斷舍離了,讓自己過一種簡單生活了!斷舍離這一概念最近很火,幾乎人盡皆知。其實呢,早在2009年,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就出版了《斷舍離》一書,何為「斷舍離」?她的書也使得很多人通過斷舍離,過上了簡單的生活,通過「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也許,讀一讀這本書,你也可以為雜亂無章的生活做做減法,通過斷舍離,讓你的小窩更整潔,讓自己的氣場更強大。斷舍離這一概念最近很火,幾乎人盡皆知。
  • 《斷舍離》④ | 人前人間尤物,人後「慘不忍睹」
    更重要的是,他們對自己的物品,以及自己,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對生活也沒有一個很好的規劃。「斷舍離」是物品的整理,同時也是人生的整理。通過不斷實踐「斷舍離」,逐漸認清自我,建立清爽有序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從而緩解內心的壓力,擁有高效、簡單、自在的生活。
  • 他的「斷舍離」生活讓千萬網友點讚,這才是成年人幸福的活法
    它通過整理物品來了解自己的內心,理清心中的思緒,從而讓人生變得舒適。表面上看,斷舍離是一種家居整理的收納術,從深層次來看,這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他追求最簡單的生活,他的孤獨不是落寞,而是享受一個人的舒服。因為他們清楚,相比名與利這種過往雲煙,追求完美心裡的和睦,才可以獲得真實的幸福快樂。如果人們想改變現狀的話,其實這可以從三方面做起「斷舍離」。
  • 《斷舍離》中最理智的一句話,不足30個字,卻道出成年人的痛處
    在人與物的關係中,我們佐證了斷舍離的重要性,東西只有在使用的時候才有價值,這就要求我們放棄對物品的執念、放棄所謂的捨不得,讓物品流入更需要它們的人手中,去發揮更大的作用。《斷舍離》是日本山下英子創作的家庭生活類著作,她推出的概念: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離=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 《時光機》:真正「斷舍離」,你以為這麼容易?
    ▲ 賈伯斯與他的生活空間 斷舍離,斷:指斷取購買生活不必要的商品,舍:大膽捨棄對你生活幫助不大的物品,離:遠離對物質的迷戀。但生活的沉澱,有一些物品反而成了時光沉積下的情感寄託,讓你難以做出取捨。 人的許多行為,與其說是囤積物品,不如說是在囤積記憶,許多逝去時光總能被清晰地記錄在每一件生活物件中。今年年頭上映的一部泰國電影《時光機》,就將這種關於取捨的心境很好地展示了出來。
  • 你的心中是否有執念?想要幸福,學習放下,從「斷舍離」開始
    在這個購物如此便捷的資訊時代,輕輕一點滑鼠,就能購買到你想要的任何商品,而且還是送貨上門。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瀏覽某種商品時,你沒有思考「我現在需要嗎?」「這個東西適合我嗎?」我很容易衝動購物,其實這是我的一種經歷。後來直到閱讀《斷舍離》,才改變這種執念。斷舍離,其實很簡單,只是分三步:斷,停止負面的思考模式;舍,順從自己的人,割捨既有;離,鬆開 「多就是好」的念頭。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的斷舍離理念:「斷」斷絕想買回家但實際上並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家裡的那些泛濫的破爛,「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在遊刃有餘的自在空間。
  • 《斷舍離》:告別邋遢和髒亂,斷舍離讓你過上更簡潔高效的人生
    人體有新陳代謝,物品也有新陳代謝,斷舍離的前提就是物品的新陳代謝。斷舍離強調的是把物品的量縮減到最合適的程度,然後再收納。縮減物品,以最小的收納空間收納,也就能實現斷舍離倡導的「不做收納的收納」。二,為什麼做不到斷舍離?
  • 《斷舍離》清理雜物的過程也是掙脫欲望枷鎖的過程
    很多人覺得這無異於演藝生涯的「自殺」。但只有陳數知道,持續多年的高密度工作,她的身體能量和對生活、生命的熱情和對角色的感受力已經被掏空。如果她執意前行,身心俱疲註定無法拍出好作品,然後焦慮、苦悶、更難出作品。斷舍離的踐行讓她清醒的明白,捨得下一時的名利誘惑,暫時脫離繁忙的工作,才能看清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東西,作品是應該精而不是多。
  • 開始吧,斷舍離!停止買買買,一個乾淨整潔的家讓生活從頭開始!
    現在正是斷舍離的好時機!來看看日本主婦KUMI是如何一步步的實現斷舍離吧。斷舍離第一步:暫停買買買!從此刻開始,如果你的生活必需可以保障,那就暫停買買買!先打開冰箱看看,是不是有食物已經要過期了?你還記得冷凍櫃裡有什麼嗎?先把它們都解決掉,再去購買新的食物。至於衣服鞋襪日用品,先好好清點一下家中的物品。是不是有很多買回來沒用過幾次,沒穿過幾次的衣服和鞋子。到時你就發現,原來還有這麼多可以用的東西!斷舍離第二步:留有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