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田內莫有『勾人草』,地頭別種『推不倒』」。雖然我對這句俗語仔細揣摩了好半天,但終究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田內莫有「勾人草」
所謂的「勾人草」是民間的一種說法,這種草叫做「鬼針草」。
鬼針草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許多省區的村旁、路邊及田地中均有生長。儘管這種草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是民間常用的一種草藥,但它對農田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1.鬼針草的根系非常發達,它能夠與農作物爭奪水分、養分,一株鬼針草的耗水、耗肥量完全能夠超過兩株豆科作物的耗水、耗肥量。而且,它的生長優勢非常強,其株高能夠超過豆科作物,從而嚴重影響豆科作物對光能的利用和光合作,幹擾並限制豆科作物的生長。
2.鬼針草是作物病害和蟲害的中間寄主,許多病菌和害蟲常年在鬼針草上或其根部寄生或過冬,次年春天時再遷移到作物上進行危害。因此,鬼針草被稱為作物病害和蟲害的「推手」。
3.鬼針草的蔓延速度很快。據資料介紹,鬼針草的頂端芒刺中含有許多細小的種子,這些種子會在秋天時成熟、炸裂,並能夠隨風飄散。因此,如果當年的田地裡生長有一株鬼針草,那麼,在翌年春天的時候,田地裡就會有幾十株或上百株鬼針草冒出來。
另外,鬼針草頂端的芒刺上,還生長有「倒刺毛」,如果在農田耕作中不小心碰到了鬼針草,就有可能劃傷皮膚或衣服被芒刺勾住,而且,一旦衣服被芒刺勾住,就很難將芒刺清除乾淨。其實,這也就是人們為什麼稱鬼針草為「勾人草」的由來了。
鑑於此,如果田地裡生長有鬼針草,就應該立即趁早拔除,以免它對農作物帶來危害,以免它對農民朋友帶來傷害。
二、地頭別種「推不倒」
所謂的「推不倒」,是指各類比較大的樹木,因為大樹根系很深、而且,伸展得很遠,是很難推倒的,因此,民間將大樹稱為「推不倒」。
據資料介紹,樹木的根系所伸展的範圍與樹冠所能覆蓋的範圍是一樣大的。也就是說:樹冠有多大,其根系就能夠伸多遠。
如果在地頭上種植了大樹,其根系就有可能伸展到農田當中,而大樹根系的吸肥及吸水能力是普通農作物的20多倍,土壤中的養分和水分就會全部被大樹所吸收。而一旦土壤中沒有了養分和水分,農作物還怎麼生長呢?
另外,大樹的樹冠還會遮蔽陽光,從而使田地裡的農作物無法進行有效的光合作用,而農作物一旦缺乏了光合作用,其植株的生長就會受到抑制,不但會使農作物出現植株矮小的現象,而且還會使農作物出現貪青晚熟和產量降低的現象。所以說,田間地頭上是不能夠種植大樹的。
以上所言就是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
聽了老農的解釋後,我終於算是弄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通過對這句俗語意思的理解,我們不難發現:農民朋友從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還是總結出了不少的經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