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田內莫有『勾人草』,地頭別種『推不倒』」是啥意思?

2021-01-08 老胡說三農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田內莫有『勾人草』,地頭別種『推不倒』」。雖然我對這句俗語仔細揣摩了好半天,但終究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田內莫有「勾人草」

所謂的「勾人草」是民間的一種說法,這種草叫做「鬼針草」。

鬼針草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許多省區的村旁、路邊及田地中均有生長。儘管這種草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是民間常用的一種草藥,但它對農田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1.鬼針草的根系非常發達,它能夠與農作物爭奪水分、養分,一株鬼針草的耗水、耗肥量完全能夠超過兩株豆科作物的耗水、耗肥量。而且,它的生長優勢非常強,其株高能夠超過豆科作物,從而嚴重影響豆科作物對光能的利用和光合作,幹擾並限制豆科作物的生長。

2.鬼針草是作物病害和蟲害的中間寄主,許多病菌和害蟲常年在鬼針草上或其根部寄生或過冬,次年春天時再遷移到作物上進行危害。因此,鬼針草被稱為作物病害和蟲害的「推手」。

3.鬼針草的蔓延速度很快。據資料介紹,鬼針草的頂端芒刺中含有許多細小的種子,這些種子會在秋天時成熟、炸裂,並能夠隨風飄散。因此,如果當年的田地裡生長有一株鬼針草,那麼,在翌年春天的時候,田地裡就會有幾十株或上百株鬼針草冒出來。

另外,鬼針草頂端的芒刺上,還生長有「倒刺毛」,如果在農田耕作中不小心碰到了鬼針草,就有可能劃傷皮膚或衣服被芒刺勾住,而且,一旦衣服被芒刺勾住,就很難將芒刺清除乾淨。其實,這也就是人們為什麼稱鬼針草為「勾人草」的由來了。

鑑於此,如果田地裡生長有鬼針草,就應該立即趁早拔除,以免它對農作物帶來危害,以免它對農民朋友帶來傷害。

二、地頭別種「推不倒」

所謂的「推不倒」,是指各類比較大的樹木,因為大樹根系很深、而且,伸展得很遠,是很難推倒的,因此,民間將大樹稱為「推不倒」。

據資料介紹,樹木的根系所伸展的範圍與樹冠所能覆蓋的範圍是一樣大的。也就是說:樹冠有多大,其根系就能夠伸多遠。

如果在地頭上種植了大樹,其根系就有可能伸展到農田當中,而大樹根系的吸肥及吸水能力是普通農作物的20多倍,土壤中的養分和水分就會全部被大樹所吸收。而一旦土壤中沒有了養分和水分,農作物還怎麼生長呢?

另外,大樹的樹冠還會遮蔽陽光,從而使田地裡的農作物無法進行有效的光合作用,而農作物一旦缺乏了光合作用,其植株的生長就會受到抑制,不但會使農作物出現植株矮小的現象,而且還會使農作物出現貪青晚熟和產量降低的現象。所以說,田間地頭上是不能夠種植大樹的。

以上所言就是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

聽了老農的解釋後,我終於算是弄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通過對這句俗語意思的理解,我們不難發現:農民朋友從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還是總結出了不少的經驗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庭院莫有陰氣生,居所、倉室別『同宮』」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庭院莫有陰氣生,居所、倉室別『同宮』」。當我看到這句俗語後,著實琢磨了老半天,但還是沒有琢磨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 農村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打親戚工」,究竟是啥意思?
    古代的文人墨客,未必都絞盡腦汁創作高深的作品,通俗的文化往往更容易被普通人接受,比如常見的一些俗語,流傳千年依舊備受追捧。從某種意義上說,俗語類似於民間的順口溜,像「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以及「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但是,俗語又不等同於順口溜,它是老百姓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體現了人們的智慧或願望。
  • 俗語:「門前不種『臥地樹』,院中不堆『瘮人石』」,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門前不種『臥地樹』,院中不堆『瘮人石』」。由於在下才疏學淺,雖然在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對這句農村俗語著實是思忖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忖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無奈之下,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門前不種「臥地樹」所謂的「臥地樹」,是指那些橫著生長的一種樹木。這種樹木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向上生長,它們會橫著生長,從而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諸多的困擾。
  • 俗語「兔子不吃窩邊草」什麼意思?其實下半句更經典,你知道嗎?
    草是農村裡是很常見的一種植物,農村裡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雜草,有些還讓農民朋友十分的頭痛。說起農村裡的雜草,您第一個聯想到的俗語是那一句呢?農夫首先想到的是「兔子不吃窩邊草」,那你可知道為什麼兔子不吃窩邊草嗎?而且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的,你知道是什麼嗎?
  •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從來不缺少俗語老話。有的老話直到現在還被廣泛使用,有的還被作為至理名言借鑑使用,當然也有很多的俗語老話,慢慢地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逐漸的被淹沒在了長河之中。就如這一句「仰頭老婆低頭漢」,現在已經少有人提起。今天就來一起了解下。
  • 俗語:「女人一生有『三寶』,珍珠、扇貝、害羞草」,是啥意思?
    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女人一生有『三寶』,珍珠、扇貝、害羞草」。古代女人的一生只要擁有了俗語中所稱的三件「寶貝」,女人就會很幸福的。如果你不知道三件「寶貝」都是啥,我可以給你絮叨絮叨。緊接著,老農開始給我講解起女人必須擁有的三件「寶貝」來。
  • 農村俗語:「房子不建『L型』,被子床單別全紅」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房子不建『L型』,被子床單別全紅」。雖然我對這句農村俗語認真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房子不建「L型」所謂的「L型」房子,就是房子內部有一個「直彎」的房子。這樣的房子有兩個致命的缺陷:一個缺陷是採光不好;另一個缺陷是空氣流通不順暢。
  • 地方俗語:「常趕集,還怕看不見打火燒地」是啥意思?啥美味兒?
    導語:地方性俗語:「常趕集,還怕看不見打火燒地」是啥意思?是啥美味兒?在河北地區,說起火燒就繞不開驢肉火燒。這句地方性美食俗語:「常趕集,還怕看不見打火燒地」,說的是驢肉火燒,好不誇張的遍布於河北地區的大街小巷,有著非常明顯的地域特色,在我國,乃至世界上,對於吃驢肉火燒,別地無法相提並論。這句俗語看似說的是火燒,實則離不開營養價值高且美味兒的驢肉。火燒與驢肉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 2021是辛丑寡婦年,俗語「寡婦耕牛,地收人不收」,啥意思?
    導讀:2021是辛丑寡婦年,俗語「寡婦耕牛,地收人不收」,啥意思?2021年年景怎麼樣?老黃曆春牛交節圖中有關《地母經》已經給出預測了「春種夏長逢甘雨,秋收冬藏滿金倉。才喜吳越桑麻好,又聞荊楚米麥香。」
  • 農村俗語「墳頭塌子孫少,墳頭無草後代窮」這句話啥意思?啥說法
    「添墳」,畢竟祭拜先祖也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畢竟我們是一個講究孝道的國家,在農村裡,有著「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是什麼意思呢?,這樣也是起到了對親人的尊敬,還有讓先祖列宗保佑什麼的意思。如果要是祖先的墳頭變得小了,老人們會覺得我們對祖宗是不尊敬的,那麼就會影響到我們的後人,可能因為一些原因,子女就會減少,這個就是墳頭塌消子孫稀的意思了,但是現在都是使用大理石或者是有專門的墳墓了,所以說現在基本上是不需要經常去添墳的。那麼墳上無草絕家資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寧種『老鼠愁』,不種『冠蓋頭』」,是啥意思?
    在咱們農村,就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寧種『老鼠愁』,不種『冠蓋頭』」。由此可見,許多農民朋友還是懂得法紀的。 「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是什麼呢?」我不解地問。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我們國家在古時能領先世界4900年而不倒,這些都是有原因而不是吹的。因為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沉澱,而能一直流傳到現代的都可以說是精髓中的精髓。在古時候各種科技能力低下的農村人,經過長年累月地積累,積累下了很多的經驗。
  • 農村俗語:「臥室不供已逝人,家中不開前後門」,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臥室不供已逝人,家中不開前後門」。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著實是認真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臥室不供已逝人臥室即臥房。 宋朝陸遊在《老學庵筆記》卷八中這樣寫道:「蔡京賜第,宏敞過甚。
  • 農村俗語:「寡婦床頭灰,鰥夫門前草」,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所謂農村俗語,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有些俗語看似不著邊際,但細想之下還是有一定的道理。比如有句俗語叫做:「寡婦床頭灰,鰥夫門前草」,這句話就比較象形地描述了這兩種人的生活狀態,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啥意思?今冬冷暖已成定局
    關於冬至,現在農村還流傳著幾句有關天氣的俗語,例如「冬在頭,凍死牛」等,你知道這是啥意思嗎? 那麼,這個「冬在頭」,指的是啥意思呢? 其實,我們要知道,古人可沒有啥陽曆,都是使用的農曆,因此「冬在頭」說的是冬至在農曆月份中的時間點。一般來說,冬至都會在農曆冬月,即農曆十一月份,但具體的時間點,每年相差很大,不像陽曆中比較固定,可能在冬月月初,也可能在月中,還可能出現在月底。而「冬在頭」,顯然指的就是冬至在農曆冬月的月初。
  • 俗語「青頭蘿蔔獨頭蒜,抬頭女人低頭漢」,啥意思?有道理嗎?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幾千年來綿延不絕。燦爛悠久的歷史,給現代人留下了無數寶貴的文化遺產,這其中既包括各種有形的書籍、文物、建築遺蹟、繪畫等等,也包括很多無形的非物質文化的傳承。人們熟悉的俗語、諺語,就屬於這種無形的傳承。
  • 「不犁丈人田,不娶活漢妻」什麼意思?
    其實,農村俗語如果死摳字面的意思,就會偏離俗語的真實用意,很難理解俗語想要給人們講明的道理。「不犁丈人田,不娶活漢妻」,此句俗與其他的俗語類似,採用一種比喻的手法,告訴人們一個道理,那就是男人不能只寄希望於種別人的「耕地」,或者依靠別人種的「耕地」生活。娶妻也是同樣的道理,不能娶他人之妻,也就是有夫之婦,到頭來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 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啥意思?有道理嗎
    有這麼一句俗語,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啥意思?有道理嗎?這句俗語從字面上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也是很簡單的,也就是說如果不想去嫖,就不要在那裡隨便轉轉,如果不去賭的話,就不要去湊熱鬧。去我們看看老祖宗為何要這麼說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看看。
  • 農村俗語:「抖腿萬事空,皺眉窮一生」,是啥意思?
    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抖腿萬事空抖腿是指一個人在坐下來後其腿部不斷抖動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在有些人的身上會不經意產生,而且,還會形成一種習慣,而一旦習慣形成,就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依賴,想戒除這個習慣是非常困難的。
  • 俗語:再凍不烤燈頭火,再餓不吃貓剩食,啥意思?教你做人的底線
    文/青山獨往俗語:再凍不烤燈頭火,再餓不吃貓剩食,啥意思?教你做人的底線說起俗語,很多人應該並不陌生,或多或少都接觸過。老一輩人在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時,也時不時愛來一兩句俗語。先來看看這句,「再窮不耕丈人田,再餓不進蘿蔔園」。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一個人就算是再貧窮落魄,也不能去種老丈人家裡的田地,也就是不要去投靠老丈人,在他那兒混飯吃,這麼做反倒會失去做人的尊嚴。而一個人就算是再飢餓,也不能去吃蘿蔔這樣的蔬菜,因為會越吃越餓。這麼說有沒有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