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廣澤尊王率十三行祠太子尊王祭掃封塋

2021-03-05 碼頭之家

  碼頭之家關注我喲

☀ 定期推送碼頭咱厝本土文化,碼頭之家微信平臺是海內外碼頭鄉親們茶餘飯後的憩息場所,也是在家生活、在外工作和海外遊子了解家鄉信息的一個重要窗口。

(投稿、爆料、合作加微信:15999820837)  

聖公以至孝聞名,祭掃封塋是尊王民俗佛事中最為隆重的盛典。

2017年10月15日(歲次丁酉年八月廿六),詩山鳳山寺、龍山宮保安廣澤尊王率十三行祠太子尊王,丑時,福安社中堡眾善信由龍山宮起駕直詣清溪梓裡太王陵祭掃太王太妃陵墓,謁祖封塋。

敕封忠應 孚惠 威武 英烈 保安廣澤尊王 郭

率十三行祠太子尊王

為祭掃 太王太妃 封塋事

謹擇公元二〇一七年十月十五日(歲次丁酉年八月廿六日)丑時

由龍山宮起駕直詣清溪梓裡謁祖 辰時祭掃 即日回駕!

保安廣澤尊王祭掃封塋盛況視頻1

保安廣澤尊王祭掃封塋盛況視頻2

保安廣澤尊王祭掃封塋盛況圖片

祭 楊長者

祭 后土神

「王祭」祭太王太妃

廣澤尊王祭父母,脫冠著白綢。

十三行祠太子尊王祭祖父母,脫冠著青綢。

主祭、副主祭、陪祭及理事會工作人員全體合影

謁祖封塋圓滿,諸神乘轎返駕!

廣澤尊王  祭掃封塋  孝感動天  忠孝仁義

功在於國  澤被於民  孝德為神  英靈永鎮

綜合:安溪鬥熱鬧、美麗詩山


相關焦點

  • 庚子年八月廿六廣澤尊王率太子尊王封塋祭祖
    要問海內外有多少廣澤尊王廟?說也說不清,廣澤尊王郭忠福的故事,世世代代在民間永遠流傳。恭逢聖誕,不論你身在何處,只要一念善心願起,聖王的恩澤便常伴左右……
  • 泉州民間信仰之四:廣澤尊王——孝順牧童化作閩南遊子保護神
    【廣澤尊王聖號為「威鎮·忠應·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廣澤尊王」,簡稱廣澤尊王,此外尚有郭聖王、郭王公、聖王公、保安尊王諸稱,又稱「保安尊王」,俗稱「郭相公」、「蹺腳王」等。升天前為出生於今安溪境內的牧童郭洪福,十六歲時在南安詩山鎮鳳山上坐化成神,因民間傳說廣澤尊王是「白目佛益境外」。據史志記載,廣澤尊王成仙登神後,神通廣大,有求必應,行仁賜福,興神助戰,功勳卓著。自宋至清,獲歷朝皇帝六次敕封祭典。所以歷代出外打拼的閩南人都視廣澤尊王為保護神,香火遍及華僑聚集地。】
  • 臺灣剪黏藝術家林秉賢 巧手造廣澤尊王
    上月臺南市西羅殿第13屆管委會退休,管委會委託林秉賢以剪黏技法,製作8尊廣澤尊王當紀念品,栩栩如生成品近日出爐,讓管委會稱許林秉賢的「好手藝」。林秉賢操刀下,廣澤尊王光澤鮮豔、神態逼真。(李宜傑攝)這8尊廣澤尊王,每尊含框長約80公分、寬約60公分,衣袍展現剪黏獨有光澤,並以金箔裝飾,整尊氣宇非凡、活靈活現。林秉賢強調,神尊藝品過去以佛頭青當背景,這次以水墨繪製神龍點綴,整幅作品畫龍點睛,儘管過程耗時費工,他卻甘之如飴。
  • 福建鳳山文化旅遊節開幕 兩岸四地同祭「廣澤尊王」
    陳鑫偉 攝    21日上午,以「弘揚鳳山文化,同謁廣澤尊王,共享太平和諧」為主題的第五屆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在福建南安市詩山鳳山寺盛大開幕。圖為「兩岸四地道教文化大會香」活動。 陳鑫偉 攝   中新網南安9月21日電 (郭斌)21日上午,以「弘揚鳳山文化,同謁廣澤尊王,共享太平和諧」為主題的第五屆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在福建南安市詩山鳳山寺盛大開幕。來自海內外各地的廣澤尊王宮廟代表、海外南安社團代表、海內外南安鄉賢代表共1500多名參與活動,共同拜謁廣澤尊王。
  • 媽祖、廣澤尊王、鄭成功、關帝……漂洋過海來「串門」
    再比如「廣澤尊王」也搭乘過「中遠之星」來自臺灣的「廣澤尊王」信眾,曾經帶著各宮廟「廣澤尊王」神像從臺中港登輪,乘「中遠之星」回「娘家」。他們抵達廈門後,再轉大巴赴南安開啟祭祖活動。
  • 【文化】鳳山詩廣澤尊王傳說(下)
    這天夜裡,他做了一個夢,只見一個身穿龍袍,童顏紅臉的少年走上前對他說:「感謝大叔從大海中撈回我的神像,我乃廣澤尊王是也,至此庇護海外僑民。」漁民一聽驚醒過來,心裡十分歡喜,第二天便請來華人長輩,許多華人兄弟和地方人士都到他家細察,有個泉州來的華僑說:「廣澤尊王是福建南安鳳山寺的郭聖王,是唐山老家的神明呀 !」
  • 韓文公祠:舊牌坊的老照片
    韓文公祠是潮州地區重要的文化坐標,為宋代潮州通判陳佐堯創建,元祐五年知州王滌重修,並託蘇軾寫下了傳世名篇《潮州韓文公廟碑》。
  • 西湖月下老人(月老)祠
    因為,這白雲庵裡,有個「月下老人祠」。冬藏在《白雲庵中的革命掌故》(1937年刊行的《越風》增刊一集)中記道:「月老殿,在庵之裡進左手一間四面廳中,明窗淨几,前後天井內有古柏點綴其中,分外顯出這小廳的幽雅了。」一般來說,拜月下老人的,往往是村夫村婦,凡夫俗子。而這一處,顯然不同,它吸引的竟然都是些文化名流、達官貴人。
  • 中國妖怪傳說:陳守娘【殭屍王微信公眾平臺】
    婆婆、小姑貪圖這位幕賓多金,勸守娘賣身,守娘不願,婆婆、小姑就家暴守娘,想逼守娘就範,守娘寧死不屈,最後竟然被婆婆與小姑用利器刺下體而死。  依臺灣喪葬禮儀,守娘的弟弟來封棺,卻發現守娘死狀悽慘,認為是被謀殺的,事情披露,鄉民將守娘葬於昭忠祠後山仔尾(今臺南市中西區南門路117號附近),並且憤而告官。
  • 廣州十三行:線上直播線下批發,拉單衝量「雙十一」
    廣州是中國最大的服裝批發地,城中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服裝商圈,擁有深厚歷史的十三行商圈便是其中之一。10月底,廣州十三行的多名服裝商鋪老闆對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說,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年初生意確實不大好做。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國內經濟明顯好轉,客戶訂單已開始大量回流,不少商鋪的生意已走出年初困境。
  • 廣州十三行介紹今昔對比 十三行具體地址一覽(圖)
    十三行從事服裝批發的商戶們。  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十分熱鬧  十三行上,拖車拉貨的人絡繹不絕。廣州十三行介紹今昔對比 十三行具體地址一覽(圖)  廣州地名系列之十三行路  說起「十三行」你會想到什麼?是馳名中外的服裝批發市場?還是那個曾經風光的對外窗口?
  • 皇天后土-后土祠
    於是天子駕車東行,依照寬舒等人議定的辦法,在汾陰高丘上立后土祠,皇帝親自望后土而拜,用祭上帝的禮儀。之後又遇了一年,天子郊祭雍,說:「現在上帝由朕親自來郊祀,但后土無人來祭祀,是禮所不能對應的。」有關官員就同太史令司馬談、祠官寬舒商議:「祭天地的牲,其牛角大小如繭如慄。現在陛下親自祭祀后土,后土應在大湖中的圓丘上建立五壇加以祭祀,每壇用一頭黃犢祭品。
  • 我們的保安王師傅
    小區新來了個保安師傅,大約有30多歲,微胖,個頭敦實,小眼眯眯的,滿臉的真誠!一見到進出的居民他就趕快從門廳裡跑出來幫忙開門,提東西。媽媽爸爸都說:這才是真正的保安,眼裡有活路,有他在都覺得小區整天都如沐春風。
  • 中國祠廟之冠:汾陰后土祠
    ▲萬榮后土祠 (資料圖)汾陰后土祠,位於山西省萬榮縣西南40公裡榮河鎮廟前村的黃河東岸上,始建於漢武帝元鼎四年(前113),距今已有2130多年的歷史。從西漢中期開始,隨著社會分工的逐步細化,祭祀活動逐漸從綜合性場所分離出來,開始建造獨立的分門別類的祭祀建築,后土祠就是其中主要的一項。因此,汾陰后土祠是迄今中國具有確切建造年代、建築物一直延續至今的最早的和歷史最悠久的祠廟建築,為以後規範化的后土祠禮制建築開了先河,萬榮由此成為國家在此舉行盛大祭祀后土大典的中心和聖地。
  • 血界戰線十三王是什麼?血界戰線十三王設定介紹
    在四月新番《血界戰線》第7集中,引入了「十三王」的概念。所謂「十三王」,《血界戰線》中登場的團體,屬於異界的權力者。「十三王」的每個成員都具有非凡的超能力,屬於「異能者」。那麼,「十三王」的具體設定是什麼?
  • 粵商文化與廣州十三行
    16世紀中葉,廣州有處有十三家商號壟斷經營,故稱廣州十三行。但清代廣州十三行地區的洋行數目時多時少,少則幾家,多則數十家,只是偶爾才正好有十三家。17世紀後半葉,清朝廷實施「海禁」,不僅商民船隻不準下海貿易,外國商船亦「片帆不許入口」,明朝以來繁盛的若干貿易口岸走向凋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