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脫記憶】寂寞中的堅持

2021-02-13 藍火戶外

關於墨脫淨山公益,一直有些話想說,不知道卻不知從何談起。很多人談起墨脫淨山的概念,同行也好,名流也罷,都會用「撿垃圾?」詢問概括。我喜歡撿垃圾這個詞,可每每聽見這個詞又有些失落,這算一種現下不該有的理想?這種不該有的理想能堅持多久?


墨脫夢? 問起身邊的朋友,幾乎人人都會談起徒步墨脫,去過的與沒去過的,想去和一定要去的;究竟是什麼讓墨脫有那麼大的吸引力,安妮寶貝的蓮花夢?走吧張曉硯?最後一個通公路的地方?走過的、身處過那環境的朋友都知道,真正令自己在墨脫如此愉悅甚至念念不忘的與這些根本無關,那種開心是人類自然本性的傳承。夢也罷,走也罷,不通公路也罷,這所有的誘惑與引導,都是我們懷念那離我們遠去的自然,這種自然信仰,無論怎麼發展,都在我們心裡,血液裡代代相傳。墨脫的魅力,或許是另一種工業的發展,商業的文明,鋼筋混泥土的現實生活的悲哀表現。墨脫夢,承載多少人心中對自然懷念?墨脫夢,承載多少夢想渴望卻遙不可及?


墨脫淨山環保,這種很多人看似不理解的行為,質疑聲中有更多的贊同支持。曾經面對過很多這麼做究竟有多少效果,這麼做有多大意義的問題。我也一直在反思,這樣的小規模,小行為真的能給墨脫環境帶來多大改變?能給整個環境多大改變?我們需要的是什麼?這些問題,這些疑問一度壓著我問自己,問自己的理想,問自己的信念,都沒有答..這個夢,該不該有?在北京的一次2014墨脫淨山徒步的朋友相聚中,一哥們告訴我,墨脫之後他再也不亂扔菸頭了,家裡的生活垃圾再也不隨意處理,能利用的就會重複利用,能節約的就會節約...那時刻,我感動的想哭,在那個時刻我找到了答案,找到了堅持。曾經一個立志做可可西裡公益的朋友,最終在各種質疑反對中沒有堅持下來,在另一次相聚中抱著我痛聲大哭,一直哭訴著「對不起、對不起」,隱約中,我聽見另外一個聲音:「我只是想改變一下他們的生活方式」!是啊,我們所做的還需要圖什麼?當霧霾已經侵佔家園的時候,我們仍在埋怨、懷疑、踟躕、觀望...墨脫淨山徒步真的是需要我們去撿光那裡的垃圾?接著是全西藏、全國的?而我們自己呢?仍然是各類垃圾、各種汙染的製造者?我跟很多朋友講過我的一個切身經歷,多年前在一次岡仁波齊轉山途中,我埋怨嚮導隨地丟紅牛瓶子,他的回答至今令我羞愧難當。以前的西藏,有的只有遍地的牛糞馬糞,遍地的青稞乾草,遍地的布匹經幡...那些啤酒瓶、可樂瓶、礦泉水瓶、紅牛瓶都是你們漢族人同經濟商業給西藏一起帶來的,隨地丟東西本就是藏人在家園生活的習慣,只不過丟的東西從來原來的羊糞蛋子變為如今的塑料。而我們,不也是這麼經歷過來,還一直繼續下去的嗎?這件事是我發起墨脫淨山徒步的直接原因,自己經歷過彷徨踟躕,甚至想過放棄這種不該有的理想,可這樣的堅持終於有了理由,再小的行為,哪怕只讓你我他具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不就足夠了嗎?


藍火信念:談起墨脫淨山,總迴避不了這個問題。純粹是貫穿藍火所有宗旨與行為的字眼,墨脫淨山、阿里公益、線路活動,我們團隊都倡導把純粹這個字如初衷地執行下去。老朋友們都知道,我喜歡自稱藏人,十來年藏區的活動,受藏區的恩惠、關照、感動甚至超越生死,對西藏的情,於我超乎一切,阿里尤最。阿里公益募捐伴隨藍火成立的那天而生長,多年堅持至今,期間很多朋友勸導把這個逼格玩得再高一些,做個公益基金,那些提出捐錢捐樓捐學校的來者不拒,在生存發展的前提下運作這樣的商業也無愧於心,最好弄個商業口號,什麼「多行10公裡」、「多背一公斤」、「背包公益」...諸如此類,團隊也有這樣的異聲。可至今,藍火依然只默默的給藏區送點募捐物資,而我也只能自嘲沒有那個能力玩起那麼大的盤,或者以純粹玩的心安理得聊以自慰。其實我心裡清楚,做的這一切,都在為自己逃避現實贖罪,藏區漂的那麼多年,為自己的理想路,失去的多少?家人、朋友、兄弟...多少人為自己的理想犧牲?誤解的時間、失去的空間...都在所謂的自私理想路上遠去,甚至喪失苦心經營的團隊。如果盡力做的這一切純粹,能為自私怯懦的自己,逃避現實躲居拉薩的藏漂贖罪,我會不遺餘力!這不遺餘力的路上,還有你們與我一起堅挺著——一直勸說我增加創收而讓理想更好堅持下去銷售文玩特產的鬍子;知道睡眠不好在海拔4500偷偷翻牆爬樹去給摘松蘿的影子;為多元化發展大力勸導嘗試開拓藍火商貿的悍馬;兄弟般無言的黑魚、阿良、村長、老高;還有無數默默支持關愛的好友、兄弟...我們心裡都有一個希望,就是讓這種難得的純粹方式生根發芽,如同那不該有的墨脫夢一樣,要在耐住寂寞中堅持。

曾經內心有一個聲音無力地喊著:不能騙自己有不該堅持的夢想;另一個聲音卻在說:有這麼一個不該堅持的理想,不是另一種想像不到的幸福嗎?

PS:作此文,叨擾朋友圈,出發點源於大表哥告誡的一句:不能一味低調,偶爾要出來尿一泡,不然別人不知道你的騷。於此,在往南迦巴瓦途中尿上一次,望海涵。


最深度的腳印;最寬廣的視野;最純粹的體驗;最深刻的方式。

拉薩藍火戶外運動有限公司

地址:拉薩市城關區仙足島生態小區2區1排附11號。

電話:0891-6904847、15289104702(大副)18212345981(影子)

Email:lanhuohuwai@163.com

微信公眾號:bluefire-or

官方微博:@藍火戶外

官方QQ:1667968963;QQ群:6952799

點擊閱讀全文,即查看「藍火戶外2015墨脫淨山活動」詳情哦。

相關焦點

  • 墨脫邊防老兵:這首軍歌,每一句歌詞都在路上
    歌唱的遍數多了,周國仁說起話來不僅充滿哲理,更充滿詩意——出發時,他們迎著朝陽,「燦爛的陽光為前進的路鋪上一層金毯,有一種朝氣蓬勃的美」;返回時,夕陽照在他們的背上,「樹木的影子拉得長長的,指向回家的方向,那是一種靜謐的美」;有時候趕上下雨,他們便「躲在巖石縫中一邊哼著歌避雨,一邊欣賞雨打芭蕉的美景」……新兵們總是在周國仁這樣詩情畫意的描述中,憧憬著即將到來的巡邏任務。
  • 墨脫不丹蓋澆面
  • 徒步墨脫,旅途的意義是「在路上」
    8世紀時,墨脫名為白瑪崗(又有「白馬槓」、「白馬崗」等不同譯法),藏經《甘珠爾》稱其為「佛之至淨土,聖地最殊勝」。「白瑪」在藏語中的意思是「蓮花」,據說墨脫地形酷似層層疊疊打開的蓮花,且當地亦產蓮花,故得此名。另一傳說則是,1000多年前,藏傳佛教創始人蓮花生大師經過千難萬險,發現了這個狀似蓮花的地方,在此建屋起廟、修行弘法,他為此地所起的「博隅白瑪崗」之名也不脛而走,聲名遠播。
  • 墨脫行(5): 小趙、背夫以及螞蝗
    人的記憶很有趣,同樣的事,每個人會記住不同的點,性格,愛好,經歷,會讓每個人去捕捉自己感興趣的信息。15年後的今天,讓我連徒步進墨脫是兩天還是三天都已記不清楚,只能根據照片來回憶,而有些場景人物卻記憶猶新。比如24K,雪山頂上,黑衣的小哥,留分頭的馬幫,徒步的那一段,我拍了很多路途遇到的孩子的照片,那一路人家並不多,次年我在中央電視臺介紹墨脫的紀錄片裡看到了我曾拍過的那三個孩子。
  • 中國最危險的公路之一——墨脫公路
    說起墨脫,相信大多數的背包客都很熟悉這個地方,這是一個神奇而又美麗的地方。傳說中地球上的最後一塊淨土,這裡被稱為「白馬崗」。這裡是背包客口中的詩和遠方,也是佛教教徒們內心純潔而又神聖的聖地。
  • 徒步墨脫線:靈與肉的完美結合
    徒步墨脫,一直是我心之嚮往!墨脫縣與印度接壤,屬於邊境縣,全縣覆蓋著原始密林,屬熱帶密林氣候,景色秀麗,四季如春。這裡世代居住著門巴和珞巴族人。由於喜馬拉雅山脈的冰峰雪崖和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深切急流的的隔絕,使這裡幾乎與外界隔絕,是中國目前唯一不通公路的縣。由於交通的閉塞和通訊設施的落後,墨脫尚沒有受到過多人類活動的汙染,是一處蓮花聖地之淨土。
  • 墨脫茶香飄佛山 廣東茶園種新茶
    昨日是首個「國際茶日」,西藏林芝墨脫縣在淘寶網直播,全網推廣墨脫茶,累計觀看人數超13萬,銷售額近10萬元。古有茶馬古道普洱入藏,今在脫貧攻堅工作推進下,來自廣東的援藏幹部結合當地實際大膽探索種植廣東茶葉優良品種鳳凰單叢,開啟墨脫茶銷售廣東的新路。墨脫茶香飄佛山黃幸是墨脫當地茶葉公司副總經理,今年明前茶製成後,不少來自佛山的茶友向他諮詢、購買新茶。
  • 林芝·非遺技藝 | 墨脫石鍋:天賜的禮物
    墨脫石鍋  石鍋加工是門巴民族廣為流傳的傳統手工工藝之一,是門巴民族在長期與大自然鬥爭中智慧。    東紅系墨脫石鍋製作技藝第三代傳承人,首批市級傳承人,中共黨員,1985年小學畢業之後,就開始和父親學習石鍋製作。  石鍋製造工序  一、選料。
  • 墨脫公路使藏南「莫脫」有多重要?再艱難也必須修
    墨脫公路,即扎墨公路,從西藏波密縣扎木鎮,至墨脫縣墨脫鎮,路線全長117公裡,1975年動工,因惡劣的自然災害影響被迫停修,2009年再次動工,到2013年10月完工,建成之後歷經5次大修,不計其數次小修,這樣一條修建艱難的公路,為何我們還要花如此大力氣呢,它對於藏南來說到底有多重要,墨脫公路在扎木鎮接
  • 沒落的墨脫徒步,螞蝗依舊肆虐,我們被咬的頭破血流
    我在微信讀書上下載了幾本關於墨脫的書,其中一本《墨脫形色》,在我翻過數頁之後還是放棄。墨脫的確是一個非常美的地方,在我們幾天的徒步中,一直被她的美所震撼。這種美難以用文字描述,卻不至於要用一些奇怪的寫作技巧來彌補文字的蒼白。這種弄巧反拙的手法,是我無法繼續看這本書的唯一原因。很久以前,每次看到墨脫徒步的文字,心中頓生豔羨,也止於豔羨。
  • 軍醫亓三彭:紮根墨脫13年守護戰友健康
    軍醫亓三彭:紮根墨脫13年守護戰友健康 人物寫真中國軍網-成都軍區劉孟全 記者 郭豐寬2013-11-27 15:56編輯:成都軍區分社 【服務心語】「墨脫很苦,但如果真的有來世,我還會來墨脫當軍醫!」海拔4000餘米的墨脫無人區沼澤地,誰知道戰士患了高原肺水腫如何搶救?
  • 《榜樣·西藏(2020)》第二集——格桑德吉:「秘境墨脫」的築夢人
    她,就是全國最美鄉村教師、被譽為「秘境墨脫」築夢人的格桑德吉。《榜樣·西藏(2020)》第二集:《格桑德吉:「秘境墨脫」的築夢人》在西藏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城——「秘境墨脫」做「學生媽媽」,格桑德吉需要更多的付出——那些年,為了勸學,格桑德吉在滿是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的道路上頻繁往返。
  • 我給苔蘚拍寫真19:來自墨脫的蘚類
    短肋雉尾蘚的識別要點是:其側葉前後依次疊加遮蔽,且葉沿中肋不對稱,使用手持放大鏡即可觀察到。苔蘚植物中只有很少的種類能產生這樣「紅得發紫」的葉片。更準確的說,美麗擬鱗葉蘚的紅色應該被細分為玫瑰紅。僅憑紅綠顏色的植株個體的交替出現,再結合葉密集交互於同一個平面著生,即可大致完成目標物種的鎖定。苔蘚植物在植株個體呈現出綠色之外的顏色,大多都是因細胞中的花青素和類胡蘿蔔素而起,其功能主要為抵禦強光照環境中紫外線對植物體細胞器的傷害。
  • 中印邊境重鎮墨脫,不遠千裡來到此地,為的就是眼前這番景色
    墨脫,名符其實的「世外桃源」「攝影天堂」,是現在中國22000個縣域中唯一沒有開通道路的縣城,這裡是西藏地區中海拔最低的,環境最好,氣候最溫和,雨量最多,是生態保護最好的地方,墨脫縣是雅魯藏布江進入印度阿薩姆平原前,流經中國境內的最後一個縣,境內的居民主要為門巴族和珞巴族,雅魯藏布大峽谷主體段在該縣境內,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最溫和,雨量最充沛,生態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 徒步墨脫|在它消失前定要去的中國第一徒步路線
    路上老三一直擔心從來沒有那麼狼狽的我們來墨脫是不是後悔,其實大家既然選擇了走這一趟,就應該承擔選擇的後果,好在後來大家都說值得。離四海曾眼鏡客棧還有1公裡的時候,因為天色尚早,小夥伴們開始慢慢走,我是越有目標越有衝勁兒,喊上黃黃直奔客棧,當然也知道這裡墨脫線路上的客棧不同以往的任何客棧,這裡的客棧周圍都是無人區,一進客棧,戴眼鏡的老闆就疑惑的說:「你們不是應該昨天就到的嗎?怎麼晚了一天。」
  • 抖音當記憶的線纏繞過往支離破碎是什麼歌 寂寞沙洲冷歌詞
    這首歌叫做《寂寞沙洲冷》,《寂寞沙洲冷》是由陳信榮作詞,周傳雄作曲,周傳雄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曲收錄在周傳雄於2005年6月29日由環球唱片發行的專輯《星空下的傳說》中。  《寂寞沙洲冷》歌詞:  作曲 : 周傳雄  作詞 : 陳信榮  自你走後心憔悴  白色油桐風中紛飛  落花似人有情 這個季節  河畔的風放肆拼命的吹  無端撥弄離人的眼淚  那樣濃烈的愛再也無法給  傷感一夜一夜  當記憶的線纏繞過往支離破碎
  • 超值低價秒殺伽師新梅、樹洞蜂蜜、墨脫茶...
    墨脫特產2013年起,我市對口支援西藏墨脫縣,該縣已於2018年實現脫貧摘帽。墨脫一詞在藏語中意為「花朵」,墨脫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景觀奇特,被譽為「世界動植物博物館」「世界生物基因庫」「西藏的西雙版納」。墨脫茶葉將在直播間「雲」銷售,歡迎廣大市民朋友、各界人士選購,為墨脫鞏固脫貧成果貢獻一份力量!墨脫綠茶
  • 從電影《2046》中我看見了兩個字:寂寞
    其實周慕雲變成整部電影中最不容易被人發現他身上蘊含大量寂寞的人物,因為寂寞,所以遊戲,因為遊戲,所以在大量的寂寞上頭覆蓋著歡愉。這也是一個蘊含著大量寂寞的場景:一輛永遠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抵達的列車,除了車長和機器人以外就只有Tak一個旅客,在黑夜中991、992的數數兒著;愛上貌似女孩的機器人後,才發現自己得不到回應之故,也許不是因為機器人遲緩,而是她不喜歡你,或是她早就喜歡上別人。
  • 【遠山戶外】3月20日—28日春天,去林芝赴一場桃花約,穿越蓮花秘境—墨脫
    Day4,波密縣—嘎隆拉山—果果糖大峽谷—墨脫進入中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城—「蓮花聖地墨脫」,沿途拍攝,經過海拔4200米的嘎隆拉山口、最美果果塘大拐彎到達墨脫縣,晚上宿墨脫。春天的索松村完全掩映在一簇簇粉色的桃花之中,在藍天與雪山的映襯下,靜謐而又悠閒,走進村子就彷佛來到了傳說中的世外桃源。在村中漫步,到處都是形狀各異的桃樹,黃色的沃土與翠綠的麥苗渲染著春天的氣息,青山綠水間,雲霧時而籠罩,時而飄散, 藏民的農舍點綴其中,構成了一幅幅濃墨重彩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