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墨脫線:靈與肉的完美結合

2021-01-13 騰訊網

編者按:2010年10月13日在林芝地區米林縣派鎮舉行第二屆雅魯藏布大峽谷徒步大會,徒步分為三條路線,分別是神秘墨脫四日徒步探險之旅;派鎮-南峰大本營、那拉錯湖三日徒步自然之旅;派鎮-加拉村三日朝聖探秘之旅。10月13日早晨八點,當第一抹陽光照射在中國最美的山峰——南迦巴瓦時,第二屆西藏雅魯藏布大峽谷徒步大會壯行儀式在派鎮接待中心隆重舉行。我們將為您分享的是此次徒步大會主辦方西藏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們,一路參與陪同的徒步手記。讓我們跟隨他們一同開始西藏雅魯藏布大峽穀神奇之旅吧。

徒步墨脫,一直是我心之嚮往!

墨脫縣與印度接壤,屬於邊境縣,全縣覆蓋著原始密林,屬熱帶密林氣候,景色秀麗,四季如春。這裡世代居住著門巴和珞巴族人。由於喜馬拉雅山脈的冰峰雪崖和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深切急流的的隔絕,使這裡幾乎與外界隔絕,是中國目前唯一不通公路的縣。由於交通的閉塞和通訊設施的落後,墨脫尚沒有受到過多人類活動的汙染,是一處蓮花聖地之淨土。

徒步墨脫是迄今為止中國最經典的徒步線路!很多人都說,徒步墨脫要翻越雪山、穿越螞蝗區、行經泥石流區,更多的則是山石與泥濘相伴、溪水和陡峭為伍、摔跤和危險並存!相比而言,比蜀道更難,比上青天更艱險!

作為此次徒步大會組委會的一員,我負責人員招募,這樣一來,也給自己帶來了便利!我把自己安排到了徒步墨脫的隊伍中,在決定是否走墨脫時,我一直非常糾結,因為我清楚自己的體質和能力,走路我不怕,但自小身體底子差,加上在高原工作,患有心臟病和心肌缺血,這種疾病最忌辛苦,最忌在高海拔地區劇烈運動!我害怕自己成為隊友的負擔,擔心自己成為別人所不恥的逃兵。但是,當組委會委任我為墨脫隊的領隊時,當我和所有的隊員戰勝困難的時候,當所有的隊員向我豎起大拇指的時候,當我憑藉自己的意志力和毅力走出墨脫的時候,那種喜悅替代了所有的憂慮,那種幸福的感覺油然而生,讓我忘乎所以,讓我淚流滿面!

今天我想借用拙劣的文字把這一路的艱辛和快樂、感動和感懷與熱愛徒步的驢友們分享,願我的快樂和幸福能給那些對於熱愛冒險、尋求刺激的徒步者帶來更多的自信!

相關焦點

  • 徒步墨脫,旅途的意義是「在路上」
    上世紀90年代,全程141公裡的扎墨公路(波密縣扎木鎮—墨脫)曾短時間建成。然而這條耗巨資修成的路,卻只開進過一輛汽車。如今公路上雜草灌木叢生,大段路基坍塌,早已荒廢。對於世代生活於此的當地居民而言,出入墨脫只能靠徒步,這不僅艱難,且時有危險。危險意味著挑戰,這正是墨脫對探險者形成巨大吸引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墨脫在地理和宗教上的意義。
  • 徒步墨脫|在它消失前定要去的中國第一徒步路線
    隊友加我共7人(熱愛徒步且開過青旅的老三/騎行318到拉薩的王大哥和小發發/四川過來的鐘琳/徒步過318想去狼塔的阿成/黃黃)D1拉薩-林芝-派鎮(坐車)在雲措收拾好所有徒步裝備後,五人自駕兩人大巴到林芝匯合,繼而前往派鎮,在南迦巴瓦峰一角的視野裡,遇見如仙女裙帶的尼洋河,猶浮漂綢緞的雅魯藏布江,和白色的佛掌沙灘,7個大人在沙子裡玩得和小孩一樣開心~
  • 沒落的墨脫徒步,螞蝗依舊肆虐,我們被咬的頭破血流
    我在微信讀書上下載了幾本關於墨脫的書,其中一本《墨脫形色》,在我翻過數頁之後還是放棄。墨脫的確是一個非常美的地方,在我們幾天的徒步中,一直被她的美所震撼。這種美難以用文字描述,卻不至於要用一些奇怪的寫作技巧來彌補文字的蒼白。這種弄巧反拙的手法,是我無法繼續看這本書的唯一原因。很久以前,每次看到墨脫徒步的文字,心中頓生豔羨,也止於豔羨。
  •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渴望靈與肉的完美結合
    兩人相愛,靈與肉的完美結合是永恆的渴望,《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寄託了勞倫斯的愛情追求,被視為勞倫斯兩性關係理論的一次完美實踐。《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是勞倫斯最後一部小說,他於1928年「自費出版」,因作品中的性愛描寫而受到猛烈抨擊,被英國當局以「有傷風化」的罪名查封。
  • 【墨脫記憶】寂寞中的堅持
    很多人談起墨脫淨山的概念,同行也好,名流也罷,都會用「撿垃圾?」詢問概括。我喜歡撿垃圾這個詞,可每每聽見這個詞又有些失落,這算一種現下不該有的理想?這種不該有的理想能堅持多久?墨脫夢? 問起身邊的朋友,幾乎人人都會談起徒步墨脫,去過的與沒去過的,想去和一定要去的;究竟是什麼讓墨脫有那麼大的吸引力,安妮寶貝的蓮花夢?走吧張曉硯?
  • 墨脫行(5): 小趙、背夫以及螞蝗
    三個香港人訓練有素,他們都是香港登山協會的成員,每年都登山,為來墨脫就提前準備了一年,走起來相當專業,勻速前行。小趙也算是徒步愛好者,聽他說也經常徒步。方知那女孩也是在波密尋找入墨脫伴侶貼小條認識的,只是同行,他老婆也是徒步愛好者,到了波密不敢進墨脫和另一些人組隊去了拉薩。我說我看你一路照顧誤以為是你老婆,小趙說,女孩嘛既然遇見一起進來總要照顧好嘛!我說好人啊,對他豎起大拇指。
  • 6天翻越17座3000米高山、徒步90公裡,我用雙腳丈量大地
    我希望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加豐富一些,就決定也去徒步墨脫——以林芝八一鎮的派鄉為起點,翻過多雄拉雪山,經拉格、漢密、背崩、雅讓,最終到達墨脫縣,全程約90公裡,一般需要三四天時間。圖 | 雪山老伴一聽說我要走著去墨脫,堅決反對,說我頭髮都白了還淨幹不靠譜的事兒。我說就是因為頭髮白了,才更得好好活剩下的日子。
  • 《靈與肉》與《靈與肉》
    看了電視劇《靈與肉》,本想寫個《<靈與肉>的撒扯》,因為,這句臺詞在電視劇中多次說起,但「撒扯」起來真不是那麼好撒扯的,就想了這麼一個名字,自以為很好。也就是想把小說《靈與肉》和電視劇《靈與肉》作一個無聊的比較。《靈與肉》這篇小說很早很早就讀過的,故事情節不是那麼複雜,因為是一篇短篇小說,就以為,就是改編成電視劇,也不會複雜到哪裡去。而小說裡多是以作者敘述為主的,人物對話那是很少的。
  • 中印邊境重鎮墨脫,不遠千裡來到此地,為的就是眼前這番景色
    墨脫,名符其實的「世外桃源」「攝影天堂」,是現在中國22000個縣域中唯一沒有開通道路的縣城,這裡是西藏地區中海拔最低的,環境最好,氣候最溫和,雨量最多,是生態保護最好的地方,墨脫縣是雅魯藏布江進入印度阿薩姆平原前,流經中國境內的最後一個縣,境內的居民主要為門巴族和珞巴族,雅魯藏布大峽谷主體段在該縣境內,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最溫和,雨量最充沛,生態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 墨脫不丹蓋澆面
  • 墨脫茶香飄佛山 廣東茶園種新茶
    昨日是首個「國際茶日」,西藏林芝墨脫縣在淘寶網直播,全網推廣墨脫茶,累計觀看人數超13萬,銷售額近10萬元。古有茶馬古道普洱入藏,今在脫貧攻堅工作推進下,來自廣東的援藏幹部結合當地實際大膽探索種植廣東茶葉優良品種鳳凰單叢,開啟墨脫茶銷售廣東的新路。墨脫茶香飄佛山黃幸是墨脫當地茶葉公司副總經理,今年明前茶製成後,不少來自佛山的茶友向他諮詢、購買新茶。
  • 「肉與靈」的大和諧,看完我又相信愛情了
    大多數的愛情,都是由肉及靈。本片探討的是一種新型戀愛——由靈及肉。靈魂已經完美契合了,肉體竟然還是牴觸的。並不是因為醜。要是沒有外力助攻,兩個重度社恐+死宅,這輩子恐怕都和「肉與靈」無緣了。直到屠宰場出了一件意外。
  • 中國最危險的公路之一——墨脫公路
    在墨脫你會看到高大的森林,噴湧的瀑布,皚皚的雪山,蜿蜒的江水......山高谷深是墨脫這個深山小鎮的特色。墨脫公路的危險係數高達五顆星。同時墨脫公路也被稱為是世界上的最危險的公路之一。但是墨脫聞名於耳的壯觀景色一直吸引著無數的旅行者不畏沿途的危險前往。
  • 用腳步丈量:中國最美30條徒步路線,此生必走!
    而徒步,就是這樣一場旅程!徒步路上的每一裡路,都拷問著身體的極限,眼前的每一處風景,都衝擊著靈魂,而腳下的每一個腳印,都是你挑戰自我的徵程。徒步所帶來的快感,是你用其他方式永遠不能感同身受的。【參考線路】外轉(大環山線):塔欽→天葬臺→止熱寺→卓瑪拉山口→祖普寺→巴嘎草原→塔欽(2-3天)【貼士】需辦理邊防證;連續轉滿外圈13圈,可以獲得轉內圈的資格。對於想要度假的遊人來說,墨脫是毫無吸引力的;但對想要狠狠自虐的人來說,這裡確是徒步的天堂!
  • 《靈與肉》
    《靈與肉》這部小說是由已故作家張賢亮由自己的親身經歷而改編的描述『』右派分子許靈均在時代變遷與社會發展的道路上如何堅定信念收穫愛與美好的故事。 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分享給大家:我相信我們的祖國有扭轉乾坤的能力!!!
  • 林芝·非遺技藝 | 墨脫石鍋:天賜的禮物
    墨脫石鍋  石鍋加工是門巴民族廣為流傳的傳統手工工藝之一,是門巴民族在長期與大自然鬥爭中智慧。    東紅系墨脫石鍋製作技藝第三代傳承人,首批市級傳承人,中共黨員,1985年小學畢業之後,就開始和父親學習石鍋製作。  石鍋製造工序  一、選料。
  • 墨脫公路使藏南「莫脫」有多重要?再艱難也必須修
    墨脫公路,即扎墨公路,從西藏波密縣扎木鎮,至墨脫縣墨脫鎮,路線全長117公裡,1975年動工,因惡劣的自然災害影響被迫停修,2009年再次動工,到2013年10月完工,建成之後歷經5次大修,不計其數次小修,這樣一條修建艱難的公路,為何我們還要花如此大力氣呢,它對於藏南來說到底有多重要,墨脫公路在扎木鎮接
  • 電視劇《靈與肉》:回歸經典,展現苦難人生中的心靈史
    電視劇《靈與肉》劇照  電視劇《靈與肉》改編自張賢亮的同名小說
  • 墨脫邊防老兵:這首軍歌,每一句歌詞都在路上
    那時候,周國仁還是新兵,剛進墨脫3個多月。仿佛是前後腳,這首出自原西藏軍區文工團的歌,追著他的腳步也來到了這裡。一名新兵和一首新歌,就這樣在墨脫相遇了。如今,新兵成了老兵,新歌也成了老歌。他們結伴而行,在墨脫邊防一走就是21年,成了彼此的知音和代言人。歌敲打在心坎裡,腳走在巡邏路上。這首歌,對於墨脫邊防某團這位二級軍士長來說,「每一句歌詞都在路上」。
  • 電視劇《靈與肉》比原著多了些什麼?
    據說,《靈與肉》編劇當初和張賢亮(1936-2014)談改編電視劇的時候,張賢亮認為《靈與肉》拍成90分鐘的電影還行,如果拍成電視連續劇篇幅就不夠了。張賢亮小說《靈與肉》只有6節,2萬多字。電視劇改編是對原著的再創作,把短篇小說《靈與肉》「充實」為一部42集電視連續劇,必須對原著「大動幹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