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輕鬆收聽語音版!)
星爺一生,為華語電影貢獻出了無數經典佳作。眾所周知,促使星爺走上影視道路的,便是他的偶像李小龍,我們甚至可以在無數星爺的電影裡,找到這位偶像的影子,不論是動作亦或是橋段,無一不是在向偶像致敬。
然而其中,尤為特別的便是1991年由萬能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香港電影《龍的傳人》,該片由李修賢執導,周星馳、梁家仁、毛舜筠、元華等領銜主演。影片講述了周小龍、毛毛一對歡喜冤家在香港周旋於賭球集團的故事。可以說這部電影中,星爺飾演的周小龍是向李小龍表達的最為直白的致敬了。
然而,曾經年少的小編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竟然忽略了一個非常特別的小細節。在影片中,周小龍的父親周飛鴻在主持大嶼山大澳村熱鬧的廟會,廟會上各種表演都非常精彩,尤其是影片中的舞獅給小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很多年後,才偶然發現,原來那段電影中,造型有些與眾不同的舞獅表演,舞的並不是獅子,其實是非常古老且少為人知的「麒麟舞」!
麒麟舞也稱為「武」麒麟,是中國明代宮廷舞蹈表演,南明滅亡時流傳於民間。舞動時,一人舞麒麟頭,一人舞麒麟尾,兩人配合默契,以此把傳說中麒麟的喜、怒、哀、樂、驚、疑、醉、睡等動靜神態表現得栩栩如生。
逢年過節人們舞起麒麟,以表達迎祥納福,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良好願望。它融合了音樂、舞蹈、工藝美術、雜技於一體,既具有美學的欣賞價值,又有文藝的、宗教的、民俗的、歷史的研究價值。
我們都知道麒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代表吉祥的動物,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居「四靈」之首,在民間有驅邪避鬼之說,歷代人民群眾都把它當作祥瑞的象徵。
麒麟形象在中國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對於一個民族而言,它由最初是一種圖騰、一種信仰發展到哲學意義,從而又進入到文學領域,最終走向造型藝術和表演藝術,說明麒麟已由「神話傳說」衍變成了一種「文化現象」。除了舞蹈,麒麟的形象還被廣泛運用在了雕塑、繪畫、陶瓷、建築等諸多生活領域。是中國重要的文化圖騰之一。
今天,釉下系欄目中,壹瓷君為大家帶來的這款麒麟海水紋青花品茗杯,柴窯燒制青花滲入胎骨,杯身主題紋飾為麒麟海水紋,麒麟全身鱗甲,鹿角牛尾,氣韻生動,栩栩如生,麒麟是瑞獸,與海水紋有效結合,以體現「福從天降,福山壽海」的美好寓意。
▲如果您對這款粉彩三陽開泰主人杯感興趣的話,可以掃描下方圖中二維碼↓了解購買,或是添加掌柜微信諮詢吧!
文 | 景德壹瓷 · 圖 | 部分來源於網絡
長按二維碼 歡迎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