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宗師嚴鳳英,38歲英年早逝,得偉人親自題詞

2020-12-27 清諾晗history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誠哉斯言,歌唱是一種由心而生的抒情方式。經歷了歲月的沉澱,中國戲曲就好像是一位待字閨中的古典美人,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她伴著大唐的風韻,走過宋朝的光陰,沿著時光之河向我們緩緩走來

戲曲藝術的傳承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的戲曲歌唱家,他們用優美的歌喉將這份美好認真傳遞,嚴鳳英便是這眾多的藝術家中的一位。

她用動人的歌喉向世人展現黃梅戲的美好,還曾獲得過偉人的親自題詞。

她還擁有一段令人羨慕的愛情,在離世之後丈夫為她守了十四年,終身不曾再婚。

年少時對黃梅戲日久生情,勇敢追逐夢想

1930年的春天,嚴鳳英降生在黃梅戲的發源地安慶的一個小村莊。

因為是黃梅戲的發源地,安慶擁有著悠久的戲曲文化歷史,在濃厚的戲曲藝術氛圍薰陶下,上至八旬老人,下至懵懂孩童都能夠哼上幾句黃梅戲。

成長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下,嚴鳳英對於黃梅戲的熱愛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年僅四、五歲時,小鳳英就開始跟隨著大人們一同哼唱舞蹈。小小孩童肢體尚不協調,常常會因為誇張的動作逗得大人們哈哈大笑,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小鳳英的父母發現了孩子對黃梅戲的痴迷,便想著要給孩子找一個好老師。

「熱情能夠給人提供強大的動力」,嚴鳳英對黃梅戲的熱情打動了當時的一位黃梅戲名家,他提出要收小鳳英為徒,自此,嚴鳳英便開始了漫漫的學藝之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的支持,嚴鳳英在黃梅戲學習上的很快就有所顯露。

據她的師兄嚴繼淮回憶,當時的嚴鳳英簡直就是個黃梅戲天才,別的師兄弟要兩三遍才能記住的唱腔和臺詞,嚴鳳英從來都是一遍就過了。

嚴鳳英的學藝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雖然她的父母支持她追求夢想,但在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爺爺看來這是「大逆不道」的行為。為了懲罰這個不聽話的後輩,嚴鳳英的家族還曾想把嚴鳳英淹死以示懲戒。

所幸嚴鳳英福大命大,從中死裡逃生,為了逃避家族的懲罰,她只能遠走他鄉,靠賣藝為生

刻苦學戲,終成一代宗師,還曾獲偉人題詞

嚴鳳英的一生可謂是和黃梅戲相互依存的一生,她對黃梅戲的愛是刻在骨子裡的。

從開始接觸黃梅戲,嚴鳳英就以高標準嚴要求來對待自己,她從未因為自己過人的藝術天分而有絲毫懈怠。嚴鳳英的徒弟丁俊美就曾在一次採訪中說道:「只要有空,就對著鏡子唱,學表演。」這算是對嚴鳳英兢兢業業學習的肯定了。

「苦心人天不負」,嚴鳳英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嚴鳳英在黃梅戲上的造詣越來越深,最終成了一代宗師級別的人物。

新中國成立後,嚴鳳英也迎來了她藝術生涯的巔峰時期,1954年,由嚴鳳英主演的《天仙配》戲劇斬獲了許多大獎,黃梅戲也因為她的一舉成名而揚名天下。

也許是天妒英才,在戲曲藝術上頗有造詣的嚴鳳英只活了38歲。1968 年,她被誣陷為是「文藝黑線人物」和間諜,接踵而至的便是數不盡的折磨和羞辱。

也許是藝術家骨子裡的高傲讓她難以忍受這麼多的侮辱,於是她選擇以服藥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嚴鳳英的英年早逝引來無數人的惋惜,後來偉人也親自為她題下「黨的好兒女」的緬懷之詞。

郎情妾意,丈夫為她守節十四年,終身不曾再娶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嚴鳳英的出色讓她獲得了許多人的追求,但是她的感情之路並不順遂,反而是幾經波折。

生性高傲的的她並沒有屈服於各種土豪鄉紳的淫威,反而是始終堅守自我,在反抗他們的同時用心經營自己的黃梅戲事業。她的第一段感情是和大家少爺甘律之的交往。

兩個人志趣相投,甘律之對嚴鳳英更是一見鍾情。同樣的藝術追求讓兩個人如覓知音,惺惺相惜

但生活總是會在不經意間給人當頭一棒,懸殊的身份成了兩個有情人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

同時嚴鳳英也想要追尋自己的戲劇夢想,所以她毅然決然地選擇結束這一段感情。

嚴鳳英的第二段感情是在她的聲名鵲起之後,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王兆乾。

王兆乾對的獨特見解讓嚴鳳英很是欣賞,兩人也很快就墜入了愛河,開始了一段幸福的同居時光。

可命運似乎是下定了決心要和嚴鳳英開玩笑,她和王兆乾的愛情終究沒能抵住無端的猜忌。不堪忍受王兆乾猜忌的嚴鳳英最終狠下心來和他一刀兩斷。

也許是命運不忍心讓嚴鳳英再忍受感情上的痛苦,於是安排了嚴鳳英與王冠亞的相遇。

兩人的相識源於《王金鳳》這部戲的排練,嚴鳳英的出色表現讓身為導演的王冠亞一見鍾情,兩個人的愛情之火也很快就熊熊燃起,最終一同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後的生活也十分恩愛,兩個人很快就迎來了幸福的生活。

但是好景不長,年僅38歲的嚴鳳英因為不堪忍受屈辱選擇了服藥自殺,這讓身為丈夫的王冠亞陷入了無盡的悲傷之中,並且久久不能釋懷

嚴鳳英死後,王冠亞一直沒能忘記兩人曾經的感情,於是他選擇了守著自己的亡妻,這一守就是十四年。

因為始終忘不了嚴鳳英,王冠亞後來始終是孤身一人,這種真摯的愛情著實是令人感動的。

總結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嚴鳳英這輩子都是為戲而生的。雖然只有短短38年,嚴鳳英卻將這短暫的光陰全部奉獻給了黃梅戲,也因此促進了黃梅戲的發揚光大,她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感情上,嚴鳳英雖然經歷了許多不愉快,但是兜兜轉轉,她等來了自己命中注定的那個人,她與王冠亞之間的愛情是那樣的真摯,那樣的讓人心生嚮往,這也算是歲月對嚴鳳英唯一的補償吧!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黃梅戲的一代宗師:因戲差點被淹死,38歲服藥自盡,死後還被剖屍
    這個人就是嚴鳳英。嚴鳳英四五歲的時候,因為父母離異,住在鄉下,結識了同族中混過戲班子的嚴雲高。便對黃梅戲有了興趣,因此便拜嚴雲高為師,偷偷學習。並學會了《送香茶》、《春香鬧學》等傳統戲中的單折。從學習到登臺大概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真可謂是「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
  • 黃梅皇后嚴鳳英:險被土匪搶去,未婚先孕終得幸福,享年38歲
    嚴鳳英,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雖然她只活了38年,但她用高深的藝術造詣和獨具風格的甜美唱腔成為了黃梅戲第一位「皇后」。正是由於嚴鳳英的大力推廣和傳唱,使得黃梅戲能夠進入群眾中間,被大家廣泛的認可和接受。於是,嚴鳳英有戲就演,沒戲就學,一分鐘都不捨得浪費。幾年後當嚴鳳英回憶起這段經歷的時候,她非常感慨能有這麼好的機會得到那麼多優秀的前輩的幫助和指點,她的戲曲藝術水平也是在這個時期得到了一個質的提升。
  • 《天仙配》中七仙女僅三人在世,嚴鳳英之子翻牆祭母,今現彩虹
    嚴鳳英的丈夫王冠亞在2013年因病去世,享年84歲。 嚴鳳英的次子王小英透露:「父親去世後,骨灰一直寄存在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一直沒有落葬。」王小英說:身為子女,他們想找一個合適的地方讓父母合葬,所以這些年,一直在努力。王小英說:「我想寫一本書,系統地把父親母親,還有我們這個家,這麼多年的經歷表現出來。」
  • 馬蘭,38歲離開黃梅戲舞臺,遺憾的是黃梅戲,完成的是她自己
    最近偶然看到智庫發布的網際網路+戲曲的報告,驚訝地發現黃梅戲演員馬蘭居然位居最受歡迎的演員第二名,要知道馬蘭已經離開黃梅戲舞臺近20年,居然能保持這樣的人氣和熱度,實在讓人側目。智庫戲曲報告截圖,人氣最高的演員名單馬蘭這個名字對於廣大黃梅戲愛好者肯定是太熟悉了,特別是是60、70後的戲迷們更是伴隨著她的一個個作品,對她深深地喜愛著。有人說她是嚴鳳英之後黃梅戲又一座高峰,或者說她是黃梅戲新時期的代表人物。
  • 與塑造人物命運契合的早逝演員 阮玲玉 上官雲珠 嚴鳳英 李小龍
    月23日)嚴鳳英,1930年出生,黃梅戲代表人物,她憑一己之力將黃梅戲從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小劇種發展成為全國聞名的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嚴鳳英1954年嚴鳳英在黃梅戲電影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突然逝世,死因成謎,年僅32歲。《死亡的遊戲》中那張紙條寫著「生命是一段等待死亡的歷程」竟然一語成讖。
  • 25歲拿遍大獎,38歲淡出舞臺:馬蘭黃梅戲舞臺上的風雨20年!
    黃梅戲本是地方小戲,其歷史也僅有百餘年。歷史短不等同於底蘊不夠,京劇發展也就兩三百年的歷史,黃梅戲確是從泥土中長出來的劇種,長期以來受眾很小。在黃梅戲發展史上至少有兩個高峰時期,第一個是建國之後,嚴鳳英、王少舫等掀起的黃梅戲熱潮;第二次是「五朵金花」掀起的熱潮;至於後來算不算形成熱潮,姑且不論,僅從演員看,現在黃梅戲舞臺上的主要演員仍舊是上個熱潮時期所造就的。
  • 一曲黃梅天下知,嚴鳳英晚年不堪受辱吞藥自殺,丈夫40年不再娶
    在嚴鳳英十二歲時,有一位名叫嚴雲高的中年人將黃梅戲帶回了這個小地方,也將嚴鳳英和黃梅戲的緣分帶進了這個小山村。嚴鳳英偷偷地拜師學藝,正式開始打下黃梅戲的基礎。嚴鳳英對黃梅戲的喜愛一天天被開掘,可是她學戲時越來越小心翼翼。按照族規,女孩兒是不可以登臺唱戲、拋頭露面的。如果違反,她面臨的將是溺斃的嚴懲。
  • 珍貴|黃梅戲藝術家嚴鳳英最美的24張照片
    嚴鳳英的出現,使得黃梅戲從一個以民歌小調為基礎的鄉間小戲,進入到了普羅大眾的視野,香港六七十年代出現的邵氏黃梅調電影,正是以黃梅戲的聲腔為基礎,改變配器、唱詞結構和發聲所形成的,在港臺地區颳起了一陣黃梅調旋風,以至於影響了後來的娛樂產業,臺灣著名歌星
  • 揭秘黃梅戲演員馬蘭在電視劇《嚴鳳英》中結緣的男友!不是餘秋雨
    相信看過這部電視劇的朋友,一定還記得那個小梁先生,其實,他在劇中扮演的角色原型是王兆乾,是黃梅戲大師嚴鳳英的第一個丈夫但是在電視劇中沒有明確交代,進行了模糊處理,當時是八十年代,人們的思想相對保守,再加之編劇是嚴鳳英的丈夫王冠亞,自然不願意過多地描寫出嚴鳳英與其他人的婚姻。這個小梁先生與劇中的嚴鳳英其實是一種戀愛關係,只是劇中表現的比較隱晦,但是細心一點的吧,從彼此看對方的眼神,是可以看出端倪的。也不得不說,當年的演員們的表演功力是很強的。
  • 嚴鳳英、王丹鳳真的美嗎?看了照片後感嘆她們簡直驚豔了時光
    看了照片後感嘆她們簡直驚豔了時光提起黃梅戲一代宗師嚴鳳英和1、黃梅戲一代宗師嚴鳳英嚴鳳英,黃梅戲傑出的表演藝術家,中國黃梅戲的發展締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國黃梅戲傳承發展重要的開拓者和貢獻者,她天生的一副好嗓子和惟妙惟肖的表演才能,令人為之驚豔。
  • 《平原遊擊隊》「鬼子進村」音樂系嚴鳳英的丈夫創作
    而對於這部影片幕後的音樂創作者,一直眾說紛紜,有說是雷振邦,有說是取自前蘇聯蕭士塔高維奇《第七交響曲》的音樂片段,其實都不是,正確答案是:黃梅戲宗師嚴鳳英的丈夫王冠亞先生。創作了42萬字長篇傳記文學《嚴鳳英》,並改為廣播劇《嚴鳳英》。由此看出,王冠亞始終的主要業績都是在黃梅戲的創作上,怎麼會跟國語電影作曲有關係?且兩者也是截然不同的曲調風格啊!
  • 【紀念宗師】王冠亞臨終前100天於病榻上詳細披露嚴鳳英離世真相
    王冠亞(1929年9月3日—2013年4月16日),原安徽省黃梅戲劇院一級編劇。王冠亞曾先後創作改編黃梅戲電視劇《西廂記》等20多部黃梅戲電視劇、舞臺劇和電影,多次獲得「金鷹獎」、「飛天獎」等獎項。1956年,嚴鳳英與王冠亞結婚,廝守12年至嚴鳳英去世後,王冠亞仍隻身守護著這段感情,終身未再娶。
  • 聶聖哲:黃梅戲《女駙馬》背後的狗血故事
    但是,黃梅戲舞臺劇《女駙馬》從首演、走紅到黃梅戲電影的出名,背後的鮮為人知的故事,令人唏噓,也頗為狗血。今天,很多五十歲以上的人對《女駙馬》頗為熟悉,而且有些愛好者張口就來幾個唱段,但背後的故事卻是鮮為人知。1947年,年僅19歲的貴陽師範學生王兆乾輾轉數千裡,在劉鄧的三縱文工團當了音樂教員,算個有才的帥哥。
  • 塵劫人間驚萬千,唯君一死最堪憐——紀念嚴鳳英誕辰90周年
    可是,嚴鳳英只活了38年,卻死了52年了。嚴鳳英之死,無疑是一個社會悲劇,但同時,社會悲劇也是人造成的,歸根到底還是人性的悲劇,所以,才有「一切悲劇都是性格悲劇」這個說法。今天回首一下嚴鳳英的短暫卻光芒四射的人生,以此紀念嚴鳳英誕辰90周年。 一、生於陋巷。
  • 黃梅戲電影《天仙配》中的七仙女還有幾位健在?
    去世的仙女們:1.七仙女嚴鳳英嚴鳳英是傑出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是中國黃梅戲的發展締造者之一,也是中國黃梅戲傳承發展重要的開拓者和貢獻者。嚴鳳英塑造了許多經典的人物形象,她拍攝的黃梅戲電影家喻戶曉,她扮演的角色深入人心,無數人因為喜歡她的表演和唱腔而愛上了黃梅戲,她為中國黃梅戲的發展和普及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回顧「馬蘭出走安徽事件」:馬蘭離開黃梅戲舞臺為哪般?
    提到黃梅戲,就不得不提到馬蘭這個名字,馬蘭儼然成了黃梅戲的一個符號。她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舞臺和影視藝術形象,她先後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文化獎以及中國電視劇金鷹獎、飛天獎最佳女主角獎,2007年還獲得亞洲最傑出藝人終身成就獎,把黃梅戲藝術又推向了另一個高峰。
  • 【重發舊文】導演喬志良深情追憶嚴鳳英
    他早年曾拜京劇名家厲彥芝為師,專攻京劇武生行當,後來改行成了黃梅戲導演。  如今,喬志良雖已是84歲的高齡老人,但耳聰目明的他回憶當年與嚴鳳英相識的往事,依然記憶猶新。那是1951年春季的一天,喬志良率「青年京劇團」從南京到江西九江演出。途經安慶,住在新泰旅館。嚴鳳英當時是安慶戲劇舞臺上最受觀眾喜愛的演員。
  • 如果沒有她,你可能都不知道,中國還有黃梅戲這樣一個劇種
    嚴鳳英就是安徽安慶人,從小能歌善舞,後來跟著老師專門學習黃梅戲。在舊社會,藝人的生活總是充滿坎坷,嚴鳳英的藝人生涯也遭遇過各種波折,在這個過程中她的表演也日臻成熟,為後來的大放異彩做了準備。在很多地方賣藝演出多年之後,新中國成立後嚴鳳英回到安徽,並在1953年進入安徽省黃梅戲劇團。
  • 揭秘電視劇《嚴鳳英》(馬蘭主演):為什麼不是安徽省拍攝?
    1988年3月,一部由南京電影製片廠與江蘇音像出版社合拍的15集電視連續劇《嚴鳳英》在全國範圍播出後,在全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深深打動了億萬觀眾。那時候小編年紀還小,但仍然對此劇記憶猶新。眾所周知,嚴鳳英是安徽著名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是她將黃梅戲推向了全國及至全世界,為什麼講述嚴鳳英大師一生故事的電視劇卻由江蘇省來拍攝而不是安徽省呢?
  • 黃梅戲名家吳瓊主演黃梅戲經典《天仙配》《女駙馬》▸福利◂
    《法國文學報》 斯·杜勃安葉1956年6月25日《天仙配》不僅讓黃梅戲家喻戶曉,也讓演員嚴鳳英成為無數人心中的偶像,吳瓊就是其中之一。*嚴鳳英吳瓊,是個自小生於安徽、長於安徽的姑娘。1980年,在進入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後,偶然一次聽到嚴鳳英先生唱《牛郎織女》,被她的聲音深深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