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素食:一衣帶水無恙情,素食何曾是兩家

2021-12-26 國際素食飯店聯盟


前言

臺灣素食產業發展在世界範圍內已居先進位置,無論素食產業鏈還是素食餐飲的經營,都值得中國大陸同業學習。隨著國外這些年處於對環境保護的認識,以及飲食變革的需要,特別是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的影響,許多資本對於植物基科技預期的看好,可以預判隨著大量國外素食產品進入中國,勢必會帶動國內同業的發展。為此智素傳媒在線(以下簡稱:智素在線)特邀臺灣中華素食技能發展協會發起人副理事長中餐烹調技術士技能檢定監評委員臺北市申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食之都素食專家學者阮竑榮先生(以下簡稱:阮竑榮)就目前疫情下臺灣民眾心態以及餐飲經營現狀和素食業發展情況進行在線交流並與國內素食界朋友分享:


1.智素在線:阮老師好!很榮幸在這非常時期(COVID-19),大家能相聚於智素在線。「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已是全世界的疫情,做為大陸同胞也情牽者臺灣疫情狀況,能否此話題就您知道的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二!


阮竑榮:先談談大氣候。就在前幾天,聯合國向全人類發出了「只剩22年,地球將陷入危機」的警告,卻被無數人忽視了。聯合國發布了一份重磅報告《IPCC 全球升溫 1.5ºC 特別報告》,這份報告引用超過6000篇科學文件,全球數千名專家和政府審稿人為其貢獻了力量,由此可見IPCC的廣泛性和政策相關性,得出的結論令無數人震驚,全球升溫需限制在1.5攝氏度。否則,到2040年地球將面臨氣候大危機。2016年《巴黎協定》籤署時的主要目標,是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聯合國發布的這一報告,則直接將地球給人類少之又少的升溫額度,又減少了四分之一,那現在人類已經用掉多少份額了呢?極限值的三分之二攝氏度,這意味著,假如人類再不做出改變,以現在這樣的形式發展下去到2040年足以毀滅人類的氣候大危機就會上演,地球上很多物種包括人類的壽命或許只剩下22年!如果不控制全球變暖,地球將會變得怎樣?所以請大家為愛護地球環境多食用素食才是!

 目前臺灣地區也成立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疫情狀況也每天發布。跟大陸目前做法基本一致,以本地病例和境外輸入為統計數字。對於普通臺灣民眾而言,已習慣每天通過網路直播或新聞媒體,觀看疫情指揮中心召開記者會。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每日率領團隊召開1次、甚至2次以上的記者會,詳細告知民眾今日是否有新增確診人數、可能傳染途徑、患者治療情況、防疫措施更新、防疫物資如何購買等諸多資訊。這些資訊也會整理成簡單易懂的圖表,公布在政府的官方臉書專頁。也要求電視和廣播電臺,每小時播放1次公共服務宣導內容,說明病毒傳播途徑、正確洗手重要性、配戴口罩時機、正確消毒方法及居家隔離要注意的事項等等。

疫情爆發後,臺灣最早禁止醫用口罩出口,並實行調配製度,確保人人可低價購買口罩。同時,還建立新的口罩產線,調派軍隊來大幅提高產量。臺灣領導人3月9日表示,臺灣製造的口罩已經可以出現單日突破1,000萬片的產量。醫護人員所需的防護衣及隔離衣,也在政府與民間合作下趕製,為前線醫護提供保護。消毒用的75%酒精因民眾搶購而缺貨後,國營事業臺灣菸酒公司和臺糖趕製生產,以解決民眾需求。

旅遊服務業,因為中國大陸觀光客是臺灣旅遊業的最大客源。因為新冠肺炎爆發,臺灣政府在1月底決定,限制中國大陸遊客來臺,並讓在臺的大陸團客提前離臺,失去了大陸遊客,將為此不得不承擔重大經濟損失,為解決觀光業困境,臺交通部觀光局在日前核定了補助觀光產業的解困措施。整體狀況日常生活基本還算正常!

 

2.智素在線:此次疫情無疑給臺灣原本旅遊服務業經營艱難的現狀雪上加霜,特別是做為餐飲業更是難之有難,請就目前臺灣餐飲經營以及素食餐飲經營現狀給大家做一些說明!

 

阮竑榮:目前臺灣還沒有嚴重的社區型感染,所有素食餐飲廳也是想辦法以賣外帶盒餐及外賣來增加收益。「懶人經濟」讓外賣和電商經濟體規模逐漸增大,讓人人都想投身進入分一杯羹。但很少有人考慮過外賣、快遞的過度包裝所用塑料會給環境照成多大的傷害!

其它大型餐飲廳不堪虧損! 就連標誌性的仁和齋婚宴廣場在2020 /3月結束營業;才剛滿1年的香港「心齋」時尚素食餐廳滿一年便停止營業啦。這家被譽為「全港最佳素食」的時尚素食餐廳,近日於官方臉書公告,由於疫情增加,即日起暫停營業,成為新冠肺(COVID-19)疫情下的又一間停業名店。「心齋」是香港著名的素食餐廳,該店以素食的蒸籠點心、煲仔飯等餐點出名,調理手法精緻,因此曾被CNN評選為「全港最佳素食」;The Daily Meal評選的「全球25大素食餐廳」中,選為第18名,為中港臺唯一上榜者,可見其實力。

另家素食自助餐「御蓮齋」也宣布,3月30日起至5月2日暫停營業,進行為期1個月改裝整修,5月3日開始重新開幕,目前店內提供蛋奶素料理,重新開業後將改為「全素料理」,滿足更多素食朋友需求。

位於臺北南京東路的「御蓮齋」餐廳,室內佔地約1200坪,可同時容納800名用餐人數,現場提供200多道豐富菜色,網羅中、港、臺、日、韓、意及法式美饌,象是美味「松露燉飯」、「義式辣味起司薄餅」等品項亦都不得不在此次的疫情中紛紛停業或是結束營業!

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臺灣餐飲、零售等行業將會受到重創。臺當局近期擬推出措施振興消費,但有業者擔憂相關紓困措施的成效。據中央社、中時電子報等臺灣媒體報導,當局經濟主管部門統計處近期調查顯示,有高達六成零售業者認為業績將受疫情影響,餐飲業更不樂觀,有79.2%的業者認為會受到影響。調查顯示商業、服務業等的業者對2月業績不樂觀,可能較1月大減五成。與此同時,臺灣旅遊業受到的衝擊更給消費領域帶來負面影響。臺灣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秘書長吳美惠3月2日表示,疫情導致旅行社業者資金缺口擴大,上半年恐有逾500家旅行社面臨停業,1500家被迫放無薪假。若疫情未改善,停業風波恐將進一步擴大,預估下半年恐有逾九成業者將失業。臺灣目前已有企業經營困難的情況,如果疫情持續至今年上半年,或出現嚴重裁員和企業倒閉潮。

 

3.智素在線:此次疫情(COVID-19)影響,整個世界概莫除外,也提醒大家,如果我們再不注重自己的日常行為,特別是健康飲食,將會有更多的病疫發生,能否就此次疫情下臺灣民眾的心態和對疫情的認識給大家聊聊!

 

阮竑榮:選擇多吃素食,少吃肉食,從而逐漸減少因肉類的生產的畜牧業對環境造成的負擔 。聯合國做過一個統計,到2050年全世界需要增產70%的糧食才能餵飽屆時將達90億的地球居民。人口快速增長,土地面積和水源卻無法增多。儘管今天人類不斷提高糧食產量,但「無水之炊」仍將導致嚴峻的全球糧食危機,所以愛護地球,人人有責,從吃素食做起。

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在疫情記者會宣布,為了讓防疫執行更有效率,如果在大眾運輸上沒辦法達到有效距離,將要求民眾戴口罩。若沒戴口罩會予以勸導,勸導不聽就會予以處分,開罰3000元至1萬5000元,若有故意擾亂秩序行為的也會處分。防疫口罩可以在線預購,同時呼籲民眾要確實戴口罩,還要注意社交距離,「愛有多深,距離就有多遠」,據調查臺灣地區有85%的人表示會加強衛生習慣。

臺灣ETtoday東森新聞雲3月9日公布的民調顯示,83.5%臺灣民眾認為,若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擔憂臺灣經濟將大幅衰退。56%民眾認為新冠肺炎疫情要4個月甚至半年以上才會得到控制,36.7%民眾認為1到4個月就會得到控制。至於對臺灣經濟景氣的看法,調查指出,68.1%民眾對今年度臺灣經濟景氣感到悲觀,另有28.4%民眾仍對今年度臺灣經濟景氣感到樂觀。

至於個人收入方面的影響,66.1%民眾擔心未來幾個月的收入會受到疫情擴散、經濟衰退的影響(含「非常擔心」18.3%與「有點擔心」47.8%),有30.2%的民眾表示不會擔心(含「不太擔心」24.8%與「非常不擔心」5.4%)。

雖然臺灣當局端出600億元紓困預算。然而民調發現,68.1%的人對今年臺灣景氣感到悲觀,反之樂觀的人只有28.4%;另外,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擴大蔓延,認為臺灣經濟「一定會」大幅衰退與「可能會」大幅衰退的人合計佔了83.5%。顯而易見,多數島內民眾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相當擔憂。

 

3.智素在線:素食業的興起標誌又一新的生活方式將融於餐飲主流,特別是此次疫情也給行業發展帶來機會,能否就臺灣素食業發展過程與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給大家做一評介,以便大家更多認識臺灣素食業發展!

 

阮竑榮:全球「十大素食者天堂」排行榜中,臺灣位居第三,僅次於新加坡和泰國。擁有深厚素食文化底蘊的臺灣素食更是愈加繁榮,長期深受全球素食者的嚮往;而作為一個以吃聞名的地區,臺灣素食文化的發揚與繁榮,同樣是臺灣飲食經濟甚至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臺灣的素食文化已逐漸跳離出宗教色彩,成為新時代講求自然、健康、養生及環保的飲食趨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這種飲食文化的健康性,新一代臺灣人改吃素食的人數大為增加,成為民眾珍愛生命的一種新選擇。

臺灣素食文化的興盛,也使得素食產品的身影無處不在。幾乎每個區域都有幾家有機素食用品專營店,上至食品、保健品、下到家居用品都一應俱全,隨便走進一家大賣場,就可以發現不計其數的素食產品,一整列貨架上的五穀雜糧甚至可多達上百種。

這些年網絡銷售盛行,素食產品的買賣也開始從架上走到架下,從店內走入網絡。融合網購模式,讓民眾想要吃到各式各樣的素食就變得更為容易了。不少素食店提供線上選菜的服務,每道菜附上照片,清楚地標明價格、熱量,平時想吃的話只要上網下單點選,很快菜就會從店裡送到你的家裡。運用網絡模式,除了為食客帶來方便外,更直接擴大了一家店面的輻射方位,爭取更多的顧客群。

而在飲食行業之外,龐大的市場讓臺灣零售業也開始涉入素食領域。便利商店不僅推出了特別的「素方便麵」,還針對不同時段消費群的需求,開發多種適合在早餐、點心以及下午茶等時段食用的保鮮素食料理。如「素味時代」系列新鮮食品,主打為素肉羹麵、素雞飯糰與素香松三明治等,並會在不同季節推出不同的口味。

對於零售行業進軍素食領域,素食產品的跨領域競爭,不僅不會削弱單一產業的利益,反而有可能擴大素食的消費人群。不是所有人都會選擇到餐廳裡吃素菜,更多的消費者可能是在超市或便利店中接觸到純粹的素食產品,進而愛上吃素。如今全球都在提倡低碳,人們對飲食的追求也開始從多到精,從口腹之慾到健康養生。搭上健康和愛地球的大趨勢,素食已經從小眾市場變成利基市場。

而臺灣餐飲的創意能量豐沛,擁有蔬菜瓜果種類多、質量好的優勢,必然能夠讓素食成為臺灣飲食文化的新亮點。從臺灣地區素食的發展可以看出,素食行業需要一個長期的摸索過程。臺灣是一個小島,其地理屬性和文化屬性,使得飲食文化差異性不明顯,堅持了中國傳統的素食飲食方式基礎上,做了許多創新,特別是在素食菜品的研發和素食營銷方式方面,值得大陸地區素食行業借鑑。然而島嶼的發展,在中國的素食思想以及素食經營理念上具有獨特性,並且大陸在食材和可素食人口等相比臺灣地區而言,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借臺灣地區素食發展之經驗,發揮大陸地區的優勢,中國素食行業將有一個新的飛躍。

 

5.智素在線:你做為素食餐飲前輩,見證了許多素食餐廳經營的變化,能否就當今臺灣所流行素食餐飲經營模式和烹飪特色、小吃等以及有哪些需要大陸借鑑學習的地方給大家介紹一些!


阮竑榮:我認為素食等於惜食,養生等於護生。美味不代表一切,健康最重要;美食不代表格調,三餐要正常;浪費不代表富有,愛惜食物鏈;惜食不分你我他,地球保護靠大家。世界各國或不同文化中的素食認識有所不同,有些素食者食用蜂蜜、奶類和蛋類等不殺害動物也能取得的動物產出品,純素食者不食用包括蛋類、奶製品在內的任何與動物有關的食品,有些宗教也主張不食用具有強烈刺激性的植物,如五辛等,主張素食的原因也包括環保、健康、動物權利等議題,目前擁全球有最高素食人口比例與素食人口數的地方是印度 。

食在臺灣,花樣百出。您可曾想過,素食在臺灣也一樣多彩多姿。臺灣吃素非常方便,大街小巷都看得到素食餐廳、冷凍素食,菜色創新又多元,連盤飾都像藝術品,價格從50元的素食便當到2000元的高級素套餐都有,就連喜筵也有素食,是其他國家少見的。臺灣人普遍對素食有概念,知道素菜不該摻雜葷食,臺灣人腦筋也靈活,還把素食做成日式、意式、法式、美式,讓人目不暇接,

不只素食餐廳應有盡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臺灣還是世界上有名的素食材料的供應王國。臺灣可說是素食王國,居全球領導地位,臺灣的素火腿、素肉都已賣到美、加、法、德、新、馬、澳、印度、馬來西亞、越南等國。蔬食餐廳改走精緻健康風,曾幾何時,去餐廳用餐時,每家餐廳幾乎都有專門為素食者提供的餐點,而專以素食為主的餐廳型態也愈來越多元。現今連便利商店及快餐店都紛紛推陳出新搶攻素食蔬食市場!

傳統素食烹飪其來有制,早在南北朝梁武帝時,南京建業寺有一僧廚,素菜烹調技藝精湛,「一瓜可做數十餚,一菜可變數十味」。唐代湖北梅山五祖寺的煎春卷、燙春芽、燒春菇和白蓮湯(甜食),製作精美,是佛門子弟的美食。五祖寺的春卷是採用寺院山上的野菜,配上豆腐乾、豆豉汁、麵筋泡及各種調料,外用青菜葉或豆油皮包好煎成的。作為一個菜系,素菜當是在唐宋之際才開始形成的,到了宋朝則已經完全成熟。而30多年前的臺灣因為肉食不易才慢慢地發展出多元的素食製作方式,讓素食烹飪技藝普傳於大眾! 現在有的素食烹飪多流於形制只重視外觀漂亮,無法真正地將食材的鮮美烹出,實乃憾事。

目前臺灣流行小吃種類較多如:1.喬治素食漢堡餐車 (奶素/純素/蛋奶素現點現作) 2.高雄樹巢香椿抓餅&素燒烤餐車 (純素) 3.臺中熱浪島南洋蔬食茶堂、南洋素沙爹 (蛋奶素/純素) 4.臺中愛德華純素餐車、純素墨西哥卷 (純素) 5.臺中吃飽飽蔬食披薩 (奶素) 6.臺中豐原善田素油飯餐車 (純素) 7.苑裡嵐田素食湯包 (純素) 8.苑裡嵐田冰沙豆花 (純素) 9.彰化YA婆婆蔬食滷味 (純素/蛋奶素) 10.彰化李記·蔬炸潮排、素豪大雞排 (純素/奶素) 11.鬥六素食章魚燒餐車 (純素) 12.頭份山本10元素食壽司 (純素/奶素/蛋奶素自選)13.大甲後山小米甜甜圈 (蛋奶素) 14.彰化日式烤麻糬 (蛋奶素) 15.臺中甜魔甜點工作室重奶酪 (奶素) 16.臺南昱芝坊爆米花(純素) 17. 新崛起的「知道了」素食蔬食餐廳(純素/奶素)。可謂素食品項五花八門,大宴小吃可供大家選擇!

 

7.智素在線:唯有工匠精神才會產生一流的素食菜品,而一切都離不開傳承和創新,特別是素藝培訓的規範化教育,就您的工作經歷給大家做一些介紹!

 

阮竑榮:我從85年開始接觸素食到現在除本身愛吃以外,重要的是以教學見長! 從參予當中去獲得經驗積累人脈並能充分掌握機會,最重要的是一直充滿著熱情,對於工作從不放棄,餐飲教學涉及: 中餐素食烹飪課程 ,中華創業小吃傳授和創業輔導,中華料理達人課程,素食餐飲協會烹飪丙級入門課程等系統性的培訓推廣。個人總結為:煎煮滷炸烤,鼎鼐調和人生味;酸甜苦辣鹹,饕餮美食技藝佳。願與大家共勉之!


 

8.智素在線:優秀的素食廚師除去技藝之外,還需要豐富知識和提高自身修養,即德要配位,才會達到職業生涯的頂峰,更好的服務社會;能否就優秀廚師應該具備哪些素養,給同業同仁做一指導!

 

阮竑榮:指導不敢當! 「多用心做就對」是我的座右銘。學經歷,學經歷! 學歷還是擺在經歷前面。有幸在學校擔任教職,亦深感學歷的重要性,想我一介廚子本來就沒讀啥書,國中沒畢業,還好在靠取證照後用同等學歷補修學分並且完成學業,才能有如今憑藉著大學學歷取得完整的技術教師執照。學海無涯,有太多的專業課程要修習的,各位廚師同業一起加油吧!並且熱心多參與公益活動,充實本身世界觀及眼界,好好培養餐飲美學,吸收新的知識,保持對餐飲的熱情。

 

9.智素在線:臺灣素食產業發展在整個東南亞已據領先位置,而大陸素食業剛剛開始,能否就臺灣素食工業的先進性以及產品類別給大家介紹一下!

 

阮竑榮:全世界素食人口正快速成長,11月25 日甚至被定為國際素食日(原稱「世界無肉日」)。尤其歐美國家近年呈倍數增長趨勢,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全球大趨勢年刊中更宣稱「2020年是素食之年」。臺灣素食產業有 600 億元市場,也被 CNN 評選為全球十大素食之都,整體素食人口佔比高達 13.8%、全球排名第二。

臺灣的素食者原來主要受宗教因素驅動,但目前以健康、環保、保護動物權利等其它原因者居多。目前,臺灣的素食者可以分為三類:食用蛋奶的素食者,瑜伽素食者,以及不吃五辛的素食者,也有素雞、素鴨、素魚、素牛、素豬等仿葷素肉等。臺灣目前大約有6000多家素食餐廳,素食餐點製作相對考究精緻。高鐵、臺鐵、主要航空公司及高速公路休息站均能找到素食供應,早期臺灣就有不少人吃早齋,初一、十五齋,鼎邊齋或有期限的全齋,通常跟佛、道教發願有關,而所謂素食、齋食並不等同於不吃肉,近年定義均有所更動。衛生福利部2009年7月1日起明令規定,販賣素食商品上面一定要標示五種分類,這五種分類分別:1.全素或純素:不添蛋,酒,奶製品。2.蛋素:有添加「蛋」成分製品。3.奶素:有添加「奶」成分製品。4.奶蛋素:有添加「蛋奶」成分製品。5.植物五辛素(蔥、蒜、韭、蕎及興渠):有添加植物五辛製品。一般可分為這五種等級。 

至於素食市場,目前以「一切以用戶價值為導向」的7-11 表示,根據內部銷售數據發現,輕蔬簡素兩大主力客層,一種是因宗教因素吃素的「宗教素食族」;另一種則是重視健康、體內環保,想維持窈窕體態的年輕人及上班客層,這種「健康蔬食族」近年正快速成長,尤其女性多過於男性。蔬食增量是全球飲食風潮,7-11 以社會廚房為定位,架構全新「輕蔬簡素」生活型態專門店,積極布局蔬食、更延伸至素食類別,透過擴大素食冷凍品、設立蔬食生活專櫃、設計健康鮮食力菜單三大策略,蔬食綠金商品涵蓋冷凍、鮮食到包裝食品,讓你全時段都可自由搭配健康蔬食生活餐。7-11 於近期全臺 2,500 家門市推廣成立冷凍素食專區;全臺超過 5,500 間門市推出「健康鮮食力—蔬食主題菜單」輕食商品推薦,品項數多達 21 款,提倡全民健康蔬食運動。因應蔬食與素食需求,7-11 素食類商品共有近 30 項,若為健康、蔬菜豐富的蔬食類品項則高達 60 多種,涵蓋零食、泡麵、冷凍品、關東煮、色拉、便當、麵食、滷味、湯、水果等類別。

人造肉、植物肉產品被視為動物肉的替代方案,素食肉排風潮也吹向臺灣,除了快餐業者販售素漢堡商品,momo購物網、全家便利商店等業者也引進美國素肉大廠「超越肉類」(Beyond Meat)的「未來漢堡排」,瞄準吃素人口漸增,不少業者引進未來漢堡排。超商業者表示,未來漢堡排上市首周帶動冷凍肉品業績成長5倍,現在更鎖定素肉風潮,推出自有品牌植物肉起司堡、義大利麵等鮮食。全家便利商店看準植物肉商機,日前發布新聞稿指出,繼引進未來漢堡排後,全家開發自有品牌鮮食「植物肉起司堡」及「植物肉西紅柿義大利麵」,以植物性蛋白製造及愛護環境為主要訴求,商品均符合潔淨標示認證。全家便利商店最近興起以蔬食為主、肉類為輔的「彈性素食」飲食風潮,全家去年開賣未來肉排,未來漢堡排上市首周帶動冷凍生鮮肉品業績較先前成長4倍至5倍,目前維持穩定成長,現在更向弘揚食品引進植物肉排,研發自有品牌植物肉鮮食。

而統一超商透過擴大素食冷凍品,設立蔬食生活專櫃,設計健康鮮食菜單等三大策略拓展蔬食市場。統一超商表示,2019年整體蔬菜水果使用量預估高達3萬5035噸,較前年成長8%以上,目前全臺有2500家門市成立冷凍素食專區。統一超商觀察,臺灣消費者對素食產品接受度高,初一、十五為冷凍素食銷售高峰,可較平日成長40%。周末銷售明顯高於平日近10%,推估是消費者周末不想下廚,就近到門市購買素食料理。

 

10.智素在線:這些年您也經常為了素食廚藝交流,奔波於大陸和東南亞各國,可以說博取眾長,研學兼顧,能否就各地烹飪工藝及食味料的差異性給大家分享一二!

 

阮竑榮:用本身廚藝來說,我是浙江定海人,從小和父親叔伯們學習的是傳統的江浙菜、本幫菜餚,濃油赤醬味鮮物美。但是現如今臺灣素菜口味清淡養生;舉例來說日本拉麵,湯濃味重,來到臺灣就必須改變配方將湯的鹹度降低1/3才能符合現代人的味蕾。再比如說馬來西亞的肉骨茶雖好但是臺灣人吃慣了十全藥膳的湯頭,對於肉骨茶也僅止於嘗鮮而已。故在我看來,譁眾取寵並不會長久,反倒是每位素食廚藝家將他們家鄉吃慣了的大眾味道,改成為素食或庶民小吃,讓普羅大眾皆能在日常生活中隨手取得,更貼近生活習慣,如此素食製造焉能不受大家歡迎。因此廚藝之計除去手下功夫,還須有食味料的家常感,這樣的組合才會有既親切又與眾不同美味感受。

 

11.智素在線:大陸臺灣本一家,素食更是無二,也希望能在素食產業鏈、餐廳經營、食材資源共享、人才交流和培訓等方面有更多的合作與交流,來共同推動素食這一健康文明的飲食方式,請您就未來合作途徑給我們一些建議,同時請講幾句來祝福素食、祝福大家!謝謝!

 

阮竑榮:素食就是誠食,從經濟的角度看肉食和素食,人類的食物本來是穀物加蔬果的,人卻放著不吃,拿去餵牲畜,然後吃牲畜的肉,這一轉折,等於用十六份的谷和黃豆,才能換得一份肉吃;其它的十五份全化成了牲畜的糞尿排洩掉了。由於吃肉而不吃素,白白浪費了90%蛋白質,96%熱量,100%的纖維質及碳水化合物。滿足一個肉食者所需的土地,大約是滿足奶蛋素食者所需土地的6.5倍,更是純素食者需求的25倍之多。供應肉食者食物所耗費的水量,是奶蛋素食者耗水的3.3倍,更達純素食用水的13倍之多。這些被浪費掉的水,除了給牲畜喝,又拿來灌溉農作物供牲畜吃,還有更多的水用來替牲畜衝洗身體、欄廄、排洩物。人為了吃肉而多用了12倍的水量,使得水力發電的供水不足,被迫另外尋求其它更昂貴、更複雜、更汙染的發電方法,結果大大地提高了發電成本,也大大地提高了社會成本。人類為了堅持吃肉的飲食習慣,最嚴重的是:拿大部分辛苦耕作所收成的農作物餵飽動物,卻讓世界上多數地區的無數人口天天在挨餓。人類的大饑荒,竟是起源於人類對食物作了錯誤的選擇!

中國的素食,世界的素食! 我呼籲全社會為健康少食肉,為和諧多食素,為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健康盡一份薄力。也希望疫情過後,大陸臺灣素食界,多辦理觀摩和交流活動,多舉辦素食烹飪比賽和交流,為提高兩岸素藝發展而做出最大努力!謝謝!


 

鄭重聲明:凡本公眾號所發表原創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使用,否則追究相關責任!

阮竑榮簡介

臺灣中華素食技能發展協會發起人及副理事長

中餐烹調技術士技能檢定監評委員

臺北市申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食之都素食專家學者

中華素食養生協會榮譽技術顧問

第2011—2012菩提金廚獎 [臺灣素食節 ]評審員

臺灣美食展廚藝教室特聘講師!

2017首屆一帶一路國際素食健康產業高峰論壇演講嘉賓

2017首屆一帶一路國際素宴表演金獎獲得者

2019首屆中國——東協國際素食烹飪技藝交流峰會分享嘉賓

 

相關焦點

  • 對話素食:嘉年華——素食瞭望的窗口
    多年的素食嘉年華活動的推廣,無疑對於地區素食市場繁榮和內地素食業推廣形式有著借鑑和學習的地方。現今基督教、天主教徒也開始以環保的名義來推動素食,以簡約的原生態環保理念推動另類的素食文化。智素在線:素食(或蔬食)嘉年華在香港已推動多年,是一個素食體驗和了解素食產品的窗口,更是素食(或蔬食)文化傳播和前沿性素食資訊的窗口,其社會效應是需要肯定的。這其中與您的不懈努力分不開,對此精神深加讚許,能否就具體活動內容以及所表現形式做一些分享!
  • 對話素食:青海風 血麥情 好素材
    智素在線:素食食材的多元化是滿足素食產品加工和菜品的主要因素,因此安全、營養、好吃是基本要求,能否就藏血麥食材來源安全性以及能有哪些產品適合素食飲食之需,給大家詮釋一二!而一個城市裡選擇位置也很重要,我們不僅僅在店鋪或者是展銷會上進行推廣宣傳,也直接拉近和客戶的距離走進人們住的社區,在他們的廣場上進行銷售,直接和消費者對話。例如我當時在社區進行地推時,每天早上6:00出門前在電飯鍋裡做好一鍋飯,直接帶到現場打開做宣傳,讓顧客來免費品嘗,當場購買的顧客不是很多,但是很多顧客在吃完自己家東西之後都會回頭來買。
  • 揭秘素食!在Green-Vege 對話素食圈達人Vicki維克
    現身說法:Vicki維克,《我家的小清新素食》一書作者,素食圈達人,情緒療愈師。
  • 最新報導 樂爆香港的2015香港素食嘉年華
    邁入三育書院,所有的舟車勞頓即刻消失,映入眼帘的素食嘉年華歡樂的氣氛,讓人頓時為之一振。臺上此時正在表演非洲鼓, 歡快、喜慶,熱情的非洲鼓,或輕盈優雅,或熱烈奔放。配合輕快的節奏,快慢結合的鼓聲,身體韻律的舞動,相互交匯融合,美侖美奐。原汁原味的歌聲,純粹非洲,純原生態表演,讓人忘我,大家情不自覺的隨之搖擺,陶醉其中。
  • 論素食自助餐對素食行業的影響
    自2012年前後,10元一位的素食自助餐廳出現在佛山南海,一時間引起業界轟動,震撼整個素食界。然後,素食自助餐廳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自從第一家10元素食自助餐廳成立開始,在廣東任何一個城市,只要出現第一家素食自助餐,都會引起異常的火爆,成為當地餐飲業的奇觀。
  • 關掉年收千萬海鮮酒樓,他開了兩家4000平米的素食餐廳,竟然是這個原因!
    2014 年10月1日,林穗來在家鄉汕頭開了第一家素食自助餐廳。林穗來以前對素食多少有點偏見,覺得素食很低端,但是沒想到來吃素的人卻都很有修養、很有境界,他感覺到素食必將是餐飲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前景無限!
  • 天心素食推薦——第五屆杭州素食文化節邀您參加!
    素食文化在杭州這座歷史悠久的現代化大都市也已逐漸深入人心,為人們所熟知。今年的杭州素食年文化節將與中國大運河廟會同場開幕,開幕式時間為10月30日上午9:00——10:30。 北京大學文學博士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 副教授曾任北京大學素食文化協會第二屆會長本環節通過多人對話的形式舉行,每位嘉賓會為從不同的視角為大家帶來健康素食的精彩分享。主持人:張麗萍老師分享嘉賓:張毅、龔玉林、王乙竹等.
  • 素食文化:無盡悲心永恆大愛 尊重生命的佛教素食觀
    佛門以慈悲為懷,為長養學佛人的慈悲心,減少世間的暴戾氣氛,讓一切有情樂於親近、依附;為愛護眾生,尊重生命,讓所有眾生能身心安樂、無所怖畏,因此主張素食。佛世僧人託缽為長養色身在佛世時期,僧人過得是乞食的生活,沒有選擇食物的自由,為長養色身的健康,施主們供養什麼,就吃什麼,以獲取修行所需的熱量,這是不得已的方式。
  • 深圳的素食餐飲是一種什麼狀況?老牌素食館的隱退與素食的新興
    原標題:深圳素食 生態調查一面是年輕人把素食當時尚,一面是老牌素食館遭遇困境,深圳的素食餐飲是一種什麼狀況?但在豆瓣小組裡搜索「深圳」和「素食」的字眼時,卻發現早已有成百上千的網友抱團組成了素食圈子;而江映儀所在的深圳環保人士微信群裡,也有越來越多人加入吃素的行列。「素食已經發展成一種年輕人的時尚了。」江映儀說。老字號素食餐廳的隱退「啊?新梅園倒了?」吃著飯的江映儀突然抬起頭,兩眼瞪大,露出詫異的神情。
  • 【素食文化】舌尖上的臺灣 素食者的天堂
    【訂閱天廚微信】微信菜單:添加朋友-> 查找微信公眾號:天廚妙香素食餐廳 -->點擊關注素食文化:舌尖上的臺灣 素食者的天堂編者按:早在2010年的全球「十大素食者天堂」排行榜中,臺灣就位居第三,僅次於新加坡和泰國。
  • 素食新聞|臺灣素食風靡盛行享譽全球
    眼下,寶島興起了一股素食風潮,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加入到素食行列。                                               【每10人裡有1人素食】      來自臺北的白領遊小姐是位素食愛好者。一碟花生,兩塊豆腐,三盤蔬菜,外帶一個水果拼盤……每天午餐時,除了一碗白米飯或麵食外,這樣的搭配讓她百吃不厭。
  • 簡憶素食界名人 讓素食蓮花永遠綻放在凡間
  • 香港十大素食餐廳——素食也可以很美味
    ,所以為了滿足素食者,今天就為大家推薦香港的一些素食餐廳。功德林上海素食有多家分店,包括沙田分店,銅鑼灣分店,其中尖沙咀分店的海灣美景超讚。店裡供應百分百有機或素食菜式。可以想像,這裡淋有(大量)橄欖油的蔬菜、水果和全穀物將讓你大快朵頤。不妨試試他們的阿爾費雷多松露醬胡瓜面,由胡瓜麵條和腰果乳搭配松露油製作而成,加上他們果汁吧的清新飲品以及讓人印象深刻的素食甜點,絕對讓你心滿意足。菜單會按季節變改,以求把最時令、最新鮮的食材入饌。
  • 臺灣素食市場的蓬勃發展,及十大素食餐廳排名
    而在臺灣,現約有4000多家的素食餐館,素食產業的整體規模接近500億新臺幣,還有很多非專業素食餐廳也相繼推出專門的素食產品,可以說臺灣素食業已經佔據臺灣飲食行業的重要部分。  但在臺灣的一些飲食業專業人士看來,臺灣的素食產業還跟不上臺灣素食人口的發展速度。臺灣素食推廣協會理事長巫順興認為,臺灣230多萬的茹素者,只是狹義上的統計數字,事實上真正吃素的人遠不止這些。
  • 沒有「素食貓」這種動物的
    最近,小編按照老闆大大的要求走訪了一些顧客以及部分普通養貓家庭,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有兩家貓友是素食主義者,於是他們認為貓咪讓貓咪素食也是一種非常有趣有意義的做法。但,這大錯特錯了。人之所以素食,有的人是因為想要瘦下來並保持自己苗條完美的身材,有的人則處於信仰宗教等原因為了避免更多的小動物受到傷害而選擇素食。這些素食主義本無可非議,但是你把自己的素食主義延伸到了貓咪身上,這簡直是變相的虐貓行為。
  • 成都素食,清雅素食戀上麻辣川味【第一輯:時尚新素食、經典川味】
    說起成都,大家總會想到麻辣鮮香的川菜,但是,作為美食王國的成都,素食也是被演繹得豐富多彩,當素食的清雅遇到川菜的麻辣,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奇妙滋味?春熙路、錦裡、寬窄巷子、文殊院美食街,街頭巷尾琳琅滿目的地道小吃;香辣過癮的火鍋;傳承歷史百吃不厭的川菜。有人說:「世界的味道在中國,中國的味道在四川」。既然是這樣,那麼來成都沒有品嘗過川派素食那怎麼算是到過天府之國呢?所以,筆者抽空挨家拜訪了分布在成都各個角落的素食餐廳,現整理出來分享給更多素友以及來天府之國享受美食的「吃貨」們。
  • 文明素食 愛心傳遞——訪正覺蓮社素食餐廳
    素食餐廳味美色香的優質素食菜品,吸引了許多市民來就餐!素食餐廳提倡素食文化、弘揚素食文明。也符合現代人追求綠色健康的生活理念,素食餐廳還經常發起慈善公益活動,倡導大家來奉獻愛心!今天,人類越來越多地反思自己,反思其他生命。同時,人類越來越關注自身的生活環境——地球,甚至外太空。人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保護環境,愛護生命。
  • 素食也能這麼好吃 盤點重慶素食餐廳
    推薦菜:漂亮的菜品很多,重點推薦南瓜蛋糕、梅子桂花釀番茄、蘆筍尖炒雞頭米地址:江北區北濱路春森彼岸龍湖星悅薈7棟5樓一❤菩提素素食餐廳推薦菜:沙拉蘑菇塔、竹蓀扒蘆筍地址:楊家坪西城星光B座10—11室❤新素道素食餐廳
  • 素食的好處 | 董洪濤
    導言 :當前,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素食。因為素食好處多多。本文從中醫的角度分析素食的諸多好處。人人都想健康,人人都追求長壽。如何才能找到一條通向健康與長壽之路呢?我主張素食。因為素食有益於健康。素食不完全是為了宗教的需要,素食是為了更健康。素食的好處很多,以下試從中醫的角度來分析。
  • 素食界定
    雞蛋是素食嗎?  答:一般來講,所有的蛋類都不是素食,因為蛋仍然有孕育生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