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男孩》:如何面對成長

2020-12-27 思玲講文學

該片根據劇作家塔瑞爾·麥卡尼的劇本《月光下憂鬱的黑人男孩》改編,導演傑金斯從侯孝賢的電影《最好的時光》獲取靈感,將舞臺劇本改為三段式的敘事結構。電影中的故事情節全都來自於麥卡尼與傑金斯的童年經歷。

兩位都在1980年代成長於溼熱的邁阿密,都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母親都有古柯鹼毒癮,也都有在學校被凌霸的經驗。麥卡尼在童年時受到過一位毒販的保護,後被其教會遊泳,家裡缺水斷電是常事,因此喀戎的故事幾乎來自於他倆自傳性的私密記憶。

片中多採用晃動的手持鏡頭、環繞式調度、主觀視角、變幻的色調與迷幻音樂之間的間離感,使之產生超現實的風格。該片檢視了同性戀、非裔美國人的身份認同和男子氣概這三個問題。

三者之間的交互碰撞製造出了精彩的戲劇效果,影片裡所包含的真知灼見令觀眾印象深刻。該片敘述的部分值得稱道,它沒有說教,也沒有誇大故事的情境,把平實的劇情演繹得很精彩。該片技巧純熟而又謙虛低調,讓觀眾體會到了簡單卻富有強大力量的故事,該片中的角色憑藉自己的影響力改善了種族問題,減少了人們對性少數人群的偏見。

《月光男孩》並沒有在種族、性向、底層、毒品這些標籤上做過多的糾纏,說到底,它是一部講述成長的電影,是一部關於人的電影,其次才是某種膚色、某類人的電影。任何電影的確都是關於「人」的,但許多電影中的人,是高大全的人,是空洞的人,是符號般的人,是被抽取了情感和經驗的人,而在《月光男孩》中,喀戎的經歷卻觸及到人們最為普遍的成長體驗:我到底是誰?我想成為誰?電影深入了喀戎的內心,我們看得到他的困惑、不安、脆弱,似乎也能夠感同身受,因為他的難題事關生存本身,是生而為人可能都體驗過的苦澀。

動人的背後,是因為表達方式的細膩。《月光男孩》的導演巴裡·詹金斯毫不諱言他是王家衛、侯孝賢的粉絲,《月光男孩》的許多橋段也有著《春光乍洩》《最好的時光》的影子,更難得的是,導演習得了王家衛、侯孝賢這兩位具有代表性的東方導演大師的細膩。詹金斯充分懂得鏡頭留白和停滯的效果,他掌握了無聲勝有聲的鑰匙,他讓人物的情感在克制中澎湃,在隱忍中深情,比任何直抒胸臆的方式都更動人。

電影的人文性,和人的眼淚、痛苦有關係,和人在生命中所經歷的一切有關係,和人的勇氣、希望、自尊心、同情心、憐憫心有關係。奧斯卡最佳電影行列中,應該有這樣充滿人文氣息電影,它不是靠強勁寬闊的敘事取勝,也不依賴於華麗的形式和大牌卡司的支撐,而只是細膩溫和地表達人們心中漂浮著的難以言喻的困惑和情緒,經由主人公的人生,它豐富和拓展了無數人的自我意識,讓無數人從中照見自己。

相關焦點

  • 《月光男孩》憑什麼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不談政治,聚焦成長故事
    《月光男孩》是巴裡·傑金斯執導的劇情影片,講述了Chiron從孩童到青年時期,逐步發現自己的性取向,經受外界非議和內心掙扎後,找到真正自我的故事。該片於2016年10月21日在美國上映。2017年2月26日,《月光男孩》獲得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的《月光男孩》如何調色?
    電影攝影師詹姆斯·拉克斯頓和調色師亞力克斯·比克爾兩人分析如何創作突圍的獨立電影之作《月光男孩》的色彩。
  • 月光男孩|兒童故事
    (本音頻由兒童成長故事原創出品)主播:小黎姐姐,兒童成長故事籤約主播,關注兒童教育,愛講故事,聽故事,小朋友們,關注我們一起打開童話世界的大門吧。每天一個繪本故事,幫助孩子成長!【兒童成長故事】伴隨寶寶一路成長的兒童故事屋,每日分享睡前故事,讓孩子們在聽的世界裡遨遊,增長知識,哄寶寶安然入睡!月光男孩為了給月亮尋找另外一個月亮,拎著籃子出發了。
  • 月光男孩張國榮
    無獨有偶,2017年,奧斯卡最佳電影的名字也是這個——《月光男孩》。電影《月光男孩》的英文名字叫:Moonlight(月光),講述的是黑人男孩喀戎從孩童時期到青年時期,逐步在成長的過程當中發現自己的性取向
  • 月光男孩:站在月光下的黑人男孩看起來是藍色的——熊貓媽媽
    這也就不奇怪在去年,影像成熟度如此之高的《卡羅爾》會輸給《聚焦》,這也就不奇怪在今年,《月光男孩》能從諸多挑戰者中脫穎而出,成為那個真正與《愛樂之城》纏鬥至最後的對手。可出人意料的是,《月光男孩》的故事比你我想像中的還要簡單,影片截取了主人公Chiron在孩童、少年、青年時期的三個時間點,伴隨著孤獨急促的提琴聲,講述了他長大、相愛、愛上另一個男孩,成為毒梟,在經歷種種不幸後最終找到真正自我的故事。
  • 月光下,黑人男孩是藍色的
    2016 / 英語 / 劇情 / 111分鐘然而,與《斷背山》不同的是,《月光男孩》在中文網絡中口碑只是一般。由於題材同時涉及了黑人與同志,所以許多人將其受到的讚譽歸於所謂的「政治正確」。豆瓣上某用戶的評價或許可以作為示例:「 本片口碑簡直勢如破竹都讓人感覺要橫掃奧斯卡了呢 。my very unpopular opinion: 嚴重過譽。
  • 2.27 奧斯卡最佳影片 《月光男孩》:月光下憂鬱的男孩
    月光男孩 Moonlight 2016|美國|Barry Jenkins
  • 女性如何面對婚姻出軌?《白色月光》今晚開播
    現在女性面臨很多婚姻問題,出軌是最常見的一種現象,很多女性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正確應對,由五元文化出品的女性話題劇《白色月光》將於今晚開播,並曝光了終極預告及海報。將告訴女性如何面對婚姻出軌問題。本劇藉助出軌實則展現職業女性如何化解婚姻與事業上的危機,關注當下女性的困境。本劇主演宋佳和劉敏濤在本劇中將如何聯懲治渣男,令人十分期待。
  • 稜鏡 關於月光男孩(劇透慎入!)
    前段時間,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主持人烏龍頒錯獎的事引起人們激烈的討論,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也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讓我們來看看肯在觀看這部影片之後有什麼看法吧。人們當然可以有自己的偏好——娘或不娘,或許也有人確實不喜歡黏膩的情侶關係,但我們無從知道這些偏好是什麼時候被誰以什麼方式決定的,只能在它們毀了某段關係時,眼睜睜地在回憶中目睹我們是如何被塑造的。對於喀戎而言,海灘上月光下藍色的男孩在給自己手淫後,他說的第一句話卻是抱歉。愧疚和不安,也許壓不住告別時不住回望的心情,直到對方再次出現的面前,身後是一群叫囂的惡霸讓他狠狠地揍這個基佬。
  • 《月光男孩》月光下的黑人有多憂鬱?
    早前獲得6項提名的獨立影片《月光男孩》最終戰勝《海邊的曼徹斯特》,摘得最佳劇情影片的重磅獎項。2016年美國通過了同性戀婚姻法,這樣一部「同性題材+黑人主角」的《月光男孩》的到來似乎格外有意義。在金球獎之前,它就已經在美國國內被提名了大大小小至少10個電影獎項,還摘取了美國電影協會獎的最佳影片和哥譚獨立電影獎的最佳影片。
  • 影片 《月光男孩》徵服奧斯卡的魅力
    這部影片改編自TarellAlvin McCraney未上演的劇作「In Moonlight Black BoysLook Blue」(月色中的黑人男孩是藍色的),由Barry Jenkins創作並執導,講述了一位非裔美國青年的成長故事。影片呈現了主人公人生的三個階段,好似聖壇上的三聯畫。
  • 「亂七八糟」的《月光男孩》,只有小朋友才看得懂的
    繪本《月光男孩》是由丹麥作家奧爾森所作,全本一共描繪了主人公「月光男孩」下落時的二十三種姿態。月光男孩是月亮先生最好的朋友,為了給月亮先生找到「另一個月亮」,月光男孩一路上經歷了許多「亂七八糟」毫無邏輯的事情。如果你沒有一顆童心,可能會完全看不懂這個故事。
  • 月光下的黑人男孩是藍色的
    2019年9月,英國《衛報》評選 「21世紀最佳影片100部」,位列第8名,2017年2月獲得了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這部電影就是《月光男孩》。影片以男主chiron的童年、少年、成年為時間線講述了整個故事。電影的海報,其實就是由扮演主人公Chiron三個時期的三位演員的一部分臉拼接而成。
  • 奧斯卡電影《月光男孩》推薦
    主角是同性戀者的美國電影《月光男孩》(Moonlight)獲總共8項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導演、男配角、女配角、改編劇本、攝影、剪輯和音樂,影片講述一名黑人男同性戀者從少年到青年的成長、生活和感情經歷。月光男孩的劇情簡介月光男孩的劇情簡介奇倫(艾什頓·桑德斯 Ashton Sanders 飾)的母親寶拉(娜奧米·哈裡斯 Naomie Harris
  • 月光男孩——政治正確的勝利還是電影語言的成功?
    《月光男孩》更像是一部成長詩,它無關膚色,五官,形象,它講述的只是一個普通的內向小男孩的前半生故事。《月光男孩》劇照影片節選了黑人小男孩Chiron從7歲到25歲(大概估計,影片中並沒有提及)成長過程中童年期,青少年期以及成年期的三段故事,每一段獨立成章,分別講述。
  • 文藝批評·斜目而視 | 《月光男孩 Moonlight(2016)》
    片名:月光男孩原名:Moonlight又名:月亮喜歡藍(港)/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臺)/ 月光人生 / 藍色月光 / 月光導演:Barry Jenkis編劇:Barry Jenkis / Tarell McCraney主演:Trevante Rhodes / Andre Holland / Mahershala
  • 奧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Moonlight》
    史上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同志電影《月光男孩》 奧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moonlight》。
  • 新晉奧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什麼才是真正的生活
    這部講述一個黑人同性戀男孩成長故事的作品,在近幾年出品的黑人主題電影中可謂獨樹一幟。它既不像《為奴十二載》(第8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一個國家的誕生》、《我不是你的黑鬼》等作品那樣關注美國黑人的血淚史,也不像《第十三修正案》那樣從法律角度聚焦美國社會今日嚴重的種族困境。
  • 講真,奧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並不好
    《月光男孩》根據塔瑞爾·麥卡尼的舞臺劇《月光下的黑人男孩是藍色的》改編。之所以如此受人關注,與它自身攜帶的兩大醒目標籤「同性戀」和「黑人」息息相關。 你瞧,《月光男孩》是不是完全合乎奧斯卡頒獎的口味?真是套路太深。所以,今天,《月光男孩》打敗《愛樂之城》、《海邊的曼徹斯特》、《隱藏人物》、《血戰鋼鋸嶺》等電影,得到奧斯卡最佳影片,小翼一點都不感覺到意外。畢竟這電影是學院派老古董最偏愛的口味嘛。
  • 《月光男孩》循跡而去,真實而美麗
    《月光男孩》的演繹遠遠凌駕於種族或性別議題的老生常談,試圖以簡單卻深刻的方式回答上述問題。即使是以劇本見長的電影,也常不免俗地帶入容易讓觀眾接受的商業元素,諸如俊男美女、英雄式情節等。這部電影漂亮地跳脫俗套,並以此建立獨特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