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謀殺案》:你真的相信完美的謀殺嗎?

2021-01-09 炎圖講生活

劇情簡介

推理小說作家馬克·霍立德乘坐的輪船就要到達港口了,然而託尼和瑪戈卻各有心思。一年前,瑪戈對於託尼很不滿,於是就與馬克產生了感情。馬克回到美國後和瑪戈仍然有書信來往。他來到託尼和瑪戈的家中,與託尼看起來相處得很愉快。託尼獨自留在家中不陪瑪戈和馬克看戲,卻找來了無賴列斯。原來託尼早已知道妻子的秘密,並且要謀奪妻子的家產。在要挾、誘惑的雙重作用之下,列斯答應第二天替他殺了瑪戈。託尼說出了自己籌劃已久的周密計劃,他要列斯以電話為信號殺害瑪戈,並製造小偷入室的假象。在種種的不順利之後,託尼終於把一切安排妥當。電話鈴響了以後,列斯也開始動手了,但列斯卻在搏鬥中被瑪戈所殺。託尼馬上趕回家中,在警察來之前製造了列斯勒索不成反而被瑪戈謀殺的現場。在託尼的精心布置之下,所有的證據都顯示是瑪戈殺死了列斯。託尼一面裝作痛苦,一面已經為勝利而興奮了。就在他得意之時,善於推理構思的馬克和老謀深算的警長卻發現了線索。

經典臺詞

Margot Mary Wendice: Do you really believe in the perfect murder?

瑪戈·瑪麗·溫德斯:你真的相信完美的謀殺嗎?

Mark Halliday: Mmm, yes, absolutely. On paper, that is. And I think I could, uh, plan one better than most people; but I doubt if I could carry it out.

馬克·霍立德:恩,是的,絕對是這樣。在紙上,確實是這樣的。我想我能夠,唔,謀劃一個比大多數人更好的謀殺,但我懷疑我能否實施它。

Tony Wendice: Oh? Why not?

託尼·溫德斯:哦?為什麼不能?

Mark Halliday: Well, because in stories things usually turn out the way the author wants them to; and in real life they don't…… always.

馬克·霍立德:因為在小說裡事情通常都是按照作者想要發展的方向發展;而在現實生活中卻不是這樣……事情總是如此。

Tony Wendice: Hmm. No, I'm afraid my murders would be something like my bridge: I'd make some stupid mistake and never realize it until I found everybody was looking at me.

託尼·溫德斯:唔。我恐怕我的謀殺會像我的橋牌一樣糟糕:我會犯一些愚蠢的錯誤並且永遠不會意識到這些錯誤,直到我發現每個人都在看著我。

這部電影簡練到讓人無法挑剔。希區柯克僅用了不多不少兩分鐘,瑪戈一前一後分別與託尼和馬克的擁吻,讓觀眾迅速理清人物關係。隨後,通過人物對白進行鋪陳,交代二人私通,並且埋下許多伏筆,也提出了很多問題。至託尼關門轉身的特寫,電影的戲劇性前提的建置基本完成。配上片名,觀眾不難知道這將是個什麼故事,卻只能得到一個模糊的猜想,因為導演給出的信息只能讓觀眾知道這麼多。懸疑由此產生了,觀眾想看下去。

從巡警背後的房子,觀眾得知故事發生的地點;從瑪戈的報紙,觀眾得知馬克的職業(這個很重要,正因為他是美國作家,才使後面他的推理在邏輯上成為可能)。這是在視覺上提供給觀眾的信息,在聽覺上,即大量的人物對白,提出「遺失的信」這一議題,使觀眾與二人一起思考,是誰偷走了信呢?無論是否猜到是丈夫託尼偷的,導演目的已達到——觀眾被拉近了這一戲劇性情境。

一切戲劇都是衝突,沒有衝突就沒有戲劇。本片的衝突在片名中已經透露了,即謀殺。毫無疑問,謀殺必然產生衝突,因為有人謀殺就會有人被謀殺,而沒人願意被謀殺。我們知道,主題通過人物和動作說明,沒有人物就沒有動作,而沒有需求就沒有人物。而需求,我們從主人公優雅從容的對白中逐步得知,他要的就是妻子的死亡。故事的主題也就顯而易見了。

該片是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首度採用立體電影技術拍攝的驚悚片,是希區柯克電影的一次「U型轉彎」。是足以憑藉其中的設計與反設計、假定與反假定的巧妙布局徵服觀眾的經典之作,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也曾翻拍過同名舞臺劇。話劇版的《電話謀殺案》,劇本跟故事都很有趣,帶著年代感,雖然是現代的表達模式,可是能夠看出歲月的痕跡。尤其是舞臺的布置與光影的設計都十分考究,舞臺後側與側臺使用了半透明設計,在燈光的配合下極大地拓展了舞臺空間,加強故事本身的懸疑性。另一方面在換幕的時候使用了梯形燈光,一點點照亮舞臺,就像打開門時燈光散出的樣子,預示著真相總會被光明照亮。不論是電影還是話劇,《電話謀殺案》都是不可錯過的懸疑經典!

相關焦點

  • 《電話謀殺案》:如何完美地謀殺出軌老婆
    如果一個想要殺死自己出軌老婆的男人心思縝密,足夠聰明,那麼他會腦補出一個完美的殺人計劃。之所以稱之為完美,無非就是自己有案發時不在場的證據。最好的不在場就是找一個替死鬼,借刀殺人,然後完美地逃出所有的懷疑之中。    如果沒有證據,沒人能把他怎麼樣。這就是希區柯克的電影《電話謀殺案》所設想的殺人計劃。
  • 完美謀殺案背後的同性戀復仇記
    ,那就是警探告知下屬說:「你不能這樣上街,會被警察逮捕的。」他在《失去的周末》中將同性戀精神上的痛苦演繹得淋漓盡致,在《電話謀殺案》中將一個力圖謀殺自己妻子的丈夫,演繹得視死如歸。有細節證明這個謀殺自己妻子的丈夫,是一個同性戀角色,當然在那個年代的好萊塢,是不可能將同性戀呈現得如此清晰。
  • 《電話謀殺案》沒有完美的謀殺,但有堪稱完美的劇本
    他一系列的舉動:延遲報警、銷毀史望勒瑪戈時使用的長布條、擺上瑪戈的絲襪、把馬克的信放在史望的大衣內袋中、把鑰匙放回瑪戈的包中,讓我們終於明白他的歹毒用心,他要嫁禍瑪戈,讓她擔負謀殺的罪名。託尼真是個高手,能夠在劇情反轉的情況下隨機應變,先是想讓警察相信這是一起入室盜竊案,警察通過分析史望鞋子上有門墊的纖維排除了從窗戶進入的可能;接著又想讓警察相信史望有鑰匙,因為瑪戈的包曾經丟失過,而鑰匙一定被人複製,不過警察又否定了這種可能,因為史望的身上沒有鑰匙;最後只剩下一種可能,是瑪戈自己開門讓史望進來。
  • 《東方快車謀殺案》11.10上映 呈現"完美謀殺"
    《東方快車謀殺案》11.10上映 呈現"完美謀殺" 《東方快車謀殺案》血色將至版海報1905電影網訊
  • 將計就計的超完美謀殺案
    ~最近《東方快車謀殺案》熱映,很多人衝著德普去瘋狂打call,但是對比前面的幾版彎寶感覺電影劇情還是不夠緊湊,用不專業的話大概是電影給人感覺是散的。藉此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超完美謀殺案》。
  • 《電話謀殺案》不枯燥且激動人心,推理與反推理,偵查與反偵查
    你要知道,給你打電話並不是想你了,只是想確認你已經離開了——《電話謀殺案》引言:1954年,同名電影《電話謀殺案》上映,這一部拍攝周期僅36天的劇作,成為了希區柯克最為經典的作品之一,堪稱其最具解密快感的懸疑推理電影,次年憑藉該片獲得美國導演工會獎最佳電影導演獎提名。
  • 希區柯克《電話謀殺案》:最大逆轉針對的是計劃沒有變化快的現實
    其實,在《電話謀殺案》中,暴力動機僅僅是吸引觀眾觀看的一個前提,而希區柯克藉助於這樣的一個前提,展示的是導演對人性的隱秘的渴望,這才是希區柯克電影裡離不開陰暗的暴力元素的原因。一、《電話謀殺案》中的美女獵物:滿足的是觀眾隱秘的對謀殺的好奇的窺視欲望。
  • 強烈推薦六部「完美謀殺案」電影!
    《電話謀殺案》,希區柯克大神的作品從來不會讓我們失望!該片講述了男主角發現妻子有婚外情以後,決定以電話為信號殺害妻子的故事!小編當時是一口氣看完的,故事流暢,邏輯清晰,看的酣暢淋漓!《超完美謀殺案》,影片講述了一位有權有勢的丈夫因為妻子的紅杏出牆而處心積慮的聘用殺手(即妻子的情夫)想將其殺死,卻在一次次的錯綜複雜的發展後反而死於妻子之手的故事。
  • 懸疑片《超完美謀殺案》
    原創|Yi起看|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今天為大家帶來一部懸疑片《超完美謀殺案》。男主史蒂夫是叱吒華爾街的商業巨賈。妻子艾米麗身份同樣不簡單,除了富二代的頭銜之外。還擁有超越常人的語言天賦,在聯合國擔任翻譯的工作。
  • 希區柯克《電話謀殺案》:尋找一場完美謀殺案的漏洞
    他找機會把史望約到家裡,用史望的犯罪事實威脅他,並將自己的遭遇和謀殺計劃和盤託出。在東尼的威逼利誘之下,史望答應了他。他們計劃在第二天晚上十一點整執行這場謀殺。當天晚上東尼會與妻子的男友馬克一起去參加派對,為自己製造不在場證明。他會事先想辦法盜取妻子手提包裡的房門鑰匙——除了東尼自己的那把,這是能打開房門的唯一一把鑰匙。然後他會把盜取到的鑰匙放在門口樓梯的第五級臺階下。
  • 《電話謀殺案》一部老片子,很有味道!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一場精彩的謀殺與反謀殺。男主真的是高智商的高知分子。鎮定穩重,沉穩有禮,遇再多的突變也能隨機應變。偷情出軌的妻子,會讓觀眾對男主產生一定的同情心,而後男主趁妻子和情人出去看電影,一個人在家利用電話騙來了老同學,即幫兇。
  • 《東方快車謀殺案》就這樣被謀殺了
    、矮矮胖胖的偵探在我心上的地位真的不知道比福爾摩斯高出多少。也就是出於對於這個偵探的喜愛,我逐漸接觸到了阿加莎的小說,從《無人生還》、《羅傑疑案》到《ABC謀殺案》、《陽光下的罪惡》等等,推理女王的小說幾乎可以說是部部精彩,即使現在讀來依然驚世駭俗,而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然還是波洛。不過非常可惜的就是除了英國一直在拍攝大偵探波洛的劇集以外,你真的很少能找到近20年有關這個角色的電影作品。
  • 《電話謀殺案》無心插柳
    人生正如計劃一場完美謀殺,即便有再周全的計劃,往往也是紙上談兵,計劃的進展往往會被無數突如其來的變數推離原定的軌道,使得人生走向了截然相反的世界。那些我們所羨慕的成功人士或許與那些完美謀殺案一般,無心插柳的人被運氣安排成令人羨慕或驚嘆的樣子。人生就是一場憑藉運氣的豪賭,被眷顧的幸運兒獲得了別人羨慕的生活;機關算盡的人卻活在了計劃外的另一個世界。
  • 《東方快車謀殺案》:謀殺經典
    你可以說這是一部致敬經典的翻拍,可是對於那些懸疑故事書迷和影迷來說,依舊是人人都有嫌疑,人人皆為兇手,人人都認為壞蛋必須死,那故事的懸疑到哪裡去了?電影拍得類如國人最近幾年熱衷的「殺人遊戲」,一句天黑請閉眼,約翰尼·德普飾演的壞蛋就死了,然後是一眾嫌疑人虛虛實實的煙霧彈。
  • 犯罪大師水電站謀殺案答分析 水電站謀殺誰是兇手
    真相犯罪大師這個遊戲最近很火,相信很多玩家都在玩吧,這是一個破案的遊戲,遊戲中有很多案件等著玩家去解決,這裡說下水電站謀殺案吧,你知道這個案件的真兇嗎?水電站謀殺案該案件發生在巴基斯坦中,水電站中出現了屍體,兇手竟然是個小小不起眼的人物,那麼具體答案內容,這就分享告訴各位,真相只有一個哦。
  • 《電話謀殺案》|節目冊
    歐美當代戲劇典藏演出季愛倫坡獎最佳劇目·1954 希區柯克電話謀殺案
  • 世界「完美」謀殺案(上)
    然而,晚上8:45左右,當華萊士回到家中,卻發現家中已被被劫匪光顧,他的妻子茱莉亞(Julia Wallace)倒在客廳的地板上,頭部遭到棍棒重創,早已氣絕身亡。與華萊士相識8年之久的比蒂同時對警方堅稱電話那一頭的聲音「低沉而粗啞」,不可能是華萊士。但警方還是開始懷疑這個神秘的「Qualtrough」就是華萊士本人假冒。更是以謀殺的罪名將他逮捕。但最後法官還是將他無罪釋放。直到華萊士去世,警察再也沒有找到其他線索或嫌疑人。這起謀殺案的真相,也隨他永遠埋進了墳墓。兇手使用的兇器從未被找到,兇手殺人的動機從未被知曉。
  • 《謀殺疑雲》曝預告 詹妮弗·安妮斯頓捲入謀殺案
    《謀殺疑雲》曝預告 詹妮弗·安妮斯頓捲入謀殺案 時間:2019.04.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東方快車謀殺案》再線完美謀殺,你們每個人都是嫌疑人
    由著名英國推理小說家「偵探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同名偵探懸疑小說改編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即將於11月10日在中國大陸與北美同步上映。  影片講述大偵探在著名的東方快車上巧破一樁謀殺奇案的故事,在行駛的列車上殺人,沒有人離開也沒有人進入,兇手就在這輛豪華東方快車的12個人當中,這裡的每個人都是嫌疑人。
  • 一個致敬經典的優秀範式:《電話謀殺案》
    《電話謀殺案》是英國劇作家 Frederick Knott 的代表作,1952年被被搬上舞臺,先後在倫敦西區劇院、紐約百老匯劇院上演。1954年,《電話謀殺案》因被希區柯克改編為同名電影而名聲大噪,面對製作經典文本的壓力,導演選擇了向經典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