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縣浙源鄉虹關村地處皖贛交界,2015年被列入「十三五」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目前,建檔立卡貧困戶56戶139人,已脫貧40戶123人,仍有未脫貧16戶16人,貧困發生率0.57%。
兩年來,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定點幫扶虹關村,扶貧工作緊盯「兩不愁三保障」工作目標,精準施策,全力構建「文化扶貧、電商扶持、生態主打、特色壯大」發展格局,為脫貧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探索新路子。
文化扶貧,扶志扶智雙管齊下
充分發揮學校人才優勢, 常態化開展大學生三下鄉、春節慰問、義診、心理諮詢、素質拓展、愛心支教、「扶貧扶志感恩教育行動」等活動,提振脫貧攻堅信心,為鄉村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開展「貧困戶三講一評」「最美家族、最美庭院、優秀黨員、最美媳婦、優秀村組長、脫貧之星6類人物評選」等活動,涵養村風民風建設。
發揮專業優勢結合當地文化特色,深推古建築牆體彩繪工程,將理學文化、詹天佑金庸名人文化融入振興鄉村發展戰略中,打造歷史文化村落品牌,為脫貧攻堅提供精神支撐、創造產業價值、營造發展氛圍。
加強文化交流合作活動,舉辦寮國、馬爾地夫研修班,展示我國新農村建設成果,擴大鄉村文化美譽度,全面增進友好交往和經濟合作。
電商培訓,拓展產品銷售市場
著力破解農副產品銷路不暢難題,讓農村電子商務成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強大引擎,改變扶貧方式由「輸血」為「造血」,申辦了「婺源縣天佑電商職業培訓中心」,成為省內唯一一家村屬電商培訓基地,師資由江西外貿職業學院相關專業教授、專家組成。
據了解,中心以「電子商務」「創業就業」專業技能培訓為業務範圍,培育村幹部、村民發展電商理念,激發創新思維,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村富餘勞動力掌握一技之長,實現穩定就業。
同時,壯大虹關村集體經濟,增加集體收入。該中心創辦以來,培訓婺源縣縣內學員300餘人,人才效應輻射全縣。著力打造農產品「大樟園」品牌,邀請設計專業師生為合作社設計品牌標誌和包裝,提升產品形象。
線上線下同時發力,線上通過藉助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平臺發動身邊的親朋好友,購買、宣傳虹關村農特產品,同時在淘寶、京東等平臺註冊企業店鋪並培育專人管理,全方位代言全縣綠色生態產品銷售,拉動全縣農副產品銷售;線下在學校、社區、企業等區域開展「愛心扶貧集市」專場活動,快速打開農產品「進城」通道,拓寬市場銷路。
全方位推介,主打鄉村生態品牌
多渠道推介,借「2019江西文化發展巡禮」東風,在699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分會場舉辦「虹關風物」推介活動。
在南昌常態化開展「浙源鄉虹關村農特產品進校園、進社區」活動,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增強了村民致富的信心,為該村擴大產業扶貧贏得了先機。
訂單養殖,追求產品高端化,建成2000隻規模的土雞養殖基地,並資助3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其中村集體建設基地養1500隻,有能力的貧困戶領養500隻,所養土雞由個人認養或單位訂養,每年可給村集體增收4萬元,貧困戶均增收1000元。搭建農產品直供直銷平臺,加碼消費扶貧,反哺生態農業發展。
成立虹關村農產品展銷中心,加速村校直供直銷對接,加碼消費扶貧,通過搭建校村合作平臺,將富有特色的農產品直銷到師生手中,師生在展銷中心可以把看實物、親口品嘗,對某種商品有興趣可通過現場的二維碼購買或者進入展銷群進行團購。與學校食堂籤訂大米、疏菜長期供應協議,與教職工訂單種養協議。
自2019年10月展銷中心成立以來,共開展團購4次,為集體和村民創收近40萬元。
壯大特色民宿、寫生產業,提升鄉村發展品位
虹關村不僅自然風光秀麗,而且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徽墨、古樟古建築、古道等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在大力發展旅遊業的同時,推出民宿、寫生基地品牌建設工程,及時引進企業興建民宿,動員村民將舊屋、古宅出租給相關企業,不僅獲得租金收益,而且拉動其它行業蓬勃發展,提高了旅遊業附加值。
目前,有尚逸軒公司租賃打造老宅繼志堂、留耕堂、務本堂;有水岸邊文旅公司租賃村委會老辦公樓廠房,打造集旅遊、文化、生活於一體的水岸邊高端民宿。建成山水畫苑、高湖山莊、悠南山別院等寫生基地5家。
據統計,每年村民獲租金20萬餘元,年營業額1000萬左右,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200餘個。虹關村特色民宿、寫生基地已成為「中國最美鄉村」靚麗名片。 (程志佑 項化平 胡支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