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
2013-8-15
《亞洲周刊》2012年度十大好書
張鐵志 傾情作序
方文山 音樂創作人
平路 作家
楊照 作家
廖鹹浩 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劉永平 聯合在線(udn.com)總經理
共同推薦
2011年機緣巧合之下,我來到臺灣求學,就讀於淡江大學,暫時擁有了四年島民的身份。因為一篇在網 上發表日誌《我在臺灣,我正青春》而被出版社發現,並開始有計劃地寫書。出版社並沒有給我明確的題目要去完成,我亦不願意寫命題作文,所以本書所有文章都是我平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其間,大量的收集資料、採訪和走訪,讓我更深入地了解臺灣,了解臺灣人。在寫作中,我更偏向記錄自己的視角,更偏重自己和被採訪者之間互動的感受,想通過自己的眼睛讓讀者看到和我眼裡一樣的風景。這本書成書於我大一一年,其中部分觀點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改變或更加深入,如果有所偏頗請不吝指出,如果有所感想,歡迎與我交流。
新浪微博:@蔡博藝_鹹魚翻翻
作者介紹:
蔡博藝,1992年出生於甘肅蘭州,後隨父母遷居浙江湖州。從高中時代起經歷個人之思想啟蒙,開始學習成為一個社會的觀察者與記錄者。喜歡行走,在行走中讓陌生的地方成為熟悉的家鄉;喜歡聽人講故事,特別是被時間風乾濃縮過的老故事;喜歡獨處亦可群居,隨性好說話,有原則卻不拿原則當武器;充滿希望的悲觀主義者。
(以上為書中介紹)
內容介紹:
蔡博藝是2011年首批赴臺的第一屆陸生,在臺灣就讀第一個學期時,因為在人人網上一篇「我在臺灣,我正青春」轉載超過上萬次,同時當年又是開放第一屆陸生,因此這篇文章在兩岸間造成了不少轟動,此篇文章就此也成了當年許多要到臺灣交換求學的大陸同學間,彼此傳頌必讀的一篇經典文章。
本書的內容第第一部分將在淡水生活的各種故事用非常細膩觀察的寫法寫出來,其中也有許多是在前幾期許多同學在自己的書中提到的,在臺灣會有許多感動的細節,我想這或許這就是臺灣為何總是能夠吸引許多大陸同胞青年學子赴臺旅行求學的一大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還是不免俗的做為一名陸生,到臺灣還是必須要好好旅行玩臺灣,尤其身為第一屆陸生又是大一的同學,用旅行認識臺灣或許就是一種最快也是最深度的辦法,尤其在最後一章透過真正雙腳走過臺北最重的歷史小城艋舺,才能真正認識半個臺北,臺北的歷史最早就得從艋舺和大稻埕說起,作者在艋舺裡深度訪談和走訪的許多老臺北人的故事,如各種宮廟夜市等,聽著老人們訴說艋舺從鼎盛到衰弱的故事,或許現今的臺北年輕人一點也不了艋舺,只知道有龍山寺只知道因為艋舺電影那裡黑道很多,但沒有真正想用心去認識自己住的那片土地,小編身為土生土長的臺北人,看到由一位陸生同學記錄著自己這片土地上的故事和人們,我想身為臺灣人的我們,我們應該也要有相同的精神認識屬於我們這片育我養我的美麗寶島吧!
第三部分則是兩岸的對照,從臺灣與大陸學生間的海峽戀,這種戀愛的故事迄今在兩岸學生圈裡面也為數不少,作者將兩岸同學間戀愛的故事未來遇到可能碰到的問題都非常仔細分析的一次。兩岸戲劇間及兩岸用語生活方面都仔細的介紹給兩岸間的讀者們。另外講述自己在學校參與校園社團裡擔任幹部經驗,臺灣校園社團運作的模式也都非常清楚真實的介紹出來,如學生議員、學生會運作模式等。剛好2012年一月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第一屆陸生也剛好遇到,也就有此機會在臺灣看了一場臺灣大選,最重要的是作者在本書中巨細靡遺的深度觀察,從各種選舉文化到投票行為等都有非常專業的紀錄,不知道還以為是一位政治系的同學在寫一篇非常具體的選舉觀察報告。
第四部分主要在講述自己在臺灣一年參與過的各種活動簡單用精闢的文字記錄下來,將自己的心得分享給所有讀者。最後一部分也是本書的重點,將陸生一年下來在臺灣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臺灣「三限六不」等不公平政策的各種想法深入提出,就如同一篇文章提到,第一屆陸生是一群不小心翻動歷史的參與者與見證者,兩岸關係裡第一屆陸生就扮演著這樣的角色,我小或許這一本書大陸版本也總結了一年以來在臺灣求學的點點滴滴和各種想法,是非常值得各位讀者值得一讀的一本佳作。
目錄:
序言 用臺灣故事重寫兩岸關係 張鐵志
輯一臺灣故事
名為家鄉3
臺南人家20
亞細亞的孤兒36
最簡單的常識45
感動十分57
輯二寶島遊蹤
瀧乃湯85
萬千華麗 曾經艋舺98
徒步新莊線127
土城春行者138
淡水入海海水淡148
墾丁大街162
輯三文化觀察
臺志明與陸春嬌175
臺陸劇情191
選舉的細節202
機關的機關209
我所見的臺灣學生會223
我在臺灣我正青春234
民謠沒問題245
輯四隨性筆記
『淋雨堂』記261
一個人的中秋節270
聽男人們聊天276
進出284
聽文山演講291
輯五臺灣思考
我們只是不小心翻動了歷史301
孤島與高牆308
寫在陸生招生結束之後316
學歷怪圈323
慈善,該怎麼做333
對看對岸348
後記
後面的故事是什麼?359
圖為淡水漁人碼頭夕陽,作者在臺生活的淡水小鎮
圖為作者就讀學校淡江大學蛋卷廣場
後記:
蔡博藝目前就讀於淡江大學大傳系,不知不覺第一屆的陸生也即將進入大四了,作者本身也是小編的學妹,彼此也都有非常多次的交流,他是一位非常有想法的女孩子,從本書的文字中我想讀者們到時候慢慢細讀時就可以發現,作者有超過同齡人的成熟與想法,因此身為學長的小編也非常推薦各位《兩岸青年》的廣大朋友們,可以買這本書來慢慢品讀。
註:以上內容介紹為《兩岸青年》編輯整理,轉載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
=========兩岸青年========
投稿郵箱:497748393@qq.com
投稿內容:關於你和臺灣、大陸的所有,字數不限
具體詳情可點擊底部的「閱讀原文」直達徵稿頁面。
「兩岸青年」由一幫臺灣本土青年和從大陸去過臺灣念書的青年合夥創建,旨在帶來兩岸青年最真實的臺灣生活體驗。所推送的內容涉及臺灣遊學、演出、趨勢、臺灣妹妹語音、旅遊等等,歡迎關注我們獲得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