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需求,推動新發展」——中國與非洲國家中文教育合作前景...

2020-12-27 瀟湘晨報

與會嘉賓紛紛提出,通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區分專業方向設置、實施「訂單式」人才聯合培養等方式,必將推動非洲國家中文專業高質量建設,有效促進學生就業。馬達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學校長馬米認為,推動非洲各國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加強中文教育領域專業化項目交流,發展全面夥伴關係。巨石埃及玻璃纖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錢志偉結合中資企業海外發展實際需求,建議中文教學機構與企業合作設立實習基地、出臺人才聯合培養方案,推動與企業人才需求精準對接。

此外,與會嘉賓盧安達阿卡蓋拉國際學校校長Athanase、南非中文教師協會會長武長虹、貝寧阿波美卡拉維大學教授於連以及來自貝寧、喀麥隆、莫三比克等國本土教師針對性提出本國中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對策和建議。

浙江師範大學教授徐麗華、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吳勇毅在總結時表示,此次研討會為非洲國家中文教育領域專家學者搭建了學術及實踐交流平臺,對下一步發展方向提出新思路,為創建適應需求、靈活多樣的新項目建言獻策,相信在中非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推動非洲各國中文教學高標準建設、高水平合作、高質量發展。

嘉賓觀點摘要:

烏幹達國家課程發展中心主任格蕾絲·巴古瑪女士:在烏幹達,中文是最受歡迎的一門外語。中文正在改變學習者的命運。

喀麥隆中等教育部漢語總督學杜迪博士:在研討會上,我與來自非洲其他國家的同行探討了中文教學大綱的本土化問題。希望喀麥隆的經驗對其他非洲國家具有一定借鑑意義。盧安達阿卡蓋拉國際學校校長UWIMANA Athanase先生:師資短缺導致我們無法在盧安達每一所學校為每個學生教授中文。我們已開始逐步培訓教師,並對他們開展跟蹤指導。貝寧阿波美卡拉維大學本土教師莫裡斯博士:貝寧中小學生學習中文熱情很高。私立學校的中文教學更有組織性,也相對成功。公立中學中文教學相對落後的原因主要在於中文目前未被納入貝寧國民教育體系。中國與貝寧緊密合作,不僅惠及中國人民,更將惠及貝寧人民。

南非中文教師協會會長武長虹女士:中文教師協會願與各國政府、教育機構和全體中文教師合作,共同努力,為南非提供規範化、系統化、可持續化的國際中文教育。喀麥隆馬魯阿大學漢語師範專業負責人許子堅博士:目前,非洲國家的中文教學可被視為信息、知識和技能的共享,雙方應加強更多實質性的交流合作。莫三比克蒙德拉內大學本土教師、「新漢學計劃」博士生塞爾:非洲中文教育的未來在於雙方合作,需要中非雙方共同努力。在非洲開展中文教育非常重要,非洲國家可以從中國借鑑重要經驗,以解決諸如扶貧、教育發展等實際生活問題。

中國巨石埃及玻璃纖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錢志偉先生:作為非洲中資企業的代表,中國巨石埃及公司出席了此次研討會,分享了中文人才在海外中資企業國際化中的作用,並對中文人才培養提出了一些建議,企業對推動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培養高素質複合型中文人才起到了積極作用。

波札那大學漢學研究計劃負責人範莎娜博士:在波札那學習中文和漢學研究的大多數年輕人都在尋找改善生活的機會。因此,在波札那大學的教學中,我們努力將重點放在與當地環境相關的實用技能和知識上。

據悉,此次研討會是「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動之一。交流周以「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為主題,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匯聚各方力量,展示成果、分享經驗、加強協作、謀劃未來,致力於創新和完善國際中文教育體系,構建多主體多層次的新型夥伴關係,推動國際中文教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由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發起,由北京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浙江師範大學、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漢考國際、五洲漢風等20多所知名高校、專業機構、社會組織和相關企業聯合主辦,浙江師範大學作為唯一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共同主辦此次交流周的中國與亞洲、中國與非洲國家中文教育合作前景研討會兩場論壇。

【來源:金華網 瀏覽次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聚焦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聚焦《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聚焦《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新華社記者劉羊暘、戴小河  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
  • ...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行
    田學軍副部長在致辭中指出,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據粗略統計,目前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人數近2億,表明國際中文教育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同時,疫情加速新技術應用,推動語言學習變革。
  • 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邁上新...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洹星):記者22日從中國教育部獲悉,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此外,「十三五」期間,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等多邊機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邁上新的臺階。
  •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9 全文完)
    增加向世界銀行國際開發協會、亞洲發展基金、全球環境基金等捐資額度,支持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減貧和可持續發展。截至2018年底,向非洲開發銀行集團捐資9.39億美元、8億人民幣,向美洲開發銀行集團捐資3.56億美元、0.59億人民幣,向加勒比開發銀行捐資0.49億美元、0.41億人民幣,支持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減貧、糧食安全、貿易、醫療、災害管理、教育和環保等領域的發展。
  • 廣州市政府與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新世界中國總部...
    1月13日上午,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市政府」)與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新世界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暨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總部落戶廣州揭牌活動在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舉行。廣州市委常委、副市長胡洪出席活動並為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總部落戶廣州揭牌,見證廣州市政府與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十三五」教育國際影響力邁上新臺階
    「十三五」期間,我國新籤11份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已累計覆蓋54個國家和地區;國內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在讀學生已超過30萬人,我國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合作方;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12月22日,教育部舉行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六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對外開放的發展成就。
  • 人民日報:國際人士熱議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
    《人民日報》1月12日報導(原題:「彰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和行動」——國際人士熱議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指出,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引領,精神內涵更加豐富,目標方向更加清晰,行動實踐更有活力。
  • 「十三五」教育對外開放這樣邁上新臺階 | 教育2020...
    與此同時,我們通過引進國外高水平教育資源進一步豐富國內高等教育資源供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目前,國內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在讀學生已超過30萬人,我國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合作方。此外,圍繞「雙元制」模式深入開展中德職業教育合作,推動完善現代職業技能人才培養體系。
  • 「十三五」教育對外開放這樣邁上新臺階|教育2020「收官...
    「「十三五」期間,我國新籤11份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已累計覆蓋54個國家和地區;國內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在讀學生已超過30萬人,我國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合作方;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
  • 推動民間教育國際交流高質量發展
    重點做好五個「聚焦」:一要舉旗鑄魂聚焦政治建設,爭當絕對忠誠的表率;二要學深悟透聚焦理論武裝,爭當理論學習的表率;三要擔當作為聚焦主責主業,爭當推動發展的表率;四要固本強基聚焦組織建設,爭當民間社團的表率;五要正風肅紀聚焦作風建設,爭當遵紀守法的模範。
  •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論中國發展的新藍圖與中菲合作的新機遇
    當地時間12月8日,菲律賓華文報紙《世界日報》、《商報》等刊登了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中文署名文章《中國發展的新藍圖與中菲合作的新機遇》。圖為《世界日報》版面。中國已向150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提供了大量抗疫援助,出口口罩1790多億隻、防護服17.3億件、檢測試劑盒5.43億人份,向世衛組織提供兩批共5000萬美元現匯援助,積極開展疫苗研發國際合作,宣布中國新冠疫苗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展現了中國擔當。
  •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智慧教育工作委員會 「智慧教育需求白皮書、標準...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智慧教育工作委員會 「智慧教育需求白皮書、標準編制啟動會暨學術研討會」召開更新時間:2020-12-22 12:15:34   12月17日,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智慧教育工作委員會「智慧教育白皮書、標準編制啟動會暨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召開。
  • 四川省以「五個新」推動產教融合發展
    四川省積極適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教育的新要求,啟動產教融合示範項目建設,按照「抓項目、重協同、有突破、能示範」思路,堅持問題導向,突出示範引領,注重「五個創新」,推動教育與產業深度融合、學校與企業協同發展,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
  • 傳音Boomplay與Merlin合作,為非洲音樂市場注入新活力
    傳音Boomplay是由傳音控股和網易合資打造的非洲音樂流媒體,也是非洲最大的音樂流媒體和下載服務平臺,截至2019年11月,Boomplay擁有超過6200萬用戶,曲庫規模高達1000萬首,且仍在快速增長中。
  • 「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努力,加強語言教育的雙向交流與合作」
    在此,我謹代表中國教育部和國家語委,對交流周的啟動表示熱烈的祝賀,也藉此機會向全球廣大中文學習者、愛好者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載體。學習和掌握不同國家語言,對促進各國經貿投資合作、文明交流互鑑和人民友好往來具有積極意義。
  •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發布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習近平主席從全球視角思考責任擔當,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等新思想新倡議,倡導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親誠惠容理念,在一系列重大國際場合宣布務實合作舉措,為破解全球發展難題、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注入中國力量。
  • 海外網評: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特殊在哪?
    中國逐步形成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量力而行,盡力而為;聚焦發展,改善民生;授人以漁,自主發展;形式多樣,講求實效;善始善終,注重持續;開放包容,交流互鑑;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等8項具有中國特色、內涵豐富的政策主張。2013年至2018年,中國對外援助金額為2702億元人民幣,有力推動了國際發展合作事業不斷取得新進步。 中國國際發展合作從來不是「窮大方」。
  • 數位技術如何助力非洲國家抗疫?
    在線會議截圖   中新網北京11月1日電 (薄雯雯)中國與非洲國家開展了哪些數字抗疫行動?非洲國家採取了哪些數字抗疫舉措?在日前由國際發展機構Diinsider舉辦的「數位技術助力非洲抗疫」在線研討會上,多位非洲問題專家就上述問題進行介紹。  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副教授張豔茹以浙江省為例介紹了中國與非洲國家的數字抗疫行動。
  •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7)
    中國還為伊波拉疫區援建了實驗室、治療中心等10餘個項目,賴比瑞亞治療中心從開工到竣工僅用了20餘天,中國-獅子山實驗室被獅子山衛生部指定為「病毒性出血熱國家參比實驗室」以及「國家生物安全培訓基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並迅速擴散蔓延。
  • 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聯合體成立
    本報電  (記者趙曉霞)日前,首屆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論壇暨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聯合體揭牌儀式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行。中國、美國、日本、韓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位專家學者、中文教育企業家及高校師生,以現場和線上的方式參加了本次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