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陽光下,普陀區洵陽路小學的操場上又響起了歡聲笑語——學校的操場不大,甚至沒有一條標準的跑道,但所有的這些,都不能影響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感受運動帶來的快樂和健康。
一所小學,有針對一年級新生的運動矯正課程,也有五年級孩子的「走班體育課」,更有家長孩子喜聞樂見的體育作業——讓孩子在畢業時有一到兩項熱愛的體育運動,洵陽路小學的體育課,人人都愛。
場地不夠,上天入地
洵陽路小學有一塊面積為1376平方米的人工草足球場、一個259.4平方米的透氣型跑道、一塊176平方米的人工草加厚活動區。但是相對於將近700位的學生來說,學校的活動場地依然捉襟見肘。
怎麼讓學生們可以充分活動開?學校動了不少的腦筋:學校把操場劃分為擁有固定體育項目的五個區域:一號區域專門用來跳高和足球;二號區域位於用來練習棒球和跳高;三號區域為跑道,項目為跑步和跳遠;四號區域為小操場,學生可以練習攀巖和投擲;五號區域為瀝青區,項目為跳繩、韻律、滾翻和武術——地方雖小,卻五臟俱全。
學校體育教研組長孫激欽介紹說,學校的體育教師根據場地區域的劃分來調整教學內容,各班級每天輪換一次活動區域,以此來保證每位學生每周都能在各個區域練習不同的內容,讓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每一個角落」,來嘗試多種多樣的體育項目。「比如我們特別打造了攀巖牆,引進了攀巖的課程,就是為了將運動空間往上延伸,讓更多的學生可以參與不同的體育運動。」
此外,五年級的學生每周都會有一節體育課會走出校門——洵陽路小學的對面,就是啟星學校,啟星學校有標準的田徑場,五年級的孩子會在體育老師的安排下,進行400米的耐力訓練和體育教學。
體育課程「私人訂製」
這幾年來,學校連續幾年對入學的一年級新生進行評估,評估從認知、語言、運動、社會化情緒和適應性行為五大領域對兒童進行解讀。洵陽路小學副校長鄭煜介紹說:「從『運動』這一維度的指數來看,我們入學初期的學生在『精細化動作』、『平衡與協調』、『速度與敏捷』和『力量』四個維度的測試數據都低於全市均值。」
所以,為了幫助一年級新生補短板、矯正「運動」維度、更快地提升身體素質、發展體育技能,學校在一年級開設了「體育精細化課程」:每天下午放學後由體育教師負責指導,時長為30分鐘,主要項目有拍皮球、跳短繩、投擲小沙包、跑步。課程主要培養了學生的反應速度、身體協調性、專注力、靈敏性和上下肢力量,其中專注力的提升還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其他學科。
效果顯而易見:經過精細化課程中針對性的練習後,一年級學生現在的體測有明顯改善。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標準》的要求,學生體育測試項目的達標率從原來的62.8%上升到了93.3%,優良率從原來的19.3%上升到了41.3%。
走班體育課挑自己「愛」的上
小學體育課怎麼上?按自己填的「志願」上。
洵陽路小學是上海市「小學體育興趣化」的試點校,但是如何發掘學生的體育興趣,學校有自己不同的做法。
進入五年級前,孩子們收到了一份特別的調查問卷:「請選擇我最想學習的2-3個體育項目」。這讓孩子們興奮不已:女孩子們不喜歡枯燥的跑跳投,可以跟著學校的健美操體育老師練形體,也可以玩著花樣跳繩,男孩子可以自由選擇足球、籃球或者田徑項目——菜單式的體育課,告別了索然無味的體育課,讓操場上的40分鐘變得生動起來。
「基於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他們在體育運動上的擅長,模塊課程尊重每個孩子的意願,滿足他們的自主選擇權,讓孩子們揚長補短,成就更好的自己,」鄭煜說,「走班上體育課,讓志同道合的孩子在一起玩,最終是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在小學的時候學會一刀兩樣運動技能,養成終身鍛鍊的好習慣。」
能開出形形色色的體育課程,小學的興趣化教學,也離不開老師的「多樣化」。目前,學校共有6位專職體育教師,近700位學生,生均比為1:106,足夠保證一至五年級全覆蓋開展「4+2」的體育教學。體育老師們的專業各不相同:健美操、足球、田徑、棒球、籃球和擊劍,滿足了學生們的個性化需求,也讓「菜單式」體育課變為可能。
在洵陽路小學,學生們除了文化課的作業外,還有讓他們「動起來」的體育作業,以滿足「在校運動一小時,回家再動一小時」的目標:學校利用「園釘」運動系統為學生量身訂製了體育回家作業:暑假中,體育教師將打卡內容分為4周一個大循環,並及時給出階段性矯正建議。例如二年級布置了坐位體前屈、跳短繩、青蛙跳、立臥撐;三年級布置了仰臥起坐、跳短繩、青蛙跳、立臥撐;四年級布置了仰臥起坐、跳短繩、深蹲、伏地挺身;五年級布置了仰臥起坐、跳短繩、波比跳、伏地挺身。
9月初,學校對2至5年級的學生進行了一次體育抽測,項目依舊是1分鐘跳短繩和50米快速跑,結果,學生1分鐘跳短繩的優良率和達標率分別上升了28.3個百分比和19.6個百分比,50米快速跑的優良率和達標率分別上升了22.5個百分比和28.1個百分比,「體育暑期作業」的效果喜人。
更讓人驚喜的是,「體育作業」名列前茅的孩子得到了嚮往已久的升旗手資格。「運動可以培養孩子們積極向上、吃苦耐勞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品質,還能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和規則意識,」鄭煜說,「體育是非常好的育人手段,孩子們陽光快樂,是體質健康之外最寶貴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