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不是高開低走?蹲點看節目的觀眾表示失望

2020-08-22 娛樂Daily



第一期的時候,節目組在質疑杜華,說她要有評判標準,當時還覺得節目組有水平但是後面的幾次公演呈現,讓我覺得其實節目組才是那個沒有評判標準的無論對錯。



杜華第一期至少有標準,傳統女團而現在公演情況就是節目組又不想做傳統女團,又定義不了新女團要說實力,淘汰阿朵、丁當、孟佳、沈夢辰她們要說人氣,又淘汰衝浪榜名列前茅的吳昕要說突破。花樣年華還有四公小雨組的舞龍舞獅這些成績都不好。反正目前為止節目組根本沒有在給大眾做女團,也沒有給小眾做女團,根本是在給自己選的500個人做女團。



這節目真的有點高開低走了,淘汰的人員為什麼非要依據在場的500個評委來決定呢?雖然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選秀,但是也應該綜合一下線上網友的看法吧。 網友投票不應該僅僅是救人復活,不是說500個現場評委不好,但是他們也不能代表所以看節目的觀眾,所以還剩下幾期要是還是這樣的淘汰方式確實確實有一點點不太好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三次公演,舞臺越來越有花樣,舞蹈越來越有難度,形式越來越複雜,表演也越來越成熟,但反而看得卻越來越激不起興奮了,儘管選歌與主題也有30+的成分,表演也不乏個人有炸點與亮點,但是大方向上還是工業女團的標準,越來越少去了特色,起初表演好看的地方,在於她們笨拙與不安,她們的困境與訴求,她們不知道自己究竟有什麼舞臺能力,也不知道觀眾會不會接納這樣的自己,因此呈現出的笨拙與想法都很生動。



但是到了第三次公演,還是那樣的模式,她們越來越知道什麼樣的表演能贏,越來越嫻熟,越來越懂得如何融入規則,對自己的能力與潛質也都基本知曉了,這個領域不再像是一個新領域,好奇心與可能性都在降低,勝負欲反而最鮮明,比如當發現唱的因素對於贏來說不重要時,這一期甚至都放棄「假裝在唱」這件事了,樸樹在另一檔節目裡說的挺好的,你們的青澀、你們的不成熟、你們的笨拙,都是非常珍貴的,你們不需要去變得熟練與融入。但是這種生動可能本身就是與成團的形式是相悖的,所以還是需要引入更多的舞臺表演形式與評判標準,希望後面會有所改變吧。



500名現場投票,這是節目最失敗的地方!各位小姐姐的晉級全憑500名現場女性觀眾說了算,沒有一位男性觀眾,不可否認,女性和男性的審美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女性投票的時候更會憑藉主觀意識和個人喜好,而不會注重實力。男性可能會詞女性能多點客觀。
雖然這是一檔綜藝娛樂節目,但是也不能只顧得娛樂,而不顧及公平。



最後:

第三次公演我心中的排名:
sole部分:王霏霏、孟佳、李斯丹妮、張含韻



team部分:

1、寧靜組:人美路子野(在我看來是一場完美的表演)



2、孟佳組:花樣年華(本來是我最不看好的一組,舞臺表演卻很好看)
3、萬茜組:gentle woman(本來是我最期待的一組,人美舞炸,但歌我實在不喜歡,我覺得不好聽)
4、 張雨綺組:彩虹節拍(也是意料外的好看,但是出現舞臺失誤了,不過金莎小姐姐真的好甜、好溫柔)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節目偏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過半,覺得也到時機聊一聊這個節目了…之前有發起過一輪投票,問大伙兒「有沒有覺得浪姐高開低走?」 7000多人參與了,有4608人表示贊同,這個結果在預料之中。觀眾用顯微鏡來看節目的說法一點都不誇張,姐姐們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都可以被重新解讀,大家樂此不彼地在這些30+姐姐們身上找梗,當成了「喜劇節目」來看,而忘了這是一個選女團的節目。當然這也不怪觀眾偏了重點,而是在做「區別於傳統女團」這件事上,節目組自己就已經早已偏了方向。杜華第一期說出選女團的標準之後招來罵聲一片,可節目播到現在人人都說杜華是「大預言家」。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是誰定義了30+的姐姐們
    隨著三公表演的結束,越來越多的觀眾對節目的賽制表示了不滿,或者對現場觀眾審美品味提出質疑,然後紛紛加入「心疼孟佳」的隊伍,從一開始被迫隊長,被迫慢歌,被迫接受隊員安排,人氣不高的孟佳陷入了完全被動的局面,她曾不止一次提過「擔心自己的知名度不高,會被淘汰,所以拼命做到完美。」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越來越奇怪
    《乘風破浪的姐姐》剛剛結束了第四次公演,從最開始節目被萬眾矚目,到現在,好像真的有點高開低走了。 這樣的價值導向完美的滿足了觀眾對於綜藝節目的另一種期待,非常吸引眼球,在節目開播之前就收穫了一致好評。最開始公演的的《蘭花草》,「山間風雨大,懸崖亦開花」, 讓很多30+女性感動,好像自己也沒有那麼怕老了。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
    目前《乘風破浪的姐姐》已經播到四公,儘管節目依然火爆,但是節目已經有了一些高開低走的態勢。或許是觀眾的期望過高,觀眾期望的是向《朗讀者》那般像我們展示人生的魅力,向我們展示30+女性的成熟魅力,亦或是像《花兒與少年》那樣充滿了戲劇和衝突,但是現在節目已然成為了30+版的《青春有你》。隨著節目的播出,節目本身的問題已經明目張胆地展現在大家面前。
  • 《乘風破浪的姐姐》終爛尾,高開低走病灶為何?
    作為今年「第一網綜」的不二選擇,《乘風破浪的姐姐》的高開低走徹底給這類綜藝澆了把冷水,優愛芒騰籌劃中的「姐姐們」「哥哥們」還未開播就已不受期待。寧靜最後的成團宣言引爆全場,似乎這個團能不能「定」對於姐姐來說都不重要了。歷時近三個月,《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迎來了完結篇。毋庸置疑,《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今年熱度最高的綜藝之一。即使是稍顯漫長的更新戰線,也沒有減少其一舉一動的關注度。成團之夜,、、等等話題隨著節目的播出逐漸登上微博熱搜。然而,持續的高熱度之下,卻難掩《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的態勢。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三公過後,我對這個節目很失望
    《乘風破浪的姐姐》剛播出的時候,我看的特別開心,三十位在各自領域有一定成就的姐姐,把自己打碎重來,她們的表現令人期待。可是,隨著節目的進行,我們發現,越來越多有實力的姐姐被淘汰了,「資本」、「人氣」、「內定」成了留下來的理由。
  • 從萬眾矚目到高開低走,《姐姐》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雖然姐姐們的熱度依然不減,但觀眾對節目的評價相比於開播時的一致好評,現在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感覺《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節目高開低走了?」從一開始的全網爆紅,到現在漸漸出現的路人口碑下滑的現象,《姐姐》到底哪裡出現了問題呢?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是乘風破浪還是隨波逐流?
    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一播出就引發熱評。很多觀眾都說,前幾期節目中《蘭花草》這首歌,是最能映射節目初衷的。更讓我們感到失望的,不是姐姐們的裝扮,而是表演背後所釋放出的迎合和妥協。不懼年齡挑戰自我,我們敬佩;然而吃力的去扮演20歲,這一點都不「乘風破浪」。有網友在節目下留言:「本來看這個節目,大家抱著一種好像年齡也不可怕了的思想,結果看完,我覺得年齡確實是個問題。」
  • 《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高開低走,最終7人團出道即解散
    《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要出道了,說實話這節目剛開播的時候,是真的好看,30位30+的姐姐突破自我,不懼年齡的限制,讓我們看到了年齡在女性身上並沒有那麼多的限制,給女性帶來了很多正能量的觸動。 但是,就在節目快結束的時候,小編說實話已經看不下去了,從最初的驚豔到後來的落入俗套,節目口碑高開低走,暴露的都是《乘風破浪的姐姐
  • 《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收官,高開低走,觀眾們為啥不再買帳?
    早在4月份的時候,《乘風破浪的姐姐》籌備的消息就已經開始在網上蔓延開來,網友們紛紛表示非常喜歡節目的創意。 因為歷來的女團選拔只有20歲左右的小姑娘才能參加,而湖南衛視這一次卻大膽嘗試了啟用30+的姐姐們,這些姐姐在各自領域裡都是有頭有臉的,她們獨立不妥協有主張,想想就有看點。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太可惜!連請的嘉賓都被網友抵制
    今年最可惜的綜藝節目,那必然是《乘風破浪的姐姐》啊!妥妥的高開低走的模範標準啊!想當初這檔節目,未播就爆了!那都已經不是&34;的程度了。不管是邀請的30+姐姐們的名單,還是播出期間所製造的話題,這檔節目本該拿下今年最爆款的綜藝節目。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其實你本可以更好
    每一個姐姐們的離開,都讓人覺得其實女明星的生存還是那麼難,哪裡是乘風破浪的姐姐,仿佛就是難上加難的姐姐。而到最後的成團之夜,更是風波不斷,首先是節目組邀請的嘉賓遭人質疑,成團之夜也才十幾個姐姐,你一下子邀請了十幾個男星(其中僅包含一位女星),那是不是違背了一開始節目所說「無懼評價
  • 《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成團,女性題材為何又一次高開低走?
    9月4日晚,歷經兩個半月《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迎來了成團夜,寧靜、萬茜、孟佳、李斯丹妮、張雨綺、鬱可唯、黃齡成團出道。微博上445億的閱讀、上千萬的討論,從商業性來說,這個節目無疑是成功的。但是,作為一款以「三十而驪」作為開場主旋律的綜藝,這款節目讓人失望。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原因何在?網友每天嘲一句:糊了嗎
    如歌手阿朵在節目中的高情商以及對女團風格獨特理解收穫了一波觀眾的喜愛。就如同節目第一期中的文案一樣,三十而立,三十而勵,三十而驪,年齡不是女性的界限,30位姐姐,30人30色,每個人都在節目中散發著獨特的魅力。但是最近這兩期節目在感官上難免讓人覺得乘風破浪的姐姐有點高開低走了。
  • 浪姐高開低走,觀眾表示審美疲勞,定義30+女團節目組備受爭議!
    《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節目高開低走,觀眾感到審美疲勞,很多觀眾都說節目越來越沒意思,而且從近期的熱度來看好像確實有這種感覺的觀眾不止一小部分,大家都覺得這個節目現在有一點高開低走,相信大家應該都還記得當時節目組那個十分勵志的文案,說白了就是要重新定義30+的女人,而且當時第一期杜華對於女團的評選標準還引起了無數觀眾的熱議
  • 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不是高開低走?
    但是,到了每一次公演舞臺,就走偏了。1、電視觀看和現場觀看。(網絡投票和現場投票)電視我們看到的剪輯版,是有各種鋪墊、劇情等加成的,而且是捂了幾個星期後播放的,有時間差。還記得我們看了好幾個星期了,某一期他們說節目上線了,開心的一起看,結果在看的視頻是第一期。投票觀眾可能當時根本是兩眼一抹黑,就是看演出附帶投票,與綜藝內容完全無關。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一味迎合觀眾口味將失去觀看價值
    《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綜藝節目與一般青春類的選秀節目相比,她們都是業內中的「老油條」,每個能拿得出手的作品足以碾壓部分新生代,而且在年齡上更是業內中前所未有的突破,這檔節目剛播出就掀起了千層浪,網友讚嘆的聲音宛如滔滔江水,綿延不斷。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扯下男藝人分女藝人紅利「遮羞布」
    歷時三個多月,《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落幕了,但成團名單和觀眾預測的有些不一樣……在線姐姐不過才14位,成團夜卻請了17個男嘉賓,請問你們還記得這是一個以女性為主的節目嗎?節目走到最後,姐姐們是真的乘風破浪了,卻沒想到節目總是在興風作浪。聽說還想有第二季是嗎?《乘風破浪的姐姐》本來倡導的就是女性獨立和魅力,但請這麼多男嘉賓會有一種女性還是要依附男性的感覺。明明嘉賓人選有更好的選擇。
  • 到底是誰在乘風破浪,30+姐姐的選秀,為何高開低走?
    30位30+的姐姐組成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在6月12日在芒果TV悄悄上線了,在微博熱搜暫停更新的日子裡,依然成為了輿論討論的焦點,姐姐們在集體生活中會不會出現集體撕X的盛況也成為了當時最大的關注點。轉眼兩個多月過去了,節目並沒有延續開始的火爆,而是呈現出高開低走的態勢,從當初的萬眾期待到如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原因!姐姐solo多精彩,節目組就多敷衍
    關注肥鳥語娛,瘦十斤呦~肥鳥很少感覺有綜藝檔次配不上嘉賓的,而《乘風破浪的姐姐》熱度高開低走就是這個原因。《浪姐》賽制混亂,剪輯凌亂,舞臺更是眼花繚亂。反倒是這期讓姐姐們自己設計舞臺,服化道,以及編曲的solo秀一下子提升了舞臺的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