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期中檢測試卷,注重基礎知識,難易度適中,重點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語言的運用能力。
試卷分為五部分,一是基礎知識,包括拼音、字詞、多音字、關聯詞、標點符號、修改病句、仿寫句子、反問句、排比句、名著等。
其中第三題多音字的辨別上,是一個小小的難點。我想大部分人都把一個讀音讀錯了。場所的「場」讀第三聲(chang),其他三個「場院」、「趕場」、「一場雨」的「場」都讀第二聲(chang)!你讀對了嗎?
雖然這道題可以用排除法,很快就可以知道答案是選C,但很多人都會讀錯拼音,因為場所和場院都表示地點,一般是相同的讀音,沒有想到是聲調不一樣。我也是長了見識了,也是通過查閱資料才知道它們兩者的讀音不相同的。可能很多人都讀錯了,讀成了第二聲的比較多。
選項B的「稱」也有不同的讀音,第一個「稱心」的讀音是前鼻音(chen第四聲),後面的三個「稱呼、稱意、稱頌」都後鼻音(cheng第一聲)。中國的文字真的是博大精深,一不留心就會把讀音讀錯。
對於小學生來說,就應該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遇到模稜兩可,不確定的答案,要及時查閱資料,然後再把做錯的知識點,抄在採錯本上,這樣以後就可以及時糾正,不會再做錯了。
二是日積月累,考察了古詩《長歌行》《迢迢牽牛星》《寒食》的詩句填空,《增廣賢文》也來了一句: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當然還有《匆匆》的經典句子: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
三是小練筆,也就是跟以前考的口語交際差不多。
學了課文《匆匆》,你對時間的流逝有什麼感觸呢?請用一段話寫下來吧。
這道題其實非常好回答,無非就是珍惜時間,不要浪費光陰,好好學習等這方面的思路寫就可以了。可以適當引用珍惜時間的名人名言、古詩、名言警句都可以。比如「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然後再組織好語言,串成一段話,就可以了。
但很多的學生,積累的詞彙量太少了,語言表達能力太差了,居然一個字都不寫,就這樣空白著。結果一分也沒拿到,實在是可惜啊!其實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了,沒有統一的答案,有自己的感觸,能夠圍繞重點、觀點、主題寫得有道理就可以,每個人的感觸都是不一樣的,但不偏離題意就可以了。
四是閱讀與感悟,分為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其中課內閱讀來自第二課《臘八粥》的文段,第一題考察了破折號和省略號的作用。這兩個標點符號的用法是重點又是難點,以後遇到了,可以歸納起來。
第二題考察了雙重否定句,並要求寫一句雙重否定句。第三題是按課文內容填空,表現了等待臘八粥的八兒的急切心情和對臘八粥的喜愛之情。
第二篇是課外閱讀——《羊吃草的啟示》。
羊吃草的啟示
我家後面有一片綠茵茵的坡地,那是我小時候放羊的地方。
太陽隱去了羞得紅通通的大圓臉,偏南風吹來五彩繽紛的晚霞,這是夏天裡最怡人的時刻。羊吃草,要數這時最歡了。瞧,它們那副聚精會神的樣子,真好像世界上再沒有什麼事可以使它們分心了。它們把小嘴兒貼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動著,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一根被扯斷了送進嘴裡。長長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樣永不倦怠地嚼著……幾隻羊吃過了草,在習習的晚風中趴下來「反芻」,胃裡尚未消化的草根、草莖,這時,又被送到口中進行著第二次、第三次……咀嚼。
羊吃草,實在有趣。要是每個孩子都能從中吸取教益,那該多好啊!我們的學校,不正是這一片綠草如茵的坡地嗎?同學們在學校學習是否專心致志,珍惜大好時光呢?對於我們周圍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嗎?特別是羊吃草那種一絲不苟、不厭其煩、永不倦怠的精神,同學們有沒有做到呢?新的知識學完了,對於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根」「草莖」,同學們是否善於經常「反芻」,反覆咀嚼,直到完全消化為止呢?
第一題考察了文段中詞語的解釋,這題不難,因為解釋已經給出來了,在文中找到相應的詞語就可以了。
第二和第三題考察了「嫩芽」「土香草」「草根」「草莖」的理解。
第四題考察羊吃草的句子,用——畫出來,這道題也不難。
第五題是讀完這篇短文後,你受到了什麼啟示?
五是習作芳草地。在這裡就不重點介紹了。
歡迎你提供寶貴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