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治五臟互養榮,加減運用力不同
林黛玉堪稱中國古典文學創作中最成功的一位悲劇藝術形象,她才華橫溢,多情美麗,而與她短暫生命相伴隨的,卻是花落水流紅的閒愁萬種,是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的淚珠兒,是纏綿不愈的嬌襲一身之病,因此「從會吃飯時便要吃藥」。在她所服用的諸多藥物中,以人參養榮丸最為重要。人參養榮丸配伍嚴謹,寓旋轉造化之機的妙用,可收五臟互榮互養之功,實為他藥所不及。因此,先天不足、氣虛血弱、五臟失榮的黛玉選擇了人參養榮走丸。
黛玉常服養榮丸
黛玉才華橫溢,多情美麗,但她的一生卻與疾病結下了不解之緣。《紅樓夢》第三回(金陵城起復賈雨村,榮國府收養林黛玉)寫到:眾人見黛玉年紀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貌雖弱不勝衣,卻有一段風流態度,便知她有不足之症,因問:「常服何藥?為何不治好?」黛玉道:「我自來是如此,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到今日未斷,請了多少名醫修方配藥,皆不見效……如今還是吃人參榮丸。」可見早在進賈府之前,黛玉就在服用人參養榮丸了。而聽到黛玉之言,賈母道:「正好,我這裡正配丸藥呢。叫他們多配一料就是了。」可見進了賈府之後,人參養榮丸依然是黛玉常服之藥。一直到第四十五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風雨夕悶制風雨詞),寶釵對人參養榮丸是否適於黛玉提出了質疑。
人參養榮丸,見於陳無擇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是由人參養榮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改制而成,方由人參、茯苓、白朮、甘草、熟地黃、白芍、當歸、黃芪、肉桂、五味子、遠志、橘皮、大棗、生薑組成。本方為益氣血、寧心神之劑,可收補氣生血、養心安神之功,對脾肺氣虛、營血不足、倦怠無力、食少氣短、驚悸健忘、夜寐不安、虛熱自汗、咽幹口燥或外瘍潰後氣血不足、寒熱不退、體倦瘦弱、食少氣短、瘡口久不收斂的氣血雙虛、心神不寧之證可用。今常用於貧血、心血管疾患、結核病盜汗、神經衰弱、閉經、免疫力不足等。有報導用於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慢性腎炎、骨結核、盜汗、毛髮脫落、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亦有效。正如《醫宗金鑑•刪補名醫方論》所說:「若氣血虛而變見諸證,弗論其病其脈,但用此湯,諸證悉退。」此說雖有偏頗之處,但也可體現該湯之效用。
巧加減顯「榮養」功
人參養榮丸一方由十全大補湯加減變化而來,在此方的加陳皮減川芎,以及加五味子、遠志這一加減中,顯示了中醫方劑的加減變化,相須配伍,寓有旋轉造化之機的妙用。
古人以四君子湯治氣虛,以四物湯治血虛,氣血俱虛則用八珍湯,若加黃芪、肉桂則成十全大補湯。然四君子湯補氣過於呆滯;四物湯補血卻含川芎行血芳香燥烈之品,不適於久虛之證。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亦都存在以上缺點。因補氣而不用行氣之品,則易致氣機壅滯,氣行無力;補血而仍用行血之物,則補血之功不顯。而人參養榮丸一方加陳皮以行氣,使補氣而氣不滯,去川芎行血之味而補血者可奏其功。只此一加一減便能旋轉造化之機。佐以遠志之苦,先入心以安神定志,使甘溫之品得化而為血,以奉生身;又心苦緩必得五味子之酸以收斂神明,使榮行脈中而流於四髒,可謂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動靜藥相得益彰。因而本方重在「榮養」,奉心養營,以達五臟互榮互養之功,而統攝諸虛,適於久服。
黛玉體質虛弱,氣血兩虛,又兼有心虛,導致經常失眠心悸,需長期服藥,故治療當重「榮養五臟」,用人參養榮丸是比較合適的。再從主要病狀來看,林黛玉的「不足之症」屬中醫的「肺癆」,即「肺結核」。那時沒有異煙肼、利福平等抗結核藥,用人參養榮丸尚屬對證,是符合中醫辨證論治原則的。
丸藥緩補可治虛
人參養榮丸由湯劑改制為丸劑是有一定道理的。丸劑是將藥物研成細粉或藥材提取物,加適宜的黏合劑製成球形的固體劑型。與湯劑相比,丸劑吸收較慢,藥效持久,節省藥材,便於攜帶與服用。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說過:「丸者緩也,舒緩而治之也。」常用的丸劑有蜜丸、水丸、水蜜丸、糊丸、濃縮丸、蠟丸等。人參養榮丸屬於水蜜丸,是將藥物細粉用煉蜜加水稀釋為黏合劑所製成的丸。水蜜丸性質柔潤,崩解、溶散較快,吸收作用也較快,易於吞服,有補益和矯味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慢性病和虛弱病,需要長期服用。
林黛玉先天本自不足,體質極為虛弱,病情一直反反覆覆,時輕時重,時好時壞,是一個慢性進展、氣血漸虛的過程。中醫常有「大虛當緩補」之說,黛玉的病不可「驟補」、「峻補」,急於求成,而宜用丸藥緩緩攻逐邪氣,以使陰陽逐漸協調,氣血逐漸流暢。加上黛玉向來嬌弱,故用這水蜜合制的丸藥是比較合適的。
慎服人參養榮丸
中醫學認為,「一藥一性,百病百方」。一個人的年齡、身體狀況不同,病證有別,季節有變,體質各異,所以服補藥必須對證,因人、因時、因病、因地制宜,通補百病、永補百病的補藥是不存在的。
第四十五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風雨夕悶制風雨詞)寶釵大談藥性醫理,對黛玉道:「昨兒我看你那藥方上,人參肉桂覺得太多了。雖說益氣補神,也不宜太熱……」這裡寶釵的話正是針對人參養榮丸而說的。表面看來,此藥對證,可實質上,長期服用此藥應謹慎。黛玉自幼體弱多病,先天虧虛,但隨著病情越來越嚴重,身上的病證越來越多,其肝鬱化火、肺陰更傷,陰虛火旺一證愈加突出。黛玉卻沒有調整服用的藥物,仍服大隊溫藥如人參養榮丸之類,重補不重養,補之未有度,難免有生火耗津灼陰之虞,不僅無益,反而有害。中醫治病強調辨證論治,所以可以說黛玉的「魂歸離恨天」,與其不恰當地服用人參養榮丸也是有關的,真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舌尖的中醫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
◎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文章均來自作者原創,如發現侵權,歡迎舉報。其它公眾號轉載請註明出處;
◎ 責任編輯:高原 艾民;
◎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知識,不作為處方,如有需要,請諮詢專業中醫師;
◎ 投稿郵箱:706516839@qq.com (歡迎原創投稿)
◎ 「心臟瓣膜病」諮詢溝通可加微信號:13280181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