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三回,黛玉初進榮國府,就把賈家後宅的女眷們給驚著了:這個小姑娘,年紀不大,卻舉止言談不俗,只是有「不足之症」,從會吃飯就吃藥。賈府的人問她「常服何藥?為什麼治不好她的不足之症」,黛玉回答說:「如今還是吃人參養榮丸。」賈母聞知便說:「正好我這裡正配丸藥呢,叫他們多配一料就是了。」林妹妹葬花這一幕不知牽動了多少人的心,那弱柳扶風的樣子,也實在讓我們這些中醫藥人家都忍不住想給她補上一補,補什麼呢?人參,作為家喻戶曉的一味大有補益功效的中藥,不知會不會首先浮現在大家的腦海裡呢?而這人參養榮丸就是以人參為君藥的一個方劑。
《紅樓夢》非常奇怪,凡是能叫得上姓名的人,都有病,都吃藥,林黛玉吃人參養榮丸,王熙鳳吃調經養榮丸,薛寶釵吃冷香丸,賈瑞病入膏肓,要吃人參吊氣續命……
縱觀《紅樓夢》一書,可以看到,賈家的人生病,都喜歡吃人參。賈瑞單戀王熙鳳,最後生命垂危,賈代儒到榮國府來求人參續命,可惜連榮國府也沒了,最後賈瑞只有死翹翹。今天,我們就來認認識識這味「七分屬陽、三分屬陰」的中藥—人參。
林黛玉所食的「人參養榮丸」又可叫「人參養營丸」, 由人參、當歸、黃芪、白朮、茯苓、肉桂、熟地、五味子、遠志、陳皮、杭芍、甘草配伍而成,具有益氣養血、養心安神之功效,如今臨床上也多常用於心脾不足,氣血兩虧,形瘦神疲,病後虛弱等證。
《紅樓夢》中人參指的都是長白山野山參,有「還陽草」一說,是救命大補之藥。其實在《紅樓夢》裡,人參幾乎貫穿全書,涉及到人參的藥理和應用的章節都有很多處,其中以人參入方的劑型就有湯劑、膏劑、散劑、丸劑等。除了林黛玉,賈母也有服用「人參養榮丸」,補養氣血,籍以延年益壽。還有人臨終前,以人參代茶飲,以求生津醒神、回陽救逆。王熙鳳毒設的相思局,使賈瑞病重,各處請醫療治,卻皆不見效,後來服用的是出自明代醫家張景嶽的「獨參湯」,以固脫補氣,使脈不絕。寶玉被油燈燙傷了臉,也用宋代《小兒藥證直訣》中的「人參敗毒散」外敷,等等。
我國是應用人參最早的國家之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這漫漫長的4000多年歷史長河中,人參作為一味補益的珍貴的中藥,其名字也頗有點有趣的傳奇色彩。因其全貌頗似人的頭、手足四肢,故而稱為人參,人間還流傳人參會「跑」,而給它綁紅繩。其實綁紅繩只是為了給在森林發現的野山參做標誌,因為人參的年份越高,價值越高。
《神農本草經》記載,一名人銜、一名鬼蓋。生山谷。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這樣解釋「別錄一名人微,微乃參字之訛也,其成有階級,故曰人銜。其草背陽向陰,故曰鬼蓋。」說是從人參的根和莖幹連接處,能看出它的生長年齡,所以叫人銜,又因為它喜歡生長在陰溼處,所以又叫鬼蓋。還有叫棒槌的,據說清朝皇帝不允許百姓進山採人參,如果被抓住可能會被砍頭,因此挖參人把人參叫做棒槌,用來躲避風險。另一種說法是人參的小名叫棒槌,挖參時喊棒槌,人參就不會跑了。還有一種說法是採參人希望採到棒槌那麼大的參,所以叫它棒槌。
在《紅樓夢》中,曹雪芹以他豐富的中醫藥學知識,在一味人參上大作文章,勾勒出許多精彩的藥案、曲折的情節,其中想訴說當然不僅僅是藥理,還有很多深刻的思想和藝術價值值得我們去深究。《紅樓夢》中收錄的不少中醫常用方至今沿用。例如人參養榮丸、八珍益母丸、左歸丸、右歸丸、黑逍遙散、金剛丸等。
而近年來,我們對人參的現代藥理作用的研究也取得很大的成效。
人參皂苷和多糖可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
通過促進腦內Ach的合成和釋放的益智作用;
還有對心血管的先興奮後抑制的作用等等。
這些藥理作用跟古人對人參的用法是不謀而同的,深刻的體現了我國中醫藥文化深厚的底蘊。(部分內容節選自「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