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 社交平臺TikTok上的一部視頻近日引起熱議,內容是上傳者轉述網上看到的趣事:一對白人夫妻領養了一名亞裔嬰兒,他們讓孩子學中文,並多次帶孩子去中國「尋根」,結果直到孩子要上大學了,他們才發現孩子並非中國人,是韓國人。
臺北ETtoday援引英國《每日星報》(Daily Star)報導,TikTok用戶「mrsmedeiros」近日發視頻講述了自己6年前在Reddit論壇上非常熱門的一段故事:當時有個白人男性網民在Reddit上發文稱,他和妻子17年前領養了一名亞裔男嬰,嬰兒的親生父母太年輕,沒辦法扶養孩子才棄養,領養者則承諾一定會好好照顧這個孩子,「我們第一眼就愛上他了」。
領養8個月後,他們感受到一種「內疚的痛」(twinges of guilt),因為沒能努力把「完美的華裔兒子」(perfect Chinese son)與其文化根源建立起聯繫。於是,這對夫妻開始讓孩子上中文培訓班、接觸中國文化,並多次帶著養子去中國旅遊「尋根」。作為家長,兩口子還努力和社區裡的華人鄰居交朋友,還讓養子認了一對華人夫婦當「乾親」叔叔阿姨。這個父親自豪地說,養子5歲時中英文都非常流利,「我們並不想剝奪他的文化」。
當養子長到17歲準備升大學時,夫妻倆為他填寫申請表,仔細看了孩子的出生證明,這時才發現,孩子的親生父母分別姓「樸」(Park)和「金」(Kim),這都是典型的韓國人姓氏。也就是說,養子根本不是華裔,而是韓裔。
這名父親懊惱地表示,他應該好好理解孩子的過去,而不是用刻板印象來教育孩子。
每年都有不少海外華裔青少年到中國旅遊「尋根」。圖為2019年7月,美國、奧地利等國的華裔青少年在寧夏石嘴山三中上書法課。(中新社資料圖)
這段視頻在TikTok上的點擊量已近300萬次,很多人聽完這個故事覺得溫馨又好笑,留言稱「想法是對的,方法是錯的」。有人稱讚養父母:「要感謝你們為孩子付出的努力。」
不少網民表示,學錯了語言也不吃虧,「孩子精通兩國語言,相信對學業和工作都會很有幫助」「現在有很多人想學中文,這是歪打正著」。還有人搞笑想像孩子長大後在派對上向別人介紹自己「是的,我是韓國人,會說普通話,父母是白人」。(原標題:白人夫妻讓亞裔養子苦學中文 17歲時才發現是韓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