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夫妻讓亞裔養子苦學中文,17歲時才發現是韓國人

2021-01-09 騰訊網

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 社交平臺TikTok上的一部視頻近日引起熱議,內容是上傳者轉述網上看到的趣事:一對白人夫妻領養了一名亞裔嬰兒,他們讓孩子學中文,並多次帶孩子去中國「尋根」,結果直到孩子要上大學了,他們才發現孩子並非中國人,是韓國人。

臺北ETtoday援引英國《每日星報》(Daily Star)報導,TikTok用戶「mrsmedeiros」近日發視頻講述了自己6年前在Reddit論壇上非常熱門的一段故事:當時有個白人男性網民在Reddit上發文稱,他和妻子17年前領養了一名亞裔男嬰,嬰兒的親生父母太年輕,沒辦法扶養孩子才棄養,領養者則承諾一定會好好照顧這個孩子,「我們第一眼就愛上他了」。

領養8個月後,他們感受到一種「內疚的痛」(twinges of guilt),因為沒能努力把「完美的華裔兒子」(perfect Chinese son)與其文化根源建立起聯繫。於是,這對夫妻開始讓孩子上中文培訓班、接觸中國文化,並多次帶著養子去中國旅遊「尋根」。作為家長,兩口子還努力和社區裡的華人鄰居交朋友,還讓養子認了一對華人夫婦當「乾親」叔叔阿姨。這個父親自豪地說,養子5歲時中英文都非常流利,「我們並不想剝奪他的文化」。

當養子長到17歲準備升大學時,夫妻倆為他填寫申請表,仔細看了孩子的出生證明,這時才發現,孩子的親生父母分別姓「樸」(Park)和「金」(Kim),這都是典型的韓國人姓氏。也就是說,養子根本不是華裔,而是韓裔。

這名父親懊惱地表示,他應該好好理解孩子的過去,而不是用刻板印象來教育孩子。

每年都有不少海外華裔青少年到中國旅遊「尋根」。圖為2019年7月,美國、奧地利等國的華裔青少年在寧夏石嘴山三中上書法課。(中新社資料圖)

這段視頻在TikTok上的點擊量已近300萬次,很多人聽完這個故事覺得溫馨又好笑,留言稱「想法是對的,方法是錯的」。有人稱讚養父母:「要感謝你們為孩子付出的努力。」

不少網民表示,學錯了語言也不吃虧,「孩子精通兩國語言,相信對學業和工作都會很有幫助」「現在有很多人想學中文,這是歪打正著」。還有人搞笑想像孩子長大後在派對上向別人介紹自己「是的,我是韓國人,會說普通話,父母是白人」。(原標題:白人夫妻讓亞裔養子苦學中文 17歲時才發現是韓國人)

相關焦點

  • 特別喜歡中國寶寶,養了17年還教了中文,白人夫婦才發現養子竟然是...
    特喜歡中國寶寶,養了17年,白人夫婦才發現兒子竟然是韓國人!本文轉載自加拿大家園(iAsk-ca)聽說過在醫院抱錯孩子的故事,領養錯孩子的事兒還是頭一回聽說。近日一對白人夫婦就意外發現,他們領養多年的兒子竟然不是中國人,而是韓國人。網友@mrsmedeiros在個人社交媒體和Reddit論壇分享了她和丈夫"曲折"的領養經歷。17年前,這對夫婦就希望能領養一個中國寶寶,在提交了複雜的申請資料後,他們被安排和一對亞裔夫婦接觸。
  • 讓兒子學中文、去中國「尋根」……白人父母養了17年「中國兒子...
    報導稱,一對白人父母在17年前領養了一名亞裔男嬰,並將他當作中國人撫養長大。這對父母不僅讓兒子學習中文,認了中國人當乾爹、乾媽,還多次帶他前往中國「尋根」,最後竟發現兒子是韓國人。這個故事由一名用戶分享在Tik Tok視頻平臺上。據這名用戶描述,這對白人夫妻在領養男嬰8個月後,覺得應該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文化傳統,於是與附近的華人社群取得聯繫。
  • 亞裔兒被領養努力學中文 ,17年後見出生證明卻傻眼……
    為了不讓領養來的亞裔兒子脫離自己的文化背景,一對白人夫妻讓兒子學習中文,經常帶他去中國旅遊,但直到17年後兒子要申請大學時,這對白人夫妻翻出兒子的出生證明才發現兒子的親生父母竟是「韓國人」,這場持續17年的烏龍才終於聲明破除。根據英媒《每日星報》報導,日前有一位女網友以帳號「@mrsmedeiros」在網上分享一段奇妙的故事引發網友瘋傳。
  • 在美國:真的是亞裔不如黑人,黑人不如白人嗎?
    也是這種話題,說華人在美國各地開店做生意經常會被當地混混敲詐勒索,屢次報警也不管用,然後講個故事:幾十年前韓國人在美國開店也是經常被混混敲詐勒索甚至找茬砸店的,韓國人發現報警不管用後,索性就整條街的韓國人團結起來買刀買槍跟混混真刀真槍的幹,今天你們來砸我的店明天我們就幾十人衝過去砍的你跪地求饒。
  • 白人夫婦卻生下亞裔女兒?導致多年的婚姻破裂!離婚後卻發現...
    —— 我 是 廣 告 ——美國新澤西州一對白人夫婦做試管嬰兒,卻生下亞裔寶寶。2015年,他們為孩子做了DNA檢測,發現孩子只與母親存在血緣關係,這導致他們在2017年婚姻破裂。今年8月,這對夫婦更向法院起訴該生育診所。
  • 別在我面前說中文」白人惡婦在Shoppers撒野
    一名白人女子在一處Shoppers裡對著3名亞裔店員怒吼!亞裔女店員一臉無辜分享視頻的姓曾(Allen Tseng)華人男子稱這名白人女子「極其粗野+種族主義」。「要不你就跟你的同事說中文」(Or go talk Chinese with your other staff )第三名亞裔員工於是忍無可忍,怒喝白人女子滾出店鋪「滾出去」(
  • 美亞裔混血越來越多 多數感覺更「白人」而非亞裔
    美亞裔混血越來越多 多數感覺更「白人」而非亞裔
  • 白人排擠黑人敵視?亞裔在美國處境尷尬
    梁彼得這名前紐約市警官因巡邏時開槍、子彈彈跳,射殺了並未攜帶武器的黑人。許多亞裔美國人認為判決不公,走上街頭抗議:過去十年間,紐約警察局有上百起案件牽扯到平民死亡,但很少有警察遭到起訴——梁彼得更是被判有罪的第一人。為什麼白人警察,包括全國高度關注案件中那些殺死平民的白人警察,就可以免遭起訴?許多亞裔美國人認為梁被判有罪是因為他的膚色。他被當成了替罪羊。
  • 不滿黑人大規模遊行,17歲白人少年持槍射殺兩人,警方卻當場釋放
    因為不滿非裔人士的抗議活動,一名叫做裡特豪斯的17歲白人少年手持步槍上街,向抗議人群射擊,導致2死1傷的結果,但是隨即趕來的警察不但沒有逮捕他,反而將其當場釋放。 目前美方國內的反種族歧視情緒高漲,因為此前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殺,引發了整個國家的動亂。人們紛紛走上街頭,抗議警察的粗暴執法和種族歧視。
  • 1992加州暴動:亞裔的反擊
    很多美國黑人青少年一來家庭窮困、就業困難,二來缺乏教育、盲從時尚,15、16歲就投身幫派生活,黃賭毒什麼都來,每天刀光劍影,能活到30歲的幫派分子就是「父親」輩的資深成員。金的超速行為被一名白人女警發現,金如果被抓,會再次回到牢中,於是他開足了馬力狂飆。女警向上級請求支援,最終,在三輛警車和一輛警用直升機的圍追堵截下將金逼停。下車後的金醉意盎然,以下流動作和語言挑釁女警,四名白人男警官護花心切,讓女警退下,包圍了金。在深更半夜大費周章地追了半天,本來就憋著一肚子氣,你小子還敢花樣作死?今天不教訓教訓你,你是不知道LAPD幾個字怎麼寫。
  • 被誤會成韓國人時他說,我是中國人王一博,那時他才17歲
    剛出道的時候跟隨組合成員一起採訪,因組合裡有兩位韓國人而被記者誤會成韓國人時他堅定地說「我是中國人一博",那時他才17歲。他17歲剛出道白牡丹時,總覺得那就是他最美麗的時期了
  • 美非裔主持人稱「白人黑人都不願與亞裔男約會」,被炮轟
    哈維這一笑話隨後引發軒然大波,諸多網民在臉書、推特以及youtube評論區指責其以低俗的針對亞裔的刻板成見開種族族裔笑話。如果他是個白人,第二天他就會被炒魷魚:亞裔民代的公開信指出,哈維的言論冒犯且低俗,不僅攻擊了亞裔男性,也充滿對白人、非洲裔女性的刻板成見,以及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作為在觀眾上百萬的公共電視臺播出的節目,哈維這種充滿歧視和偏見的言論對社會大眾將產生不良影響,亦是對亞裔的不敬與傷害。
  • 白人惡婦Shoppers辱罵華裔收銀:閉嘴!說中文就滾!
    視頻沒有拍攝到事前發生了什麼事女子全程插著腰指指點點地數落年齡和她母親一樣的亞裔店員。這時候,第3名店員出來時,好像和女子說了什麼,白人女子當場暴氣,她大聲喊:「如果你想和我談,「要不你就跟你的同事說中文」(Or go talk Chinese with your other staff )第三名華裔員工於是忍無可忍,怒喝白人女子滾出店鋪
  • 孩子是亞裔美國人的煩惱
    對啊,我很高興,我是個白人。ABC 的身份認同是移民的經典問題。黃西說他兒子當時是五歲,暫且把這事當成是真的,這名五歲的「白人小子」過幾年上了初中之後就會發現自己並沒有那麼「白」,高中的他可能又開始疑惑對白人來說不夠白對亞裔來說不夠黃的「我」到底是誰。
  • 這個「撞臉」林永健的演員,成為金球獎史上首位亞裔「視後」
    吳珊卓是一名出生在加拿大的韓國人。在此之前,這個獎項一直是被白人包攬,黑人演員和亞裔演員被嚴重忽視。吳珊卓的演藝事業起步雖早,但成名較晚。2005年,吳珊卓已經35歲了,這或多或少與她的「亞洲血統」有關。儘管曾獲得金球獎和人民選擇獎的認可,但從2005年開始,吳珊卓連續五年陪跑艾美獎——五次提名劇情類最佳女配角,卻顆粒無收。
  • 德國夫妻收養「中國」兒子惹眾議!這個17年的誤會太離譜…
    風靡歐美的社交新聞分享平臺Reddit上經常有人匿名分享奇聞逸事,最近一對德國夫婦就分享了他們的「烏龍」收養經歷:收養的孩子快成年才搞清楚,前面十七年終究是錯付了……悉心培養「中國男孩」一對夫妻在Reddit上匿名承認了一個他們犯了一個十多年的錯誤。
  • 兩個故事告訴你 亞裔女性最易跨國婚姻的真相
    截至2010年,美國國內8.4%的婚姻是跨族通婚,比1980年時的比例高了三倍。而在美國所有族裔中,亞裔是最容易發生通婚現象的:將近30%在2008—2010年間完婚的亞裔(包括移民)是外嫁或者外娶——外嫁的比例要比外娶高兩倍之多。相比之下,拉美裔跨族通婚的比例是26%,非洲裔是17%,而白人只有9%。有趣的發現還不只這些。
  • 美籍亞裔男星勇敢發聲:新冠提醒在美亞裔,我們的歸屬感是有條件的
    日前,美籍韓裔演員約翰·趙(John Cho)為亞裔美國人在疫情期間遭受的種族歧視勇敢地發了聲。這位現年47歲的男演員出生在韓國,但在美國長大成人。想想那些嘲笑亞洲人,但在涉及其他群體時卻克制自己的喜劇演員吧。當然,虛假的正面印象多了,負面的刻板印象也隨之而來(你鬼鬼祟祟,你偷了本地人的飯碗,你腐敗)。我上高中時在一次拉丁語考試中作弊被抓,記得當時老師問我:「為什麼韓國人這麼愛作弊?」在國家面臨巨大壓力的時候,正是這些黑暗的刻板印象佔據了上風。
  • 為毛好萊塢大片裡的亞裔角色都要讓白人演?她決定站出來黃種人發個聲!
    ,都要由白人出演... 明明好萊塢有那麼多亞裔演員,為毛一定要選兩個白人演亞裔角色? 她發現,這並不是剛出現的現象…包括很多早期的電影、戲劇,都出現過這種把亞裔角色洗白的現象。她搜集了很多白人扮演的亞裔角色,採購了各種道具,然後試著以一個亞洲人的面孔模仿其中的角色。 第一張是1937年《大地》中的女演員Luise Rainer飾演的中國農婦阿蘭。
  • 亞裔小夥遭白人挑釁,一招KO!本來一再退讓,事後主動將其扶起
    6月11日據媒體報導,一名白人男子在美國聖地牙哥街頭挑釁亞裔小夥,小夥子一再退讓,但最後退無可退,只好一拳將白人KO…… 走之前小夥子還把白人扶了起來…在接下來幾周裡,她留意到她在公眾場所遇到的「大概十人中有一人」,在看見她時顯得怒氣衝衝。「我從來沒有感受過這種程度的敵意。」而在美國的另一端加利福尼亞州,23歲的麥迪遜·法萊米爾(Madison Pfrimmer)聽說過針對亞裔的攻擊,但「並不認為它像人們所說的那麼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