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毛好萊塢大片裡的亞裔角色都要讓白人演?她決定站出來黃種人發個聲!

2021-03-03 英國那些事兒

話說,Michelle Villemaire來自美國洛杉磯,一個中國泰國血統的全職媽媽

最近她關注到一個新聞,


《奇異博士》裡的古一和《攻殼機動隊》的女主角草薙素子這兩個亞裔角色,都要由白人出演... 

明明好萊塢有那麼多亞裔演員,為毛一定要選兩個白人演亞裔角色?

 

她發現,這並不是剛出現的現象…包括很多早期的電影、戲劇,都出現過這種把亞裔角色洗白的現象。

 

《陳查理傳奇》中的華裔偵探陳查理由白人演員Warner Oland扮演

Licia Albanese出演《蝴蝶夫人》中的日本藝妓巧巧桑

歌劇《尼克森在中國》中,很多中國人的角色也是由白人扮演

 

Michelle年輕時也曾經想當一名演員,但是因為她長著一張亞洲臉,演員夢對她來說始終只是一場夢。

看了這些新聞之後,她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她要做一個項目,為黃種人正名!

她搜集了很多白人扮演的亞裔角色,採購了各種道具,然後試著以一個亞洲人的面孔模仿其中的角色。

 

第一張是1937年《大地》中的女演員Luise Rainer飾演的中國農婦阿蘭。

Michelle表示:阿蘭這個角色應該屬於黃柳霜,以中國女人之身飾演中國女性,當年黃柳霜也曾盡了最大的努力去爭取這個角色,但是因為當時男主角已經確定了是一個白人,在當時,有色人種是不允許跟一個白人搭檔出演愛情片的主角的。最終黃柳霜輸給了Luise Rainer…原因竟然是她長了一張亞裔臉...

 

Michelle嘗試著打扮成阿蘭拍了下面這張照片...你們感受一下...

《龍種》中Katharine Hepbur扮演的中國女性小玉

為了表現出中國氣質,Katharine的眼睛還特地被弄成了丹鳳眼...

這是Michelle版的小玉

 

不是更原汁原味?

 

《傅滿洲的面具》中飾演「花露水」的Myrna Loy,

《阿羅哈》中Emma Stone飾演擁有四分之一華裔混血的Allison Ng

 

最後,再來一張亞裔版的草雉素子。跟斯嘉麗比一下呢?

這就是Michelle這個項目所拍攝的一組照片,雖然沒什麼回報,但是她表示很開心


「在拍攝的過程中,我經歷過難過,憤怒,滿足等各種心情,我只想用這組照片告訴亞裔的兄弟姐妹們,我知道想要成為演員的你們在進入這行時所要面對的種種困難,但是請不要放棄,你很美,你很有天賦,努力拼搏總有一天你也可以出現在大銀幕上!」

 

http://www.homemademimi.com/get-picture-adventures-correcting-yellowface/

---

薰小衣和向小葵:其實在西方  黃種人比黑人更不受待見  但是我們更應該愛自己  這姑娘很美

天上的白雲真白:感覺西方的種族歧視挺嚴重的,偏偏還要立個牌坊🙄

一隻寅寶:最慘的真的是黃柳霜,當年大地劇組拒絕她的原因就是「你長得太中國了」,然而那個角色原型就是中國人啊

April愛吃辣:「我不願意去好萊塢,中國人要是不靠打戲能在好萊塢創出名堂,我頭劈下來給你當凳子坐」  ——張國榮

蘊喣:因為白種人瞧不起其他人種啊

浠杉_跟中考死磕到底:這跟上次那個洗衣機廣告比起來 才是真正的種族歧視吧

陪伴拉麵飯桶的二露子:黃柳霜是真的很美很氣質很有能力,生錯了時代,最終也沒有得到她應有的結果

好好過自己日子吧:美國拍美國片用美國人的確很正常。可是要提醒注意的是:美國的亞裔也是美國人啊!並不是亞裔就不是美國人。這個要搞明白。好萊塢的確是美國的,可美國的亞裔也是美國人,並不是中國人日本人或者其他亞洲人。所以不要說什麼美國片為什麼用中國人。這件事是美國片不用有亞州血統的美國人。這就是種族歧視

肉包之爹:奇異博士和攻殼這種級別的製作,是不會冒險把一番二番給黃種人的。黃種人拿不到好資源遲遲扛不起票房,爛票房又進一步打壓黃種人的資源,惡性循環真的沒辦法。

---

相關焦點

  • 美國跨種族婚姻,為何白人女主要嫁黑人,白人男更願意娶黃種人?
    美國總人口約3.3億,白種人約2.4億,佔總人口73%,包括歐洲裔和拉丁裔白人,其次為黑種人,佔13.2%,黃種人佔5.4%,其他為混血兒,以及土著印第安人。不過拜美國人的種族滅絕政策所賜,現在美國的土著印第安人已經非常少,大約只有美國總人口的1.5%,其餘人口基本都是混血兒。
  • 主演美劇7年,卻始拿不到跟白人一樣的待遇,一個個亞裔美劇演員,選擇了反擊...
    剩下的影視劇中,亞裔也往往是擔任充滿刻板印象的小配角,書呆子、社交障礙者,或者就是口語很差的外國人。在好萊塢,白人男性是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天然主角』,而亞裔,能當一個排名靠後的輔助角色就不錯了。『現在好萊塢做影視劇的人,基本都是伴著6、70年代的電視劇長大的,所以思維非常非常白。』
  • 華裔女演員揭露好萊塢「潛規則」
    要不是這次她把幕後原因說出來,恐怕沒幾個人注意到她改姓這事。原來,就在前段時間,好萊塢發生了另一樁事:有個男明星艾德·斯克林宣布退出漫改電影《地獄男爵》項目,理由是,經過仔細研讀劇本後,他發現這個角色是亞裔,而他是個白人,和角色不相配。
  • 亞裔的瘋狂與驕傲:好萊塢大片《Crazy Rich Asians》解讀
    可能有朋友會說,這有什麼奇怪,亞裔只佔美國人口5.6%,不是主流。那我們換個角度。從全世界來看,亞裔佔世界人口的60%。好萊塢大片一直面向全世界發行。在亞洲不少國家和地區,這些大片,無論是與美國同步還是滯後幾周,只要一引進,立刻稱霸當地票房。這樣大的亞裔市場,25年,整整一代人出生長大,沒有看過一部全亞裔陣容的好萊塢大片。
  • 好萊塢是如何「洗白」的
    黃種人的飯碗為什麼都被白種人搶走了?說到底,除了歷史遺留和商業價值問題,柿子總挑軟的捏。這次輪到斯嘉麗女神來演日本人了,她將在派拉蒙翻拍的《攻殼機動隊》裡扮演主角草薙素子。原本片方屬意的女主角楊秀因為《海斯法典》規定「如果由白人飾演黃種人角色,也不能與黃種人扮演的黃種人角色通婚」被替換,黃柳霜則因為不滿描寫中國農民的電影卻由白人做主角而拒絕出演。於是最後畫風就成了這樣……
  • 花木蘭真人版要來嘍...誰來演呢?!
    有影迷就擔心嘍:好萊塢向來就有「讓白人演遍各類人種」的傳統,迪士尼影片的主流市場又在美國。所以,迪士尼該不會找白人女演員來演「花木蘭」吧?!於是乎,美國某社交網站上就出現了一封名為「告訴迪士尼你不想看到一個白人木蘭」的請願書!「現在白種人霸佔商業大片的趨勢,絕對不能在《花木蘭》中出現。」「要是讓白人飾演,不論出於什麼原因,都會對影片、觀眾乃至整個演員生態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
  • 吳珊卓:長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亞裔不再是文化符號
    已經出道25年的吳珊卓,做了10多年的龍套,甚至會被導演要求用蹩腳的中文講臺詞,以達到喜劇效果,但其實她是韓裔。她的臉經常出現在一些經典影視劇中,但是這些角色都沒有姓名。比如《水果硬糖》裡的隔壁家的亞洲太太。
  • 《瘋狂的亞洲富人》轟動全美,亞裔站在鄙視鏈的哪一層?
    美國的電影電視曾經完全是白人敘事,這些年開始有了很多黑人元素,但亞裔和黃種人的故事,仍然少之又少,幾乎沒有。偶爾出現的亞裔角色,全是龍套。沉默,面目模糊,鏡頭前一晃而過,連一句臺詞都沒有的路人甲。臺詞多一點的時候,也必然是丑角,承擔搞笑功能,迎合、同時加重社會對亞裔的刻板印象。
  • 美國首個亞裔視後誕生!曾被家人指責「與妓女只有一步之遙」,如今紅遍好萊塢
    因《實習醫生格蕾(Grey's Anatomy)》走進華人觀眾的視線至此,吳珊卓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表演實戰經驗,離開《格蕾》劇組三年後,終於迎來了屬於她的女一號——《殺死伊芙(Killing Eve)》。
  • 演過漫威英雄的亞裔女演員竟然公開懟好萊塢!敢種族歧視就不要怕人罵!
    幾年前,大家的印象裡,明星偶像都還是有著隱形光環和翅膀的,一個個的都是小仙女小公舉,不食煙火歲月靜好。父親Bennet為華人,是一名投資銀行的理財顧問。母親Stephanie為美國白人,工作為內科醫生。她15歲時搬到中國大陸和祖母同住,在上海及北京學習中文,2011還推出單曲唱片Uh Oh,在中國小有名氣後,又決定回到美國發展。這幾年,她一直在漫威劇集《神盾局特工》中扮演特工Skye,黛西·約翰森,獲得了一群粉絲的青睞。
  • 單向度的黃種人和被誤解的亞洲女性:澳大利亞作家許瑩玲與她的奇妙...
    在許瑩玲的小說集《輕小奇妙事》中,有一篇小說名為《一位三維的黃種人》。在故事裡,一位在3D電影《白人忍者歸來》中扮演傲慢忍者13號的1D黃種人突然走出熒幕,開啟了他的3D冒險人生。他的出走引發了一場轟動。起初,電影院的觀眾異常平靜。他們紛紛與這位黃種人握手,以為他是白人演員假扮黃種人,正在進行行為藝術表演。
  • 「瘋狂的亞洲富豪」能意味著亞裔在好萊塢崛起了嗎?
    光是在今年上映的好萊塢大片裡,「移動迷宮3」裡的李起弘、「環太平洋:雷霆再起」裡的景甜、「古墓麗影:源起之戰」裡的吳彥祖、「頭號玩家」裡的森崎溫和趙家正、「摩天營救」裡黃經漢都是和主角並肩作戰的重要角色,「瞞天過海:美人計」裡敏迪-卡靈和奧卡菲娜都是8美之一,而在「碟中諜6」裡和阿湯哥&大超在洗手間激烈對打的楊亮也很亮眼。
  • 黑人被槍擊,從好萊塢看美國的社會歧視鏈,黑人最高黃種人最低
    任何和黑人相關的事件都極容易上升成政治事件。然而還有一類群體,在美國同樣屬於弱勢群體,但他們的處境卻更為尷尬,那就是亞裔黃種人,今天,我們就從好萊塢的角度,來看看亞裔人群的尷尬窘況。可以說,她是目前仍活躍於好萊塢的最成功的華裔演員了。2000年上映的《霹靂嬌娃》讓劉玉玲為國內觀眾所熟知。這部電影是三女主設定,講的三個美女特工的故事。當時另外兩位女主卡梅隆·迪亞茲和 德魯·巴裡摩爾的片酬高達千萬美元,而劉玉玲的片酬是120萬美元,不到她們的十分之一。
  • 《別告訴她》:好萊塢亞裔電影,不過是梨園中的一曲歌劇
    所以對於美國觀眾來說,一切都瀰漫著濃厚的喜劇氛圍。他們在有癌症的奶奶相信氣功能治病時發笑,在墓地前上演過於誇張的哭喪儀式時發笑,在土氣又魔幻的婚紗照拍攝時發笑——金球把這部影片歸為喜劇類,實在是不令人意外。對於許多長年生活在中國的觀眾而言,《別告訴她》裡的種種 「笑點」不僅不好笑,反而令人尷尬。
  • 在美國:真的是亞裔不如黑人,黑人不如白人嗎?
    結果底下一堆懟她的:「就是因為博主這樣什麼事都投訴的人太多了,所以美國人瞧不起中國人。」「為什麼要投訴,只要你自身足夠強大,你勤奮努力做工作,老闆怎麼會歧視你,除非你整天消極怠工。」「清者自清,被罵幾句算什麼,想想韓信當年胯下之辱。」「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遇事要學會多忍讓。」
  • 說她醜的人才是真醜
    角色數量少。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曾發表的報告顯示,2014~2015年期間,在所有的廣播和電視節目中,亞裔角色僅佔到3%~4%。角色限制特明顯。即便有一口很溜的英音或美音,還是經常被要求用典型的亞洲口音表演;而且角色多為醫生、僧侶或性感女性。我們亞裔男演員不是演忍者、書呆子就是僧侶、醫生。
  • 她打破了好萊塢亞裔演員的玻璃天花板,你卻在關心她是不是長得像林永健?
    其實她已經很成功了,我們早就在《實習醫生格蕾》裡認識了她。演了十年Cristina Yang,這個角色讓全世界的觀眾都認可了她的演技,也讓她拿到了金球獎,其他獎項的提名更是一大把。影視娛樂行業更是如此,亞裔在這些行業裡要獲得成功、乃至只是要獲得一份工作,都要比在其他行業難得多——因為別人根本就不給你機會。我們都知道好萊塢臭名昭著的「洗白」操作——明明是亞裔的角色,卻非要找白人演員來演。這樣的事情100年前就有,100年後仍然有。
  • 批超模吉吉歧視亞裔、怒懟美聯航…被迫放棄中國姓氏的她,活成了我們的驕傲
    不過在好萊塢,它是種特定的文化用法,表示由白人演員扮演非白人角色的行為。其中不免暗含對亞裔群體的歧視。而汪可盈也對艾德•斯克林的退演行為大加讚賞:真夠男人!@艾德·斯克林 謝謝你站出來反抗好萊塢這種對於亞裔美國人群體持續已久的麻木和輕率。
  • 《瘋狂的亞洲富豪》每個演員都是亞裔,這次好萊塢不再「漂白」
    飾演這個角色的楊紫瓊大概是整部戲裡中國觀眾最為熟悉的演員了,這位馬來西亞華裔女演員此前因飾演《臥虎藏龍》中的俞秀蓮而為大眾知曉。這一次,導演朱浩偉為了找到足夠的亞裔演員也費勁了心力,他對Buzz Feed說,當拍一部以白人為主角的『常規』電影時,「到處都是演員」,但要想找到足夠數量、各有特色的亞裔演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儘管娛樂圈中有許多的亞裔演員,卻很少有為他們而寫的角色,導致他們資源、曝光率都相對更少。
  • 吳彥祖炮轟好萊塢「歧視亞裔」,竟然是為了這件事
    以動作戲為賣點的《荒原》並沒入圍,其他幾個走懸疑劇情流的反倒入圍了。是否涉嫌歧視亞裔暫且不提,單就提名名單來看的確有些奇怪。但縱觀以往,好萊塢明晃晃的歧視並不是秘密。亞裔在白色主導的好萊塢中,的確生存空間狹小。最有名的一次應該就是在2016年的奧斯卡把獎典禮上,主持人洛克拿三名亞裔小朋友開種族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