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天府·全民閱讀51丨龔靜染:「自由地寫作」是虛構與非虛構的靈魂

2020-12-22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攝影 雷遠東

4月23日,作為「書香天府·全民閱讀」系列活動的重要活動之一,「封面開講了」在四川省圖書館舉行。現場,不僅重磅發布了「阿來書房「項目,還舉行了「名人堂·2019年度人文榜」頒獎。其中,作家龔靜染的著作《西遷東還》,入選「十大非虛構圖書」。

龔靜染

《西遷東還》是一部關於抗戰後方人物的書,講述了抗戰時期的一段流寓史。書中記錄的人物包括馬一浮、熊十力、南懷瑾、葉聖陶、範旭東等,涉及學術界、文藝界、政商界等多個領域的人物,共十五篇。

活動現場,龔靜染分享他對非虛構文學的理解。「非虛構寫作是相對虛構寫作的,我認為,虛構和非虛構是創作的一體兩面。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在非虛構方面,要做一些人物的潤色。這個就必須結合虛構的有些東西。所以說,虛構和非虛構,不是截然能夠分開的。"

但虛構和非虛構作為不同的文學體裁,它們在寫作方式上有很大的區別。「非虛構在寫作中要求必須求實求真,而且是比較刻客觀的方式。但無論虛構還是非虛構寫作,它們的靈魂必須是自由地寫作。」龔靜染說。

對於自己的作品入選「十大非虛構圖書」,龔靜染接受封面新聞採訪時坦言:「獲獎當然很高興,是對寫作的一種激烈。但對於一個作者來說,獲獎只是其中一個環節。獲獎之後,對我來說,就是不斷的努力,寫出更好的書來回饋讀者。」

相關焦點

  • 「非虛構」敘事體詩歌寫作的可能性
    「非虛構」敘事體詩歌寫作的可能性 ——讀壯族詩人梁洪詩集《一個餃子的距離》   □丘文橋  閱讀詩人梁洪的詩集《一個餃子的距離》,我對詩人梁洪有了更全面、更立體的認識。
  • 「書香成都·全民閱讀」天府慧才計劃啟動
    怎樣繪聲繪色地講故事?如何才能讓小朋友養成閱讀的習慣?7月13日-14日,由靈慧讀書發起的2019年「書香成都·全民閱讀」天府慧才計劃大型公益行動啟動。據了解,這一公益行動將陸續開展108場,覆蓋成都108個社區,2000餘名女性將因此受益。
  • 寫作者的聖經:《寫作指南:非虛構寫作指南》
    ——William Zinsser書名:《寫作指南:非虛構寫作指南》英文名:On Writing Well:The Classic Guide to Writing Nonfiction前言寫作是一件難事。William Zinsser也深有同感。因此,作為一個擁有非虛構寫作的大腕,他萌生了寫這樣一本《寫作指南》的想法。
  • 非虛構作品寫作攻略(附案例)
    敘事方法的靈活運用對於寫一篇非虛構作品來說尤為重要,它可以讓文章更具故事性,也更具吸引力。如在《少年殺母事件》中,記者林珊珊運用插敘、倒敘、順敘等手法,加上大量的人物對話、情景、心理描寫和長短句的交錯運用,使人物表現極富戲劇張力。除此之外,時空敘事也是非虛構寫作中敘事的一個重要維度。
  • 《非虛構寫作指南》讀書筆記
    新年以來,自己對寫作,尤其是非虛構寫作產生了比較濃厚的興趣。這是自己在這段時間內讀的,寫作相關的三本書。個人感覺來說,這本書不是一本特別好的指導書,知識點比較零散,筆記導出也比較零散。但是對於讀者熟悉非虛構寫作的文章感覺來說還是有用的。
  • 「特寫杯」非虛構寫作大賽在京頒獎
    12月29日,「特寫」APP上線儀式暨「特寫杯」非虛構寫作大賽頒獎活動在京舉行。「特寫」APP是團結出版社開發的一款以「人物傳記」為特色的移動產品,用戶可以用文字、照片、音頻、視頻記錄自己或身邊的故事。
  • 非虛構創作:「真實」的力量、困境與未來
    「非虛構寫作的雙重價值」非虛構寫作,顧名思義,與虛構相對,追求的就是真實。 早在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非虛構寫作這一文體概念就被提出,也不斷通過不同形式的作品來拓展自己的邊界。一般來說,它可以指一切以現實元素為背景的寫作,像特稿、調查類新聞、事件報導等就是最為常見的非虛構作品。 國內對非虛構寫作的探索也已有數十年的歷程,並且已經展現了它強大的影響力。
  • 咪蒙的文章是非虛構寫作作品嗎?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非虛構寫作」的相關內容,非虛構寫作是近幾年新傳考研的熱門話題,自從2019年咪蒙旗下的公眾號發了一篇《一個出生寒門的狀元之死》,一經發布,就達到了十萬加,同時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有網友發現文章的時間、人物和事件無法對應起來,隨後,咪蒙為自己開脫稱該文是非虛構寫作,而非新聞作品。
  • 獎金21萬元 | 第三屆【非虛構寫作】大賽正在徵稿(有證書)
    從「非典」到汶川地震,從沸騰的北京奧運到迅猛的城市化進程,時代的核心事件如同印戳,將每一個人的生活牢牢地固定在時間刻度,鍛造著我們的記憶。真故舉辦非虛構寫作大賽的初衷之一,就是表達個體與時代之間的張力,從時間維度重新理解人。這個五月,我們再度攜手數十家知名影視企業、出版機構和媒體平臺,共同發起第三屆非虛構寫作大賽,尋找這個時代的故事「當事人」。
  • 楊慶祥:看一遍《你和我》,可能對非虛構寫作有一個新的認知
    8月9日,在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SKP RENDEZ-VOUS聯合主辦的「真誠如孩子:你所不知道的戲劇大師曹禺——萬方《你和我》新書發布會」上,一部整體採取等待開啟的家庭檔案和家庭相冊結合的概念設計,為讀者提供浸入式閱讀感受的《你和我》,呈現在讀者面前,廣受好評。
  • 《哈佛非虛構寫作課》:如何遠離俗套,挖掘出新鮮有價值的故事
    最近,依然在學習如何寫作,也在嘗試如何才能講好非虛構故事,於是,又拿起這本《哈佛非虛構寫作課》仔細閱讀。發現這果然是一本好書,從獨到的視角出發,告訴你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故事。很多人,在尋找選題的時候,都會覺得身邊的事情太少,似乎,自己想到的事情別人都想到了。也就是說,似乎許多人都在爭搶相同的選題,該講的故事似乎都被講盡了,又何嘗有事情可講?
  • 袁傑偉點燃大學非虛構文學創作夢想
    他1993年出版《白鹿原》時,51歲,寫了一本墊棺作枕的書。我2012年接受中國作協的任務時,49歲,2018年出版《隨園流韻——袁枚傳》時,55歲。我常常阿Q似地想,陳寅恪這麼偉大的學者,著作等身,但他最著名的文學作品也是一部傳記《柳如是別傳》。
  • 蔡崇達非虛構寫作訪談錄:人是最了不起的藝術品
    在《GQ》任職期間,他的新聞作品《審判》獲得了《南方周末》年度致敬特稿獎、亞洲出版協會特別報導大獎,以及德國《德意志報》頒發的中國年度特稿獎,為中國非虛構寫作在國際傳媒界擴寬影響力起到了特殊貢獻。2014年底,發表非虛構著作《皮囊》,銷量達300萬。
  • 魯敏來陶都文學院授課:談文學創作的虛構和非虛構——陶都文學院學習簡報第四十一期
    魯敏老師說,作為一個寫小說的虛構者,她感覺到當今社會非虛構的力量特別強大,與虛構寫作一起成為花開兩朵、滿園芬芳。她說,所謂非虛構,就是不通過虛構,而通過紀實、調查等方式等來創作。非虛構最早的代表作,是美國作家杜魯門·卡波特的《冷血》,這是非虛構文本歷史上的開山之作,有動機的殺人案,他用長達六年的時間追蹤這個案件,並真實地記錄下來,最後寫成了非虛構作品。這部作品震動了美國文壇,被稱為「美國紀實文學的一座高峰」,是具有開拓意義的經典作品。這部作品把小說技巧與新聞深度調查結合在一起,奠定了非虛構文學的基礎,確立了非虛構的血統與標準。
  • 「非虛構」如何打開豐富的「中國」
    「非虛構」的核心精神是什麼?迄今走過十年的中國「非虛構」,該如何更好地回應中國現實?10月17日,由評論家何平、金理髮起,南京師範大學江蘇當代作家研究基地和《青春》雜誌聯合主辦的「中國『非虛構』和『非虛構』中國」——2020上海-南京雙城文學工作坊在南京舉行,對有關「非虛構」的現狀、問題與未來作出了深入探討。
  • 「特寫杯」非虛構寫作大賽獲獎作品名單揭曉
    記錄真實悲喜 特寫美好時代「特寫」App上線儀式暨「特寫杯」非虛構寫作大賽頒獎活動在京舉行與會人員合影 ▲ 12月29日上午,「特寫」App上線儀式暨「特寫杯」非虛構寫作大賽頒獎活動在北京舉行,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惠東出席活動並啟動「特寫」App。
  • 非虛構寫作能否成為 IP坍塌後的一根救命稻草?
    當瘋狂的IP熱逐漸降溫,中國電影界開始把目光投向了另一個方向——非虛構寫作。
  • 書香天府·全民閱讀|海光分享讀書心得:方言詩朗誦彰顯閱讀另一面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陳穎 攝影 楊濤「從今天開始,我們把庭節列俄阿木翻譯成火,在小康路上不停奔跑的火……」在四川省2020年「書香天府·全民閱讀」活動啟動儀式上,閱讀大使、「四川名嘴」海光等人帶來了一組方言詩朗誦,試圖從另一方面展示閱讀的魅力。
  • 【網絡視聽】全民閱讀 書香新區丨在線聽故事《草船借箭》(視頻)
    【網絡視聽】全民閱讀 書香新區丨在線聽故事《草船借箭》(視頻) 2020-12-17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書香簡陽·全民閱讀 簡陽市鎮金鎮在行動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巴蜀文明,發展天府文化,營造濃鬱的書香氛圍。2020年9月,簡陽鎮金鎮紮實開展全民閱讀活動,通過座談會、讀書分享會、經典文學故事表演等形式,吸引廣大市民讀者感受閱讀之美、文化之美、生活之美,讓全民閱讀理念春風化雨,潤物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