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的黑白影片,如果變成彩色的,會給人怎樣的體驗?
5月8日,網友@大谷Spitzer 利用AI程序,修復了一部記錄百年前北京人生活的影片。
視頻由加拿大攝影師在1920-1929年間拍攝。視頻中原本色彩單調、輪廓模糊的人影,經過修復後,變得面目清晰、動作流暢。
加上後期逼真的音效,直接把觀眾帶回了1920年的老北京。
「一旦有了顏色,對影像的理解也就完全不一樣了。」網友「大谷Spitzer」打小在北京長大,對老北京的風貌情有獨鍾。這次,他是用AI人工智慧技術給影像著色。
最近幾年,彩色修復資料影片已經很常見,不少都是通過人工修復。但大谷截取了其中的10分鐘,嘗鮮使用AI人工智慧技術相繼完成上色、修復幀率、擴大解析度,最終呈現出彩色畫面。
人工修復耗時耗力,一段影片往往需要幾十到幾百人同時奮戰幾十天。但AI修復就痛快多了。大谷一個人花了7天的時間就基本完成了。但整個過程還是讓他費盡心思。這段老影片每秒只有6到10幀,與現在的畫面相差不少,所以就會顯得卡頓。
大谷首先要做的就是先給畫面補幀,增加到每秒60幀,之後再逐個上色和擴大解析度,提升畫面效果。整個過程全都靠AI人工智慧技術來完成的。
幾天前,大谷把視頻傳上了微博等國內社交網站,得到了大量關注和點讚。
有網友動情地寫下:「家裡的老人生於1918年,5月1日去世了,如果能再晚走幾天就能看到這段視頻了……」
他也有一點遺憾。這次AI修復所採用模型一直是對國外老電影進行「學習」的,並不是很了解百年前的中國,僅憑自己的「直覺」上了色。
「但我覺得一百年前北京城裡的顏色肯定更豐富。」他準備對這一模型進行「改造」,讓其對中國老片子「學習」一段時日,使直覺更敏銳,未來人工修復著色時也將更有中國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