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紅山文化女神放歌

2020-12-28 瀟湘晨報

「一個古老的夢沉睡了多少年,一段塵封的往事講述著怎樣的昨天,誰也未曾聽說,誰也不曾看見,那一層層斑駁的泥土終於抖落出你的容顏……」由詞作家賈錚作詞、作曲家劉聰譜曲、男中音歌唱家霍勇演唱的歌曲《女神》,開始在網絡上傳唱。

紅山文化女神像

紅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間一個在燕山以北、大凌河與西遼河上遊流域活動的部落集團創造的農業文化,因最早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郊的紅山後遺址而得名。紅山文化的一個重要發現是牛河梁的女神廟。1983年發現並開始發掘的遼寧朝陽牛梁河女神廟,專家考證年代為公元前3630年左右,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史前神殿遺址。廟內出土了被譽為「中華民族共祖」的女神頭像。紅山文化女神頭像,新石器時代晚期文物。賈錚告訴記者,《女神》歌詞寫於2019年10月省音協組織詞曲創作者去朝陽採風期間。他寫完歌詞後,同行的作曲家劉聰在此間譜曲並試唱,後由歌唱家霍勇演唱。由於疫情原因,現在這首歌只能在家錄音,因此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

《女神》歌詞

一個古老的夢

沉睡了多少年

一段塵封的往事

講述著怎樣的昨天

誰也未曾聽說

誰也不曾看見

那一層層斑駁的泥土

終於抖落出你的容顏

啊,女神廟的女神

你是怎樣一個神仙

那雙手合十的姿態

為誰祈福 接地通天

啊,女神廟的女神

你有怎樣一種威嚴

詔告天下子子孫孫

同根同祖 血脈相連

詞作者賈錚

詞作者賈錚簡介: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常務理事,省音協音樂文學學會會長。獲獎作品:歌曲《相思月亮》(作詞並演唱) 榮獲中宣部第八屆「五個一工程獎」;歌曲《旗幟》(作詞) 榮獲中宣部第十三屆「五個一工程獎」;歌曲《農民兄弟》(作詞)獲全國廣播歌曲大賽金獎,並連續四屆獲最高人民檢察院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金鼎獎」(歌曲類);《報一聲平安》(賈錚詞、馬登弟曲),2017年獲中央文明辦第一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歌徵集優秀作品獎(共二十首);歌曲《源》(賈錚詞,李延忠曲)、《我用一生回答你》(賈錚詞,吳基學曲)分別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項目。

曲作者劉聰

曲作者劉聰簡介:作曲家,瀋陽音樂學院教授。先後任教於瀋陽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作曲系;先後出任大連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大連愛樂交響樂團常任指揮、音樂總監;西北民族大學交響樂團特聘指揮。代表作品:藝術歌曲《故園戀》,《鳥兒在風中歌唱》。主要著作:《鋼琴即興伴奏教程新編著》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年出版,《聲樂曲作學》上海音樂出版社2018年出版。聲樂器樂作品論文專著共計200餘首(部),編曲配器管弦樂總譜,鋼琴伴奏譜1500餘首。

演唱者霍勇

演唱者霍勇簡介:海政文工團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協理事。中國文聯文藝志願者協會理事。代表作《生死不離》《快樂老海島》《親愛的人》《壯志飛揚》《不要為我在哪裡》《伊利姑娘》《快樂的馬車夫》等。曾榮獲首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金獎,國家文化部「中外藝術歌曲」聲樂大賽金獎,全軍文藝匯演戲劇表演、聲樂金獎等,被中宣部授予德藝雙馨優秀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

【來源:東北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紅山文化典型器——玉豬龍
    ▲遼寧博物館 紅山文化玉豬龍▲遼寧博物館 紅山文化玉豬龍▲陝西韓城梁帶村芮國墓出土 紅山文化玉豬龍紅山文化玉豬龍▲大英博物館收藏 紅山文化玉豬龍▲赤峰地區徵集 紅山文化玉豬龍▲赤峰地區徵集 紅山文化玉豬龍▲赤峰地區徵集
  • 紅山文化古玉,我心中摯愛,學會鑑定新老,是收藏的基本功!
    一直喜歡紅山,大概跟我五行喜火、土有關吧,「紅」為火,「山」為土。「赤」為火,「峰」為土。紅山文化,十二年來一直縈繞我心,但它距離山東太遠了,確實難以時刻感受到紅山的沐浴。山東龍山文化遺址豐富,然而玉器出土一般,黑陶最出名。於是,我便對遠方的紅山文化,著迷起來。
  • 天文曆法之紅山文化的七十二候農曆
    蒙古人進入,才根據黃水之本意命名為「西拉木倫河」,翻譯成漢語依然是「黃色的河流」。有些人認為黃帝是遊牧民族,進入中原是野蠻戰勝了文明。實際上,黃帝族群是農業族群,具有發達的文化,與兩湖地區的族群同源。當然,我說黃帝是農業族群,具有先進的文化和技術,需要證據。這在紅山文化的考古上已經得到了證實。紅山文化具有發達的玉文化和龍文化,種植黍和粟,使用銅,建立神廟,很早就進入古國時期。
  • 揭秘紅山文化時期中的圖騰神鳥「玉鴞」
    紅山文化各個時期的圖騰崇拜同樣也產生於人們對於某種動物的行為,或者某種植物作用的神秘感和依賴感,紅山人出於萬物有靈的觀念,而這種「物」可能就會被奉為本部落的至高神靈。尤其是對那些兇猛的鳥類,它們看上去是那樣的兇猛威武,氣宇軒昂,並且具有通天的本領,所以人們認為它們應該也是人與天溝通的最好使者。鴞,鳥名,俗稱貓頭鷹。
  • 「紅山文化第一人」郭大順:玉豬龍應該改稱玉熊龍
    玉豬龍——遼寧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1984年,在遼寧省凌源縣和建平縣交界處的牛河梁,考古人員發現了一處距今5000年的紅山文化墓葬,而在墓主人的胸部,擺放著兩件精美玉器,這種形狀的玉器,被後人稱為「玉豬龍」,它代表著紅山玉器文化和墓葬文化。而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的發現,也將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
  • 玉出紅山那裡有「中華第一龍」
    「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近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出文物160餘件,較為全面地展現了紅山文化的基本脈絡和獨特內涵。  紅山文化最早發現於20世紀初,但直到1955年,考古學家尹達在《中國新石器時代》一書中,才首次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名稱。
  • 建平馬鞍橋山遺址發掘現場,揭秘紅山文化聚落址!
    原標題:《揭秘紅山文化聚落址建平馬鞍橋山遺址發掘現場》馬鞍橋山遺址現已清理房址8座、灰坑24個、溝1條,出土遺物主要為陶、石器。   每天「刮方」8小時 發掘5000年前人類生活遺蹟  夜晚,石臺溝村格外寧靜,村部內卻燈火通明,五名考古隊員正在整理近一段時間的材料,在其西南方向不足1公裡的山坡上,就是今年新啟動的發掘項目馬鞍橋山遺址。
  • 紅山文化玉器神秘色彩的圖騰象徵,材料質地細密,造型深厚凝重
    紅山文化是經過了幾代考古人民的挖掘,才讓它們出現在了人們的眼中,讓大家看到了這個舉世矚目的紅山文化。這些精美的紅山時期文物是豐厚文化底蘊的真實寫照,也是文明發源以及發展的一個特殊見證者。玉在中華文化之中佔據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中華民族喜歡玉,對玉的使用都是興起在八千多年前。
  • 鐵隕石紅山文化玉豬龍罕見藝術瑰寶收藏潛力巨大
    紅山隕石文化藝術品多採用石鐵隕石製作,偶爾可見鐵隕石材質。由於年代久遠,石鐵隕石中各種礦物質風化殆盡,在這些藝術品的表面呈現不規則分布的坑窪。失去石質的部分鐵質開始氧化,局部呈現三氧化二鐵特徵。而鐵隕石藝術品則沒有石鐵隕石的上述問題,表面光潔,完整。包漿厚重,品相極佳。
  • 現實版「尋龍訣」,紅山文化出土「龍胎」,中華龍或許起源於豬
    某日,天降二龍,一雌一雄,為小人劉累所得,仿效豢龍氏養龍。帝扃大喜,還賜名劉累為御龍氏,並冊封土地。誰料,雌龍被劉累養死了,他索性將雌龍做成食物獻給帝扃。帝扃吃完後,覺得十分好吃,又派人去討要,最終導致雄龍逃竄,不再現身。近年來,網友們也紛紛議論,既然十二生肖中有十一種動物,是我們日常可見的,那為何龍就是傳說呢?
  • 紅山文化玉豬龍與山海經中神秘生物有關
    紅山文化墓葬中的玉豬龍,既像豬又像龍,考古學家無法從現有物種中辨別出這是何種生物。而玉C型龍比較玉豬龍顯然更加纖細苗條,更像是龍的雛形。玉豬龍和玉C型龍多放置於紅山文化墓葬中死者的胸口部位,雖然不知道是何種動物,但可以肯定它與死亡有關。
  • 紅山公園,你變了
    現場 哈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我們帶大家來逛一下紅山公園如果說紅山是赤峰的象徵,那麼紅山公園就是赤峰人的搖籃。紅山公園對於小朋友們來說是天然的遊樂場。對於大朋友來說,這裡蘊藏了無數的童年回憶。對於遠在他鄉的遊子們來說,紅山公園更是承載了無數的鄉愁。相信每一位赤峰人都與紅山公園有過一段邂逅。如今的我們已經長大,如今的紅山公園,也已經舊貌換新顏。那麼今天我們就帶你逛一下紅山公園。
  • 紅山文化「考古中國」 項目申報預備會在沈召開
    本報訊  記者王臻青報導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初步達成的以紅山文化聯合申報「考古中國」項目的意向,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共同召集紅山文化「考古中國」項目申報預備會第一次會議。
  • 田園風光看紅山
    特色種養殖,致富新路子。紅山田園綜合體規劃面積307.61平方公裡,涵蓋文鍾鎮九個行政村,86個自然村,是一個以整鎮建制為開發單元,多種類型田園綜合體項目組成的「鎮域型」綜合體。在紅山田園綜合體規劃建設之初,項目區內產業結構分散,農業技術滯後,雖然坐擁城市近郊的地理優勢,卻因為交通不暢,不能將近郊優勢有效轉化為產業動能,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項目雖有萌芽,卻由於基礎設施條件限制,未能有效發揮其優勢。
  • 玉見沈華:潛龍勿用話紅山
    其所撰寫由中國商務出版社出版的中華傳統文化系列叢書的《慧眼識寶》在民間收藏愛好者中廣受好評。歷經三十餘年收藏研究,致力於傳播普及中國玉文化,因視角新穎,語言樸實,對玉文化的詮釋開啟新的視覺空間,贏得無數讚譽。現為域鑑平臺合作專家。 人生的六個階段:潛龍勿用、見龍在田、終日乾乾、或躍在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
  • 紅山保佑高福洪福齊天
    金庸先生畢生堅守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 賞玉:紅山玉人「跪」的解析及其他
    早一些的也只是提到了商代,確實也有商周的玉跪人為證(見下圖)。至於更早便無從說起了,所以如此,蓋因缺少更早的實物例證。殊不知比商代早兩千多年的紅山文化時期各種「跪」姿業已出現,甚至作為一種習俗可能已經大體定型,之所以敢這樣說,原因在於筆者手中恰巧有幾個實物可以作為例證用以說明。
  •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生肖文化節開演
    現代快報訊(記者 趙冉/文 施向輝/攝)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玉鼠獻瑞」鼠年生肖文化節即將上演,在這裡,遊客不僅能看見各種萌鼠,更有「鼠你最懂」科普文化展、「鼠你聰明」燈謎會、《鼠美美相親記》舞臺劇、現場互動有獎問答等精彩活動將為你帶來歡樂。
  • 「玉出紅山」:你當我不知道,古時候「豬」就是「龍」的意思
    國家博物館的「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已經開幕一個月,你有沒有去看呢?作為國博迷妹的慢慢當然是第一時間就去了,這兩天還二刷了一遍,因為實在是太喜歡玉了。紅山文化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後期最具代表性的考古發掘之一。
  • 孤獨矗立的紅山動物園
    為避免擁擠,動物園參觀道狹窄的地方設了護欄,改成單行道;狹小的場館入口安排了保安做分流,北門外特意鋪了1米寬20米長的紅毯,邀請了許多當地媒體來報導。那天南京剛剛刮完一場大風,是個燦爛的大晴天,早櫻要開了,正是出遊的好天氣。結果場面非常冷清,上午稀稀落落出現的,是附近晨練的老人(他們60多歲了,不用花錢買票)。紅山當天限流2萬人,最終入園的人數是: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