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推到中華文明發源的時候,作為文明的起源這個時期有一個特殊的見證者,伴隨著中華文明逐步的走到了今天。紅山文化是經過了幾代考古人民的挖掘,才讓它們出現在了人們的眼中,讓大家看到了這個舉世矚目的紅山文化。這些精美的紅山時期文物是豐厚文化底蘊的真實寫照,也是文明發源以及發展的一個特殊見證者。
玉在中華文化之中佔據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中華民族喜歡玉,對玉的使用都是興起在八千多年前。不管時代怎樣變遷,人們對於玉的使用,對於玉的喜愛從來沒有變過,它現在也變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核心內涵。
在我國,從一個分裂的國家變成一個統一的國家,從一個龐大的單一民族變成一個多民族的發展過程之中,讓文明的血脈得以延續,讓民族的共識得以凝聚,在這其中少不了玉器的作用。如今的玉器更是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個代表,成為了一張名片。
在每一個時期,玉器的作用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它這一路見證了中華文明的發展,從玉器之中可以看出每一個時期的文化還有特點來。被挖掘出來的紅山時期的文物,經過準確的鑑定還有研究可以發現,距今已經有了五千多年的時間。中華文明上下傳承了5000年,而紅山文明更是早於或者是同時出現於中華5000年文明形成的時期,所以紅山文化玉器是作為一個重要的標誌 。
在當時不斷被挖掘出來的紅山時期的文物,像玉人,玉玦形龍,玉C形龍,玉鳳等可以看出一些典型的地域特徵和時代風格,而紅山文化玉器群,讓探索者們可以以科學的結論認為中國史前玉器發展史第一個高峰時期便是在這個時候。
以國內紅山文化玉器群和國內外博物館內收藏的紅山文化玉器為研究的標本,讓研究者們進一步的豐富對於紅山文化玉器的認識。在研究中可以深刻地反映出史前遼西地區的重要變革,可以在玉器的雕琢使用中看出來直到社會文化還有生產力的進步,而且這也可以作為中華文明形成的一個重要開始標誌。
紅山文化的晚期可以看見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進步,因為在挖掘出來的紅山文物之中,可以看出玉器的種類還有數量都明顯的增多了,而且雕刻的技術也是和初期有了飛躍式的不同。
從挖掘出的早期玉器之中可以看出是使用了線切割技術,這種技術在紅山文化晚期的時候依然是十分盛行的,不過可以明顯地看出技法相對於以前來說是更加的成熟。不僅是把這項技術運用在玉器的製作上,更是運用在了其他器類上面,這也可以看出紅山時期人民他們的智慧與創造力來。
紅山時期的文物也不只是有玉器,還有像陶器這一類的生活用器,而且在遠古時期的時候更加看重祭祀,所以還有祭祀用器。生活用器是比較簡單,現在也會使用的碗,瓢,盆,罐等等。在紅山陶器之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遠古時期東北地區一些特點來。
但是也可以看出相鄰地區對於紅山陶器的影響,比如說是受到鄰近的西部地區還有靠近中原地區的影響,讓紅山陶器出現了紅陶還有彩陶器。作為祭祀用的陶器是更加精細的,看起來技藝也是比較成熟的,而且往往還有很多動物形象出現在上面,十分的惟妙惟肖。
判斷紅山文化和中華文明密不可分,還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它所在的西遼河流域是古文化的一個重要生長點。從研究可以看出早在紅山文化前期就已經有了文明的起步,就是在這一個地區,所以紅山文化在這一個過程之中也是有著極大的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