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為爭家產和我反目,父母一怒之下,將三套房子全給了我

2020-12-23 我是木子李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社會#

讀者來信:

木子李:

我父母是農民,我比我弟大6歲,且我媽身體常年不好。

我上學那會,學習成績馬馬虎虎,而我弟學習成績則比較突出。

因為我爸要照顧我媽,所以,不能外出打工,只能在我家附近做點零工。

在此情況下,我放棄學業,外出打工,只為了賺更多的錢,供我弟上學。

最終,我成了一個長年做苦力的打工者,且娶了一個也沒有讀太多書的老婆。

而我弟,目前在省會城市有光鮮工作,且娶了一個家境很好的老婆。

這些年,隨著城市不斷發展,我們家變成了城中村,現在又給拆遷了。

家裡分了三套房子,我爸的意思:給我弟一套房子,另外兩套房子給我,其中給我的一套房子由他們住到「老」。

但是,我弟有些不樂意了:要將我父母住的那套房子平分。

我弟的行為不但惹怒了我父母,甚至我老婆也一個勁說我弟太沒良心。

讓我詫異的是,我爸最終的決定是:三套房子全都給我,沒我弟啥事。

我弟揚言:要去法院告我們。

我爸的態度也很強硬:我的房子,我愛給誰就給誰;這些年,你哥哥在你身上付出了多少,你自己不清楚嗎;你現在日子過得不錯,為什麼就不能體恤一下你哥?

我弟現在甚至揚言要和我父母斷絕關係。

這種結果,是我壓根就沒有想到的。

我弟現在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木子李編後語:

不是你父母不願意一碗水端平,只是你父母覺得,在你和你弟成長過程中,他們欠你太多。

或許你學習成績沒你弟好,但是,如果當時家庭條件允許,至少,你也應該能上個大學。

你不但放棄了學業,還早早外出打工,掙錢供你弟上學。

你父母一開始也並沒有說不給你弟房子。

三套房子,給你弟一套,完全說得過去:一來,你父母還需要居住;二來,你常年和你父母在一起生活,這些年都是你和你老婆在照顧你父母。

現在,你父親執意把三套房子都給你,你接受便是。

類似你弟這樣的白眼狼,以後不來往,其實真沒所謂。

相關焦點

  • 為爭房子家破人亡的慘烈果報!
    《地藏經》中說:「若遇悖逆父母父母者,說天地災殺報」!天津有這麼一家人,夫妻倆和一個兒子。他們為爭老人的房子,結果落得個家破人亡。這家的男主人在兄弟姐妹當中排行老大。他擔心將來父母走了以後,弟弟妹妹們跟他爭老人的房子,就以自己的兒子結婚沒房子為由,讓父母給他騰房子,讓父母出去租房住。世界上竟然還有這麼自私不孝的人,多麼大逆不道啊!父母住了一輩子的房子,對這個家的感情很深,怎麼捨得離開,都這麼一大把年紀了,誰願意出去租房住啊?再說了,按照當地的風俗,哪位老人願意死在別人家的房子裡呀?
  • 父母把房子和車位都留給了弟弟,卻埋怨我不懂父母的心,難過!
    今天繼續來說說重男輕女的家庭,有個網友說,她媽媽把家裡的房子和車位都留給了她弟弟,她覺得不公平,她媽媽卻說她不懂父母的心,她問她做錯了嗎?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你沒有錯,雖說父母把我們養大,他們的義務已經盡到了,父母的財產要給誰,那是他的自由,但是作為女兒總有一些意難平吧。
  • 省吃儉用買的房子 母親逼我過戶給弟弟 我不肯 父母和我斷絕關係
    我從小就對房子有一種執念 。小時候別的小孩都在找爸媽要新衣服 ,好吃的零食時 ,我在問爸爸什麼時候可以修一間漂亮的大房子 ,一套永遠不會漏雨的房子 。後來我們家終於有了大房子 ,窗明几淨 ,再也沒有蜘蛛網, 再也不會一大家子都擠在一個不到十幾平的小屋子裡 。
  • 婆婆60大壽分家產,房子歸兒,存款給女兒,兒媳:我不接受
    02姚阿姨正面臨這樣的兩難選擇,當她在60大壽上宣布將20萬存款給女兒,住的那套135平的房子歸兒子時,不料遭到兒子一家強烈反對,特別是兒媳,拍著桌子對她說不能接受。姚阿姨和老伴都是普通工人,一輩子最大的成就是拉扯大一雙兒女。以前工資低生活緊巴,家裡連吃頓肉都不容易,不過一家四口卻開心知足,兄妹倆感情特別好,不管誰有一點零食都惦記著對方。
  • 婆家三套房,兒媳拒絕平分家產:嫁出去的女兒沒資格爭家產
    對於生死,有些老人看得很開,甚至在身體硬朗時,就開始提前安排後事將家產分配給子女,以了卻一樁心事。在獨生子女家庭,不存在家產分配的煩惱,但是當子女眾多,如何分配家產就有了爭議。按理來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做父母的即便做不到完全公平,也不應該遺忘任何一個子女,要知道所分的家產對於子女來說,不僅是一筆經濟利益,更是欣慰與幸福,覺得自己能被父母記在心上。
  • 父母對待我和弟弟的態度截然不同,只因為我是女兒
    我目前在上海打拼,我弟目前在深圳打拼,父母則生活在昆明。講真,對於絕大多數昆明人而言,都是家鄉寶,我和我弟算是例外。雖然生活在上海,但是,偶爾還是會想念昆明的天氣、炸洋芋、燒豆腐、米線。幾個月前,父母在電話裡告知,他們已經把市中心老房子賣掉,並在呈貢新區買了一套高層住宅,希望在住進新房之後,我們能回去看看。「喬遷」本來是很喜慶的事情,所以,在父母搬進新家後,我和弟弟都回去。新房屬於三居室。
  • 父母把3套房子都留給了兒子,卻讓女兒養老,父母這樣做太讓人心寒!
    還有,老百姓常說:」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命根子「,很多子女多的老人,在對待子女方面總是偏向小兒子,孩子小的時候,無論有什麼好吃的都給小兒子,在老人老的時候,也都是把所有的財產,包括房產和金錢都留給了小兒子,大兒子或者女兒什麼都沒有,還要求所有的子女對老人一樣孝順,養老費均攤,這樣做的結果往往就會導致兄弟姐妹之間失和,還有子女少的老人,甚至把所有的家產都給了兒子,嫁出去的女兒毛都沒有,等老了沒有了經濟來源的時候
  • 「兒媳,你有三套房子,賣一套給小叔子還債吧」「我離婚了!」
    離婚的導火索是,婆婆不停打電話跟方耀要錢貼補小叔子,這次開始打楊桃房子的主意。方耀工資不高,勉強夠貼補家用。家裡支出的大頭都由楊桃承擔。楊桃是家裡的獨生女,家庭條件尚可,結婚前有三套房子。婆婆總覺得既然楊桃嫁到方家,那麼她的所有財產也都是方家的。兩人結婚6年,育有一子,平時方耀會儘量滿足母親的需求。
  • 女兒因限購將房子過戶到父母名下,娘卻要她放棄繼承:你弟要告你
    女兒因限購將房子過戶到父母名下,娘卻要她放棄繼承:你弟弟要告你本期情感調解的主題是將母親告上法庭的女兒父母生了一兒一女,女兒家的條件比較好,兒子的條件相對來說差一些,多年前,女兒因家庭名下已有兩套住房,因限購無法取得購房資格,為了購買第三套房,女兒便將朝暉的一套房產通過轉讓的形式過戶到了父母名下
  • 「媽,4套拆遷房一套歸我」母親的回答,讓我3年春節沒回娘家拜年
    父母和兩個弟弟都在家,對於姐姐一家的到來,似乎沒有以前那麼熱情了,甚至弟妹的臉上還隱約有一些防備之意。 劉女士看在眼裡,但沒往心裡去。她找到母親很開心的說:「媽,真的分了4套房嗎?這下可好了,兩個弟弟一人一套,一套你們倆老人家住,還一套歸我。」
  • 「嫁出的女兒,還敢和弟弟爭家產」女子三連懟,弟媳啞口無言
    很多兒子明明應該贍養父母,但是偏偏還不如女兒孝順,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社會中非常的常見。很難想像的是,在現如今仍舊有很多的父母有著重男輕女的思想。李雲出生在小縣城,父母含辛茹苦把她和弟弟養大,非常的不容易,她後來考上了學,在市裡定居,父親前幾年去世,而弟弟則在老家和母親一起生活。
  • 女友:「彩禮、房子全給我弟弟,不然不嫁」男:我也不打算娶你了
    曉曉是一個28歲的大齡女性,她的父母的老來得子生了弟弟,曉曉從小就被他父母教育的思想就是好好讀書,長大嫁個好人家,弟弟的以後就靠她自己了。在父母重男輕女並且嚴重的溺愛下,弟弟的成績也不好,從小玩到大,在大專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整天啥也不幹坐在家裡。曉曉幾乎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幫弟弟找工作,在姐姐的幫助下。弟弟的日子也算過得順利。
  • 女兒應不應該爭娘家家產
    這裡說明一下,如果你是獨生子女、你愛人是獨生子女、(你和你愛人的)父母均是獨生子女、(你和你愛人的)祖父母也均是獨生子的可以忽略本文。 法律層面: 法律明文規定繼承權男女平等、同順位份額均等。女兒要求分配娘家家產法律是支持的。
  • 賈乃亮演的最好的一部劇,分家產引發的風波,現實又扎心
    01這部劇主要是圍繞著高家祖孫三代分家產所拍攝的家庭倫理劇。高家三兄弟在高老爺子去世後,為留下的一座房子和幾件古董,爭論不休。三兄弟都認為家產自己有一份。思來想去,大姐家裡條件好一點,老兩口有一套房子,兒子有一套房子。最後,大姐決定賣自己的房子救弟弟。此時的一家人暫時忘記了家產爭奪,反而為了找到車禍兇手各自出力。為了喚醒大國,兄弟幾個紛紛想起來小時候相處的情景,各個真情流露。一家人卻因為這場車禍變得更親了。
  • 「老公,把那套空房子送給我弟當結婚禮物吧」「那是留給我媽的」
    結婚前,趙宏偉拿出自己的積蓄買了套房,本想把母親接過來一起住的,但母親不想打擾年輕人的生活,只想待在老房子裡。趙宏偉和易霞也就沒再堅持了。易霞不是獨生子女,她還有個弟弟,只小了她兩歲。從小家裡最好的一切都是給弟弟的,而她在父母的影響下,也覺得就該對弟弟好。
  • 男友父母首付買套婚前房,我不要彩禮要求房子加我名,男友提分手
    男友父母首付買套婚前房,我不要彩禮要求房子加我名,男友提分手提到年輕人結婚,我想許多人會想到彩禮和婚房,這也是如今結婚逃不過去的兩個環節。提到買房,有的是男女雙方共同出資買房,這樣對誰也公平;當然也有男方全款買房。那麼問題就來了:這婚房應該寫誰的名字呢?可能有人會說,誰出錢寫誰的名,這話說也有幾分道理。今天我們來說說因為婚房加名而引起的情感矛盾。我和剛子談了三年了,可沒想到訂婚後我們卻因為房子倆分手了,剛子更指責我這人有心機,可我覺得我沒有錯。
  • 「兒子,你拿了7年租金,房子我要收回來賣掉」「賣了我住哪去」
    「兒子,你拿了7年租金,房子我要收回來賣掉」「賣了我住哪兒去」本期情感調解的主題是變了心思的父母父母生了三個孩子,兩兒一女,十幾年前,兩老用自己的工齡房改購房買了兩套房子,其中一套房子給大兒子居住,後來大兒子買了經濟適用房,就把那套房子出租了,一租就是七年。
  • 女子委屈控訴父母,拆遷2套房全給弟弟:你嫁人後就不是我們家人
    據新晚報1月2日報導,近日,一位網友在網上發文求助,稱自己家中分了兩套拆遷房,但父母重男輕女,把房子全寫上了弟弟的名字。該網友名叫@泛舊的光(以下統稱小光),2014年,家裡房子拆遷,每人賠償35平方米。因家中有爺爺、父母、弟弟和她本人,一共5人,共能分得175平米。
  • 鎮江一對親姐弟曾經姐弟情深,如今為了房子鬧上法庭
    弟弟劉強之所以狀告姐姐劉英,是因為他們在爭奪鎮江新區丁卯美林灣一套75平米的拆遷安置房。 原告 劉強(化名):房子就這麼點大,你跟我爭什麼呢? 被告 劉英(化名):想要分啊。原告 劉強(化名):現在我家兄弟死了,我現在長期居住的房子是他的名字,怎麼辦呢,我房產證沒法領啊。 調解員 翟國富:就跟姐姐商量,讓姐姐放棄繼承權,由他一人來繼承弟弟的房產。
  • 我和姐姐給我媽買的養老房,我媽說要給弟弟……
    文 | 劉小念林麗的父母離婚後,她和姐姐把母親從老家接到武漢,不但給母親安排了工作,還準備給母親買一套小房子養老。可是,母親堅持要把房子給兒子。這麼多年來,我和姐姐默默付出,我以為,我媽能明白誰才是真的對她好。可現在看來,女兒在她心裡始終不如兒子!林麗說,母親的所作所為徹底傷害了她和姐姐。以下是林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