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到底該怎麼讀?據說90後都讀錯啦!

2021-02-07 文刀小六

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李白《將進酒》

上周末小六哥去姑媽家蹭飯

剛好聽到侄子在背詩

李白的傳世名篇《將進酒》

聽到「將進酒,杯莫停」

小六哥趕緊喊停——

「等等,什麼進酒?」

侄子說,「jiāng進酒啊」

小六哥懷疑人生了

當年我的語文老師可不是這麼教的啊

我們這一代都讀「qiāng進酒」

神奇的是,我那60餘歲

受過大專教育的姑媽也說

將進酒的「將」應該讀「jiāng」

到底是小六哥錯了

還是這個世界錯了?

想弄清楚「將」的讀音孰是孰非

首先得捋一捋

這倆讀音都是怎麼出現的

很多人以為「qiāng」

是「將」的古音

但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在《漢語大辭典》卷7中

記載有「將進酒」之詞條

注此字讀為「將」的第三個注音「qiāng」

小六哥的語文老師

所依據的正是這部

非常權威的《漢語大辭典》

辭典中「將進酒」被釋為

「漢樂府鐃歌十八曲之一」

宋代郭茂倩曾在《樂府詩集》中解題

「古詞曰:『將進酒,乘大白。』大略以飲酒放歌為言」

但郭茂倩引用的古樂府

只說明了將進酒的語境

依然沒有確定它的讀音

「大略」的說法

也透露出一股連蒙帶猜

不太確定的氣息

而在另一部更加古老

且同樣十分權威的《辭源》中

則反其道而行

認為古樂府題「將進酒」

應該讀「jiāng」

兩種讀音的爭論

自此成型

一般而言

「將」都是讀jiāng的

讀qiāng時只有一種情況

就是作「請、願」之用

如果古樂府題《將進酒》讀qiāng

那麼「將進酒,乘大白」的意思

就是「請喝酒,用大碗」

好像也說得過去

但是「將」讀qiāng時

有其固定搭配的用法

都是「將+賓語+無+謂語」

比如:

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衛風·氓》

將子無死,尚能復來——《穆天子傳》

而「將進酒,杯莫停」

顯然不符合這樣的語法規則

但詩歌嘛

本來就是打破語法的文體

李白飛揚的情思

更是循規蹈矩不起來

所以縱觀五版最權威的李白詩文集注本:

《李太白文集》(清王琦注)

《李白集校注》(瞿蛻園、朱金城注)

《李白全集編年注釋》(安旗主編)

《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詹鍈主編)

《李太白全集校注》(鬱賢皓注)

其中王本和瞿、朱本

都沒有註明讀音

安本、詹本和鬱本則主張

「將」讀為qiāng

他們的依據也來源於

「將」有「請、願」之意

既然各方權威大佬

都打成了一鍋粥

各有各的堅持和道理

這個字還能有辨清讀音的一天嗎?

小六哥告訴你

當然能!

其實我們現在讀到的《將進酒》

並非此詩的原始版本

這首詩乃宴席上即興之作

後來肯定又經過了李白的反覆修改

(是的,天才如李白也是需要改稿的)

所以世間流傳著《將進酒》的不同版本

其中最接近李詩原貌的

是敦煌殘卷B2544、S2049、B2567

和殷璠的《河嶽英靈集》

而語文教科書上的《將進酒》是明清通行本

與上述更原始的版本相比

那就是iphone6和iphone11pro的區別

在三本敦煌殘卷中,B2567最為珍貴

它是《將進酒》的1.0版本

現抄錄如下:

惜罇空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迴。君不見床頭明鏡悲白髪,朝如青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罇空對月。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盡還複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盃。岑夫子,丹丘生,與君哥一曲,請君為我傾。鐘鼓玉帛豈足貴,但願長醉不用醒。古來賢聖皆死盡,唯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此版的即興色彩更為濃厚,如「古來聖賢皆死盡」句

發現了嗎?

這首詩中並沒有「將進酒,杯莫停」一句

詩題也根本不叫《將進酒》啊

李詩和這個古樂府題目半毛錢關係都莫得

《惜樽空》才是最開始的題目

顧名思義,感慨無酒可飲

和詩歌的內容

以及李白在宴席上的心態

都十分契合

《惜樽空》大有來歷

出自樂府古體《前有一樽酒行》

李白恰巧也寫過

敦煌殘卷P2567中有兩首

抄錄如下:

前有樽酒行(其一)

春風東來忽相過,金尊綠酒生微波。落花紛紛稍覺多,美人慾醉朱顏酡。青軒桃李能幾何,流光欺人忽蹉跎。君起舞,日西夕。當年意氣不肯傾,白髮如絲嘆何益。

這首詩和《將進酒》都表達了

惜時嘆老的情緒

藝術風格也更為相似

李白完全有可能將《前有一樽酒行》

即興改編成《惜空樽》

與之相比,古樂府《將進酒》

雖然是寫燕樂賓客

但重在勸誡

意境相去甚遠

而李白牛逼就牛逼在

《將進酒》雖然是後加的題目

卻直接開闢了這個詩題的新傳統

自李白以降

《將進酒》的思想內容紛紛倒向——

懷才不遇發發牢騷,逍遙忘憂酗酗酒

至於古樂府的《將進酒》在講啥?

對不起,忘了

所以

我們在探討「將」的讀音時

不必糾結該字古音是什麼

古樂府的《將進酒》又是什麼意思

因為此「將」非彼「將」

我們更應該從詩句本身的含義

以及詩歌修辭的慣例

來分析「將進酒」的正確讀音

李白可以將《前有一樽酒行》

改編成《惜空樽》

但最基本的詩歌對仗和修辭傳統

仍然是需要遵守的

否則詩不成詩

在中國詩歌史中

李白的「將進酒,杯莫停」並非孤例

它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用法

如下所示:

「鴨綠滿缸將進酒,花光凝椀正歌茶」

(明·區越)

「河橋將進酒,津樹遠含情」

(明·張萱)

「青春將進酒,白日倩揮戈」

(明末清初·陳子升)

我們可以看出

「將進酒」無論是與

「正歌茶」還是「遠含情」對仗

「將」都是一個副詞

表達「將要」的狀態

而非「請、願」這樣的動詞

當它與「倩揮戈」對仗時

倩雖是動詞

但其含義恰好就是「願、請」

古詩詞通常不會以同義詞作對

所以這裡的「將」依然是「將要」

既然歷代詩人都把「將進酒」

解作「將要」之意

那麼它的讀音自然應該是「jiāng」

此乃依據之一

那麼「將進酒,杯莫停」

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將要喝酒,別停」?

不通順啊!

這就要先解釋一下

何為「進酒」

「進」有兩種含義

一為進食

二為進奉

在古典文獻中最早出現的

是「進奉」之意的「進酒」

而且是最標準的用法

古人講究禮儀

主人宴請賓客時

都會親自奉酒勸飲

所以「將進酒」的「進酒」

並不是喝酒

反而與現代常用的「敬酒」很相似

所以「將進酒,杯莫停」

約等於飯局上的這種情況——

「我這就親自給您倒杯酒,不喝不給我面子啊!」

所以「將」字

依然是一個表示「將要」的副詞

應該讀jiāng

此乃依據之二

翻資料翻到這裡

小六哥才發現葉嘉瑩先生曾經曰過:

「硬說《將進酒》的『將』不讀「jiāng」,讀『qiāng』,這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妄人。」

侄子清脆的讀書聲還縈繞在耳畔

小六哥羞愧地低下頭——

早知道有這麼權威的結論

哥還查個毛線資料啊摔!

咬文嚼字,終身學習

不恥下問,尋根究底

這是漢字

帶給我的財富

圖片|網絡

編輯|小六

排版|小六

相關焦點

  • 「jiāng」VS「qiāng」,《將進酒》的「將」究竟怎麼讀?
    李白的《將進酒》膾炙人口,題目中的「將」字今天普遍讀為「qiāng」。前段時間,有微信公眾號發表了葉嘉瑩先生談「將」字讀音的視頻,對這一似乎已經達成共識的問題提出了疑問。葉先生認為,《詩經》中「將仲子兮」(《詩經·鄭風·將仲子》)、「將子無怒」(《詩經·衛風·氓》)中的「將」字因是表示柔婉的語氣詞,故讀作「qiāng」,而「將進酒」之「將」不是女子對男子,不表示柔婉之意,故應讀作「jiāng」。葉先生聲望甚高,所以影響很大,具體到「將進酒」之「將」,筆者認同葉先生的結論,但論證有所不同,粗陳鄙見如下,求教方家。
  • 讓董卿和濮存昕都讀錯的多音字,到底該怎麼讀?
    在當期節目中,董卿和濮存昕強調老舍的「舍」應該讀作shè,在觀眾之中引起了一片譁然。「舍」有shě和shè兩個讀音,那在老舍先生的「舍」到底該讀哪個音呢?「舍」字讀第三聲「shě」,為捨棄;讀第四聲shè,為房屋。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筆名老舍。舍予是舍我、無我的意思,在這裡,「舍」即捨棄,應讀第三聲。老舍的「舍」和舍予的「舍」同音。
  • 「仁者樂山」的「樂」究竟該怎麼讀?
    餘秋雨則通過媒體作了辯解,他說:古代的讀音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二千多年前孔老先生的確提出的是「樂(yào )山樂   (yào )水」,但二千多年過去,我們到底是拘泥於傳統的文言,還是用現在的通用語言來讀解?
  • 「項背強几几」,到底怎麼讀?
    「項背強几几」是討論最多的,到底怎麼念,我真的錯了,你真的對了?轉載一篇文章,給依然糾結於讀音的朋友。 今日讀一篇文章,鄄城縣同源中醫診所的姜信乾寫的《雙聲疊韻在《傷寒論》中的意蘊》(《健康報》 2014/1/22),對「強几几」的讀法、釋義進行了探討。31條:太陽病,項背几几,無汗惡風。14條: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
  • 1.16,【巫婆讀書會】英文繪本到底該怎麼讀?
    活動主題:英文繪本到底該怎麼讀活動時間:2016年1月16日上午10:00—11:30 周六活動地點:深圳圖書館一樓講讀廳
  • 這些新人組合的名字到底咋讀啊!?
    據說很多小朋友們至今以為她們的名字要分開讀I-T-Z-Y這四個字母?NONONO,其實他們的名字在韓語中是「있지」,是「具有」的意思,即大眾對女團的一切期待,她們都具備的含義。正確的發音是「TOMORROW BY TOGETHER」,沒錯就是要把這一長串英文都讀出來~BVNDIT
  • 「書越來越多,到底該怎麼讀?」丨《讀書讀書》
    ——尤袤作者丨謝丹儒來源丨最後一米陽光1.當下的「讀書」在《讀書讀書》中,金克木就《談讀書和「格式塔」》提出一個現象:書越來越多,到底該怎麼讀?所以,「書越來越多,到底該怎麼讀?」,我想關心的這個問題的還是大有人在。不過,也可以想像,書越來越多可能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更為主要的是對高效、常識、知識的需求,以及不得不讀的書都有哪些,這些才是更為大眾所關心。我就常看到有列出「不得不讀書目」的文章,通常它們的閱讀量都不低。而其依據,是大多數人的「共識」,比如評分、口碑、趣味性或是知識性,又或是談資等等。
  • CF:AK47到底應該怎麼讀?還讀成「e kei」的話那就要鬧笑話啦!
    相信各位愛玩穿越火線的玩家朋友們肯定都知道,CF是一款非經典、非常好玩的射擊類端遊。早在許久之前的2008年就上線國服跟大家見面,一直運營至今,已經陪伴著我們數十萬的粉絲一起走過了十餘年的時間。直到現在依舊有著極高的人氣跟熱度,早已成為我們一代「90」後玩家的青春回憶,真的非常難得!而同樣大家肯定也都知道,目前CF中最受歡迎的武器道具,那肯定就是最經典的「AK47」系列了。
  • 苗懷明:我們到底該怎樣讀《紅樓夢》——從羅書華《紅樓細細讀》一書說起
    由我來為羅書華兄的大作《紅樓細細讀》寫篇讀後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之所以說有趣,是因為在此書出版之前與之後,我與羅兄圍繞這本書進行過至少兩次爭論。我對該書的評價是:前有脂硯齋,後有默默齋。默默齋者,羅書華兄之書齋名也。爭論的話題很集中,那就是書名問題。
  •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看」字到底該怎麼讀?(南郭居士)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探討◎南郭居士第四節 古詩詞中的「看」字到底該怎麼讀?話說在去年的中華詩詞大會上,有網友問「『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格律詩規定是用平聲韻的,而且要一韻到底,這倒為我們判斷叶韻提供了方便,因為只能押平聲韻,那麼「看」如果出現在韻腳處,就一定讀平聲(kān),出現在白腳處,就一定讀仄聲(kàn)。
  • 張雨綺這個名字到底應該怎麼讀?
    那麼問題來了,張雨綺這個名字,到底應該怎麼讀?很多同學會脫口而出:zhāng yǔ qí,綺為qi第二聲。對嗎?顯然不對。張雨綺不是李佳琦,所有的字典上,這個綺都只有一個讀音,就是qi第三聲。而這個字,正是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的綺。
  • 「地窩堡」怎麼讀?據說一大半中國人都搞錯了,你讀對了嗎?
    在中國,名字的重要性有多重要不用說都知道。不管是人還是物,其名稱中的內涵和意義都是非常美好的。而中國漢字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雖然是愈發簡單,非常便於人們使用,但有些漢字結構複雜,在生活中也是很少見的,因此認識的人並不多,很容易讀錯。
  • 動漫中的這些名字你讀對了嗎?據說十人九錯
    當看到這些字的時候,你讀對了?今天,咱們繼續盤點哪些經常容易讀錯的名字。鵺(yè)第一次見到鵺字的時候,動漫菌還以為是繁體字,畢竟右邊的「鳥」是繁體,沒想到是一個獨立的字。鵺是古書上說的一種鳥,似雉,長得特別奇怪,長著猿猴的腦袋,狸的身體、老虎的四肢,蛇的尾巴,沒有翅膀卻能飛翔。
  • CF:AK47中的「AK」到底應該怎麼讀?可千萬別讀成「ekei」了!
    AK47中的「AK」到底應該怎麼讀?可千萬別讀成「ekei」了!如果問起各位玩家,目前哪款射擊類遊戲最受大家歡迎、粉絲數量最多的話?相信很多網友第一時間都會想到穿越火線吧?雖然品質類別有差距,但幾乎每一把都有著帥氣的外觀跟不俗屬性,深受玩家青睞!而在這其中,「AK-47」系列算是最受歡迎的一款武器系列了!
  • 99%的人都讀錯,張雨綺這個名字到底應該怎麼讀?
    海口,海變為二聲;勇敢,勇變為二聲;螞蟻,螞變為二聲。所以,張雨綺的標準讀音,應為zhāng yú qǐ,即「張餘起」這個讀音。這才是張雨綺這個名字的正確讀音。人名之中,遇到兩個三聲的,也不乏其人。比如詩人海子,這個名字是他的筆名,他原名査海生。海子,原本是蒙古語對湖泊的稱呼,作為湖泊名,海子的子讀輕聲,但是作為人名,普通話規定人名中的字必須重讀,即子讀zi三聲。
  • 「士大夫」中的「大」字該怎麼讀?
    如果你百度,它讀dà;如果你查《新華字典》,它也是讀dà。可如果你看《百家講壇》,會發現易中天等人都是讀dài,於是有人氣憤填膺:「專家也讀錯字?真是誤人子弟!」 如果你細心一點,會發現一些電視配音也是讀dài。 如果你考察古代音韻典籍或音義典籍,會發現元代以前典籍的音切資料中沒有dà音。
  • 「糝」到底怎麼讀?
    如果在臨沂記得讀糝(sa)湯,因為在臨沂基本上沒有讀糝(shen)和糝(san)的。有一次吃早餐,一老大爺給老闆說:「來碗糝(shen)湯」,當時第一次聽別人這麼叫,笑的不行,後來在字典裡查這個字讀音,還真有兩個讀音, 本以為「參」字旁邊加個「米」只能讀糝(sa)了,沒想到兩個讀音都讀錯了。
  • 《清平樂》熱播,「樂」字到底讀lè還是yuè?很多人讀錯了十年!
    因為大家都知道,「樂」是一個多音字。從表面上看,在「清平樂」裡讀lè還是yuè好像都很和諧,沒有什麼違和感。那麼,這裡的「樂」到底該怎麼讀?依據是什麼呢?其實《清平樂》這個名字是來自於一個古老的「詞牌名」。詞牌名多達一千多種,它是詞的格式的名稱。
  • 黃聖依把淦讀成筋 那「淦」字又該怎麼讀?你知道嗎?
    黃聖依把淦讀成筋 那「淦」字又該怎麼讀?你知道嗎?時間:2020-10-08 18: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黃聖依把淦讀成筋 那淦字又該怎麼讀?你知道嗎? 近日,黃聖依把淦讀成了筋(或者是金)上了熱搜。
  • 武漢曼且思普通話每日認讀:鞠婧禕的「禕」怎麼讀?
    記得前段時間看到電視劇《請賜我一雙翅膀》中,「鞠婧禕」的討論度隨之增高,不是因為演技或是劇情,而是鞠婧禕這三個字,據說90%的人都讀不對。能讀出來的也是千奇百怪的,比如「jū jìng wěi」、「jū qīng yī」等,這三個字到底怎麼讀?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