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香港流行樂壇的「四大天王」

2020-08-30 天香雲外飄

一,張學友

張學友(Jacky Cheung),1961年7月10日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畢業於香港崇文英文書院。被稱為歌神,香港流行樂壇」四大天王」之一。

1984年獲得首屆香港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出道[1]。1985年發行個人首張專輯《Smile》,該專輯在香港地區的銷量達到20萬張。1993年發行的專輯《吻別》打破華語唱片在臺灣的銷量紀錄。2004年發行首張個人全創作專輯《Life Is Like A Dream》。2010年12月30日至2011年12月29日,打破12個月內巡演觀眾人數的金氏世界紀錄。

1986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霹靂大喇叭》。1989年憑藉劇情片《旺角卡門》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1990年憑藉武俠片《笑傲江湖》獲得第2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1993年出演喜劇片《東成西就》。2002年憑藉文藝片《男人四十》獲得印度新德裡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2019年7月15日,發行與碧昂絲合唱的電影《獅子王》國際版主題曲《今夜我屬於愛情》(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2020年2月23日晚,發行公益歌曲《等風雨經過》。

二,劉德華

劉德華(Andy Lau),1961年9月27日出生於中國香港,中國香港男演員、歌手、作詞人、製片人。

1981年出演電影處女作《彩雲曲》。1983年主演的武俠劇《神鵰俠侶》在香港獲得62點的收視紀錄 。1991年創辦天幕電影公司。1994年擔任劇情片《天與地》的製片人。2000年憑藉警匪片《暗戰》獲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04年憑藉警匪片《無間道3:終極無間》獲第41屆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2005年獲得香港UA院線頒發的全港最高累積票房香港男演員」獎 。2006年獲得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最有貢獻電影人獎。2011年主演劇情片《桃姐》,並憑藉該片獲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12年擔任第4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評審團主席 。2020年主演警匪動作片《拆彈專家2》。

1985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只知道此刻愛你》。1990年憑藉專輯《可不可以》在歌壇獲得關注。1994年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1995年在央視春晚上演唱其代表作《忘情水》。2000年被《金氏世界紀錄大全》評為「獲獎最多的香港男歌手」 。2004年第六次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2015年第5次登上央視春晚並演唱歌曲《回家的路》。

三,黎明。

黎明(Leon),1966年12月11日生於北京,華語男歌手、演員、導演、公司老闆、慈善事業工作者。

1985年獲得碧泉新星大賽冠軍 ,並由此進入演藝圈。1989年為電視劇《回到唐山》唱主題曲《恕未從俗》,1990年發行首張專輯《LEON》。1993年獲得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手獎;1993年幫助發起了一個在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的項目,在黎明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幫助中國8000多萬兒童購買了脊髓灰質炎疫苗。身兼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親善大使,香港公益金名譽副會長、香港深圳社團總會名譽會長等職務。1994年獲勁歌金曲金獎。1995年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手獎。1996年起連續三年獲得勁歌金曲金曲金獎。演唱過《今夜你會不會來》、《兩個人的煙火》、《你讓我忘》、《看上她》等國語歌曲;《我這樣愛你》、《情深說話未曾講》、《全日愛》等粵語歌。1999年退出香港樂壇頒獎典禮。1987年出演首部電視劇《男兒本色》。1989年TVB將黎明雪藏,後到臺灣中視發展。1990年返港重歸TVB。1990年因主演電視《人在邊緣》而走紅。1999年首次擔當導演拍攝歌曲MV《酸》,以導演身份拍攝過《全日愛》、《喜》、《重愛輕友》、《搞破壞》等40多支音樂MV。

四,郭富城

郭富城(Aaron Kwok),1965年10月26日出生於中國香港,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舞者,影視歌舞多棲發展代表之一。

1984年考入香港TVB舞蹈訓練班。1990年代言光陽機車廣告在臺灣出道,同年發行個人首張專輯《對你愛不完》亞洲銷量破百萬。此後在臺灣推出《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到底有誰能夠告訴我》等抒情歌曲。1992年返回香港發展後推出《狂野之城》、《唱這歌》、《動起來》等舞曲,奠定其舞臺型歌手風格。2005年成為首位獲得「香港舞蹈年獎「的藝人。2008年舞林正傳演唱會450°旋轉舞臺載入金氏世界紀錄。郭富城是第一個以普通話歌進軍內地的香港歌手,曾三次獲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2001年主演歌舞片《浪漫櫻花》,創造流行櫻花舞。2005、2006年憑電影《三岔口》和《父子》蟬聯金馬獎最佳男主角。2006年憑《三岔口》獲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男主角。2013年憑《全民目擊》獲英國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2016年憑犯罪懸疑片《踏血尋梅》獲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2020年6月,由鄭保瑞監製,黃慶勳導演,郭富城領銜主演的電影《斷網24小時》在香港九龍區何文田拍攝。

【人物簡介和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可以聯繫。】

相關焦點

  • 被天王毀掉的香港樂壇
    ▲郭天王下凡時光無情,體面難求,與香港四大天王一起墜落的除了一眾港星,還有香港的黃金時代,然而用歷史的眼光看待時代發展進程,我們會發現,正是天王「謀殺」了香港樂壇。許冠傑還是第一個舉行個人演唱會的歌手,在他的帶領下,香港樂壇逐漸形成了完善的商業模式,許冠傑因此被稱為「香港流行音樂祖師爺」。
  • 四大天王之後,香港樂壇只剩下他在苦苦支撐!
    樂壇早期有譚張爭霸(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冠絕全場,後期有稱霸樂壇近10年的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討論一下香港樂壇。進入21世紀後,香港樂壇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斷層,雖然優秀的歌曲也有不少,但是少了一個可以扛起香港樂壇大旗的人物。
  • 臺灣民選四大天王,巔峰時期硬抗香港四大天王,個個詞曲俱佳
    香港的四大天王曾經在九十年代壟斷了整個華語樂壇,紅遍整個華人世界,同時壓制了眾多歌手,成為了當時最火爆的巨星,直到現在依然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當年在臺灣也封了四大天王,與香港四大天王受到媒體的冊封不同,臺灣的四大天王屬於民選。名頭可能沒有那麼響,但論實力卻是技高一籌,他們個個唱作俱佳,相比之下,他們才是真正的樂壇天王。
  • 香港樂壇天王消亡史:獅子山下再無爭霸,香港樂壇再無天王
    曾有家東南亞公司找上門,想買他幾句歌詞的版權做廣告,開價達到了每字一千元,比普通香港工人的一個月工資還高。在許冠傑的影響下,在地位與財富的召喚下,原本只唱國語歌、英文歌的大批年輕歌手唱起了粵語流行歌,香港流行樂壇一步步邁向繁榮。在香港樂壇的歷史進程中,許冠傑就像希臘神話裡開啟眾神時代的宙斯,是天王中的天王,牢牢佔據著「香港流行音樂祖師」地位,被後輩們膜拜。
  • 九十年代內地樂壇能否組建類似香港樂壇的盛世時的四大天王組合?
    「四大天王」是一個特定年代、特定地區、特定思想文化、特定意識形態下發展的產物。1997年回歸前的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中西交融是香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流行商業文化成為主流。這一時期,中國流行歌壇受港臺流行音樂的影響。同時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歌手,經歷了從復甦成長到繁榮發展的過程,在整個中國流行歌曲發展歷史上具有重要作用。由此看來,多元發展兼容並蓄之勢已經成為新時期流行歌曲的發展趨勢。大陸在同一時期要組建一個四大天王,本身就牽強附會,只能硬湊。但是90年代大陸流行音樂題材內容上的開拓也推動了音樂體裁及表現手法的發展與創新。內地流行樂壇中出現的新潮流。
  • 在香港樂壇鼎盛時期,究竟是誰擠掉了李克勤的四大天王地位
    90年代香港樂壇百花齊放。92香港娛樂音樂圈將最受歡迎的四大歌手集結起來稱為『四大天王』分別為黎明,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當年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就是為何李克勤沒有選上?李克勤1985年,憑《霧之戀》奪得十九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晉身樂壇。
  • 四大天王稱霸香港樂壇,為什麼謝霆鋒終結了四大天王的時代?
    我們也知道長江後浪推前浪,在加上娛樂圈本身就是更新換代的本質,既然是四大天王名氣在高,依然阻擋不了新鮮事物的到來,在加香港發展越來越好,許多公司也開始注重培養新人,剛好這時候謝霆鋒出道,作為重點培養的人因此快速發展起來。
  • 除了四大天王,歌壇上還有兩組「四大天王」
    如今談起香港的「 四大天王」,我們都很熟悉,不就是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嘛。可你知道曾經的「三王一後」以及臺灣的「四大天王」都是誰嗎? 風華絕代的「三王一後」(1979—1989)譚張梅陳本來是百家姓中普通的姓氏,但對於上個世紀80年代的華語樂壇來說,這是四個最具魅力的姓氏——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陳百強,後來被稱為「三王一後」(又稱「四大天皇」)。他們如光芒四射的巨星支撐起香港整個流行世界的天空,開啟香港樂壇最輝煌璀璨的一頁。
  • 香港「四大天王」不老的樂壇奇蹟
    香港樂壇四大天王
  • 香港「四大天王」VS臺灣「四大天王」,到底誰更勝一籌?
    沒錯他們確實是家喻戶曉的香港四大天王,他們也代表了整個香港娛樂圈最輝煌的那個時代。香港「四大天王」可是你知道臺灣也有「四大天王」麼?1983年在「永恆唱片」他有了自己第一首歌———電視劇《神鵰大俠》主題曲,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他的名字開始被香港樂壇熟知。嚴格意義上來講,劉德華唱歌以及演戲都算不上最好的,但是他卻在歌壇和演藝界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分量。而且這麼多年過去了,劉德華是香港「四大天王」中最活躍的一個,這得益於他工作的拼命,以及做人和做事的態度。同時就我個人而言,大表哥也最喜歡劉德華。張學友
  • 香港四大天王有人氣,臺灣四大天王有實力,內地四大天王有爭議!
    提起娛樂圈四大天王,首先浮現在大家腦海的肯定是香港四大天王。殊不知,他們四人在華人演藝圈風頭正勁之時,臺灣和內地的樂壇也評選了自己的四大天王。他們在當時也都是紅極一時,給歌壇留下了許多經典之作。歌神張學友,全能天王劉德華,亞洲舞王郭富城,文藝王子黎明。香港四大天王這個陣容,在今天看也是尖端配置。
  • 張國榮和譚詠麟在香港樂壇的影響力與四大天王比較,誰更具代表性
    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陳百強、葉倩文、林憶蓮、陳慧嫻、beyond等不同類型的歌手一起活躍在香港樂壇。譚張精彩紛呈的逐鹿比賽使得香港流行樂壇進入全盛而輝煌的時期,並在華語流行音樂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 臺灣四大天王VS香港四大天王,實力派輸給了演技派!
    香港四大天王,是指20世紀90年代四位最受歡迎的男歌手: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
  • 張國榮和譚詠麟在香港樂壇的影響力與四大天王比較,誰更具代表性
    霸貫穿了香港樂壇80年代中後期。譚張二人基本上壟斷了香港樂壇大大小小的音樂獎項,但凡兩人同時出現的場面,必定是掌聲與噓聲齊飛,口水與鼻涕一色。(三)1990年代,隨著譚詠麟和張國榮的先後的退出也造就了四大天王的誕生。
  • 1990——2000四大天王統治香港樂壇的年代
    90年代,不管在歌壇還是影壇都湧現了大量的天王巨星,其中有四位可以說是代表了整個香港的記憶和80後的青春年華,他們就是—四大天王。
  • 香港四大天王VS臺灣四大天王,可惜了王傑,歌神之位名落張學友
    香港四大天王,是指20世紀90年代四位最受歡迎的男歌手: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排序按年齡大小順序,排名不分先後)。四大天王於1992年被命名,此後受到大眾廣泛的認可,影響力迅速波及整個大中華地區和亞洲,風靡至今。
  • 香港三大歌神,四大天王,每一位都是傳奇
    代表作品:《餓狼傳說》,《情書》,《如果愛》,《笑傲江湖》,《只願一生愛一人》等他的影響力覆蓋全球華人社會以及東南亞,20世紀90年代在華人中流行這樣一句話: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先生的音樂迴蕩。由於他成功開拓了龐大的海外市場,因此他的巔峰時期被認為是香港流行音樂對海外貢獻很大的時期。
  • 「四大天王」27年同臺往事,一部香港樂壇狂想曲
    但哪怕是這樣,昔日天王的這番話,觸及的僅僅只是我們少數人的神經,熱搜上也不曾出現這些懷念和感慨。時代在不停地前進,裹挾著一批人,推動著一批人,掩埋著一批人。眼下,有很多隨便換個髮型,合個照,說個喜歡就能上一上熱搜、搏一搏眼球的明星,他們的一呼一吸,都能引起粉絲們熱情的彩虹屁,還有黑粉、對家們的群起而攻。
  • 香港四大天王VS臺灣四大天王,最終臺灣還是輸給了香港「小鮮肉」
    但是社會是平衡的,有香港四大天王,那必定有臺灣四大天王!而他們就是:王傑:在事業最巔峰的時候,根本沒有香港四大天王什麼事,只是後面被下毒了,慢慢淡出樂壇而已~周華健:封號「國民歌王」,在臺灣樂壇上曾創下了四個月中唱紅近四十首廣告歌曲的記錄,因而被人們譽為「廣告歌王」
  • 盤點香港樂壇史上十大巨星:四大天王兩位上榜,無張國榮
    近代流行樂在中國的流行,最早是在沿海的商埠開始的,香港也首當其衝,但由於香港在70年代之前主要是一個轉口貿易的碼頭,在文化上缺乏建樹,於是主要流行英文歌和國語時代曲,也缺乏本地的歌星。